你是第
8328349
位访问者
;
首页
基本情况
机构概况
地名书画研究院
法规文件
国家级地名法规
国家级地名规范
国家级地名文件
省级地名法规
省级地名规范
省级地名文件
市级地名法规
市级地名规范
市级地名文件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地名二普
地名文化
地名杂志
地名摄影
地名诗词
地名书画
地名故事
地名趣谈
地名文苑
地名书籍
地名楹联
地名掌故
地名人物
地名论坛
城市地名
学术探讨
工作研究
传承保护
地名自学
专家团队
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地名学及地名管理咨询中心
地名二普成果应用研究中心
地名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传承地名文化,唤醒城市记忆
时间:2020-12-18 浏览:1198 次
来源:南京日报让老地名从档案史料中走出来传承地名文化,唤醒城市记忆  □ 蒋蕴翔  地名虽小,却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对一座城市来说,地名文化因深植于居民之中而成为市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外地人了解这座城…
了解更多>>
刘君德先生在首届国家空间治理与行政区划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全文)
时间:2020-12-11 浏览:1128 次
来源: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尊敬的孙副校长,润成校长:各位老师、同行,朋友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新冠疫情尚未过去,年终来临,各位工作繁忙之际,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今天举办今年第二场学术研讨会,主题是国家空间治理与行政区划,更贴近国家需要,时代特点。我看了…
了解更多>>
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钱从哪来?如何盈利?
时间:2020-12-10 浏览:1231 次
来源:中国网今年5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和相关部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落实落地。在建设体系框架清晰完整的情况下,文化大数据建设的资金从哪来,又该如何盈利成了摆在各部门和企…
了解更多>>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要提高行政区划调整设置水平
时间:2020-12-09 浏览:998 次
来源:九州地名11月10日,民政部召开专家座谈会,交流研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要深入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民政工作着力重点,提高行政区划调整设置水平。据民政部门户…
了解更多>>
监管缺位导致地名“任性”
时间:2020-12-03 浏览:884 次
来源:地名众议院近日,民政部网站挂出“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称将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做好“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有关工作”。《地名管理条例》颁布于1986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名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规依据。但经过30多年的社会发展,…
了解更多>>
试论地名规划“四极”的矛盾与和谐
时间:2020-11-17 浏览:1028 次
来源:地名笔谈地名规划不仅仅涉及地名的命名更名,而是在对“地名”自身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和塑造城市空间,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实现地名体系内部的自洽和地名体系与外部环境的互洽,涉及地名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地名规划是对地名准确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地…
了解更多>>
城镇地名管理|以南京为例
时间:2020-11-16 浏览:987 次
来源:地名笔谈摘要城镇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它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交换等的中心,是区域新文化的策源地,具有领先的社会物质与精神条件,是一个经济、社会、物质空间的大系统。城镇地名管理实属城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成为地名管理的核…
了解更多>>
地名学理“研”以致用五例
时间:2020-11-13 浏览:1095 次
来源:地名笔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如今从事地名科学研究又何尝不需“有的放矢”“研”以致用”?多年来,每遇各方为地名难题求助,正是我辈报答国家、人民“养兵千日”之时,也为一己学识不断经受社会检验与认同、实实在在为国为民排忧解难而…
了解更多>>
区别政区地名和城镇地名,注重地名学内涵
时间:2020-10-27 浏览:1041 次
来源:地名笔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以下简称《地名词典》)的开编卷——江苏省卷和浙江省卷等业已陆续出版问世了,这确实不仅是辞书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我国地名事业上的一件大事。《地名词典》是在我国地名词典编纂出版工作中断半个多世纪的1981年起步的,在全…
了解更多>>
地名学理“研”以致用五例
时间:2020-10-26 浏览:962 次
来源:地名笔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如今从事地名科学研究又何尝不需“有的放矢”“研”以致用”?多年来,每遇各方为地名难题求助,正是我辈报答国家、人民“养兵千日”之时,也为一己学识不断经受社会检验与认同、实实在在为国为民排忧解难而…
了解更多>>
区别政区地名和城镇地名,注重地名学内涵
时间:2020-10-23 浏览:1091 次
来源:地名笔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以下简称《地名词典》)的开编卷——江苏省卷和浙江省卷等业已陆续出版问世了,这确实不仅是辞书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我国地名事业上的一件大事。《地名词典》是在我国地名词典编纂出版工作中断半个多世纪的1981年起步的,在全…
了解更多>>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经验及启示
时间:2020-08-28 浏览:3497 次
地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隶属于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存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道是:他…
了解更多>>
【地名往事】中国地名委员会基本历史脉络
时间:2020-08-19 浏览:4126 次
来源:地名笔谈一张32年前的照片1988年12月,中国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迁至民政部前夕合影。左起:周定国、商伟凡、宋久成、袁若松(女)、李汉杰、张成秋(女)、王际桐、徐瑞琳(女)、李光亚、何怡(女)、陈根良、杨忆坪、胥永才、王传清、赵殿国,共15人…
了解更多>>
坚持“三维联动”做深地名文章
时间:2020-07-29 浏览:1063 次
浙江省舟山市地名办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从发展、创新、传承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实施国家战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传承特色文化、加快“四个舟山”和“海上花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实施为导向 ,做好“地名+ 发展”文章。一是优化行政区划…
了解更多>>
地名需要借助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6-18 浏览:1130 次
来源:中国网地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历史、传承文脉、凝聚精神、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2014年至2018年,国家启动实施并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了解更多>>
加快推进地名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地名中国”建设当务之急
时间:2020-06-17 浏览:1176 次
来源:中国网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浩如烟海。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这些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记录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载体。…
了解更多>>
王殿彬:从宽窄巷子看地名文化根脉
时间:2020-06-16 浏览:1274 次
来源:中国网2016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成都时,夜访了这座城市著名的宽窄巷。李克强指出,要梳理清楚有关宽窄巷子的历史脉络。宽窄巷子要有根基,要有历史的脉络,只有守住历史传统的根脉,才能打开面向世界的门窗。成都宽窄巷子,是两条相邻的胡同,清代时叫兴仁胡同和…
了解更多>>
王胜三:借地名之力 让文化自信走进千家万户
时间:2020-06-15 浏览:1335 次
来源:中国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了解更多>>
使用标准地名应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间:2019-09-19 浏览:1293 次
南京市行政区划与地名协会 薛光 俗话说:人有人名,地有地名,没有地名,寸步难行。这是人所共知、家喻户晓的基本常识,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名称,那么人们将如何指认和称呼呢?我国的地名管理,现下绝大多数是在各级民政部门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工作的,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路…
了解更多>>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时间:2019-03-01 浏览:1769 次
——回忆2014年清明节前夕为南京市殡葬馆馆区编制道路、灵房取名方案一事 胡阿祥 薛光 胡发贵 事项缘由: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来临。在这个中国传统祭祀之日到来之际,我们不禁回想起2014年清明节前夕,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特邀以胡阿祥教授为首、薛光和胡发贵为成员的3人小组,…
了解更多>>
首页
上页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页
尾页
;
—— 友情链接 ——
民政部网站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地名研究所
国家地名普查网
上海浦东新区地名网
济南地名网
沈阳区划地名网
郑州地名网
合肥区划网
杭州地名网
舟山地名网
苏州地名网
扬州地名网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通贤桥6号(创业园)401室
邮政编码:210018
联系电话:(025)84811566、84825871
E-MAIL:njmzj@163.com
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工作群):458654456
版权所有 地名学会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2023011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