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5336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传承保护> 传承保护

深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启示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8-16 阅读:444 次

 

南京市民政局  谭晓林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长期以来,南京市十分重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老地名保护作为提升地名管理服务的突破口和增长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南京老地名名片”。2008年,南京老地名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全国先河,2019年总结提炼的《中国·南京的地名非遗保护》一书提交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交流,2020年南京老地名保护创新实践经验全国“民政论坛”交流推广。

一、实践举措

1.建章立制,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006年,南京市地名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中,把“历史地名保护”独立成章,在这一章节中规定了我市历史地名保护的原则、措施和保护机制,明确了我市实行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实施重点保护。2013年,《南京市道路、住宅和建筑物命名更名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专名采词应反映当地历史和地理特征,鼓励使用当地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地名。2019年,南京市地名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管理机制和申报程序,要求经过2至3年的努力,每个区有1至2个街道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传承发展先进街区,提升街区品质,助力城市文化繁荣。

2.建立名录,申报老地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至2007年,南京市先后编制了两批共100条地名文化遗产地名保护名录,其中向社会发布了首批50条南京老地名保护名录、23条建议社会重新启用的老地名名录,初步建立了市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制度。2006年,坚持创新、敢为人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老地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于2007年12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成为将历史地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第一城”。南京市创新开展老地名保护工作,受到了民政部的高度肯定,为全国乃至世界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的探索。2017年,结合地名普查工作,研究出台了《南京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采词标准和释文编写规范》,明确了编写的依据、采词标准、采词条数、类别分类、释文编写、工作方法等,目前南京市及各区均按照编写规范采词释文,建立市级“非遗”保护名录120个、历史地名保护名录235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10个。2019年4月,南京市总结提炼的《中国·南京的地名非遗保护》一书亮相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供大会交流使用。

3.宣传造势,提高全社会老地名保护意识

多年来,南京市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地名文化活动。2004年,开展南京“十佳老地名”、“十佳新地名”评选活动;2005年,请专家走进“市民学堂”,专题解读老地名;2006年,开展“海选老地名”、“复活老地名”等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大批热爱南京这座城市的广大市民的参与,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既营造了保护历史地名的良好氛围,又推动了地名命名更名工作。这一活动还成功使“新林”、“江乘”、“万竹园”等老地名得到“复活”。2010年,南京市地名办与南京市区划地名协会共同联合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按古都地名、龙凤地名、科举地名、明清与民国地名、古镇古街地名等11个专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拍摄了多集南京老地名视频宣传片,在我市十八频道“老吴韶韶”栏目播出。2016年起,结合地名普查宣传,连续三年组织拍摄《印记南京》老地名系列宣传片。2017年,组织开展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摄影大赛活动,营造全社会保护历史地名的共识。2018年,编制了《南京市非遗地名书画集》。2019年,编制了《古诗词中的南京地名研究》。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加大了全市老地名的保护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保护氛围,取得了积极的保护效果。

4.设碑立牌,保护和传承优秀地名文化遗产

多年来,南京市持续深入推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历史文脉的老地名设碑立牌工作。将长干里、成贤街、乌衣巷等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且适宜设置标识牌的16个老地名作为首批试点。截止目前设置了“成贤街”等37块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老地名标志,标志石刻碑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各个老地名的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迹等用浓缩的笔墨进行说明,并配有示意地图,以此宣传和保护“南京老地名”。老地名标志的设置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贡院街、乌衣巷的老地名标志已经成为游人游览夫子庙时驻足浏览拍照的一个重要景物。2017年结合南京老地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十项系列活动,其中选取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6个历史地名石刻立碑。2018年,结合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进一步遴选6个老地名设立标识,进一步加大历史地名保护的力度,弘扬保护历史地名的浓厚氛围。目前,已设置各类老地名标识牌158块,一批老地名以竖牌立碑等多各形式出现在南京城中,成为南京地名文化优秀的重要名片。

5.著书立传,记录和传播优秀传统地名文化

编写了《南京市古今地名对照表》,为查阅历史地名提供了方便;完成了19万字的《南京通志·地名卷》的编写工作,对近5000条老城内地名的来历含义作了详尽的解释;出版了《故都印记—南京地名文化解读》,首次将南京老地名归纳出山水人文地名等九大系列,考证了它们的渊源、演变和文化背景,具有较高的文学、参考和收藏价值;完成《南京地名大全》编纂工作,全书共120万字,收录了近15000条新老地名,成为我市地名工作的重要工具书;编写《社科知识与百姓生活丛书(地名篇)》,以列入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50条历史地名释文为重点,按照政区地名、城池城门地名、片区地名、古迹纪念地地名、街巷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等6个专题编辑成书对外出版发行;出版《城市地名》期刊,建立弘扬地名文化、研究业务理论、交流各种信息的有效平台,以期拓宽地名文化传播的广度,拓展地名文化保护的深度。2023年,《南京市标准地名录》出版发行,收录11大类13402条地名计 237万字,是一部地名纲目清晰、体例完善、类别齐全、内容翔实、实用性和现势性较强的地名工具书。

6.强化使用,深化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印记

南京市在日常地名命名工作十分注重老地名的复活使用,传承历史文脉。一方面,大力保护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如2006年,我市老城区秦淮区门西地区拆迁,23条老地名面临消失,通过与规划、建设等部门的沟通,通过媒体的呼吁,最终以在新建项目区域中部分原址恢复保留老地名的方式,尽最大努力保护了一批老地名,规划部门还将项目规划设计与当地地名文化相结合,将老地名的内涵进一步挖掘,既保护了老地名,又增加了项目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新地名命名中大力启用老地名。结合道路改扩建和新生道路规划建设,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口,将老地名的复活使用当作第一位的使命,邀请专家参与编制方案,确保新生地名凸现本地的历史底蕴、地理特征、经济建设、文化氛围和新时代要求。通过就地复活使用、移植派生使用,启用了“古雄”“江乘”“上元”“大胜关”“黄天荡”“麒麟门”“沧波门”“燕子矶”“东炮台”“老江口”“惠安里”“崇德里”“庆康里”“商埠街”等一批老地名用于道路、桥梁、隧道等命名更名。突出老地名的保护使用,如在城东、城西道路改扩建时,将城东干道命名为“龙蟠路”,将城西干道命名为“虎踞路”,有意形成主城外围的“龙蟠虎踞”之势。老地名的复活使用,不仅增加了城市历史的厚重感,助力了城市“软更新”,提升老地名承载的文化自信,更传承了古都历史文脉,让老地名不断“根”,永葆历史文化之“魂”。

二、主要启示

一是得益于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效运作。为推动地名事业加快发展,南京市建立健全了各类地名组织机构。1982年,成立了南京市地名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一指导、监督全市地名管理工作。1999年,成立了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学会,从事地名理论研究、宣传普及地名知识、开展地名咨询等活动,其下设的地名工作专家组成为我市地名工作的智囊团。2006年“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学会”更名为“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通过职能委托,调整了职责范围,全市地名工作形成了行政机关主导,民间组织配合的组织结构。

二是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普及地名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地名工作中注重引进和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管理服务的手段,提升管理服务的能力。相继建成了“一库二平台”,即地名数据库、地名管理服务平台、地名社会服务平台,这样一个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的系统和平台,为地名管理服务、信息发布比对、地名信息及地图及时更新、地名分析研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三是得益于“借力”和“借脑”,形成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大协作机制。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多方的配合。南京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实效。主要是由于在逐步形成了“以市和区县地名委员会为主导,以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为纽带,以地名专家组为智囊,众多专家学者、地名工作者、地名爱好者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团结合作,共同做好地名工作”的新的工作机制。南京市区划地名协会和地名专家组成立以来,认真工作,献计献策,为南京地名工作社会化、标准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各项地名工作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已经成为做好地名工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四是得益于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更新转变。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切实转变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明确了“以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地名信息化建设、地名规范化建设和地名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服务型地名为目标”的新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由管理为主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工作方式由封闭向合作转变,工作重点由地名命名更名向地名信息化服务、老地名保护的转变。

三、对策思考

尽管南京市地名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形势相比、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如老地名的“复活”及保护碑牌设置有难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力度还有待提高等。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地名保护机制建设,着力在五个方面创新推进:

一是建立保护工作机构。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地名保护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规划资源、城乡建设、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

二是制定保护标准规范。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纳入各级地名管理法规,制定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在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措并举落实保护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三是组成保护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建立由历史、地理、文化、社会、语言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咨询、评估、论证和监督等工作,形成专家咨询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

四是壮大保护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大力培育地名文化社会组织,壮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跟踪机制,及时跟踪评估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动态,查找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是加强保护传承。广泛调查、挖掘、整理存续时间较长、具有较大文化价值和重要影响的历史地名,编制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全面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形成地名文化保护、开发、弘扬的机制。在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中,深化历史地名的挖掘,推动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的重新启用,重新赋予历史地名新的生命力。同时,把地名文化建设融入到当代文化工作的机制当中去,运用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加强保护工作的法律保障和机制建设,开展有较大影响的活动等,多措并举,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老地名得到保护,让新地名更具文化,把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不断增强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