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2802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传承地名文化,唤醒城市记忆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2-18 阅读:668 次

来源:南京日报

让老地名从档案史料中走出来
传承地名文化,唤醒城市记忆
  □ 蒋蕴翔

  地名虽小,却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对一座城市来说,地名文化因深植于居民之中而成为市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外地人了解这座城市文化的快捷“窗口”。近年来,南京在“美丽古都,创新名城”实践中,采取多种方式保护、传承、使用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既留住了乡愁记忆、靓丽了城市街区,又提升了城市品质,助力了城市街区文化繁荣。

  多层次挖掘地名文化资源

  地名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基因,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它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印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唤醒城市记忆的“秘诀”之一,就是地名。

  地名虽小,却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从时间的角度说,它是历史长河翻卷的浪花,有着深层的文化意蕴。从空间的角度看,它是城市的坐标,可以帮助游子按图索骥,追忆乡愁。对一座城市来说,地名文化因深植于居民之中而成为市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外地人了解这座城市文化的快捷“窗口”,也可把地名文化称之为城市的“窗口”文化。这样,地名文化不仅是本市市民的文化,也是希望了解这座城市外地人的文化——地名文化由此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而城市街区地名文化与居民群众最接近,对城市环境改善、品质提升效果最直接,也最为广大群众所接收。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一座山、水、城、林交融媲美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是历史对这座城市的特别馈赠。近年来,南京结合老城改造、街区品质提升,挖掘城市街区地名资源,把地名文化与老城改造有机融合,着力打造“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街区”,传承地名文化基因,增进古都特色和乡愁印记,提升了街区改造品质,彰显了街区改造文化内涵。比如建立城市街区地名名录,指导协调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组织退休老师、地名爱好者、社区社工等,对其街区范围内优秀传统地名进行梳理,统计建立老地名保护名录资源库;发动居民群众提供地名资源;组织地名专家进行深度研究,协调组织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对街道梳理的街区保护名录进行研究论证,进一步完善老地名保护名录资源;因地制宜研究设计推广方案,市、区、街道三级联合共同对名录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对每条街巷需要宣传推广的老地名进行分配设计……

  多视角打造地名文化街区

  在此过程中,南京朝天宫街道的试点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朝天宫街道位于南京主城核心区中心老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余人,有96条街巷、24座桥梁,有200多个老地名,蕴藏着诸多历史人文故事,是朝天宫街区特有的文化基因宝库。其地名文化的主要文脉可概括为“一城一宫,一河两岸”。

  “一城”是指冶城。冶城传为战国时期吴国夫差冶铜铸剑之地;孙吴时期亦在此设置冶宫铸造兵器与货币等。今冶城一带有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古玩市场等。“一宫”是指朝天宫。现存朝天宫保留了同治时期的主要格局,为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组古建筑群。

  “一河两岸”是指南京内秦淮河及两岸地区,曾是引领金陵古城商业繁荣的标杆,收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的“评事街”“三元巷”“七家湾”就是其突出代表。其地名文化可谓资源丰厚且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结合环境整治、街巷出新、老旧小区综合治理,目前朝天宫街道已在全街区范围内形成了以地名微标牌、微展馆、微街巷、微小区、微媒体的“五微”地名文化建设的氛围。

  地名微标牌,即从有步骤安装形式各异的微地名牌入手,记载宣传地名中大量的正能量人文故事,同时注重艺术性;发动社区党员和积极分子,结对认领微地名牌,负责日常管养、维护。目前,朝天宫街道已在室内室外解读地名2000多处。旭日初升,夕阳西斜,总有居民流连于地名牌前,或感受历史脉动,或聆听岁月回声。

  目前已建成免费开放的60余处地名微展馆,是对共有记忆家园的铸就。朝天宫街道发动所属范围内的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建筑闲置空间,逐步打造一批地名微展馆,居民每500米就能邂逅一家主题鲜明、特色鲜明的地名微展馆。如七家湾社区“民族之家教育馆”整个一楼都是七家湾地名来历的各种版本,馆外展陈与回民文化有关的朝天宫街区地名。

  地名微街巷,则是利用街巷墙壁、地面等公共空间,以街巷承载的人文典故为内容进行适当更新,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对重点街巷进行整体设计、分步更新,赋予不同街巷各具特色的人文主题。目前,已完成地名微街巷建设百余处,代表性的有富民坊“南唐天空”地名微街巷、七家湾“南京地名谚语”微街巷、三元巷“连中三元”地名微街巷、洪公祠“地名春秋”微街巷和石鼓路“地名史话”微街巷等。

  地名微小区,即按照“一小区一主题”,在老旧小区的外墙壁、车棚、花坛、门禁等公共空间进行主题设计。目前,已打造和正在推进的地名微小区十多个,代表性的有评事街小区“老城南地名记忆馆”,小区内地名诗篇、地名典故随处可见。

  此外,朝天宫街道的微媒体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微电视台、社区微小报和微媒体联动宣传。挖掘整理的地名文化在微媒体上做第一轮宣传;地名微标牌、地名微展馆、地名微街巷、地名微小区是第二轮宣传;第三轮就是将创意出的第二轮成果再次在微媒体上联动宣传,把地名文化中最美的一面多层次地呈现给居民观众。

  多维度提振地名社会效应

  通过地名文化街区建设,朝天宫街道形成了浓郁的地名文化氛围,广大居民既感受到家园文化的可亲,又感受到街区品质的提升,乡愁记忆和幸福感油然而生。2018年,朝天宫街道被授予“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示范街区”,其打造地名文化街区的做法在全市推广。

  老地名是城市的“活化石”,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让老地名从档案里、史料中走出来,让人民群众亲见、触摸并近距离地感知和认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地名文化需要在保护中传承,更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服务中彰显。越城、冶城、长干里、乌衣巷等老地名的传承使用,契合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和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新时代要求的微媒体宣传、多形式的设计推广,为城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放大了地名文化遗产的社会效应。

  朝天宫街道地名文化街区建设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效:遍布街区的地名文化载体,使朝天宫街区的城市记忆从凝固历史变为触手可及的城市景观,营造出“城区即景区”的生动文化气象;乡土情怀是现代人内在具有的情感共性,具有所在区域特色的人文典故是城市居民挥之不去的当代乡愁。通过地名文化街区建设,地名文化的价值润物无声地进入了居民生活空间,成为老人看见的回忆、孩子瞧见的故事、中青年人欣赏的景观,完成艺术与思想的融合、审美与教育的共生;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五微”传承弘扬形式,既解决居民环境诉求,又回应精神期待,多个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被媒体和居民誉为“城市客厅”,得到广大居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誉。

  多载体实施地名传承发展

  放眼全市,南京多年来始终深挖地名文化资源,增进古都印记,并通过建立名录、立碑建标、科普讲座、书画摄影、巡展宣传、复活使用等方式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传承。

  建录立碑:通过挖掘梳理、公开征集、大众评选、专家研究等方式,建立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5个,其中120个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纳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非遗老地名立碑37块;为其他老地名设置标记、标志牌500多块;为千年古镇建设千年古镇地标设施或宣传墙。这批老地名成为可见可摸的城市永久记忆。

  复活使用: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有些老地名逐渐消亡,十分可惜,在地名规划时,则抢救使用当地老地名,将其用于新建、改扩建的道路,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如“虎踞路”“龙蟠路”,形成“虎踞龙蟠”形胜之势;“大胜关”“龙江关”的传承使用,体现了江河形胜之利。

  展览推介:利用南京市非遗展馆面向广大民众公开展览地名书画、摄影作品;通过流动地名展板,进入广场、社区、学校,介绍地名文化、推广地名故事;通过南京市的“市民学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学生业余课堂等平台讲授老地名的来历、含义及背后的故事,传播地名文化。

  宣传引领:南京青奥会期间,编写中、英、法三种文字的《南京十佳老地名》宣传手册,向世界各国青少年推广南京老地名;以纪实的手法,拍摄五集《南京地名文化》系列纪录片《印记·南京》,系统展现地名文化韵味;2019年,南京市民政局组织编撰的《中国·南京地名非遗保护》(中英文双语版)在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交流,受到中外专家好评。

  (作者系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