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3248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江苏南京市各区 追根溯源“复活”老地名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9-01 阅读:455 次

来源:地名世界

江苏南京市各区

追根溯源“复活”老地名

日前刚刚开工的新街口德基广场三期工程,正在有序建设。广场地面停车场两侧的围挡内,一条已初步建设完工的新建道路——上乘庵路掩映于此。“三期竣工后,昔日的‘上乘庵路’老地名,将重启再现。”玄武区地名办负责人说。历史上,南京出现过超2万个老地名,其中较有文化价值的约2000个。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不少老地名消失了。南京曾评出“遗憾消失的老地名”,包括邀笛步、安乐庙、百猫坊、赤石矶等。近年来,为复活使用老地名,传承古都历史印记,南京对现存重要的老地名积极展开保护,同时通过重启一批有价值的老地名,赓续城市文脉。我市各区追根溯源、挖掘史料,通过原址启用、挂牌立碑、以老地名命名住宅小区、命名公交站等方式,让遗憾消失的老地名“复活”,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城市更新,新街巷“重启”旧地名上乘庵路,得名于这里所修建的书斋。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康熙中,里人何梦篆等修邑志于此”。旧时,称文艺高超为“上乘”,文人书斋常称为庵,上乘庵路因而得名,却因1987年洪武北路拓宽时“消失”,并入了现在的洪武北路。为畅通新街口片区区域路网,玄武区启动道路建设项目,新建一条市政道路联通长江路与青石街,这就是昔日的上乘庵路。项目去年立项,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将于德基广场三期竣工后通车。玄武区地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条市政道路命名时,属地多方收集史料,并结合专家考证、居民议事会意见,正式确定以“上乘庵”为道路命名,传承当地历史文化记忆。提起“下关”,老南京人不感到陌生。1899年,南京正式开埠,清廷在下关设金陵海关。此后,海关、银行、邮局等机构相继落成,旅馆、商行、零售商户来此经商……一条新兴而热闹繁华街市由此诞生,被市民称为“商埠街”。近年来,鼓楼下关滨江商务区擦亮“老下关”历史符号,传承古都风韵,打造文旅坐标,复兴岸线经济、活化历史遗产,让“百年商埠”盛景得以重现。市民政局公布的《2023年地名命名公告》显示,鼓楼区今年1月批准将南起中山北路、北止建宁路,长530.6米、宽14米的街巷复名为商埠街,昔日“商埠街”再现市民眼前。从六合区泰山路转进专诸巷,这里的柏油路干净整洁,两侧商铺林立,若不是竖立在路旁的“专诸巷”路牌,根本无法与印象中的破旧老巷子联系起来。六合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诸刺王僚的故事经久流传,该巷是为纪念春秋著名勇士专诸而命名,沿袭已有约2500年。旧巷西起板门口,东至十二折巷,位于龙津桥北延安路西侧,2003年因城市建设整体拆除。此后,北起泰山路和健康巷对接,南至环城南路的新巷建成,因距已消失的专诸巷仅20米,为保护地名的历史信息,延续地名文化的历史脉络,遂起用原“专诸巷”名称命名。留住乡愁,“著名行动”再现曾经近日,民政部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其中包括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守护好精神家园。江宁区把老地名复活、移植、派生使用作为新地名命名的基本原则。在秣陵街道,有条东西走向、双向两车道的城市支路“麻田路”,道路尽头有一块巨大的“江宁老地名石刻”,高约1米、宽2米,上写麻田村的历史,引得不少路人驻足。江宁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麻田”本指种麻的田地,后引申为种麻制麻人居住的村庄。江宁种麻制麻历史久远,唐宋时期,金陵产的火麻布、白苎布、细青纻布等,均为当时麻织品中的佼佼者,是上贡京城的贡品之一。这些麻织贡品的原料苎麻,大多来自江宁的麻田村,“麻田村”也是因此得名。经考证,麻田村得名至少500年。如今麻田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居民小区。江宁区地名办将横穿原麻田村的城市支路命名为“麻田路”。“麻田这一地名记录了南京地区织造业高度发达的历史,对传播中华文明,沟通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重启了这一老地名。”该负责人说,江宁还有铜井新寓、骆村新寓、倪塘路等一批新老传承的地名。栖霞山西北角、临近长江的九乡河上,石埠桥曾横跨于此,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注脚。石埠桥年代久远、名称多变,司马光所编的《资治通鉴》中就有记载。清代中期该桥改名为石埠桥,当年商贾云集、舟船满港,一时繁华无限。石埠桥一带乡民们制作各种石器,供自家使用或买卖销售,是颇有名气的石器和石料市场。因民国时期战火,石埠桥已不见当年拱桥,只存有桥两端的石脚,是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然而,栖霞区在桥边建起的石埠桥(村)社区,却将这段历史印记镌刻进居民的心中。据悉,栖霞区已有10处老地名被复活使用,包括石埠桥、徐家村、金陵驿、观音门、寒桥、摄山等。传承印记,老地名“升级”为片区名“茅店中晓鸡唱,古雄镇上月如霜……”民国时期,在板桥小学校长茅南邨1921年创作的校歌歌词中,“古雄镇”地名赫然显现。南京市首批100个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中,“古雄”位列其间。古代此地扼雄关险隘,为军事重镇,素有“分流二水湃雄关”之说,故亦名古雄,或古雄关。2020年7月,南京“最年轻”的街道——古雄街道在此成立,街道由板桥新城管委会“延续”而来。雨花台区将街道命名为“古雄”,既因为片区所在地即是昔日的古雄镇,更因为要留住历史印记、传承文化风韵。目前,古雄片区内,既有1953年由“板桥火车站”更名的古雄火车站,还有古雄桥、古雄社区、古雄隧道、古雄小学、古雄新居、古雄大道等一批以“古雄”老地名命名的所在。栖霞区马群街道蛇盘社区,原属花岗社区范围,于2019年恢复“蛇盘”地名,重新成立,也因此成为该区最年轻的社区。社区位于花岗保障房片区,南起运粮河,北至土城头路,下辖玫瑰园、牡丹园、杜鹃园3个小区,现有居民1万余人,以拆迁安置户居多。相传宋代,有一位佘姓的老太婆住在岗上,因此人称“佘婆岗”,后来,这里成为商品买卖交易小集市,改名“佘婆岗市”,位于南京城东北二十里。因为“佘婆”语音与“蛇盘”类似,一直将错就错延续至今。清代起,蛇盘按方位便分东蛇盘、中蛇盘、西蛇盘3个自然村,古有驿道经此,设驿站,名金陵驿,又名蛇山驿。如今,以“蛇盘”命名的新社区,党建文化雕塑群上雕刻着奔腾的八匹骏马,也是依托这里“驿站”历史元素创作而来。“文明蛇盘,和美家园”的社区口号、驿站招牌做成的蛇盘历史文化栏映入眼帘,有着厚重历史印记的精神家园风貌直观地呈现在居民眼前。来源:南京日报;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广东省广州推行负面清单制度 

规范建筑地名命名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动地名审批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提升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以下简称“建筑地名”)的命名、更名审批服务效能,日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广州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优化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的命名、更名审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就主体内容第三点中的“推行建筑地名命名、更名负面清单制度”,《通知》附带了17种禁止使用和14种有条件使用建筑地名的情形。规定17种禁止使用情形针对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命名和更名负面清单中,《通知》列举了17种禁止使用的建筑地名情形。例如,其列举的第一大类“重名、重音类”规定,不得使用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现有住宅区、楼宇名称重名的名称作地名,避免同音、近音;列举的第三大类“地名含义远远超出地理实际地域、地位、规模、功能等特征类”规定,不使用刻意夸大的“大”地名,如“宇宙、中央、天下”“世界、中国、中华、全国、万国”“特区、首府”等;列举的第六大类型“含义不符合公众认知,故弄玄虚难以理解的地名类”规定,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使用“皇帝、皇庭、御府、帝都、王府、相府”等古代帝王的称谓以及历史上的官衔名、职位名等词语的地名(具有特定历史、宗教背景的除外)。《通知》同时对于有条件使用的建筑地名情形也作了详细规定。例如,使用通名“村”,规定条件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有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等)的集中的相对独立的住宅区;使用通名“城”,规定条件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的住宅区、大型商贸建筑群;使用通名“大厦”,规定条件为:高度2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在广州,出现上述字眼的建筑地名并不少见,如博雅首府、东江首府、合生中央广场、华发中央公园等,而重名重音类的楼盘“时代倾城”有3个,还有多座“和樾府”等。对于这些命名,是否需要更改?《通知》文件附带了制定清单内容的依据,有《地名管理条例》《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等,而这些文件基本从2020-2022年开始实施,对于实施前已有的名字,规定不溯及既往。项目宣传应用标准地名《通知》显示,建筑地名命名的申报材料简化为审批申请表、土地权属文件、规划文件、承诺函共4项,建设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取得用地规划条件后,即可申报建筑地名,命名后应使用标准地名进行项目宣传推广。从近年情况看,标准地名和项目推广名的差距较大,给普通市民特别是购房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这些楼盘在官方阳光家缘公开的楼盘预售证信息、处罚信息等都是标准建筑地名,实际推广则换了一个称呼。例如最新预售楼盘鑫保花园,推广名为侨鑫保利汇景台;云平上品居,推广名为广州地铁地产的云庐;沐华美苑,推广名为水木芳华……当购房者凭推广名核查官方信息时,就需花费一定时间先查到标准地名,进而才能查到预售等相关信息。2019年,广东省多部门曾联合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方案》,整治内容主要是小区和建筑物的开发商和建设单位没有按规定使用和推广标准地名,违规使用了用以宣传的推广名。当时曾上榜的名字有罗马家园(标准地名为盛景家园)、琶洲一号(标准地名为琶洲丽舍)、广弘天琪(标准地名为弘远大厦)、东山一品(标准地名为嘉富广场)等。整治过后见成效,例如罗马家园的牌匾、公示牌上的名字都已改回标准名盛景家园。来源:羊城晚报;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3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