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1286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趣谈

状元巷、探花巷…… 扬州这些地名里藏着古代“高考”密码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6-08 阅读:345 次

来源:地名世界

张孔生


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的高考牵动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如今高考结束了,学子们企盼的便是取得好成绩。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你知道吗?在扬州,有不少地名与考试相关。这些地名分布在哪里?背后有什么故事?

渡江路上有个状元巷

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古时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制度于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科考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00多名状元。从隋唐直至今,扬州人文荟萃,历代出过不少科举精英,状元巷、探花巷的地名由此而来。

状元巷是城南渡江路的一条支巷,在渡江路83号与81号之间,一条巷道的入口悬挂着“状元巷”的地名牌。走进去发现,整个巷道像迷宫一样曲折。

据了解,这条巷道因嘉庆十四年(1809年) 状元洪莹居住在此而得名。洪莹(1780-1840),字宾华,号铃庵,父亲洪恒裕原籍安徽歙县洪村,在扬州经营盐业。洪莹曾就读于扬州的梅花书院。洪莹师从有名的学者孙星衍,嘉庆七年(1802年),与孙星衍校刊《元和姓纂》十卷。嘉庆十四年适逢嘉庆五十大寿,特设恩科取士,洪莹一举夺魁。洪莹在巷中哪一处住房居住,目前难以确认,但他就读的梅花书院,如今却依然可见。梅花书院始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盐商马曰琯出资建立,地点在现在广陵路上广陵小学附近。

三元巷记录三名状元故事

除了状元巷,在扬州曾经还有一个三元巷。三元巷就是现在文昌阁东边的文昌路,以前是扬州的老街巷,叫“三元巷”,后来扩建道路,叫“三元路”,以后城市进一步发展,这段道路便成为扬州目前城市最长的主干道文昌路的一小部分。

如今的文昌路宽阔平坦,但萃园、老市政府等历史建筑仍屹立在路旁。文昌阁旁有一块地名牌,向过往的游客和市民讲述着三元巷背后的故事。

一般来说,“三元”多半是取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的意思,或把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统称“三元”,但扬州的三元巷并非如此。

三元巷地名牌上记载:三元路前身称三元巷,明嘉靖四年(1525年),扬州知府易瓒为昌明圣学、宏开文运,将原文津坊改称状元坊,纪念宋代三位扬州籍状元,并镌刻其官讳于碑额上。他们分别是,吕溱,字济叔,仁宗时状元,曾为龙图阁直学士,兼开封府尹,才识过人,不阿权贵,辩讼立断,民间以之与包拯齐名,称为吕龙图;王昴,少以文学知名,宋徽宗时状元,秘书少监,将御府书籍分经、史、子、集四类,委官校对,据以印行;李易,字顺之,为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在扬州钦点的状元,时因高宗赵构为金人所逼,在扬州建行在,开科举。

这条巷里住过武探花胡琨

在扬州老城区,不仅有以状元命名的街巷,还有一条探花巷。

国庆路上有一条街巷名叫探花巷,东西走向,宽一米多。从巷口向东行进了一小段,路面变得开阔起来,两侧有水泥凳和木质靠背椅,可供游人和市民休憩。南侧民居的墙上悬挂着地名牌,上面记载:探花巷西起国庆路,东至沙锅井巷,清康熙丁丑年(1697年)武探花胡琨(扬州人)曾寓居此巷。

说到探花巷,不能不说沙锅井巷,探花巷连通着沙锅井巷。在探花巷的最东侧拐弯向南有一口水井,周边设有铁链围栏,碑石上刻着三个红色大字“沙锅井”。据了解,这口井始建年代不详,形似沙锅,因此得名。

除状元巷、三元巷、探花巷外,在扬州老城区,还有多个与古时科举有关的街巷和文物建筑。例如,北柳巷中的董子祠,先为正谊书院,后改祀汉丞相董仲舒。淮海路上有一条书院巷,嘉靖五年(1526年),巡盐御史雷应龙建维扬书院于府城西门内仰止坊,遂为巷名。

【来源:扬州日报作者:张孔生2023年06月】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