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386619
位访问者
;
首页
基本情况
机构概况
地名书画研究院
法规文件
国家级地名法规
国家级地名规范
国家级地名文件
省级地名法规
省级地名规范
省级地名文件
市级地名法规
市级地名规范
市级地名文件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地名二普
地名文化
地名杂志
地名摄影
地名诗词
地名书画
地名故事
地名趣谈
地名文苑
地名书籍
地名楹联
地名掌故
地名人物
地名论坛
城市地名
学术探讨
工作研究
传承保护
地名自学
专家团队
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地名学及地名管理咨询中心
地名二普成果应用研究中心
地名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探讨
语言学视角下的城市道路命名管窥 ——以青岛市内四区道路名称为例
时间:2021-02-04 浏览:1191 次
来源: 江西地名研究摘 要:道路名称虽然只是道路的代号,却和地名一样有其自己的命名规律。城市道路名称在命名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组合规律、语义要素及普遍命名规律。文章从语言学视角,以青岛市内四区的道路为例,分析这座城市的道路在命名过程中所反映的规律,并将结合全…
了解更多>>
为什么称江浙沪,而不是苏浙沪?
时间:2021-02-02 浏览:1315 次
来源: 地图帝说到我国的经济强省,自然少不了人称苏大强的江苏省(简称苏),散装的十三太保个个牛气冲天,都是全国百强市。江苏省南边的邻居浙江省(简称浙)同样是经济强省,而位于江苏省东南,浙江省东北的上海(简称沪或申)更不用说了,国家的经济中心,世界级大城市。关…
了解更多>>
济源、济宁、济南、济阳都和济水有关,济水到哪儿去了呢?
时间:2021-02-01 浏览:1528 次
来源:百度网说起山东的省会泉城济南,这座因泉水而闻名的网红城市,大家对于济南的泉水自然是津津乐道,而对于济南之名的由来或许没有太多的关注。济南的名字其实是来自“济水之南”,汉代时源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是贯穿济南而过的,在今济南主城区西北隔…
了解更多>>
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 ——基于“盗泉”地名历史记忆的考察
时间:2021-01-27 浏览:1110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摘要:自孔子不饮盗泉之水的传说产生后,历代文人儒士都将其视为修身养性的道德典故,盗泉则成为一种象征污浊、邪恶的符号,为君子所不齿。盗泉虽是微观地名,但历代地理志均对它青睐有加,盗泉也成为汇入泗水的一泓名泉。可在清代的地理志和地方志中,却出…
了解更多>>
陕北特色地名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1-01-26 浏览:3602 次
权伦陕北,地处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位,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这是一块储藏着丰富矿物的土地,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梁峁相嵌。陕北靠近内蒙古的市县,是汉蒙民族错居杂处的地区,大部分乡镇、村落、居民点…
了解更多>>
中国地名中的社会与文化心理
时间:2021-01-06 浏览:1539 次
来源:地名世界地名作为命名活动的一种,指的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本文采用字频分析法,以字为基本单位,对地名命名过程中用字偏好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地名的命名特点及其中的社会与文化心理。本文所用地名资料,出自贾文毓等(2005)主…
了解更多>>
大智若愚话五常
时间:2020-12-18 浏览:2523 次
来源:方舆论坛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崇儒体现在地名上,出现了崇仁、崇义、崇礼、崇信等地名。崇仁县,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巴山郡及所领各县,以旧巴山、西宁、新建三县地置崇仁县,属抚州。以仁为名的县级以上政区还有:山西省怀仁市,辽宁省桓仁满…
了解更多>>
老地名的价值与传承根性文化--以沭阳县老地名文化为视角
时间:2020-12-08 浏览:1092 次
来源:地名世界老地名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形式多姿多彩,深深地刻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里。沭阳老地名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见证了沭阳地域的兴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描摹着民间的风情,浓缩着社会的苦难。它是地域的标志,是人们内心得以慰藉的精神支柱。同时也…
了解更多>>
秦汉左邑、闻喜县地望考论 ——兼论闻喜县的沿革和治所变迁
时间:2020-12-04 浏览:2175 次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网[提要]左邑县是秦因晋都曲沃而置,故址即今山西闻喜县所在;闻喜县则是汉武帝升左邑之桐乡而设,其地望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东王村附近;东汉时并左邑入闻喜,县治则由桐乡迁到左邑故址。北魏时,闻喜县改属正平郡所辖,县治由汉晋故址迁于甘…
了解更多>>
不断“搬家”的江苏省会?其实这个规律从没变过
时间:2020-12-02 浏览:2526 次
来源:城事风云省制起源于元代。元代时,全国被划分为十个“行省”,今天的江苏省地界在元代分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今天江苏的苏中、苏北地区属于当时的“河南江北行省”,而镇江、苏锡常和南京则属于“江浙行省”。到了明代,大致将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的…
了解更多>>
先秦“异地同名”现象与地名流动的初步考察
时间:2020-11-30 浏览:1327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摘 要]“异地同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地点之间地名完全相同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先秦时期非常普遍,其成因也具有多元性。具体而言,除地名用字的偶合外,地名的通名属性、时人的表述习惯及更改地名的构词形式,都有可能导致地名重名问题。此外,古代…
了解更多>>
重庆得名真是双重喜庆吗?
时间:2020-11-27 浏览:1436 次
来源:方舆论坛重庆,“喜而重庆之”主编 | 李静 本期主笔 | 张海鹏 姜海涛 重庆得名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到今年正好830周年但重庆到底因何得名?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又至关重要关系到这座城市文化自信的问题却一直众说纷纭困扰了重庆人几百年 今天我们就来做…
了解更多>>
我所感悟的地名“翻译”之道
时间:2020-11-23 浏览:1376 次
来源:地名笔谈会址:三省市接壤处的“里耶”古镇 巧得很,去年(2014年)奉派初到湘南,也是7月,四天里在郴州市苏仙区、桂阳县、耒阳市和攸县,就各自地名问题参加了四个座谈会;一年后应邀初到湘西,很难得深入湘、鄂、渝边境的龙山县里耶镇,与地名普查第一线的同志们共同…
了解更多>>
浙江“台州”,并不在台州!
时间:2020-11-18 浏览:1194 次
来源: 地道风物地道风物出品“风物中国志”系列最新一期《风物中国志临海》日前已上市-风物君语-“台州”不在台州,“临海”并不临海即使多次品尝过来自新荣记的美味,我们也未必清楚:它的故乡台州,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通过地图找到台州的位置,我们可能会陷入更多的误会…
了解更多>>
陕西简称秦,那“秦”字的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0-11-12 浏览:3415 次
来源:今日头条原创 牛汝辰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
了解更多>>
试论甘南村镇地名中的通名类型与地名景观
时间:2020-11-11 浏览:1063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内容摘要】甘南村镇地名从地理实体属性上可分为高山、平原、沟谷、关隘、河湖泉水、石崖、农村、牧场以及具有居民地意义的建筑物等其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折射出该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及人文景观。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
了解更多>>
语言学视角下的辽宁地名研究
时间:2020-11-10 浏览:1512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摘要: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综合了辽宁省至乡镇一级地名的变化,揭示了辽宁地名中蕴含的语言学规律,同时也为辽宁省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关键词:辽宁;地名;语言学特点土地的名称就是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是人们…
了解更多>>
“崮”上故事多
时间:2020-11-03 浏览:1450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名称也千差万别。近年来,通过各地地名普查,人们发现在山东鲁中南地区,有很多以“崮”为名的村落和城镇,如“垛崮村”“孟良崮”“崮山镇”。山东为何有如此多叫“崮”的地名?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这片神秘的地区,探寻其背后不为人…
了解更多>>
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浙江为例
时间:2020-10-22 浏览:1124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摘要:随着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地名文化遗产旅游系统开发日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文章针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地名文化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地名语词体系的思维模型,分析地名文化遗产旅游系统的特征和价值,进…
了解更多>>
浅谈对遗址类地名文化的思考——以贾湖遗址为例
时间:2020-10-13 浏览:1540 次
来源:中国网 地名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当地民众的情感记忆,让人们可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文物同样扮演着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角色,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按照惯例,遗址常…
了解更多>>
首页
上页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尾页
;
—— 友情链接 ——
民政部网站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地名研究所
国家地名普查网
上海浦东新区地名网
济南地名网
沈阳区划地名网
郑州地名网
合肥区划网
杭州地名网
舟山地名网
苏州地名网
扬州地名网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通贤桥6号(创业园)401室
邮政编码:210018
联系电话:(025)84811566、84825871
E-MAIL:njmzj@163.com
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工作群):458654456
版权所有 地名学会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2023011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