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3652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乡村著名行动”大家谈之二:用新时代好地名提振乡村精气神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05 阅读:63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23年,民政部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致力于提升乡村地名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各地纷纷行动起来,一批乡村街巷、山水林田湖草沙有了温暖的名字,畅通了邮路货运,打通了治理末梢。

什么样的地名可以被称为乡村好地名?如何挖掘宣传、转化利用好乡村地名内在价值?怎样有效发挥地名在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为总结先行经验、探索有效路径、深挖丰富内涵,本报推出系列访谈“乡村著名行动”大家谈,请民政干部、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畅谈“乡村著名行动”的做法、成效以及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以飨读者。今日推出系列访谈第二期,邀请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


【访谈嘉宾】

于法稳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王建富

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地名服务中心编审

毛学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导

张清华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应用理论室主任、研究员

郧文聚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

郭晓琳山东社会科学院区划地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图片记者:地名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强乡村地名建设,发挥地名的基础性作用?

郭晓琳:地名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起到了传承文化、标识身份、促进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地名不仅承载着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是人们乡土情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对家乡的深沉的爱可汇聚各方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要素之一。


从最初的山、河等简单的初级名字,发展衍生到今天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类丰富情感的人文科学,地名已成为一个地区的重要名片。但是,无论它怎么变化,其地理识别和定位导向的主要功能是不变的。“乡村著名行动”一是为建设和美乡村起好名、用好名,做好乡村广袤大地的“定位罗盘”和“导航员”。二是在实现乡村地名地理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地名文化附加值,打造地名文化品牌,提升乡村美誉度,更好地传承弘扬地名文化。三是通过对乡村地名的整理、规划与保护,合理利用乡村地名的多重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比如,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都是“地名+品名”的表现形式,像烟台苹果、西湖龙井等,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和地名息息相关,比如杨家埠年画、扬州弹词等,地名为非遗项目及其衍生产品赋能,增加了经济效益。


毛学峰:近年来,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地名需要在传承中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


首先,地名作为地方符号,是一种社会公用基础信息。新征程上的新乡村,需要通过“乡村著名行动”来更新、完善标准地名信息,为乡村“扬名”。其次,地名作为空间信息检索的重要媒介,需要呈现“你现在在哪儿”“你周围是哪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准确信息。数字化时代,推进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离不开地名这个“数据底座”,通过地名标准化、信息化,在电子地图上呈现地名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延伸了地名在社会治理中的触角。


郧文聚:地名,是英雄故事、历史文化、自然特征的载体。一个好地名,可以使当地英雄豪杰流芳百世,可以令区域文化彰显独特魅力,可以让自然景观激发无限遐思。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看,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抽象国土空间转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地方的过程,而地名则是点睛之笔。充分认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名价值,积极发挥好地名作用,意义重大。图片记者:“乡村著名行动”要求,多起新时代乡村好地名。您认为,什么样的名字是新时代乡村好地名?

张清华:《荀子·正名》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从中,我们可以关注两点。一是名字怎么来的,是靠人们约定的,约定的名称确立下来并且形成了习惯,这就是合适的。二是什么是好名字,直接、平易而不违背事理就是好名字。新时代乡村好地名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展现时代成就,符合当地地理、历史、文化特征和群众使用习惯。

《地名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符合当地地理、历史、文化特征”,更多的是从专名的角度来讲,就是地名要符合当地实际,是本地生长的,而不是天上飘来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符合地理实体的实际地域、规模、性质等特征”更多的是从通名的角度来讲,该叫胡同的叫胡同、该叫大街的叫大街,这和群众使用习惯密切相关。


王建富:新时代乡村地名应当从时代性、地域性和乡土气息三个角度出发命名。所谓时代性,就是要反映当地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新成就,反映其新面貌、新特征。所谓地域性,就是要在命名过程中始终关注当地的小地域文化,彰显当地地理、历史、文化与风物特征,避免与其他区域同质化。所谓乡土气息,就是要保留乡村田园山水气息,以浓浓的乡土味提升乡村地名的辨识度。


毛学峰:通俗意义上说,好地名应当好念、容易认识、好记。对于今日乡村而言,好的名字能够反映出区域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包含区域的自然属性、乡村性,也包含区域的历史、文化,考虑到乡村变化比较大,给新地方赋予一个饱含历史文化的名字,能够保持地名的延续和历史性,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另外,乡村正在转型与升级,特色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乡村正在孕育和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往往是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生态的综合体,迫切需要简洁有力、易于传播的名字来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郧文聚:地名,有的以先祖姓氏为名,村名是另外一部百家姓;有的以自然资源特点为名,苦水井、甜水井、龙爪树等地名记载着村庄的过去;有的为纪念历史文化名人为名,诸葛村、韩愈祠等地标镌刻着先贤足迹。一个地名,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历史剧场记。今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将出现一批契合时代精神的新地名。例如,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后,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先富带后富,整合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原来的小“花园村”,经历了“大花园村”“新花园村”的历史演变,折射出浙江“千万工程”的成效。

图片记者:在乡村道路命名中,专家学者提出的路名考据深远,阳春白雪;村民们惯用的路名通俗易懂,下里巴人,比如“李家东”“小沟南”。如何找到平衡点,让乡村路名好听更好用?

王建富:首先,需要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切实理解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文化也好,地名也好,特色性是其蓬勃生命力的源泉,只有充分理解乡村地名的现实需求,用常用的汉字、通俗的语词和巧妙的搭配,才能构建出公众满意的诗意地名。其次,需要村民群策群力,真正挖掘“土”味中的文化性,让每一个充满乡土味的地名体现其独特的文化气息。最后,着力培养专家学者“化雅为俗”能力,让雅文化具备民众可以接受的通俗性,让高深的学问成为朗朗上口、人人可以接受的俚语、俗语或顺口溜。如新安江水库用最常用的地理特征命名法赋予其“千岛湖”别称,使之成为旅游胜地。

挖掘宣传与转化利用好乡村地名文化内在价值,需要把握好、统筹好“化雅为俗”和“化俗为雅”的关系,让乡村地名雅俗共赏。只要广大专家学者和各级地名工作者深入山水海岛、田间地头,虚心倾听群众意见,自然就能命名出有温度、有活力、能传承的鲜活地名。这些鲜活的地名组合在一起,就会如和煦的暖阳、盛放的鲜花一样,勾勒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的诗意乡村田园意境,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张清华:地名体系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分层的。可以考虑在分层结构中确定不同等级的路名对文化承载、乡愁记忆等不同展示功能。比如,在体量较小的道路上可以考虑用“李家东路”“小沟南巷”等方式来命名,体现地名的自然生长,留住乡愁记忆,就是所说的下里巴人;在区域内贯通性、景观性道路上,可以更多地结合地域文化、功能定位等来命名,适当阳春白雪,体现地名的规划性。河北雄安新区地名规划就采取了“小花打底五彩斑斓、大花提亮主题突出”做法,较好地解决了“考据深远的阳春白雪”和“贴近生活的下里巴人”的关系。

图片记者:乡村地名文化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如何更好挖掘宣传与转化利用好乡村地名文化的内在价值?

王建富:地名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人民。乡村文化的活力在于其芬芳的泥土气,乡村文化的魅力在于其醇厚的山水味。每一个简单的充满乡土味的用字,在不同的地域都会有其独特的文化气息。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鲒埼村为例,这个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记载的村落地名,之所以能够传承2000多年不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雅中有土、土中有雅,“土”中有不一样的文化。唐代历史学家、训诂学家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对此地名解释说:“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可见其“鲒”字虽土,却是当地独特风物的写照;“埼”虽雅,却是当地典型地理环境特征的高度概括。

郭晓琳:乡村地名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地名的由来与演变,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风土人情、民俗活动等,还有区域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等多个方面。


挖掘和宣传乡村地名文化的有效途径,传统方式包括编撰各类地名图书、举办地名文化展览等。“乡村著名行动”对地名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做好地名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一是要为乡村地名文化“造势”,动员多方力量参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地名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二是形成乡村地名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行稳致远、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应探索建立社会资金使用机制,解决乡村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乡村地名文化保护的专业性,加强相关专业的交叉研究,推动乡村地名文化数字化发展。

图片记者:如何有效发挥地名在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

毛学峰:第一,推进地名规范工作。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各地应从生产生活便利度、尊重历史沿袭地方文脉、有利于区域品牌形成等角度开展地名规范与保护工作。

第二,推动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我们需要在学习和保护地名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地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进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推进“地名+”赋能乡村产业兴旺。各地要从自然、历史和人文等方面挖掘本地区地名特色文化,深入探索“地名+产业元素”“地名+地理标志”“地名+文化资源”等,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地区名称”到“品牌名称”转变。


郭晓琳:地名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名数据的整合和应用,不仅能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还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议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开发地名资源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地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数字地名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提升地方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数字化地名资源还能为乡村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图片记者:如何优化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满足乡村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于法稳:优化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是“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为此,应重点实施乡村地名命名、乡村地名设标、乡村地名文化保护、乡村地名信息服务、乡村地名赋能等“五大行动”,构建起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一是应重视“乡村著名行动”。各级人民政府应站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重视“乡村著名行动”,构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二是加强管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根据“乡村著名行动”的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系统交流平台,在方便业务管理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三是加强资金保障。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硬件设施、优化软件环境。同时,应对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进行评价,通过绩效管理,避免资金投入的低效和无效。


毛学峰:地名管理服务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按照国内外经验,至少包括5个方面: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数据化管理、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和地名价值化。


其中,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2个工作有利于推进地名规范使用,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是地名本身发展的最朴素需求。随着乡村开发,一些乡村在国际上都有了一定的名气。在此情况下,乡村地名也需要考虑“国际范儿”。地名数据化管理是数字时代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数字化既包括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包含地名数据资源网络化以及价值化。从地方推动产业兴旺的实践来看,挖掘地名背后的区域属性、文化属性,并与产业属性相链接,从而构成区域品牌载体,这将大大凸显乡村地名价值。(本报记者   张路曦   赵晓明)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