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8561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地名规划体系的构建:与城市规划体系无缝对接——以佛山南海区地名规划为例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6-29 阅读:301 次

来源: 江西地名研究 


郭丽阁 张冠增


摘要:目前城市地名规划的全方位缺失,包括缺乏明确的规划地位、清晰的规划体系等,造成在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国众多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名体系混乱,不仅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潜在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探讨如何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地名规划体系,并使之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无缝对接,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程序,从而改变我国地名规划落后与混乱的现状。


关键词:地名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体系;无缝对接;佛山南海区


1 引言


地名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特色和个性标志的代表,是一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和名片一样,城市地名的首要作用在于其指位和定位功能;其次是构建城市空间秩序,配合规划的落实;再次是确保城市历史信息的准确传递,延续一座城市的文脉。科学合理的地名规划既能方便居民生活,也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是实现城市健康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城市地名规划直接影响到城市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展开,滞后或不合理的城市地名规划则将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适度超前的、合理的地名规划,不仅能满足城市各项活动的要求,还能带动城市建设、明晰产业布局和城市经济结构,促进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地名规划体系是城市规划当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城市地名规划的总体任务,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本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地名规划期内地名的命名指引和命名层次,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而各个层面的地名规划,则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明确各个层面的规划任务,制定相应的规划要素、范围、内容以及规划深度等等。


2地名规划体系构建:与城市规划体系无缝对接


2.1 地名规划的层面与期限


如前所述,城市地名规划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其本身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城市地名规划应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同步进行,在不同层面上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融为一体,形成无缝对接。为全面实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必须同步协调地编制城市地名规划,把城市地名规划落实到城市用地和空间上,形成一对一的确定关系。


城市地名规划包括三个层面: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城市地名分区规划和城市地名详细规划。这三个层面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行城市规划的关系简述如下。


2.1.1 城市地名规划各层面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地名总体规划


城市地名总体规划是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的规划层面,本层面所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要素,其中道路的命名主要集中在主干道级别的道路和重要的次干道命名方面;公共设施命名主要集中在市级的重大设施方面;绿地、公园等的命名以城市总体规划要素为主。针对近期实施的建设项目,首先要进行命名方案设定,以备地名管理部门的审批所用,从源头上解决先建设后命名的混乱现状。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立城市地名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任务。原则上确定城市地名的命名原则和框架,完善在城市层面上的地名格局框架构建,对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的命名指引进行原则定位。


(二)城市地名分区规划


城市地名分区规划是与城市分区规划相匹配的规划层面,本层面所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城市地名分区规划的要素;对规划区域实行全覆盖的区片划分,为每个区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区片命名指引,为近期重点建设要素提供命名方案;把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框架进一步落实到地理空间上,为城市地名详细规划制定明确的任务书。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城市分区规划的重点内容确定城市地名分区规划中的基本要素,特别要指出的是,必须对城市分区规划中的近期建设项目进行地名命名方案的设定,以备地名管理部门的审批所用。


(三)城市地名详细规划


城市地名详细规划是与城市详细规划相匹配的规划层面,本层面所解决的问题是:实行全覆盖的区片划分,根据每个区片所对应的上级地名规划中所制定的区片命名指引,把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框架和分区规划的思路进一步落实到地理空间上,切实完成与城市地名详细规划对应的任务书,把地名规划落实到每一阶段的命名要素上,做到全覆盖、分阶段、有重点地构建和编织地名网络体系。


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城市详细规划的内容确定城市地名详细规划的规划要素,特别要指出的是,必须为城市分区规划中的近期建设项目进行地名命名方案的制定,以备地名管理部门的审批所用,从源头上解决先建设后命名的混乱现状。


2.1.2 城市地名规划各层面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地名规划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城市地名分区规划和城市地名详细规划这三个层面之间,是逐层深化、逐层完善的关系,是上一层面指导下一层面的关系。城市地名总体规划是城市地名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依据,起指导作用;而城市地名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是对前者的深化、完善和具体落实。同时下一层面的规划也可对上一层面规划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从而使整个地名规划体系更为合理、科学。


城市地名规划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三者纵向联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地名规划体系,这三个层面是依照城市规划的层面而划分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等因其规模因素,宜分为总体、分区和详细规划三个层面;而中小城市宜设总体(含分区)、详细规划等两个层面。换言之,中小城市的地名总体规划,其内容深度应达到城市地名分区规划的内容深度。


(二)城市地名规划三个层面与城市规划各层面的关系


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处于同一层面,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城市地名分区规划与城市分区规划为同一层面,城市地名详细规划与城市详细规划亦为同一层面。因此,城市地名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也分别作为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专项规划(图1)。


图片


2.1.3 城市地名规划的规划期限


城市地名规划的规划期限应与城市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致。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也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年左右。有些城市的地名规划为了更紧密地衔接近、远期规划建设,可设中期规划,其期限为10年。城市地名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期限则与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的期限相同。


2.2 地名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城市缺乏独有的文化底蕴,城市的历史记忆元素被随意抹杀;城市的空间秩序混乱,主次混淆;现有地名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市民生活的困惑和不便等,都是现阶段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显著问题。


城市地名作为一个城市空间秩序构架和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承接因子,不存在空间上的阻碍和隔断作用。进行城市地名规划时,只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就会取得有利于经济发展与历史延续、保证良好的空间秩序的多赢局面。


城市地名规划是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并且从构架城市空间角度来梳理城市空间的规划。特别是在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背景下,城市地名的不规范和缺乏体系化,都会给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给城市的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听听市民的反映:“本来要去首体南路,却被出租车拉到清华东路,走了好大一圈冤枉路。后来一问才知道,北京原来有三个‘四道口’,除了这两个,明光村还有一个!提起刚来北京那会儿,王先生最晕的就是这地名了”。


一个合理的地名体系除为人们构建了空间秩序,还确定了地名要素的级别,符合人们对空间感知的基本需求。比如,上海的地名构架就很有特色,市区内南北向道路基本上以省份名命名,东西向道路以城市名命名,且道路级别还参照了相关省市的方位和级别进一步细化。再如,纽约曼哈顿的地理命名,有其自身的秩序感和空间感。在它规整的棋盘式格局内,有“大道”和“街”两种命名方式,“大道”为南北向,自西向东编号为一至十二大道。“街”则为东西向,自南向北以数字递增编号。城市地名如果缺乏一定的秩序和体系,严重的会导致混乱,影响社会发展。


2.3 地名规划的工作程序


城市地名规划是围绕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展开的,与城市规划密不可分,与规划各层面是一种相互制约、彼此协调的关系。城市地名规划的工作程序分为四个阶段:拟定城市规划建设目标,进行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2.3.1 拟定城市地名规划的建设目标


城市地名规划首先立足于城市地名的现状基础和历史状况,再依据城市发展目标,确定相应的规划与建设标准,使城市地名规划有自己的总体规划目标和依据。


2.3.2 编制城市地名总体规划


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应按城市地名规划的目标、原则和依据,确定规划要素,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明确规划技术路线。


确立城市地名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任务。原则上确定城市地名的命名框架,城市层面的地名格局框架构建完善,对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的命名指引有一个原则确立。


2.3.3 编制城市地名分区规划


城市地名分区规划,主要依照城市分区规划和城市地名总体规划,承接上位规划,实行全覆盖的区片划分,为每个区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区片命名指引,把总体规划的框架在地理空间上进行落实,为城市地名详细规划制定明确的任务书等。


主要任务为,确定城市地名分区规划的规划要素,主要依据城市分区规划的规划重点内容为命名要素。特别指出,要为城市分区规划中的近期建设要素进行地名命名方案的制定。


2.3.4 编制城市地名详细规划


城市地名详细规划,主要是依据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城市地名分区规划等上位规划,以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要素作为命名对象,依照城市地名分区规划对每个区片的命名指引,对落在具体规划范围空间内的地名要素进行命名,对近期已经确定建设的地名要素进行方案制定,以备地名管理部门的审批所用,从源头上解决先建设后命名的混乱现状。


3佛山南海区地名规划编制过程解析


南海区地名规划属于地名规划体系的分区规划层面,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要承接总体规划的任务及精神;其次,要制定详细规划的任务书和全覆盖区域分成片区的命名指引,确保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保护;最后,要在中观层面确立城市地名的空间格局和结构框架,建立明确的方位秩序。


3.1 分区地名规划编制原则


3.1.1 规划目标


本规划对南海区地名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评价了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指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构建特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富有南海区地域特色和岭南文化内涵的地名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南海区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机制。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城乡居民生活对地名服务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地名信息库,制定了地名管理方法,力图使南海区地名规划和管理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3.1.2 指导思想


本规划旨在体现城镇规划的精神和要求,反映城镇性质和功能定位;以合理构筑南海区的地名体系为目标,增强地名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体现南海区特色,方便社会使用,促进和谐发展。


3.1.3 基本原则


(一)地名规划应与城市规划衔接同步。城市规划是地名规划的主要依据。地名规划应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与城市规划保持同步,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二)地名规划应体现地名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区内外相关地名的衔接协调,实现地名的层次化、系列化要求。


(三)指位、指类应与历史文化相统一。指位、指类是地名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同时也是地名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地名既应分类科学、指位清晰,也应反映地域的历史文化精髓,突出南海区自然、历史特征,体现时代精神,达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统一。


(四)规范通名与优化专名相结合。应加强地名通名的规范化和专名的层次化、序列化,做到层次划分鲜明,序列派生清晰,方便使用。


3.2 南海区地名规划总体框架


3.2.1 地名命名分区划分规定


(一)划分标准


本规划依据《佛山市地名规划(2008-2020)》,命名分区划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佛山全市域;第二层面为市辖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第三层面为建制镇/街道(桂城、罗村、九江、西樵、丹灶、狮山、大沥、里水);第四层面统称为区片,包括区片(城镇区)、村片(乡村居民点)、地片(非居民地)、主题区片(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四种类型。


(二)划分界线


南海区的区域界线按区的行政管辖界线划分。第三层面的区域界线按建制镇/街道各自行政管辖界线划分。第四层面的区片,原则上按城镇主、次干道围合的范围划分,也可按居委会或社区的管辖范围划分;具体划分形式可在各镇/街道地名详细规划中确定。村委会管辖范围内,已经城市化的区域,列入区片系列;反之,则列入村片系列。主题区片的划分,应按城市规划的规定范围执行。


3.2.2 地名命名分区的规划层级


(一)南海区是属于佛山市辖区层面的,应编制地名分区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可编制地名总体规划。


(二)区下辖建制镇/街道层面和区片层面的,应编制地名详细规划。其中规划重点应是编制地名命名指引。


(三)如仅对某地名类别作专项规划,可按规划需要或相关规定执行。


3.2.3 区片编码的编制


为方便地名信息化管理和公众查询,地名区片应予以编码。区片的编码原则是:由七位字母和数字分四段构成,中间用短划线相连,形成XX-XX-X-XX的形式。具体如下:


(一)第一段编码由两位大写汉语拼音字母组成,表示南海区的编码,即:南海为NH。


二)第二段编码由两位大写汉语拼音字母组成,表示所在镇/街道的编码,取所在镇/街道专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组成。如:桂城为GC,大沥为DL,等等。


(三)第三段编码由一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根据区片类型不同分别编码:即A为区片(城镇区);B为村片(乡村居民点);C为地片(非居民地);D为主题区片(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


(四)第四段编码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表示区片的序列号。原则上按区片所在方位,按照由东到西、由北到南的顺序进行编码。


通名专名规定须遵循总体规划的规定,本层面的地名规划属于分区规划层面,主要任务是制定可以约束详细规划的地名命名指引,作为城市规划下一阶段的命名的引导性规划。


3.2.4 区片专名命名指引制定原则


区片范围内地名规划的专名命名指引,应符合上位规划和本规划中的相应规定,同时还应遵循以下指引:


(一)专名应依据该区片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规划发展定位等方面优先考虑,要尽量反映当地主要特色,选字组词应做到音、形、义的和谐统一。具体规划时,应按本章中相应的区片专名命名指引执行。


(二)专名尽量简洁,不提倡字数偏多的命名方案。字数多为两个字,不宜超过五个字。


(三)为达到易找易记的实用目的,同类同层次(或同规格)成群状分布的地理实体,可采用设置关联、对称结构、排列序号、显性排列、隐性排列、关联(旧)老名、构成组团等方式选字组词。


现以南海区桂城街道7个区片中的2个专名命名指引为例,来解释专名命名指引的制定过程、关注要素和挖掘因素等。


(一)三山区片(NH-GC-A-01)


本区片应突出三山综合新城,毗邻广州新客站和国际物流基地的功能特点和发展方向。新增道路的命名,应侧重于道路的指位性。同时,应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提炼,特别是本区片内丰富的聚落文化。


根据三山的地理特点及发展生态水城的目标,可借用风水理念和五行定律进行地名命名,体现“岭南花港,生态水城”特色。应注意与林岳区片地名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可共享某一主题进行序列命名,如“港口路——港口南路”。(图2)


(二)林岳区片(NH-GC-A-02)


本区片应充分体现现代商务新区的功能定位,选用反映产业功能的字词作为命名主题,突出产业特色。也可利用林岳开村历史中“林立人才,岳望中原”的思想,典故今用,分别选“林”、“岳”作为主题字,结合功能定位组词派生命名。同时,应注意与三山区片的地名相协调。


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道路命名,可选用自然村名或利用“林岳八景”提炼地名,如“旭园直街”等。(图3)


图片


3.3 南海区地名规划成果


按照以上规划框架和规划内容安排,重点突出命名指引的制定,在切合上位规划(佛山市地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各区片命名指引。同时,对于近期已经确定的各类地名要素,按照命名指引做出命名方案,供地名管理部门审批参考和使用。


属于分区规划层面的地名规划成果主要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集三部分。规划文本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说明、解释和论证。规划图集中的地名命名方案,是依据规划文本的规定和指引给出的示范性方案,可供使用参考,不具强制性。


地名分区规划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定全覆盖的详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命名指引,把上位规划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片区范围内。所以,在分区规划层面,需要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命名指引导则图,为详细规划提供明确的引导方向,使城市在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层面可以便捷地使用指引,为各编制层面的地名要素命名提供准确的指引和定位,便于方案制定和地名审批工作的高效、快捷。



从上述规划图纸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规划前后,南海区地名呈现的不同面貌:从规划前的无序的随意的地名命名,转变为有章可循、有原则和规律依据的地名命名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既存问题,也为城市地名的未来制定了明确的命名指引(图5),使得地名管理部门在审批地名报批时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名、多名等地名混乱的问题;导则图(图2、3)可以帮助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面对某一区片的地名命名时,对地名命名指引有一个感性的空间认识,从而确保地名规划工作的准确性和地名规划的全覆盖的可操作性。


南海区地名规划属于分区规划的层面,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既要对上位规划(佛山市地名总体规划)进行落实,又要为详细规划制定出明确的任务书,同时还要为每一个镇/街道做出全覆盖的区片划分,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命名指引,明确详细规划层面的地名规划要素等。


作者:郭丽阁,张冠增

来源:《中国名城》2013年第12期

选稿:何铂羽

编辑:刘优华

校对:罗舒平

审定:耿曈

责任编辑:檀金玲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请参照原文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