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2274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注意了!西藏的英译不再延用“Tibet”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1-01 阅读:320 次

来源:地名世界

注意了!西藏的英译不再延用“Tibet”


2023年10月4日至6日,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在中国西藏林芝举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论坛的翻译过程中,“西藏”的英文翻译不再延用“Tibet”,而是采用汉语拼音“Xizang”进行翻译。“西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英译为“Tibet”。但,在境外使用“Tibet”一词代表“西藏”的大量语境里,其引申意不仅包括西藏,还涵盖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涉藏州县。近年,在中国对外报道西藏时,“Xizang”的用法也正被大量采纳。其实,“西藏”英文翻译采用汉语拼音“Xizang”是依法办事的体现。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公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在第十五条就规定: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按照国务院地名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拼写。按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标准地名应当符合地名的用字读音审定规范和少数民族语地名、外国语地名汉字译写等规范。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它不仅适用于汉语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同时也适用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蒙、维、藏语地名以及惯用蒙、维、藏语文书写的少数民族地名,按《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拼写。中央统战部旗下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今年8月16日就曾刊文《【观点】“西藏”的英译是“Tibet”吗?》详细分析了这一翻译话题。文章提到:在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许多人将过去7年里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投书研讨会,其中不乏涉及“西藏”英译的成果。“统战新语”找到多位学者来聊聊这个话题。

“统战新语”公众号文章分析:

       “由来已久”的错误

    这种错误的概念由来已久。”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林平开门见山地表示,“Tibet”这样的译法给国际社会正确认识西藏地理范围产生了严重误导。他介绍,英国殖民主义者贝尔(Charles
Alfred Bell)在《土伯特之过去与现在》(Tibet:Past and
Present)一书中关于“Tibet”所辖范围的错误介绍与此关系密切。20世纪30年代以
来,乃强等藏学研究先驱对学界将“西藏”一词翻译为“Tibet”提出了批评。王林平认为,直至今日这种翻译仍被延续,这对于纠正西方流传甚广的“西藏”地理概念极为不利。他说,摆脱西方和分裂势力在涉藏话语上的概念陷阱,建立中国在国际涉藏话语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急需探索使用能够准确表达中国立场的“西藏”一词英文译法。近来,达赖集团对使用汉语拼音“Xizang”作为“西藏”的英译提出批评,恰恰说明这种译法击中了分裂势力的话语要害。

      “用拼音是依法办事”

    1977年,中国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会议通过了中方提出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的提案。1978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地名委员会等部门的一份报告,正式确定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这意味着用拼音拼写人名、地名,适用于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在内的所有罗马字母语文书写。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对“统战新语”说,这些为采用拼音作为“西藏”一词的英文译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用拼音,是依法办事,将我们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他还说,“西藏”一词在汉语、藏语中毫无争议,它的翻译变化主要影响的是对外传播,也就是涉藏国际话语权的问题。西方一些人会有一些不同意见,但中国依法处理涉藏事务,“能不能接受,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夏炎博士补充道,“西藏”一词英文译名的变更,是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舆论环境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尝试,有助西藏媒介形象的重构和中国涉藏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来源: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山西长治市积极探索

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新路径

“无论是直接去村里的景点,还是到民宿酒店,大家都能通过互联网地图导航精准定位,非常方便。”10月9日,平顺县虹霓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宝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乡村地名地址标注‘上图’后,今年来旅游的外地游客更多了。”得益于长治市积极开展的乡村标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更新服务,虹霓村在导航中的信息更精准、更丰富,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标准地名和标准地址是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作为国家标准地名地址库管理创建示范市,去年以来,长治以全国试点工作为牵引,先后出台《长治市乡村地名命名更名流程》《长治市乡村标准地址编码方法》等规范性文件,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到挖掘保护、拓展服务等方面创新实践,建立起“部门+辖区+专业团队”乡村地名信息采编专班、乡村地名信息员队伍,推动乡村地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努力探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新路径。


在乡村地名建设工作中,长治市按照尊重历史、科学设置、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严把乡村街路巷等地名命名、乡村标准地址门牌编码方法、乡村各类地名标志标牌制作、乡村标准地名地址互联网标注“四个关口”,做到“有地有名”“有名有标”“有门有址”。全市共命名街路巷120条,更名8条;试点县区312块乡村街路巷牌、2436个行政村村牌、12580块门(户)牌规范设置。特色地名和标准地址全面采集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完成规范的乡村标准地址11万余条。


聚焦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物流不便等现实问题,在完成乡村地名采集入库的同时,长治市推动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标注“上图”,特别是将县区古建筑、古村落、古街巷等地名文化故事和乡村特色产品、民宿酒店等信息上传互联网,有力地促进了群众出行导航、快递下乡、山货出城等。在此基础上,新增了线上标注地名1186条,主要包括帮扶车间、产业基地、乡村民宿和休闲康养等。


着眼挖掘整理红色地名文化和传统村落、旅游特色村、产业特色村,今年长治开展了市级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和红色地名保护名录评选活动,围绕红色历史进行地名挖掘保护,增设“百团路”“抗大街”“伫马太行广场”“红星杨广场”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地名,并按程序命名一批“创业街”“乐业路”“兴旺街”等,方便市场主体入驻,便利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来源:山西日报;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4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