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15819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随州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2-26 阅读:253 次

来源:今日头条网

彭雪开


摘要:随州境域,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生息。传说时代,世传随州为烈(厉)山氏族居之地。西周初,朝廷重臣南宫适(括),封在今随州市为曾国。随国称名,当与楚武王(前740-前690年)谋划北上称霸有关。作为随州、随县地名,历有所称。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关键词:烈(厉)山;曾国;随国;随阳;随州;随县;地名源流

随州境域,先后发现庙台子遗址、西花园遗址、冷皮垭遗址。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在随州市城区或城郊;其中随州三里岗冷皮垭遗址,出士距今四五千年的谷物标本。[1]

上古传说时代,世传随州为烈(厉)山氏族居之地。《左传·昭公十二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竹书纪年》:“神农育于姜水,其起于烈山氏。”《礼记·祭法二十三》:“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郑玄注:“厉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帝王世纪》:“神农起于列(烈)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以上古籍中烈、厉、列,皆可互通。因此上古神农氏起于烈山,有出土谷物标本佐证,又有古文献所载,应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不可轻易否定。

烈山之“烈”,字出班簋,本义为火势猛。《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孟子·滕文公上》:“益烈山泽而焚之。”《说文·火部》:“烈,火猛也。”山,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山形排列。《周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今谓之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高耸部分。烈山,有烈山氏放火烧山而种植粮食(百谷),故名。

我在《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考》一文中,对上古神农氏(农皇)在我国南方北方存在问题,以及炎帝神农氏为烈山氏后裔,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等问题,从古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等视角,进行了探讨。[2]今不赘述。

近十几年来随州境内复查18个遗址,新发现2个遗址,从其文化内涵看,以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为主。从地域上看,随南沿河分布密集,随北稀少。“大量的与炎帝部落同时代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认识炎帝神农氏的出生地和活动范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3]今有学者考证:“烈山氏最早活动在汉水中游的随枣走廊,即今湖北随州市境内。”[4]

西周初,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建国的朝廷重臣南宫适(括),封在今随州市为曾国。这已被随州市境内出土文物所证实。1978年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一件曾侯璵编钟铭文:“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候舆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考古专家解读为:西周初周文王、武王、成王灭商纣封邦建国时,已将朝廷重臣南公适(括),封在南方今随州市为曾侯,警戒淮夷,监视江夏。史称随国实为曾国。

2013年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发掘74座墓葬,6座马坑,出土铜、陶、漆木、玉、原始瓷器等各类文物1100多件;其中M111墓中出土青铜器铭文证实:该墓主为曾候。同时,墓中出土己知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编钟组合。考古专家研究铭文后认为:曾国始封国为西周著名的南公括(适)。“其年代应属西周。墓地除发现有‘曾侯谏作宝尊彝’的铭文器物外,还发现了铭有‘公白作宝尊彝’的铜器,进一步显示出墓地的国属应属西周早期的曾国。”[5]

综合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两周之际京山苏家垅曾国墓、春秋早期襄阳市郭家庙擂鼓山曾侯墓、春秋中期随州枣树林曾侯墓、战国时期随州擂鼓山曾侯乙墓等曾国墓葬的系列发现,及其曾侯犺彝、曾侯谏鼎、曾侯璵编钟、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随大司马戈、四龙曾徽、龙凤佩等国宝级文物出土,可以确定一个曾国的史实,也确证西周初开国元勋南公适(括),被周王封在汉东为曾国,后成为周朝至战国中期控制汉东的大国,并控轭当时国家战略资源铜、锡通道,即出土铭文中的“金道锡行”。[6]

近现代学者,据不完全统计首有石泉(1979年),次有张昌平(1992年),三有李学勤(2010年),四有南普恒、秦颖、黄建勋、董亚巍(2010年),五有湖北省考古研究所(2010年),六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2011、2012年),七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曾都区考古队(2011年),八有徐在国(2014年),九有凡国栋(2014年),十有周字宇、龙珲、佘红英(2015年),十一有张硕(2017年),十二有苏超(2023年)等。以上学者,尤其是楚史研究专家石泉先生及中国考古学专家李学勤先生等,分别从考古报告、铭文考释、编钟音乐等不同视角,对近30年来曾国出土文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证、考释,确证了西周初至战国中期未,姬姓曾国的存在,且为汉东大国;也确证曾、随为一国二名之史实。

随国之名,最早见载于《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7]自此后,随国在《史记·楚世家》多次出现,记载了楚伐随,与随结盟,楚王奔随等历史事件。此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侯霸传》及该书《刘玄刘盆子列传》《周章传》《晋书·地理志下》及该书《张昌传》《司马望传》《司马整传》《桓石民传》等人物传。《帝王世纪》《水经注·卷三十一》《宋书·州郡志二》及《州郡志三》及《萧思诒传》《孝武帝纪》《刘延传》《刘延孙传》等人物传。《南齐书·张敬儿传》及《萧赤虎传》《萧铿传》《萧缅传》《陈显达传》《萧子懋传》《曹虎传》等人物传。《梁书·武帝纪上》及《萧伟传》《萧景传》《萧藻传》《柳庆远传》《萧秀传》《张缵传》《杨忠传》《权景宣传》等人物传。《南齐书·魏虏传》及《州郡志下》,《周书·萧詧 》《随书·安陆郡·安陆县》等,都有随国、随州、随郡、随县及相关史实之载。[8]

随国之称,当与楚武王(前740-前690年)谋划北上称霸有关。

其一,2018年随州义地岗枣树林168号墓地,发现了“曾侯宝”编钟,在仅有一件铜鼎上发现一段铭文:“唯王五月吉日庚申,曾侯宝择其吉金(自作)”。考古人员通过墓葬中的铜鼎、缶、车軎等文物,最终确定曾侯宝墓葬于春秋中期早段。另在近旁169号墓中发现铜缶盖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这表明该铜缶是楚王给公主芈加的嫁妆。随仲芈铜鼎上有铭文:“唯王正月初,丁亥,楚王媵随仲芈加食人繁,其眉寿无期,子孙永保用之。”169号墓葬出土文物证实:这是曾侯宝的夫人芈加之墓。芈加墓出土的编钟铭文有:“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又云:“余小子加芈曰”。联系墓中出土有关铭文可推知,芈加为楚文王之孙,楚穆王的长子(最大的女儿)。曾侯宝夫人当为楚国的二公主,称“芈加”或“加芈”。另在随州文峰塔21号墓,发现春秋晩期战国初“随大司马戈”,上有铭文“随大司献有之行戈”。芈加墓青铜铭文与“随大司马戈”铭文的发现,确证曾、随为一国二名。

其二,出土文物证实:芈加即为随仲。随仲之“随”,字出古鈢。本义指残余祭品;亦指周代侯国名。考古发现的周代汉东曾国,应是殷墟甲骨卜辞所记商代曾国的延续。曾国得名,或与曾人先民擅长制作和偏爱使用炊具甑、甗有关。当因周武王以其宗姬南宫适(括)封于曾。两周时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应一直在今随州境内。[9]《左传》载:汉东之国随为大。《淮南子·览冥》:“譬如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皆可释为此义。古代随、隨可互通。随仲之“随”,在此指丈夫的国家“曾”为“随”。“仲”,字出甲骨文,本义指居中,后引申为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仪礼·士冠礼》:“伯某甫,仲叔季,惟其所当。”郑玄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皆可释为此义。

楚武王(前740-前690年),开疆拓土北上称霸时,可能以随水称名曾国为“随”。《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有“随水右壞”之载。[10]《水经·涢水注》所载“随水右壤”,约当今湖北应山县石龙山,今考即指今随州市东边大洪山一带。随仲芈嫁到曾国后,以自己的口吻称自己为“(楚)文王之孙,穆元之子。”由此推知楚称曾国为随国,应在楚武王灭“汉阳诸姬”之时。

其三,楚国从楚武王开始至战国中期未,一直通过结盟、联姻、臣服等形式,维持与曾国的良好关系,这必有深因。一是周王室所封“汉阳诸姬”主要有申、吕、曾、唐、厉(赖)、贰、轸、郧、西黄、应息、道、房、柏等。[11]据共和国首部《随州志·建置》载: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历(赖),前505年灭唐,战国未灭随(曾)。这三个国为“汉阳诸姬”之国,均在今随州市境内。二是楚武王于公元前706年、前704年、前690年三次征讨曾国,都未灭曾国,反而与其结盟,并改称“曾”为“随”,实现一国二名。这可能是楚武王需要一个深通周礼,又可通婚的友好邻居,实现观周礼于中原北上称霸的深远战略考虑。果不其然,楚穆王(前625-前614年),将长女芈加嫁给曾侯宝,而芈加的兄长正是春秋一代霸主楚庄王。由于楚国的威势及楚庄王的支持,芈加在曾国的地位也非常尊贵,便以“余芈加”的口吻,在芈加编钟上刻上长篇铭文。三是楚、随联姻及楚对随的庇护,也救了楚国。公元前506年,吳攻楚入郢都,楚昭王逃到随国,吴人逼随交出楚昭王,随虚委不从。楚昭王得以返回郢都复国。随后将国都迁入鄀郢。公元前494年,随侯还参与楚昭王攻打蔡国的战争。战国初曾侯乙去世时,楚昭王之子楚惠王还铸钟随葬,以示两国的友好关系。战国初,有一件“曾姬无卹壶”出土于楚幽王墓中,证实曾国这位公主“曾姬无卹”,嫁给了楚声王。

公元前640年楚国征服曾国为其附庸。随国(曾国)的灭亡,大概在楚国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年)之时;亦云在秦将白起于公元前278年拔楚郢席卷江汉之时。[12]我们认为,楚灭随为县在吴起变法时,可能性最大。

战国末楚灭随(曾),并原厉(赖)、唐国地入随为随县,仍以大洪山一带随水名县。秦因之,属南阳郡。两汉沿袭之,治今随州市曾都区。三国时随县属魏,仍属南阳郡。西晋太康九年(288年)置随国。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撤随国为随阳县,寻复随县,为随阳郡治。西魏置并州,废帝三年(554年)改并州为随州,州治随县。

三国、西晋、南齐、西魏时期,今随州市境曾先后设置平林、厥西、安化三县。[13]《随书·庞晃传》载:随文帝曾“岀为随州刺史”,因此之故,建立隋朝时,以随为国名并改“随”为“隋”。大业三年(607年)以随县为汉东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仍为随州,治随县;辖境约当今随州市、枣阳市等地。

随阳,何以为名?

随阳之“随”,当以古随国国名为名(考古证实为曾国,楚王称之为随)。阳,“向日为阳”,两汉时又以“山南水北”为阳。因今随州市曾都区境内,地势平坦,北为汉水,南为平川,余皆为低丘平原,日出东方时最先得阳光普照,万物生机勃勃,故曰随阳。并不一定以“山南水北”为阳而曰随阳。

西魏置随州,随州之名始载国史地志。随州之“随”,仍以古随国为名。州,字出甲骨文,字形如河川中有沙洲之状。古文通洲。《诗·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释为此义。后引申为广大地域名,如《禹贡》“荆州”之类。历代多有兴废。汉武帝时置“十三州”,为朝廷巡察机构。东汉末始成为郡、县以上的行政管理机构;州刺史凡政治、军事、民政、税赋,皆可决断。隋唐之交,全国实行中央、州、县三级制。宋改州为路,元为路或府。明、清为府,不属府者谓之省属直隶州。唐代之后,州、路、府,实指高于县级的行政单位。

北宋置随州,属京西南路。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属襄阳府。元因之,至元十三年(1276年)州治迁于今随州市大洪山一带,领随县、应山县,属德安府。不久州治又复迁原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县入州;九年降州为随县,属黄州府;十三年复为随州,辖应山县,属德安府。[14]

民国元年(1912年),改随州为随县。之后随县地名仍不改,归属随政区频调而随属,境域常调。后政区时撤时并,境域扩充。1952年属襄阳专区。1955年洪山县并入随县。1970年属襄阳地区。1983年撤随县入随州市(县级),属襄樊市。1994年随州市(县级),直属省辖。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改为曾都区,代管广水市。2009年重置随县。随州市现辖随县、曾都区,代管广水市。[15]

境内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大部分属低山平丘区,小部分为冲积平原。淮水源于桐柏山北麓。气候湿润。河流众多。农产主要有稻、麦、棉花、油菜籽等。多鲜鱼。特产有三黄鸡、金黄蜜枣、金头蜈蚣、随桔(药材桔梗)、银杏。矿产有重晶石、大理石、萤石、石英、磷等。工业有基础,多机械、化工、轻纱、建材等产业。水陆交通便捷。古迹名胜有擂鼓墩战国古墓群、曾侯乙墓、神农洞、唐县镇汉墓群遗址、三潭瀑布、平靖关、大洪山风景区等。大洪山和桐柏山为革命老根据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随州市志[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1.

[2]彭雪开.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7:(6).

[3]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刘辉.湖北随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江汉考古,2010:(1).

[4]梁中效.炎帝与汉水流域文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杨馥戎.叶家山西周古墓3个月发掘74座墓葬 比曾侯乙墓早500年[N].华夏经纬网,2013-07-17.

[6]人民网.“曾国之谜”揭开神秘面纱:曾国和随国为一国二名[N].人民网,2016-07-15.

[7](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17.

[8]苏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州的变迁[N].随州日报,2013-04-28.

[9]蔡靖泉.曾国考古发现与曾随历史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8:(9).

[10](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872.

[11]李玉洁.楚国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61-62.

[12]林屋公子.曾国贵族墓地:考古修补先秦史[N].北京晚报,2020-05-11.

[13]薛国屏编著.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20.

[14]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795.

[15]随州市人民政府.随州市历史沿革[EB∥OL](EB∥OL).[2021-06-11]
.http://www.suizhou.gov.cn/gkxx/szgk/|syg|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宁红媛

审核:刘年喜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