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1604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襄阳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1-22 阅读:207 次

来源:今日头条

彭雪开


摘要:襄阳境域,夏属“荆州”之域,商属邓、庐、鄾方国之地。西周因之。春秋初为楚下邑,春秋中期楚于原邓国邑置邓县。首为荆楚文化发源地。作为古国都城及政区地名,历有邓、庐、襄阳等称名。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关键词:荆楚;邓城;襄阳;相县;樊城;雍州;地名源流

襄阳境域,距今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先后发现5处屈家岭至龙山文化遗址。[1]夏属“荆州”之域,商属邓、庐、鄾方国之地。西周因之。春秋初,邓、庐、鄾方国先后灭于楚,为楚下邑。作为古国都城及政区地名,历有邓、庐、襄阳、雍州、襄州、襄樊称名,而襄阳称名达2600多年,世所罕见。

襄阳境域为楚文化发源地。

荆楚地名,首载于《诗·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发荆楚”“维女荆楚,居国南乡。”[2]这表明商王武丁时期,商朝就征伐过荆楚。其时,荆楚当指生活在汉水之南山区的“蛮族”(荆蛮)。族居在荆条丛生的荆蛮族,以此为族名、地名。《说文,艸部》:“荆,楚。木也。”“荆”与“楚”实指荆条灌木。西周昭王时期青铜器《鼒簋》铭文:“鼒从王伐荆,孚,用作簋。”这是指汉水之南与周土紧邻的荆蛮族。此“荆楚”实为荆蛮,与后世称楚为“荆楚”有别。

荆蛮(《诗经》谓之“荆楚”),今本《竹书纪年》:“(帝癸)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帝癸即夏桀。可见夏末商初时,已有荆蛮部族。《越绝书·吴内传》亦有“汤献牛荆之伯也。”荆蛮在商周时受其统治,但叛服无常,尤以荆山之荆蛮更甚。武丁时征荆蛮。这在《诗经·商领·殷武》中有载,而两汉后武丁伐荆楚为楚国的说法,是误传。清华简《楚居》亦明载,商代无芈姓楚国,甚至芈姓部族亦无楚人之称。王光镐先生认为:商代无楚。[3]甚确。《史记·楚世家》称熊丽“抵今曰楚人”。

其时,荆蛮族是否立方国,无考。但有部落联盟及首领及族国,应可信。否则何以称“居国南乡”,可“伐”可“孚”(同俘)?夏桀二十一年(前1616年),商师遂征荆,荆降。这表明其时荆蛮已在汉水之南荆山一带,建立邦国,谓之“荆”。此荆国也非后世之楚国。

周文王(约前1152-前1056年)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其孙熊丽率族从今河南淅川(亦说在今丹江水库内原汉江与丹江交汇口,据考其时己筑城族居),南渡汉水族居雎山(今湖北南漳县城西南35公里楚寨群遗址一带)《墨子·非攻下》:“昔者楚熊丽始讨此雎山之间。”当指此山脉。

鬻熊死后,其子熊丽率族众征讨雎山(荆山)诸荆蛮族。其时,鬻熊曾孙熊绎事周文王。在周成王元年(前1042年)时,因楚“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为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4]为子爵,地方五十里;即今南漳县西南山区,后迁至南漳县城一带,史称“熊绎丹阳”。《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追记先祖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当指此事。

楚熊渠(?-前877年)时,乘中原动乱之际,先后攻伐庸(今湖北竹山县)、杨越(杨粤,今湖北中部)、达到鄂地。之后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红(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疪为越章王,镇守长江中游三个要塞。之后迫于周室及诸侯压力,熊渠又取消王的封号。自此楚国始强,与周室分庭抗礼,自封为楚武王,大概久染荆蛮族之俗,荆蛮族臣服于楚,故楚亦自号“荆蛮”;史称为“荆楚”。当与周初“荆楚”地名,不可同语。

楚文王(前689-前675年),将楚都城从汉水流域之丹阳,迁都于郢。《史记·楚世家》及《十二诸侯年表》载:“楚文王熊赀元年,始都郢。”《后汉书·地理志》“江陵”条注:“故楚郢城。楚文王自丹阳徙此。”楚都郢约411年。

春秋初楚筑鄢郢为国都(今湖北宜城市南7.5公里郑集镇皇城村,史称“楚皇城”,亦称楚王城)。一般认为原为鄢都,后为鄢郢。石泉先生认为,古鄢都、汉宜城在今宜城县北20里的小河镇东南。楚于此筑城为国都,称鄢郢,历10君,约186年。[5]楚文王元年(前689年)迁都今荆州市纪南城(张正明认为:楚文王始都郢,在今宜城市)后,以此都为楚副都。《左传·定公六年》(前)载:楚昭王十二年(前504年),因避吴国攻伐,遂从都郢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有楚王城遗址),史称鄀郢,历13年。公元前491年,又复迁郢都(江陵纪南城)。鄢郢与鄀郢相距不远,史籍常以鄢、鄀并称。

由此可见,襄阳境域为楚文化发源地。

春秋初期末,楚灭邓国置县,今襄阳境域属之。

其一,古文献有载。据相关文献载,西周中期,襄阳境内有卢戎国(古庐国,在今襄阳城西泥嘴一带),有罗国(在今襄阳城西南的尹集到南漳武安镇一带),有邓国(在今襄阳市襄城区团山镇邓城村)。前二者仅有文献所载,而邓国有文献及文物所证(今有邓城遗址)。《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据《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元命苞》云:邓(登)为神农、黄帝之后裔。夏、商时皆有封国。周灭商后,邓国为隗姓之邓。约在周昭王时(?-前977年),自邓林迁国邑于今襄阳市樊城区,与楚、巴为邻。因其时楚、邓联姻,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借道于邓伐申。邓侯允许舅国楚军过境。《左传·庄公六年》(前678年)载:“楚复伐邓,灭之。”《秦封泥集》二·三·39有“邓丞之印”,《秩律》简457,亦有同载。[6]学界一般认为,秦初沿袭楚制。由此可证,楚灭邓国后于此置军政邑,约在楚吳起变法(前386-前381年)时,极可能置为楚县。这有待于新发现的古文献及出土文物去证实。

其二,出土文物有证。襄阳境内遗有大量楚文化遗址;其中最著称的有西周邓城遗址,距今约有2900余年。该遗址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700米,墙体均宽20余米,残高2-5米,每面城墙正中有一缺口,疑为城门。从地面采集物及墙体剖面分析,应为汉以后增筑或重筑。同时,在邓城遗址外围发现45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了吴王夫差剑、徐王义楚之元子剑,以及楚子敦等铭文器物。近年来又在邓城遗址东南1500米处的余岗村和黄家村,出土了陶簋、罐、豆等西周邓国珍贵文物。[5]12共和国《襄阳县志·文物胜迹》中,亦有载。

另外,在邓城遗址周边发现20余座楚文化遗址、墓地,并按等级布局。“楚国在春秋战国时实行封君制与郡县制并存建置。”“襄阳陈坡、枣阳九连墩、谷城尖角墓等大型楚墓(群)的发现,应是这个史实的反映。”[7]由此可证,楚灭邓国可能置为封君,并置军政邑后置县。

其三,湖北近现代学者,从不同视角均有考述。一是从考古发现视角,考证襄阳古城的历史及变迁。首有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襄阳区文物管理处专家(2006年)、次有柯美成(2003年)、三有陈新剑(2011年)、四有李觉辉(2012年)、五有王志刚(2013年)、六有张硕(2015年)、七有刘钊(2016年)、八有胡刚、曾令斌、王新华等(2017年),九有林俊毅(2019年)等。二是从考古资料及古文献二维视角,对襄阳境内历史文化,尤其是对邓国、卢戎国、鄾国的建置沿革,楚国文化的发源、建置沿革、城邑兴衰、迁徙等,作了系统性探讨。首有王先福(2007年),次有周伟恩、陈海艳、朱运海(2019年),三有谢晓来(2022年),四有苗霖(2023年)等。文史专家确证,襄阳地区(含襄阳古城),在历史上由居民点,到军事据点(堡垒),到县郡级治所,到大州首府,再到一般行政区划首府的发展过程。[8]

历代国史、地方志皆载:西汉初置襄阳县,具体时间无考。这值得商榷。我们认为秦灭楚置襄阳县,治襄阳古城,属南郡。

其一,襄阳城西王家巷发现战国晚至秦代16座古墓,西汉时期33座,东汉时期14座,不详9座。通过对墓主身份及文化因素分析,可得出一类为邓城原居民,另一类为秦驻扎邓城士兵。该墓群含有楚、秦、汉文化因素,反映出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秦文化对楚文化的吸收与发展,而西汉早期汉文化则在对楚、秦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墓葬文化习俗。[9]2002年在襄阳市谷城县庙滩,发现春秋早期“邓子孙白”墓。[10]战国中期前,据考古资料显示,邓国已通过北津戍渡口驻军要塞,伸入今襄阳市襄城区约20公里。由此推断,春秋战国中期前,邓国已跨过汉水在北津渡口建立城邑。楚灭邓国及城邑,可能指此。

其二,典籍有载。《史记·秦本记》:“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郡治江陵。楚国都郢(纪南城)被毁。《史记·楚世家》载:秦与楚战,“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楚都被迫迁到陈郢(今河南省淮阳古城内)。《汉书·地理志》:“南郡秦置,高帝元年更为临江郡,五年复故。”置县十八,其中有江陵、襄阳等县。秦初一般认为沿袭楚制。战国中末之交,楚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年)时,楚可能以楚江津戌邑置襄阳县邑。秦灭楚毁其县邑,于今襄阳古城一带,又置秦襄阳县邑。这与今襄阳古城及周边考古文化,是一致的。

襄阳,何以得名?

襄阳,古县名。襄,字出稣甫人匜,字形繁杂,为会意字,本义为解衣耕地;亦引申为冲上。《尚书·皋陶谟》:“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孔传:“襄,上也。”《水经注·河水》:“河流激荡,涛涌波襄。”皆为此义。

阳,向日为阳,亦云“山南水北”为阳。字出甲骨文,字形如朝阳初出在丛林树梢之状。《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阳,日也。”王逸注《楚辞·九歌·大司命》:“阳,明也。”贾公彦疏:“向日为阳。”又疏引《尔雅》:“山南曰阳。”《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西汉时,形成“山南水北为阳”的地名命名原则。但亦有不少例外。

襄阳得名,历有三说。

其一是“襄山”说。此说主张“以地在襄山之阳”为名。[11]此说源自南朝《荆州图副》:“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始置襄阳郡,以地在襄山之阳为名。”然而,现有学者考证,今襄阳古城背面是汉水,并无山脉,更无所谓“襄山”。后人为圆其说,将“襄山”释为“荆山”。今考荆山山脉,远在襄阳古城南偏西100多公里外南漳县内。显然,此说理据不足,何以圆其说。

其二是“襄水”说。源出《水经注·沔水》:“(檀溪)水傍城北注,……西去城(襄阳城)里余,北流注于沔(汉水)。一水东南出,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12]

然而,以后学者考证“襄水”,其实是一条小河,今谓之南渠,均宽十几米(20世纪50年代)。2023年深秋我在襄阳考察时,据乡贤云:小河尚可行船。这南渠当为人工疏浚。襄阳古城之北为汉水,为何不以地处汉水之南得名,而以一条小河渠为名?百思不得其解。由此可见《水经注》所引应劭“襄水”说,不足为凭。清末民初杨守敬曾说,“应劭凡遇县有阳字皆云某山某水之阳,其实多无此山水。”这一评议,多有其据。

其三是“襄陵”说。源出《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注云:“襄,上也;包山上陵,浩浩万盛大若漫天。”现有襄阳学者考订《尚书·尧典》中“荡荡怀山襄陵”,完全符合襄阳古城一带的水文地理状况。襄阳、樊城自古紧毗汉水,每逢洪水大发季节,浩荡洪水是这一地区古代聚落的最大威胁。至近现代也如此。如民国19年(1930年),汉水暴涨冲垮襄阳、樊城的城墙。这种状况恰符合“怀山襄陵”之状,后世文献谓之襄阳之“襄”。现有学者认为,依《尚书》“怀山襄陵”为理据,所谓“襄水”之“襄”,应释为“汉水溢”。而襄阳之“阳”,并非如“山南水北谓之阳”理解;襄阳是汉初(实为战国末)设县新地的一种泛称,“取其嘉名”之美。[13]这一说法,值得重视!为襄阳得名说的探讨,至少提供了可探讨的路径,且有较为充分的地理、水文、文献依据。

我们进而认为,襄阳以地势向阳为名。襄阳和樊城古城及四周,位于南阳盆地中,地势低平,古代多河滩平川地貌。汉水发大洪时,极易淹没低洼平川平岗,故曰“襄”。洪水消退之后,因临近汉水一带地势平坦无山系遮蔽,土壤因洪水消退而肥沃,且最先得到日光普照,万物又恢复生机,谓之“向日为阳”。这就是襄阳得名的实证理据。这仅是一家之言。当然,襄阳得名的史源,还有待于学者尤其是湖北当代学者们的艰辛探索。

西汉初,沿袭秦制置襄阳县。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称相县。相,字出甲骨文,本义为省视、察看。古文中“相”“襄”不通,但音同义不同。相,当为襄阳中“襄”之音转。这与王莽治政乱改郡县政区地名,密切相关。其后果是严重削弱了国家行政管理能力,造成社会乱象丛生。在有关论文及相关文章中,我引述华林甫教授《中国地名学源流》著作中此方面的观点。我亦有所考述。[14]不赘言。

东汉光武元年(25年),又复称襄阳。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将州治从今湖北江陵迁于襄阳城(有学者考证:荆州首治今湖南常德市汉寿,次治湖北古江陵,三治今湖北襄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析南郡北部置襄阳郡,治襄阳县。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大将关羽大败曹操猛将于禁七军于樊城。之后,曹操派大将曹仁据守樊城。西魏置县,治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北周废。原襄阳郡仍存之,为刘表所居。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年),侨置雍州于襄阳,为移借地名。

樊城之“樊”,源出金文氏樊君鼎,国名姬姓为樊君。据考“樊”地名始于殷商。《诗经·大雅·烝民》中有歌颂仲山甫的美德和辅佐周宣王的政绩的诗歌。《国语·周语上》有“仲山父谏料民”之载。《史记·周本记》有周宣王即位,“仲山甫谏曰”的记载。仲山父即仲山甫。《襄阳府志》亦有这方面的记载。周宣王元年(前827年),仲山甫举荐入王室,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相当于后世宰相),后封在樊为樊姓始祖,世称“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由此推知,樊城建邑,约在周宣王(前827-前781年)时期。其后裔有樊姬,为楚庄王(?-前591年)王后,全心辅佐楚庄王。楚史载“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古代樊城属豫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阳郡。西汉属安养县。东汉因之。后属南阳郡襄阳县。西魏时(535-556年),置樊城县。北周时(557-580年)撤入安养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汉县,贞观二十一年(805年),改称邓城县。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废。邓城后为襄阳县辖镇。

雍州,何以得名?

雍,字出武威简,字形较繁,本义为鸟名,即鹡鸰。后亦指古县、古州名。夏禹置九州,雍州为其一。地域在今山西、陕西、青海、甘肃一带,汉武帝时改为凉州。《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历为《禹贡》“九州”之一。《汉书·地理志》:“汉兴,因秦制度,……至武帝,……改雍曰凉。”

据考雍州称名,源自今陕西凤翔区境内的雍山雍水,凤翔也因名雍城。雍山,在秦国旧都雍城西15公里(30里)处。山有小河源自雍山,因名雍水。《水经注·卷十八·渭水》:“渭水又东迳雍县南,雍水注之,水出雍山,……”古籍载“雍山有五泉,即雍水之源。”据《凤翔区》官网称:商代今凤翔境地为太史周任之封国,称为周国。西周属召公姬奭采邑,称雍邑。周平王东迁后,赐秦襄公以西周故地。秦德公定都雍城,前后历19位国君,长达294年。州,为郡级地名。隋唐之后指高于县一级政区地名。侨置雍州于襄阳,实土后有政区土地、人口等建制。

雍州侨置与东晋局势,密切相关。

西晋末“八王之乱”时,北胡南入,中原大乱,司、雍、秦、梁诸州流民,多避祸南迁;而襄阳地处汉水中上游,为南北交界地,境内富庶,交通四方,成为南迁流民首选地。“晋江左立,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隋五郡为雍州,而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境。”[15]按《太平御览卷六十八·州郡一四》“襄州”条引梁朝鲍至《南雍州记》:永嘉之乱后,关中“三辅豪族”,始迁襄阳以避胡乱。可见雍州地名,实为关中“雍州”移借地名。

西魏改雍州为襄州。隋唐时或为襄阳郡或为襄州,均治襄阳县。北宋初因之。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襄阳府,治原址,属西京路。元属襄阳路,隶河南行省。明复襄阳府,属湖广行省。清因之。民国3年(1914年)为襄阳道,民国16年(1927年)直属省。均历治原址。

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折襄阳县城区与樊城,置襄樊地级市。后政区调整,境域微调,归属随政区调整而随属。1983年撤襄阳地区所属各县、市入襄樊市。2001年襄阳县改为区并入。[16]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辖襄城、樊城、襄州3区,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南漳、谷城、保康3县。市治襄城区檀溪路。

境内山丘、盆地交错。气候湿润。河流众多,均入汉水。主产小麦、稻、棉花等。有特产黑木耳、茶叶、油桐、蚕茧、龙须草。交通便捷,为全国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工业有汽车工业为主体的机械工业,有化工、建材、纺织工业。矿产有磷、重晶石、黏土、石灰石、红金石等。名胜古迹,有广德寺、隆中诸葛亮故居、承恩寺、水镜庄,以及楚寨群、楚皇城遗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襄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襄阳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593.

[2](周)太师.诗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406.

[3]王光镐.商代无楚[J].江汉论坛,1984:(1).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89.

[5]石雄斌,李萍.襄阳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关于襄阳荆楚文化问题的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6]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84.

[7]张硕.考古视角下的襄阳文脉[J].湖北社会科学,2015:(7).

[8]王先福.从考古发现看襄阳古城的历史变迁[J].襄樊学院学报,2007:(9).

[9]林俊毅.襄阳西王家港秦汉墓地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历史系,2020-06-03.

[10]陈千万.谷城庙滩发现邓国铜器及邓国疆域问题[J].湖北省楚文化研究会(宜城),2002-09.

[11]王谟.汉唐地理书钞[M].北京:中华书局,1961:341.

[1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663.

[13]祝昊天,杨钰婷.襄阳地名由来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14]彭雪开.茶陵地名源流考[J].中国地名,2012:(7).

[15](梁)沈约撰.宋书卷三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9:748-749.

[1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295.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宁红媛

审核:刘年喜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