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9103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合肥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7-19 阅读:426 次

来源:今日头条

彭雪开


摘要:合肥境域,上古传为有巢氏族居之地。周武王时,析商巢伯方国为巢、庐方国。战国末,楚置合肥邑。秦置合肥县。西汉沿袭之。后作为政区地名,称名汝阴、庐州。境域政区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关键词:巢;庐;合肥;汝阴;庐州;地名源流

合肥境域,上古传为有巢氏族居之地。今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有学者认为,有巢氏的出生地望就在巢湖流域,可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巢湖流域,尤其是今合肥市一带先民们,就以农牧业为主,活动生息于斯地。夏商时期,境内居住“淮夷”人,已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部落群体。[1]

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龙城大陈墩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稻粒结块及陶片、石锛;另有印纹陶,纹饰有绳纹、叶脉纹,器型有鬲足、罐等。说明有巢氏活动中心,可能逐渐由东向西偏北迁徙至此。

有巢氏,在《易·系辞》《墨子·辞过》《庄子·马蹄》《商君书·画策篇》《庄子·盗跖》《古三坟》《韩非子·五蠹》中,均有相关记载,尤以庄子、韩非子记录甚详。相传夏桀被成汤驱逐到巢湖流域,立南巢方国,这一带遂为南巢方国与有巢氏后裔族居中心地,但广大乡野应为古越人族居之域。商、周时期,应也如是。商末南巢族国被商纣封为巢伯方国,先秦出土文物《班簋》《旅巢命》均载巢伯方国。[2]周文王时,巢伯方国仍袭旧封。周武王时,封邦建国,析巢伯方国为巢、庐两个方国。

巢,字出班簋,字形象鸟巢在树上之状,后多引申为简陋之栖居。《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风俗通·丘部》:“尧遭洪水,万民皆山栖巢居,以避其害。”即释为此义。相传上古时,先民结巢为居称为有巢氏。《通志·氏族略二》:“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氏。”巢国,即后世所称“南巢方国”;其地望多指今安徽省巢湖流域及合肥市一带。

庐,原为商朝所封一小方国。古庐方国地望,当在今巢湖流域。据考今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原合肥县东部地域)为庐子国;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一带为巢国。后迁至今安徽巢湖市一带,秦于此置居巢县(居鄛县)。

春秋时期,楚、吴两国各威迫巢国。《春秋文公十二年》(前615年):“夏,楚人围巢。”西周至春秋时期,庐子国渐衰后解体为橐皋、群舒等小国(疑为徐人部落方国,南迁建国邑这一带。)《左传·文公十二年》(前615年):“群舒叛楚。”(今安徽舒城县一带)杜预注: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属。”《左传·鲁成公七年》(前584年):“吴始伐楚伐巢。”《春秋衰公十二年》(前483年):“公会吴于橐皋”。即今巢湖市柘皋镇)。这两个小国,春秋时吴强属吴,楚强属楚。战国中末之交终被楚灭。楚于橐皋一带置楚邑。秦灭楚毁楚邑(是否置县无考),于今安徽合肥市蜀山区泗水河流域中游置合肥县。

合肥,何以得名?

合肥称名,最早见载于《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3]《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及《三国志》,皆载合肥政区地名。

合肥得名理据,历有七说。[]主要有四说:一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施水》:“夏水暴长(注:长同涨),施(注:今南淝河)合于肥(注:今东淝河),故曰合肥也。”[4]二说唐代有人认为: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流经合肥城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引《尔雅》云:二水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三说南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案《尔雅》:“归异出同为肥”。四说明代《南畿志》:“肥水出紫逢山,东北流入金斗河,一支西北流,东复转南,东门外二水相合,故曰合肥。”

考察合肥南淝河(古称施水)与东淝河地形地貌,以及两河源出与流向,今学术界多认同《水经注》之说,最为合理。

今考南淝河发源于今蜀山区高流镇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流经合肥市城区入巢湖;而东淝河发源于合肥市肥西县大潜山北麓椿村岗,流经瓦埠湖入淮。两水并不同源,且“出也异”。合肥以上得名理据,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合肥之“合”,极可能以姓氏名地。

合,字甲骨文,字形象器盖相合之形,为盒之初文,后引申为会合之意。从甲骨文所载义项看,不排除为军邑地名,即合氏族国驻邑(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因在商中期就臣服于商,又善制有盖的青铜礼器,故以器物名氏又名地。《琱生簋》载有“合”字,是否为合氏方国邑,待考。

周宣王时(?-前783年),淮夷不服,宣王命召伯虎出征平定淮夷。《诗·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6]当指此事,合氏方国首领可能领军,随从召伯虎征伐淮夷(今安徽巢湖流域及淮河流域诸侯小方国)之后。淮夷诸方国臣服于周,合氏首领因公封于“合”(今合肥市肥东县一带,解放前历属合肥县东部之域)。

春秋时代,宋平公三十年(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生卒不详),发起第二次弥兵运动,十四国诸侯相会于宋都(今河南商丘),决定以晋、楚为大国盟主,各国都臣服之。[7]向戌因功封于“合”邑。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合韵》:“宋向戌为左师,食采于合,谓之合左师,后世氏焉。”当指此事。这表明向氏后裔,因功封于合而转姓合氏。

有文献载:合氏,源出子姓,出自战国时期,宋国国君微子后裔封地,以封邑为氏,传三十二世君,终为齐、魏、楚三国灭之,分其地。不过,合邑仍存。其地望,据《合氏渊源》载:庐郡合邑即为先秦向左师封邑,当指原合肥县一带。另据清道光合肥《席氏一修宗谱》载:始迁祖克明公,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砾坝,迁居江苏句容县,复由句容迁至庐郡合邑东乡胡连迂。台湾《合氏族谱》云:源自庐郡合邑帛姓,始迁祖聊大海,于元末始迁庐郡合邑。清康熙年间,帛绍善父子先后中进士,遂改聊姓为帛姓。由此可见,庐郡(庐江郡,今安徽巢湖市庐江县),历有合邑之称。此“合邑”当为原合肥县“合邑”南迁地名,即移借地名。总而言之,古合邑封地,不出巢湖流域范围,而战国时,其中心地带可能在今合肥市蜀山区庐州公园一带。

春秋末,合左师封于古合邑,至战国初以后亦以封邑地名氏,亦称合氏。合氏族居此地后,因有发源于今合肥市蜀山区高刘镇之南淝河,流经此岗阜之下,合氏亦可称此地为“合”,其河流也称为“合”。战国末,楚灭巢子国,置合肥邑,以“合”为主体称为“合肥邑”,是可以成立的。这应是合肥得名之主因。

合肥之“肥”,当指植物茂盛,物产富饶之状。肥字,出自江陵楚简(战国楚简)。《睡虎地秦简》之后,“肥”字形初定今状。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富饶、富足。《礼记·礼运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8]《战国策·秦策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仇,不利于秦。”皆释为此义。“肥”有十几项释义,约有四个义项指向富足、富饶之意。

今释“合肥”得名之由来(理据),皆引《水经注·施水》之释名,而“肥”之通释皆引《尔雅》:“归异出同曰肥。”这仅为“肥”字义项之一,旦见载于《汉书·艺文志》,成书约在秦汉间,以晚出“肥”字义项,解释战国末合肥邑之义项,恐怕难合“肥”之本义。

合肥邑,军政地名。

楚庄王时(?-公元前519年),楚成为春秋五霸后,楚国向东部拓展国土。《左传·宣公八年》载:楚庄王十三年(前601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 ,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这一年楚灭群舒,重定疆界,其时楚疆域扩至滑汭(即今合肥市庐江县之东,而在巢县、无为之间),吴、越臣服于楚。[9]楚康王十二年(前548年),楚灭舒鸠。鲁昭王十二四年(前518年),吴国灭巢伯国为“巢邑”。楚昭王二十五年(前491年),楚克夷虎(今淮河流域、巢湖流域诸侯小国)。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巢国送给楚。

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伐徐州,灭巢、庐。古巢、庐两国,终为楚境,楚于此置合肥邑,是否置县,当考。周赧王九年(前306年),楚王令昭滑率军伐越,越王无疆阵亡,尽取越地至浙江。

楚灭巢、庐后,见古“合邑”一带,地势优良,物产富饶,人口较多,交通南北。楚徙之国都于寿春后,自然重视此地开发,遂名为“合肥”,置军政邑,辖古巢伯国所分巢、庐国之全境。

合肥得名于《水经注·施水》之释义,值得商榷。

一是楚武王时(前?-前690年)灭权国置县,史家称为春秋第一县。春秋时期,见之于史籍的楚县有权、那处、息、商、郧、期思等21县,后灭国为县,渐成惯例。楚灭巢时,设为军政邑,称名合肥,不排除战国末置为县。二是合肥得名于战国末,有文化依源。这与“肥”字源出战国时期《江陵楚简》,在时间节点上,有契合之处,其时应释为“富足”“富裕”之义。三是《水经注·施水》释“肥”,符合今南淝河及东淝河水源流向之状。但从中亦可看出以上二水并不同源,只是“夏水暴长(涨)”时,二水相合,故曰“合肥”,与《尔雅》“归异出同曰肥”,在河水源头、源流上,应有较大差别。四是楚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字源于华夏文,在春秋战国时历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强国,他完全可以通释“合肥”得名之根由,何至于魏晋时期由《水经注》通释“合肥”地名由来?五是“合肥”得名于《水经注》后,历代地方志及元献史料定为不易之说;但自唐代至今也有不同的说法。《合肥简称揭秘实录》一文称:有四说之多。可见自古至今对“合肥”得名由来,是可以探讨的。

当然,合肥得名之由来(理据),还有待于先秦文献发现及出土文物资料去证实。好在当下安徽一些学者,近几年也在积极讨论,相信今后会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秦置合肥县。秦末汉初文献无载,出土文物至今无考,但并非不可能。

其一,地理人文环境较优。清代阿林保《庐州府志·序》:“安徽于天下地形,略当南北之中;而庐州又当南北之中也。”先秦时有古运河通过施水与淝水沟通江淮,成为南北大通道。自古气候湿润多雨,河溪纵横,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泸州同食馆记》:“郡末数万石(粮)输扬州,轴轳相继,出巢湖,入大江。”军事地位处于南北战略要冲,《读史方舆纪要》云:(庐州)“府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合肥自古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交融之地。[10]夏桀时的“南巢”、商代巢伯方国,周初时的巢、庐方国,春秋战国时的合邑、居巢、橐皋、舒鸠,纷纷相继于此立国;战国末楚于此建合肥邑,皆是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的必然选择。

其二,秦置合肥县,有其依据。一是《史记·货殖·列传》载:合肥为一大都会。这表明合肥早已得名于西汉时期。二是合肥称名也源于向戌左师封地“合邑”,其地理应在今合肥市西北向,这是合肥得名之主因,不可不察。三是秦置合肥县,应是毁楚合肥邑之后所立。史籍上多载秦灭六国时,毁原郡、县邑,另立郡、县邑(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四是合肥历史有古合肥城、三国新城、老城区。刘彩王《历史上合肥城》:“合肥‘聚落’(居民点)形成、发展,实与古代的水道、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合肥城,据考在今合肥市蜀山区泗里河镇一带。五是明代杨循吉记:“(庐州)府城之建,在昔莫详其始。当是庐子国以来所筑。”今人认为庐子国所筑之城,在今泗里河镇一带。此古城早已湮没于地下,现已被楼宇所覆盖。秦置合肥县,可能县治于此。

其三,国史、地方志历有所载。《汉书·地理志八上》:“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更名为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复故。”有寿春(战国末楚都)浚遒、成德、合肥等15县。[11]学术界多认为,汉初多沿袭秦制。这表明秦置九江郡时,已置合肥县。《后汉书·郡国志》也载:九江郡,秦置,有十四个县城。据考两汉时期县城之“城”,多沿袭秦制。先秦时往往“城”与“县”不分,即“大凡有城市的都邑已建立为县,所以史书上‘县’与‘城’往往互称。”[12]《水经注》之后,合肥县史书不绝。清光绪《续修庐州志》:“秦并六国,置合肥县。”1985年,《合肥概览》载:秦并六国……,置合肥县,属九江郡。”自此后,合肥市各县市、区地方志所修地方志,皆采用此说。我们认为,这应是有所考据,不可轻易否定。

西汉初置合肥县,治今合肥市蜀山区泗里河镇一带。东汉为合肥侯国,三国魏复改为合肥县。南朝宋改合肥县为汝阴县,属南汝阴郡,郡治慎县。南朝齐改称为汝阴郡汝阴县,延至南朝陈,多属汝阴郡。[13]

汝阴,县名。汝,亦作女,河流名,淮河支流,源出河南省鲁山县大盂山,流经河南、安徽数县入淮。春秋末,楚灭胡国置汝阴县,因处汝水之南而得名(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秦沿袭楚制置汝阴县,治阳城(今安徽阜阳市城区)。西汉改为女阴县,东汉复原名。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置汝阴郡,治汝阴县(今阜阳市),属豫州,后废,东晋复置。

南北朝时,北方动乱,宋将汝阴郡先侨置于司州(今河南信阳市城区),后又侨置于合肥,称南汝阴郡,属南司州。宋元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447—450年),收复原汝阴郡、县地,末设治,南汝阴郡仍侨置合肥。

南汝阴郡、县设置,当与西晋征西将军戴渊治政,有密切关系。

《晋书卷六十九·戴若思》载:“若思(因避高祖李渊讳而改名),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为东晋大臣,名士。广陵郡人(今扬州市人)。年轻时受陆机推荐,多任要职,后渡江归附琅琊王司马睿,颇受信任。[14]

西晋大兴四年(321年),征西将军载渊为督司,为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兼司州刺史,在江淮间侨置有关郡、县,南汝阴郡汝阴县,属淮南郡,郡治今合肥。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南汝阴郡、汝阴县及陈郡。当以古汝阴地名为名,为移借地名。

《晋书·地理志上》:“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宋书·州郡志一》:“自夷狄乱华,司、冀、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当指侨置之事。[15]这是导致戴渊,在今合肥侨置郡、县的深因。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侨置郡、县背后的动因。有学者归纳为:北方国土沦丧,迫使侨民流向相对稳定、富庶的南方,王朝维护中原华夏正统观念,彰显统治者收复失地的决心,高标郡望门弟风气,加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种因素的考量。这些都是当时朝廷于南方侨置郡、县的因素。

隋开皇九年(589年),复汝阴县为合肥县,为庐州治。大业初为庐江郡治。隋、唐之后,合肥县历为庐江郡、庐州、庐州路、庐州府治。庐州之名,历载国史地志。

庐州,何以得名?

庐,字出甲骨文,字形繁富,表意为剥割之意,亦释为方国(庐方)、地名、祭名等。[16]西周中期铜器《史密簋》底部有“卢、虎会杞夷”字样,距今约3000余年。古文中卢与庐互通。有学者考证:卢即庐方国。庐,在古文中本指茅草棚舍。[17]《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郑玄笺:“农人作庐焉”。《战国策·魏策一》:“埊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说文·广郡》:“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皆释为此义。庐州之“庐”,当指庐子国人善搭棚舍族居无疑,亦与古巢国,有文化依源关系。

州,我在带“州”字的政区地名的考释中,如《徐州地名源流考》《杭州地名源流考》等论文中引先贤文认为:《禹贡》列九州,始有“州”名之称,为地域地名,非政区地名。西汉时“州”始为政区地名,州牧掌握军队、人事、财政、人口、土地等,有很大权力。自此后,历朝又各有不同。隋唐之后,以州辖县,成为县以上政区地名。庐州,即指高于县级政区的州级地名。[11]15

庐州得名,与庐子国有历史文化渊源。周武王封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庐国为子爵,史书上称其为庐子国,建都于庐邑(今合肥市肥东县之东,亦说在西)。巢国为伯侯国,建都于“合”(今合肥市城区一带)。[18]西周至春秋间,庐子国势弱,渐为橐皋、群舒诸小国替代。后为吴、楚征服,乃至亡国。南朝梁在庐子国旧地置为合州,治合肥。合州之设置,当与向左师封于“合”有历史文化依渊;亦佐证今之合肥,故曰“合”邑。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庐州为庐江郡。之后,政区频调,时为庐州,时为庐江郡,但多称名庐州,治合肥县治,辖合肥、舒城、慎县、庐江、巢诸县。[19]

隋复合肥县后,为庐州治所驻地。唐属淮南道。宋属淮南西路。元为庐州路治,属河南江北行省。明为庐州府治,直隶南京。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后属安徽省。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合肥县。之后政区频调,归属多更,境域略有调整,合肥称名不改。[20]

境域地处江淮丘陵中心地带,气候湿润,河流众多。富有农产,特产有西瓜及蜀山早桃。矿业有磷、铁、石棉、大理石、石灰石等。工业基础雄厚,多高科技企业。交通便捷。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科研机构。古迹有凌家滩考古遗址、逍遥津、教弩台、明教祠、包公祠、包公墓、城隍庙、环城公园、大蜀山森林公园等。

参考文献:

[1] 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1-2.

[2] 毛天哲.班簋(毛伯彝)再考释[N].搜狐网,2018:11-20.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471.

[4] 宫为之.合肥得名新探[J].安徽史学,1995:(4).

[5]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752.

[6] (周)太师.诗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6

[7]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2-143.

[8] 陈戍国点校.周礼·礼仪·礼祀[M].长沙:岳麓书社,1989:373.

[9] 李玉洁著.楚国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157.

[10] 刘畅.文化合肥‖揭秘合肥“镇馆之宝”(二)[N].潇湘晨报,2021-11-29.

[11](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63.

[12]杨宽著.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30.

[13] 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1986—2005)上册[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15-16.

[14]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26-1227.

[15] (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681.

[16]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535-536.

[17]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武汉: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381.

[18] 杨福生、宁业高、王心源.肥东考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6:(5).

[19] 薛国屏编著.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70.

[20]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2010:1212.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