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9639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城市地名

作为舟山人,你真的知道“舟山”是怎么来的吗?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9-18 阅读:281 次

来源: 舟山民政微信公众号


开篇,作为“土生土长”的舟山人一定要知道

“舟山”是怎么来的!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东北部拥有大小2085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群岛


舟山岛也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崇明之后的第四大岛屿浙江省的第一大岛屿


图片图片
舟山Hongcun

(图:舟山群岛手绘地图,市旅游委提供)


在宋、元之前,舟山的许多岛屿

如桃花山、普陀洛迦山等

都已有较稳定的专有名称


但作为群岛之首的舟山岛

却经历了一个从“有名”到“无名”

“无名”到“闻名”的过程


图片

(图:舟山岛风光)


舟山群岛的人类繁衍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属外越民族的分支。上古时代,舟山乃化外之地,人口稀缺,无县无邑,地名称谓没有记载,无从查考。
群岛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春秋,其时属越,泛称为“甬东”——即甬江之东,也誉称为“海中洲”。其中的每个岛屿称谓没有细化。
秦汉时期,丹术大盛,舟山群岛因其具有人迹罕至、云雾缭绕等特征,成为许多方士采药炼丹的福地,徐福、葛玄、梅福、安期生等都有涉足。于是,在方士们的典籍中,开始出现岛屿名称,如葛洪的《抱朴子》中就有“古仙者之药,以登名山为上,而以海中大岛屿若会稽之东翁洲之类者次之”。其后的其他一些史书,称舟山岛为“翁洲”。翁者,葛仙翁(葛玄)也,因其曾在岛上炼丹得名。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朝廷在舟山群岛置翁山县,岛名遂扬。翁山,即翁洲,乃对岛屿通名的不同称呼。大历六年(771),因发生农民起义,翁山县废。
北宋熙宁六年(1073),神宗准在旧翁山县地重建县治,县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然县名虽雅,但因政区与岛屿实体不同名,海客难以适从,舟山岛仍称为翁山还是改作昌国,史志没有记载,盖多以昌国县名统称属地,翁山之名遂亡矣。
明洪武二十年(1387),沿海一带倭患猖獗,地处海中洲的昌国县成为倭寇的跳板和基地,朝廷徙民禁海,废昌国县,徙昌国卫于象山县南天门山。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隶定海卫,“昌国”地名随政区的消失也逐渐隐退。对此,《舟山市志》载:“此后,史书始称昌国为舟山。”

图片

(图:翁山公园局部)

“舟山”作为地方名称

是有史书记载的


最早出现于宋宝庆三年(1227)编纂成书的《宝庆四明志》:该志《昌国县•津渡》记载:“舟山渡,去县南五里,趋城由此出。(县)令赵大忠新创堤岸。”同时在《昌国县•驿铺》中记载:“舟山馆,(县)令赵大忠创建。”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记载:“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


在民间,“舟山”之名的由来还有一说:“舟山岛形如海中之大舟”,因此有碇次、舵岙等地名。此说比喻生动,想象力丰富,也与舟山岛的形状相似。但没有历史资料记载,只能作为茶余谈资。

图片

(图:沈家门风光)


由于历史的发展

舟山之名从原先的民间地名(山名)成为史书中记载的正式岛名所经历的是由部分代替整体


嘉靖年间(1512-1565)胡宗宪撰《舟山论》时,“舟山”地名的外延已基本上同于现在,即称本岛为“舟山岛”。


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展海令”。出于对倭患的心有余悸,为更好地守住这方曾动荡不安的“皇土”, 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皇帝以“山(指今舟山岛)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取“海波永定”之义,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额次年,建定海县,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从此,群岛名称开始与政区名称分离。


虽康熙皇帝将“舟山”改为“定海山”,然而岛民们钟情舟山之名。他们常常以欣赏自家渔舟的眼光去观察舟山岛(定海山),发现随着各岙口的围垦,舟山岛(定海山)本身越来越像一艘开艏的大捕船。
于是,将船艏附近的一个山岙取名为碇次,意为系住这艘大船的船锚;在船艉附近取名为舵岙,意为时刻掌控这艘大船的方向,将舟山岛北岸的竿缆更名为干(石+),现定海区石+览)镇,意为这艘大舟有不腐蚀的缆桩,舟山岛(定海山)形如舟的说法在民间逐渐传开。因此清圣祖仁皇帝所题的“定海山”三字仅起到了更改县名的作用,却没能让舟山岛名得到真正的变更。


图片

(图:定海港区风光)


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定海县成为抗英斗争第一线。次年定海县升为定海直隶厅。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舟山群岛设立舟山专区时,原定海县分为定海、普陀、岱山三县,舟山岛成为跨定海和普陀两县的岛屿。

图片

(图:定海西大街与中大街)

微信公众号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