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2069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毕节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0-08 阅读:261 次

来源:今日头条

彭雪开


摘要:毕节市域,秦属汉阳县地。西汉初属犍为郡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牂柯郡平夷县地。后历有归属,多治今毕节城。作为政区地名,历有称名,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关键词:平夷;平蛮;禄州;毕节;地名源流

《汉书·地理志上》:“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县十七:故且兰,沅水东南至益阳入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其中有故且兰、平夷等县。

毕节市域,夏、商时期属“梁州”之南域。西周至春秋末,属牂牁(牂柯、牂牱)侯国地。战国时期,属夜郎国地。秦属汉阳县地。西汉初属犍为郡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牂柯郡平夷县地,约当今毕节市域。三国至西晋因之。东晋属平夷郡平夷县地,郡、县同治平夷(今毕节城)。[1]作为政区地名,历有平夷、平蛮、禄州、毕节称名。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平夷,县名。何以得名?

平,字出都公鼎,本义会意平坦,也引申为平定、平息。《诗·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孔颖达上疏:“今既伐淮夷而定之。”《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寇贼未定,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唐代杜甫《新安吏》:“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以上皆为平定之义。

夷,字出金文,字形如人行走之状;后泛指古代东方少数民族,或曰东夷。《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引郑司农曰:“东方曰夷。”[2]《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以上皆可释为此义,后泛指东夷;两汉时亦代指南中少数民族。平夷,含有平定南中少数民族反叛之义。

平夷得名,当与汉武帝平南夷置牂牁郡密切相关。

且兰国,战国时与夜郎国齐名的小方国,战国末被楚灭之为楚邑。秦汉之际因之。始载于《史记·西南夷传》: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健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及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行诛头兰。……已平头兰([索隐]注:且兰也),遂平南夷为牂柯郡。”[3]牂柯郡即牂牁郡、牂牱郡。战国末得名牂柯,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豪(蹻)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椓船牂柯处,乃改其名为牂柯。”[4]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亦有这方面的记载。

据有关国史、地方志及现当代一些学者考证:在今西南贵州及云南东部,有牂牁(牂柯、牂牱)部落酋长,曾率部助周武王灭商纣,周初因功被封为牂牁侯国。我在《长顺地名源流考》一文中,从文献溯源、境域范围、国名由来、建置沿革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后认为,牂牁侯国确实存在,且为周初所封。[5]

战国时期夜郎国、且兰国兴起,旁及诸多小侯国,以夜郎国最大。战国末,楚将庄蹻入黔并攻入滇池称滇王后,控有南中之地,以且兰邑复为且兰国为且兰君长。《资治通鉴》详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南越后,使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诛杀阻挡通往滇道的且兰君,斩首数万。汉平南夷以其地为牂柯郡。[6]郡治原且兰国都改置的故且兰县(今贵州黄平县旧州镇)。《汉书·地理志》载牂柯郡有17县,“故且兰”为首县,当为郡治无疑。夜郎县为都尉治。

晋永嘉五年(311年),分牂柯郡地置平夷、夜郎两郡。平夷郡治今毕节城,领平夷、鄨二县,郡、县同治今毕节县城。东晋咸安元年(371年),为避桓温父“彝”字之讳,改为平蛮郡,隶益州。

南朝刘、宋时期因之。梁、陈时期,建置多变,分牂柯郡为东牂柯郡、南牂柯郡。南牂柯郡、平蛮郡为境内大姓谢氏所控,治今毕节城一带。平蛮郡领平蛮、谷邑二县,仍隶益州。


平蛮,县之贬名。平蛮之“平”,当为平定之意。蛮,字出虢季子盘,字形繁杂,会意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最早见载于《书·禹贡》:“三百里蛮。”《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鸠(左旁为夬)舌之人,非先王之道。”《战国策·秦策二》:“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王不如赂之以抚其心。”[7]以上皆释为此义。

避讳之事,自周始行。《学林新编·名讳》认为:夏商无所讳,周始避讳,然不酷讳。秦汉以来避讳严酷。大体而言,避讳盛于隋唐,严于宋。明初不甚严苛,至天启、崇祯之后逐渐严禁。清代更甚,直至民国改元,才废此恶行。[8]历有国讳、家讳之说。实际上东汉以后,避讳范围扩大。尊长、上司、朋友间都有避讳事件发生,以至地名也要避讳。如东汉东郡寿良县,应劭注:“世祖叔父名良,故曰寿张。”(世祖指汉光武帝刘秀)。河内郡隆虑县,应劭曰:“避殇帝名,改曰林虑也。”

东晋桓温(312-372年),为政治家,官至大司马。其政绩得失,《晋书·桓温传》《宋书·州郡志一》《资治通鉴·晋纪·桓温废立》中,均有详载。东晋咸和三年(328年),桓温父桓彝在苏峻叛乱中被叛军所杀,桓温年仅15岁,发誓报仇。咸和六年(331年),果报杀父之仇。史载桓温有军政之才,但西征北伐四次,胜少败多。永和二年(346年),桓温率军平定成汉政权,终取得西征胜利。桓温在今四川、贵州一带“百姓威悦”,威名日盛,为以后的北伐巩固了后方。其时,平夷郡属南中之地,隶属益州。公元371年平夷郡为避桓温父彝之讳,改称平蛮郡。一字之改,反映了东晋偏安政权,对南中少数民族政区设置的偏见。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为州,置牂州,治飞练(今贵州瓮安县银盏乡大房村)。大业三年(607年),政区设置变化较大,仍存平蛮县,实为谢氏土司“三谢蛮”所控,属朝廷外化之地。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牂州为下州,平蛮县属牂州羁縻州,仍治今毕节市城区。

唐总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置禄州,治今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辖境约当原水城县(今水城区)一带,属戎州都督府(治今四川省宜宾市城区),实为遥控羁縻州。后废。唐开成元年(836年),鬼主阿佩内附,复称牂柯国,今毕节市属之。宋初其地称为罗氏鬼国(罗施鬼国),以今贵州大方县为中心。宋绍定元年(1228年),以罗氏鬼国地复置禄州,为羁縻州。后更名禄州羁縻,治今毕节市七星区。


禄州,唐代羁縻州。禄,字出甲骨文,字形如辘轳汲水之形,汲水灌溉可保丰收,故禄有福泽之意。[9]《诗·大雅·既醉》:“天被尔禄。”毛传:“禄,福也。”《晏子春秋·问上十》:“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可释为此义。州,《禹贡》列九州,才有州之称,泛指一定区域,并非政区地名。西汉时设13个监察区,始称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1人,为专职监察官。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刺史为州牧,行政权力很大。东汉末始为行政区。隋唐之后以州辖县,渐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禄州之“州”,当含此意,不过属于羁縻州。

禄州得名,可能属于移借地名。

禄州,最早见载于清代《博白县志》。据考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越州改称为禄州,大业五年又改称合州。唐总章三年(670年),于今贵州水城区地置禄州,极可能是隋朝设置禄州的移借地名。这种现象后世多有之。

不过,唐初置羁縻禄州,更符合境内地势物产之状。据今贵州六盘水市及水城区有关方志载:水城区位于该市核心腹地,为市治驻地。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素有“四省立交”之誉。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间有小盆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凉多雨。富有农副产品,有玉米、稻麦、油菜、马铃薯、大豆物产,有黔西马及党参特产。富有煤等矿藏。[10]自古谓之“福地”。古文中福、禄异音而义同,故唐初于此置羁縻禄州,宋于此复置禄州羁縻,应源于此。但不排除亦属移借地名。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乌撤军民总管府,罗氏鬼国(与罗甸国为邻)内附;次年招降西南诸番,罗氏鬼国自行消失,直属州府。之后政区频调,原毕节县辖之地数次剖分而归各蛮夷长官司(至元二十九年,顺元路军民安抚司,隶湖南行省,共辖二十二蛮夷长官司)。今毕节市东南部为平迟安德长官司,西北部为漕泥长官司。之后,漕泥长官司驻比跻驿。[1]69

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置贵州、永宁二卫,今毕节市各县、区属相关土司。洪武九年(1376年),实行“土流并治,军政分管”,土司官与朝廷官共同管理辖地。洪武十七年(1384年),始置毕节卫;二十一年置赤水(治今四川境)、层台(今毕节层台)二卫。二十七年废层台卫,其地划入赤水、毕节二卫。


毕节,何以得名?历有三说。

一说毕节乃彝语“比跻”之转音。比跻为彝族部落名,亦为彝族地名。贵州学者王继超《彝文古籍释名集》认为:毕节为彝语地名亦为部落名,即“布祖(比兹)部”,直译为“军事议事之城”。[11]而“比兹”部落,以虎为图腾,崇尚武力。比兹即毕兹,音义皆同。今存虎纹铜器,饰虎纹建筑等,可证其图腾为虎。[12]

二说毕节汉唐时期为彝族比跻族系世居。元初平迟安德长官司修建驿馆,开馆之日适逢除夕,是一年最后一次节日,因古称“比跻”,故转音毕节驿。这是将彝语古地名比跻与汉人过春节时建成驿馆混搭成毕节驿馆地名。应该说前者是对的,但未说明原由;后者明显依据不足。

三说《大定府志》认为:“毕节盖又平迟之转。”《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引清光绪《毕节县志卷二》:“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官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13]这里干脆将毕节地名,与汉人建成毕节驿时过春节,直接挂勾。显然缺乏考据,不可取。

我们认同第一种说法。一是共和国首部《毕节县志·地理篇》:“建比跻驿,朝廷敕驿令达,比跻系彝语,取汉文毕节。”《毕节市志·建置沿革略述》亦引此为证。这表明毕节为彝语“比跻”汉语译写地名,实为“比跻”之音转。二是贵州王兆春学者认为:毕节应是彝语汉文译写,经过多次译写,最后定名。毕节可译为“布阻录勾”“比兹录勾”“本纪洛勾”等。他认为“毕节各县市汉语方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彝语的影响并在声母、韵母系统上保留一定的语言接触痕迹,就成了必然。”这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三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毕节市》认为:“毕节,彝语比跻音转,比跻为彝族部族名。”由此可见,毕节(汉语)源自彝语“比跻”之音转。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撤毕节、赤水二卫,置毕节县,隶咸宁府,治今毕节市七星关区。雍正七年(1729年),划赤水河北岸地入四川永宁县(今叙永),析赤水河南岸地入毕节;八年改隶大定府。

民国2年(1913年),属黔西道(次年改为贵西道)。之后县名仍因之,县域略析,县治原址(今毕节市七星区老城区),归属随政区更改而随属。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历为毕节专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93年撤毕节县为毕节市(县级)。2011年撤毕节地区为毕节市(地级)。原毕节县级市改为七星关区。现辖七星关区,大方、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咸宁(自治)六县,代管黔西市。

境内地处黔西高原山地之北,大山耸立,山地纵横。气候湿润微凉多雨。富有农产。特产有天麻、杜仲、五倍子、党参等,另产白蒜、夏橙、生漆等。有煤、铁、硫等矿藏。工业有基础。交通方便。古迹有青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七星关摩崖石刻。纪念地有猪拱箐清代苗族起义遗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


参考文献

[1]毕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68-69.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成都:湖北,武汉辞书出版社,1997:222.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85.

[4](宋)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22.

[5]彭雪开.长顺地名源流考[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地名传播专栏,2023-09-08.

[6](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836.

[7]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1.

[8]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231.

[9](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1985:936.

[10]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632.

[11]龙正清.赫章彝族词典[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635.

[12]王兆春.毕节方言地名词文化特征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0-07-12.

[13]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地名语源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526.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宁红媛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