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7589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试论地名规划“四极”的矛盾与和谐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1-17 阅读:548 次

来源:地名笔谈

地名规划不仅仅涉及地名的命名更名,而是在对“地名”自身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和塑造城市空间,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实现地名体系内部的自洽和地名体系与外部环境的互洽,涉及地名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地名规划是对地名准确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地名规划应该妥善处理好“四极”之间的关系。所谓“四极”是指以规划理念为基础,历史文化、城市规划、地理要素以及语言、民俗等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形成的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平衡的关系。“四极”之间既有向心力,也有离心力。规划理念应该全面、综合地反映“四极”,不能顾此失彼。“四极”之间矛盾不断变换、平衡,演化出种种对立或相互依存的外在关系。一个成功的地名规划要处理好“四极”之间的矛盾与和谐,立足城市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处理好这些关系,实现规划内部要素之间、规划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




 一、 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可以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是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定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应纳入专项规划的内容。总体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专项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对地名系统的规划应该作为城市规划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项,和其他的专项规划一起对总体规划进行补充和阐释。城市规划和地名规划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地名规划的制定应该紧密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并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依据城市规划科学地划分各类地名,进行合理的层次设计和序列编排。同时地名规划与蓝绿空间规划、交通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其它相关专项规划紧密配合,强化地名规划的区域特指性的同时丰富地名文化内涵。地名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部分,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建设所涉及的各类地理实体名称的总体筹划和设计,是地名管理与服务的重要环节,应该与城市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修改和完善。城市规划是地名规划的基础。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在地名规划过程中要处理好地名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专项规划的关系,不能使地名规划游离于城市规划之外。缺少地名规划的城市规划是不完善的,地名规划是对其他“物质性规划”的补充。只有结合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地地名规划,才能建立完善的城市地名体系。




 二、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                              地名规划可以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地名总体规划是对规划区域的地名进行宏观设计,承担着对区域地名宏观架构的作用。主要工作是确定规划的主要指标,完成地名调查分析,确定地名规划原则(包括命名原则和调整原则),设计主要的控制性地名。在总体规划中要在宏观的角度上做出一些规定。如对通名进行规范:对体系上欠缺的通名,补充完整;对词语结构过长的地名进行简化;对通名与地理实体不符的进行调整;对新出现的通名进行分类。分区规划主要作用是依据城市规划,结合历史、地理等因素对总的规划区域进行二级甚至更低层次的区域划分。然后界定各次级区域地名系统的布局特点以及采词原则,为下阶段的规划工作提供词汇储备。地名详细规划是依据技术规范进行的命名操作。它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具体设计单体的地名,保证总体规划的意图得到贯彻。详细规划中最主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新地名的具体采词,一是确定原有地名的存废。



上述三种规划是递进关系,也是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以上三种规划是单独编制,还是综合编制。在建设成熟的城区,地名工作以常规管理为主,那么应该考虑总体规划应该占较大比重,重点解决好区域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宏观政策与规范问题,以及为以后可能会产生的地名确定采词原则;在新建城区,地名的命名是工作重点,那么详细规划应该占较大比重,重点解决具体的命名问题。


     三、“为”与“不为”                               地名规划是地名理论的具体运用。编制地名规划,应该尊重地名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地名体系的运动趋势,参照城市规划将区域地名进行分期规划,把握规划的层次和深度,解决好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的问题,正确处理地名规划的“为”与“不为”的关系。以新建城区的地名规划为例,应该首先对区域内影响较大的地名进行规划,形成地名群的骨架结构,进而对层次较低的地名进行规划。城市主干道、主要的地理实体的命名应该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主干道以外的道路和次要的地理实体可以同城市详细规划同步。这是地名规划中的“为”。对地名体系最末端的地名(或者说“最小”的地名),变动因素还比较多,可以先不确定具体专名,而是依照地名规划的总体思想确定地名采词原则,为以后地名命名提供依据——这是地名规划中的“不为”。“为”与“不为”关系的实质,是地名规划编制的深度问题。两者之间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规划的深入和城市的发展,存在一个由“不为”到“为”的过程。不同规划中,限制性因素不同,规划深度也就不同。不能盲目的求细、求全,否则制定的规划极有可能脱离实际、不实用,造成资源浪费,给地名工作和城市建设造成被动。


河南新郑地名规划图件:重点采词资源辐射范围



      四、专家与民众                             地名学(Toponymy)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民俗、宗教等众多领域,有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做好地名规划必须有具备业务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这样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规划的主题、原则,以及正确的规划方法。专家不但在专业上有所区别,在层次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有意识的保证当地专家的数量。这样有利于发挥当地专家的地方感优势,确保规划具有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地名学同时是一门大众科学,地名的最终使用者多数是普通民众,民众的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着地名。民众的使用和选择是地名的“天然过滤器”,适合民众习惯和需要的地名才有生命力,能够生存下去。可以说,有了多学科的专家队伍,并不一定能做好地名规划。多学科的专家队伍是做好地名规划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在规划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专家和民众的关系,相信民众,发挥民众的积极性,鼓励民众积极参加到规划工作中来。在确定地名规划的主题思想和原则后,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保证地名规划的群众基础。形成以专家为主导、以民众为基础的,优势互补的规划团队。专家和民众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地名普遍理论和区域特殊实际相结合,确保最终的地名规划是符合当地实际、能经受民众考验的,而不是孤立的、教条的,甚至是千篇一面的。


河南新郑地名规划图件:城北新区地名组团划分图
 五、地名群体与个体                              地名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地名群体的序列化与个体的美化。一方面,城市地名尽量反映城市特色,做到音、形、义的美化。地名系统力争反映名举之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地理要素、以及民俗等特征,富有时代气息,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为群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城市各层次、各类别的个体地名,应该尽量进行有规律的组合,达到地名群体的有序化,方便使用。地名规划的规划理念是由区域地名群来体现的。每一条地名,只能体现规划理念的一部分,不可能反映规划理念的全部。在某一个小的区域内可能会存在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地名,这些地名在采词上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地名不协调。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尊重历史,尽量减少变动,以防带来不便。地名规划不是推倒一切,全部重来,是对原有地名继承和发展的结合体。原有地名作为历史的痕迹、“人类进步的图章”,地名规划不应该轻易对其全部否定,而应该根据规划理念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保留。正如《荀子·正名》所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称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对这类地名进行更名,不但造成文化信息丢失,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新、旧地名并存,容易形成地名“约定者”和地名“使用者”之间的分歧,造成地名的混乱。对这类地名的妥善保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生态的客观要求。



        六、文化与实用                             地名是地理实体在地表分布指称符号,是语言中专有名词的一部分,这是地名的“表层结构”;地名可以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这是地名的“深层结构”。地名的两层结构常常表现为地名的指位功能和文化功能。地名的首要功能是什么?地名的首要功能应该是它的指位功能。《说文解字》云“地名者,从地也,万物所陈列者”。地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符号和信息载体,它最初的功能在于区别甲地和乙地。所以在地名规划中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地名指位准确和普通民众日常使用方便,这是发挥地名表层结构主要功能必然要求。当然,地名网络作为是城市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定位,而且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将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附着到城市空间上,使城市变得生动、亲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地名深层结构的功能。
规划中一些地名的采词突出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达到了审美的要求,起到了思想传播和文化显示的功能,但指位功能相对较弱。一般性的地名缺乏参照物,它的指向功能减弱,可以适当选用标志性景观来派生地名。城市的一些建筑、景点是标志性景观,借用这些标志性景观派生地名,通过发挥地名的联想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指位作用。地名规划使地名成为区域景观的一部分,做到未到其地,先闻其名。地名规划要处理好文化与实用的关系,做到尊重历史、体现文化与实用相集合。既要通过采词来丰富地名的文化内涵,又要考虑实用的方便,避免用毫无联系的所谓“文化词语”填充地名的倾向。



原载于《中国地名》2006年第6期。作者现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地名笔谈公众号刊发前,结合作者参与或主持的河南新郑、河南郑东新区、秦皇岛和河北雄安新区等课题,对个别内容略作改动并配图。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