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3653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趣谈

“龙”字地名综述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2-18 阅读:140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

张金福 


 我国是龙的国度,龙字地名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以政区类龙字地名为例,使用汉语地名的各省区中,省级龙字地名1个(黑龙江省),市、地、县级龙字地名就达几十个,乡镇级龙字地名200余个,至于村级龙字地名数不胜数。自然山水类龙字地名,尤其是水系地名,如江、河、泉、湖、沼、泽、池、潭、源、湾、井、港、溪、水、渠、滩、沟、洼、塘矶等与“龙”字组合的地名,更俯拾即是。若将各类地名综合统计,每个地区龙字地名都不在少数。最少者也不低于20几处。以龙之居处命名的就有龙门(山西、陕西、安徽、福建、海南)、龙关(河北)、龙廷(山东)、龙亭(开封)、龙坛 (北京)、黑龙宫(黑龙江)、龙陵(云南)、龙镇(黑龙江)、龙驹寨(陕西)、龙窟寺(湖北)、龙泉寺(洛阳)、龙王庙(辽宁、吉林、黑龙江)、龙道村(北京)、龙凤坝(湖北)、龙虎山(江西)、五龙禅林(湖北)、龙门石窟(河南)等。以龙的躯体部位命名的就有龙头(广西、辽宁、陕西)、龙首山(辽宁)、龙首渠(陕西)、龙须沟(北京)、龙须河(广西)、龙爪沟(广东)、龙背村(北京)、龙口(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江西、陕西、广东等)、龙尾(山西)等。最有意思的是位居山海关东海岸的“老龙头”竟是宛如巨龙的万里长城之首(河北省秦皇岛市)。以龙的潜、跃、飞升状态命名的有卧龙泉(辽宁)、卧龙河(四川、西藏)、盘龙(河南、四川、云南)、龙兴(山西)、龙滚(海南)、飞龙(四川)、龙游(浙江)、龙游河(江苏)、转龙(云南)、云龙(四川、云南)、龙集(江苏)、龙会(四川)、天龙(贵州)、海龙(吉林)。以龙之颜色命名的有:金龙(广西)、黄龙(江西)、青龙(江西)、白龙(陕西、甘肃)、黑龙(黑龙江)。其中“青龙”与“山”的组合最为普遍。

    从以上所述龙字地名的普遍性来看,龙字地名与华夏大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从民族史、文化史来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及图腾神。

    何星亮认为:“中国的龙和凤具有图腾神的性质,是鸟图腾和蛇图腾的神化。”(见何星亮《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何著认为:“所谓图腾神观念,即不把图腾看作是亲属,也不认为它是祖先,而是把它视为氏族、胞族、部落中家庭、个人的保护神或保护者。认为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既能降福于人,又能为人排忧解难。”“我国华夏族未形成之前,各部落集团各有自己的图腾,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人们共尊一个新的图腾——龙。”而著名学者闻一多更早地认为: “龙是夏族的图腾,也是汉民族的图腾,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揉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闻一多《从人首蛇身谈到龙与图腾》)。而房仲甫则进一步地认为:“龙凤是炎黄子孙始祖的图腾。今天展现我们眼前的龙凤形象,已是数千年来逐步演化的结晶。它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形成、融合的历史。龙凤躯体上的一头、一目、一鳞、一尾、一爪、一冠、一翅、一羽,无不呈现出当年众多部族或部族联盟各自原先所崇尚图腾的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血肉联系的整体性和凝聚力。”(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序)。房先生认为:“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龙的本初形象就是一种水生动物,当与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王大有则认为:“龙和凤,既是远古中华民族的两大主要图腾,又是由各大自然经济区、文化中心区的远古各民族的图腾复合演化的结果。”(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前言)

图片

    二、从远古神话传说来看,龙是中国文化的根,与中华民族始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左传 ·昭公十七年》郯子云:“大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大昊即伏羲氏,为风姓始祖。《竹书纪年》载:仗羲氏有十五个部落:即飞龙氏(朱襄)、潜龙氏(昊英)、居龙氏(大庭)、降龙氏(浑沌)、土龙氏(阴康)、水龙氏(栗陆)、青龙氏(春官)、赤龙氏(夏官)、白龙氏(秋官)、黑龙氏(冬官)、黄龙氏(中官),全都是以龙命名的。《帝王世纪》云:“神农氏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正因龙从伏羲氏时代就有了命名,故宫玉海认为:“中国从伏羲氏时代就进入了龙的文化,炎帝也是龙的传人,黄帝也是龙的传人,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都属于龙的文化。”(宫玉海《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据史书记载,一些少数民族也有龙为祖先的神话。《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越志》皆有这类传说。而一些民族有尊龙的习俗。《汉书 ·地理志》称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应劭注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纹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淮南子·原道训》也有类似记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高诱注云:“被,剪也。文身,刻画其体,内默之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象鳞虫。”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越人具有对龙尊崇敬畏的观念。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并掌管水中生物,赐福降祸的神兽,越人会自然地认为福祸根源全在于龙。于是他们模仿龙的形象,以此来祈获龙的保佑。断发文身,取得“龙子”资格,赢得人们尊敬。足见越人对龙充满崇敬之心。(见《龙与中国文化》)。


    三、从龙的功能与威力看,龙是华夏民族上古以来一直崇奉的神异动物,是神灵的象征。

    (一)龙是人神通天的坐骑和助手。《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官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弓。”《韩非子·十过》载:“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大戴礼记》载:“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则春夏乘龙,秋冬乘马······”。(二)龙是掌握云雨河泽的神兽。商代甲骨文向应龙问卜未来天气晴雨状况:“其乍龙于凡田。又雨”。《安明·一八二八》的内容即是这一观念的反映。这种观念在《周易 ·乾卦·文言》中被概括为“云从龙,风从虎”。王充《论衡·感虚篇·龙虚》云:“夫龙之登玄云,古今有之······方今盛夏,雷雨时至,龙多登云。龙云相应,龙乘云而行,物类相致。”“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上,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 对这种龙具影响晴雨旱涝的神通,《山海经》也有多处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天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广雅·释鱼》注曰: “ 有翼曰应龙。”《山海经·大荒东经》: “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复得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又云:“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则把应龙描述成掌握风雷云雨巨大功能的神兽。许慎《说文解字》 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已将其描绘具有神奇、超凡的本能。(三)是显示灾变吉祥的灵物。《管子》有“昔人之受命,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从乘黄”的神话。龙在各种神兽中地位最高,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最聪灵的动物。王充《论衡》载:“夫恒物有种类,瑞物无种适生,故曰‘德应 ’,龟龙然也。”“野出感龙,及蛟龙居上,或尧、高祖受命之时,龙为吉物,遭加其上,吉祥之瑞,受命之征也。”“唐虞之时,豢龙御龙,龙常在朝。夏末政衰,龙乃隐伏。” 《礼记·礼运》则有:“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说。《史记·封禅书》 云:“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也。”正因龙被视为最聪灵者,后来人们将龙喻为杰出之人 。最典型的是孔子以龙比喻老子: “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乎?”汉王充则进一步认为:“东方曰仁,龙,东方之仁兽也。皇帝圣仁,故仁瑞见。”(见周永亮《华夏文明延伸之谜》)。近人李镜池在《周易通论》中云:“曲龙吉,直龙凶”。

   四、从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使用看,龙是统治阶级利用的重物,进而演绎为历代君王、皇帝的象征,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与标志。

    在图腾信仰时代,龙也有个人图腾的性质。如何星亮认为: “我国的龙,原为汉民族的共同图腾。” (见何星亮《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广雅·释诂一》云:“龙,君也。”《论衡》:“祖,人之本也;龙,人君之象也。”主动将自己称为龙种的第一人为汉高祖刘邦。这位以亭长起事的农民军领袖,缺乏项羽那“世世为楚将”的显赫身世。出于政治的需要,刘邦编造先天不凡的经历神化自己,以提高自身的威信与号召力,与陈胜的鱼腹之作和狐鸣呼“大楚兴,陈胜王”同出一辙。都是当时巫风炽烈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常从王媪、武负贡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鸿门宴前,范增对项羽曰:“吾令人望其(刘邦)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西汉以来,人们相继编造了无数历史名人与龙的故事,尤其是将开国帝王与龙联系起来的神话,无不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从某种意义说,政治中的龙是一种推波助澜的添加剂。一 些帝王、地方割据政权以及农民起义所建政权曾以“龙”为年号(见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华文化》)具体年号为:汉宣帝刘询“黄龙”、东汉公孙述“龙兴”、吴大帝孙权“黄龙”、魏明帝曹睿“青龙”、后赵石鉴“青龙”、后凉吕光“飞龙”、后燕兰汗“青龙”、夏刘勃勃“龙升”、唐高宗李治“龙朔”、唐中宗李显“ 神龙”、唐段子璋“黄龙”、唐南诏异牟寻“见龙”、唐南诏劝龙晟“龙兴”、梁末帝朱友贞“龙德”、南汉王刘岩“白龙”、闽惠宗王“ 龙启”、宋大理段正兴“龙兴”、宋小明王韩林儿“龙凤”、汉明皇帝田九成“龙凤”。从以上年号可看出,龙影响之深,在地名命名上是有其投影的。

   五、从民族心理与信仰理念来看,龙形象及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先人世界观、人生观。

    王大有认为:“对世界的看法,总其大要即‘天人同一观’。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出于大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平等地位。甚至自然比人还重要。原始自然图腾就反映了这种观念······中国的龙凤不但始终同大自然中云、水、山、鸟、兽等处在一个全景式的整体中,而且同中国的山水、花鸟(包括兽)、人物诸画种并行发展,其根源都在这种观念。”(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同时认为:“对人生的看法,总大要即‘佑福祛祸’观。这是由于人类在脱离动物界的初期,受着自然界的种种劫难,祈求图腾神的佑护。随之发展,逐渐形成善恶美丑等观念。这种热切地追求真善美统一的观念,渐渐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并由图腾艺术表现出来:鱼与渔利、鹭与一路平安、龙与雨水的联系。众多瑞兽禽之 ‘祥瑞’的产生,便基于此。”(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而刘长林认为:“龙的演变是中华民族心理运动的外现,龙的形象构成是观照中国民族思维方式的一面镜子······虽然龙的各个局部能够在自然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形,但就整体而言,乃是人的创造。我们的祖先按照自己的想象、希望、意志、情趣以及道德、审美标准,不仅创造了龙的种种神形,而且创造了龙的身躯体态,以此来补充造物主的不足,来显示人自身的力量。从龙体现的主体精神,立即使人联想到龙的另一种明显的特性,即综合性、兼容性。龙的肢体器官,经过漫长的形成过程,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龙作为神物,其形体的创造和神性的赋予,还融入了风、云、雷、电、水、火诸种自然现象的形象和伟力。”“龙的这种兼容特征,正是我们民族在思维上的综合偏爱和融汇能力的显现。”“龙形的弯曲体态,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不仅表露龙的创造者有一颗跳动追索,永不宁静的心灵······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观念联系起来,在龙的‘折出三停’之中,还藏匿着造龙者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看法,在他们的心目中,世间的一切都是充满曲折和往复循环的过程。”“对称和平衡是龙形的又一特征。龙的飞腾雄姿,也总因均衡平衡,给人以动中寓静,腾跃而和谐的感觉。”“动和静的冲突与统一,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内在矛盾。”“龙的特性就是中国思维的特征。”(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周永亮认为:“据古书记载,龙的宽阔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魁首,虎睛表示威严,鹰爪表示勇猛,剑眉象征英武,豕鼻象征富贵,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善良等等。龙的形象集中反映了华夏民族的深层心理和审美意识,反映了华夏文明对世界和人生的信念。”(周永亮《华夏文明延伸之谜》)。


    六、从中华民族民俗特征来看,姓氏、生肖、节日、民俗等皆与龙有密切关系。

    何星亮认为:“中国古姓来自图腾······不少学者探讨了古姓与图腾的关系。据刘节意见,姒姓为龙图腾。”(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钟道铭认为:“羊、龙、熊等均来自图腾。”(钟道铭《中国古代氏族社会之研究》)。 吕振羽认为:“在中国今日的姓氏中,也保留不少原始图腾名称的痕迹,如马、牛、羊、猪、邬、凤、梅、李、桃、花、叶、林、河、山、水、云、沙、石、毛、皮、龙、冯、蛇、风······”(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 究》)。

    何星亮认为,古代许多民族使用“十二兽”历法。即以十二兽纪年、纪月,又以十二兽纪日。汉族的十二生肖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蒙古族、哈萨克族的十二兽均与汉族同。大概源于汉族的十二兽。傣族、彝族、黎族等十二兽虽与汉族不同,但均有龙兽。更为奇怪的是古印度十二兽中除第三兽为“狮”外,其余十一兽大体名称、顺序相似。而黄家遵认为,古姓和生肖同源于图腾,在他看来,十二古姓分别由鼠、牛、虎、鹿麟、龙、蛇、马、羊、猴、鸡、犬、象(后为猪)十二图腾演化而来。(黄家遵《古姓与生肖同为图腾考》)。

   不仅以上姓氏、生肖与龙有关,而且一些节日也与龙有关。刘志雄、杨静荣认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瑞兽,用灯模拟龙的形象,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义。故凡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有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的习惯。”农历二月初二为汉族“龙抬头”节。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回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是日,用彩纸、草纸、细秫禾吉穿成串悬于房梁之上,称“龙穿尾”,有留龙在家意。这一天食物都是龙身上之物,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麟,饺子是龙耳,应多吃;最忌的是吃米粒,因为米饭是龙子,一顿米饭要伤害很多龙的性命。闺中妇女还忌用针线,以免扎伤龙目。不仅汉族如此,少数民族也有与龙有关的节日。如分布于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均有“祭龙节”。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崩龙族有 “ 祭龙王节”,云南河口大瑶山瑶族有“龙公、龙母上天节”、“龙头节”,广西融水苗族的“古龙坡会”,云南兰坪、宁蒗普米族的“祭龙潭秋”、“祭山神龙潭”,西藏卡门河珞巴族的“旭独龙节”,云南大理白族的“洱海龙舟赛”,湘西苗族的“看龙场”,云南西北纳西族的“龙王庙节”,云南中甸藏族的“祭龙王节”,湖南吉首、古丈土家、苗族的“五龙歌会”,湘西苗族的“龙船节”,湖北鄂西土家族的 “ 晒龙袍节”等节日活动。(以上分别见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周作明《民俗通书》)。龙为中国节日增添了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喜庆。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