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9385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故事

浙江古代清廉地名故事(一)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5-18 阅读:538 次

来源:浙江民政微信公众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做深做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开展“以案为鉴明纪法、勤廉并重树标杆”集中警示教育月活动,省民政厅以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推出20个浙江古代清廉地名故事。这些地名历经千百年,沿用至今日,彰显了清廉文化的深厚底蕴,诠释了清廉品格的民族追求。一个个故事诉说着浙江廉洁文化,闪耀着名人高士情怀,弘扬着“清正为人、清白为官”的家风家训,告诫党员干部要遵规守纪、两袖清风,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有助于扎实推进清廉民政建设,凝心聚力构建社会清廉体系。话地名颂清廉,让清风廉韵浸润人心,让修身正气践之于行,让廉政之花在浙江大地绚丽绽放!


孟尝,是地名也是人名。作为地名,孟尝村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作为人名,孟尝是绍兴上虞人,为官时清廉自守。后人为纪念他,村以人名。

相传东汉时,清廉正直的孟尝出任合浦(今广西北海合浦县一带)太守。旧时合浦产的珍珠被誉为“国宝”,并作为贡品进献给皇上。但以前合浦郡的官员多贪婪无厌之辈,奸人采求珍珠,罔顾法纪,致使合浦珍珠逐渐徙至交趾接界。孟尝到任后,革除前任弊政,为民兴利除弊,制定了顺应发展规律的施政方针。不到一年,原来“渐徙于交趾郡界”的珍珠“复还”合浦,一活百苏,合浦很快就出现了富庶繁荣的局面。任期满时,孟尝执意归还百姓送给他作为留念的珍珠,轻装一身回归故里。孟尝革除弊政、“合浦还珠”的风范,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称颂。

钱清江,以东汉清廉太守刘宠择百钱之一钱投入江中的典故得名。因在绍兴之西,又名西小江,主要流经萧山的临浦、所前等镇(街道),经绍兴市钱清镇,东流出三江闸,注入杭州湾。

刘宠,官至司徒、太尉,为人清廉不贪。东汉时的会稽郡偏僻荒凉,老百姓也深受贪官剥削。刘宠任会稽(今绍兴)太守后,“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结果“绍中大治”。在他离任之日,当地百姓送别于小溪江畔。几位老翁从深山赶来以百钱相送,刘宠固辞不受,因老翁长跪不起,而只能从个人手中选一大钱受之。当他行至西小江时,投钱于水中离去。清正廉洁的刘宠,千百年来备受称颂和敬仰。今钱清镇存有乾隆皇帝的亲题御碑《钱清镇偶题》,“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便是乾隆皇帝感叹于刘宠的清廉之名而御笔写就。

清漾村,位于江山市石门镇,被称为“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一座楼阁式的清漾塔坐落于此,文川溪自村中蜿蜒而过。毛氏后裔出于对始迁祖毛元琼(号清漾)的尊敬,将清漾作为地名。

清漾毛氏后裔毛兆锳为官廉正不阿。毛兆锳任安徽署理安庆府潜山县事时,潜山县有一位土豪,把持衙门,压制县令,犯有殴辱教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一案,正在潜逃,前两任皆无法将其捕获。清正的毛兆锳到任后,一日将其擒住,士民皆服。调水次监税后,各县向其馈赠漕规,毛兆锳皆婉言谢绝。后任职于猗氏县,他帮助乡民改掉动辄鸣钟、聚众闹县衙的恶习,平时也从不接受巨商贿金,清白无污。千百年来,清漾毛氏家族秉承着“诗书名世、清白传家”的千年家教,代代清正廉洁。2010年1月,清漾村被命名为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仓部堰,是位于武义县泉溪镇一个自然村,以村旁有唐代官至仓部郎中的徐镃主持修建的古堰而得名。徐镃是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人,他辞官回乡后,因见溪水干涸、农田不得灌溉而组织乡民修建地下集水廊道,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将其命名为仓部堰。

徐镃,少有“誓清天下”之志,为官时刚正不阿,政声清廉。当时称霸一方、位高权重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派使者到仓部向徐镃索要百缗(一缗为1000文铜钱),面对公然索贿,他以“部库方虚,无可奉献”八字毅然拒绝。辞官归里后,徐镃见故乡溪水断流,两岸粮田稻禾枯焦,就倾尽家财,主持修建了“筑涵瀛以引水”的巨大工程。古堰之水流经区域,历代乡民感念仓部郎中徐镃的恩德,将堰旁役夫住过的村落称为仓部堰(村),还在村旁盖了“仓部公殿”。2008年,大型新编婺剧《仓部公》演出,以弘扬仓部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精神,激励后人廉洁自律,造福百姓。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