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0318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东阿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5-11 阅读:832 次

来源:中国地名学会


彭雪开 


摘要:东阿境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前4500——前2500年),就有人类活动聚居,时属东夷势力范围。东阿之名,始见于《春秋•庄公十三年》,其时称为阿邑。得名当与齐国姜子牙后裔之封邑有关。

春秋末齐国置东阿县。历朝政区累有更替,归属不一,未改称名。县治七迁,多因黄河水患。

关键词:柯;柯邑;东阿;铜城;地名源流

东阿境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前4500——前2500年),就有人类活动聚居。境内现有香山、青冢子等大汶囗文化(前4500——前2500年)和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遗址多处。[1]应属东夷势力范围。

东阿之名,始见于《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18年):“冬,公会齐侯,盟于柯。”杜预注:“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可见东阿原称为柯,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改称东阿。秦始称东阿,属东郡。[1]151

柯,又称柯邑,古邑地名。字出金文,文献典籍释本义为斧柄。《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2]毛传:“柯,斧柄也。”《国语•晋语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根本,可以少间。”韦昭注:“柯,斧柄,所操以伐木。”之后各种文献典籍,释柯为斧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们从《诗经》《国语》引文中,都可知“柯”指伐柯之意。宋代《古今姓氏辩证》:柯民,今望出齐郡。明代嘉靖《姓考》云:齐国一位大夫的食邑在柯泽,因以地名为姓。明代《千家姓》云:古代柯氏在济阳郡。因此“柯”在金文中,是指专以伐柯为职业的姓氏,后以姓氏名地称柯。柯民族居之西北向有湖,故称柯泽,春秋时称为阿泽。今山东聊城市东阿县姜楼镇姜楼村有两个相距不远的小湖,应是古柯泽之遗存。


我们认为,柯邑与齐国姜子牙后裔之封邑有关。商末周初,有可能为姜子牙后裔姜姓——封邑。

其一,柯姓源出有四: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以先祖名字为氏。二源于姜姬,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封地为氏。三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鲜卑拓拔部,以汉化改姓为氏。四源于春秋时鲁国柯邑,以居邑地名为氏,后代子孙称柯氏,其柯氏管辖之泽为柯泽。因是齐、鲁边境,两国争战后齐王称霸时,又为齐封邑。这与《古今姓氏辩证》《姓考》《千家姓》所载有很高的契合度。

其二,柯邑始属卫国。春秋初齐国与卫国国君联姻。有关史料载:卫国与齐国隔济水相邻而居,春秋初齐国欲称霸中原,必须重视与发展鲁、卫两国之间的关系。《左传•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与《诗经•卫风•硕人》载:齐庄姜是个大美人。[4]后世成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描写她的美貌。济庄姜(齐僖公之妹)与齐庄公女儿,是齐国太子得臣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谭国囯君夫人的妹妹。她是个诗人。朱熹《监本诗经》中考证《诗经》中的《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皆出自齐庄姜之手。鲁隐公八年(前715年),齐国与卫国因齐庄姜出嫁,两国建立姻亲关系。齐僖公还亲自调解宋、卫、郑三国之间的纠纷,三国会盟于瓦屋,重归于好。

其三,《左传•庄公三年》(前691年)《左传•庄公五年》《左传•庄公十年》及《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年)等载:鲁庄公三年,鲁国攻卫国,夺取卫国柯邑(今山东东阿)。鲁庄公五年(前689年,齐襄公九年),卫国内乱,齐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姬胡,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遂求救于齐襄公,齐襄公联合宋、鲁、陈、蔡四国共伐卫国,诛杀卫国左右公子,卫惠公复位为卫国国君。齐襄公占据卫国柯邑。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襄公打着为卫国讨回公道的旗号,与鲁国展开“乾时之战”,夺取柯邑。《鲁庄公十年》齐、鲁两国发生著名“长勺之战”,[5]结果鲁用大夫曹刿之谋,大败齐军,收回柯邑。然而,柯邑终被齐国所占。齐襄公将柯邑封给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其后便以封邑地名称名姓氏为柯氏,传承至今。齐景公时,齐相晏子(前?——前500年)治东阿(前528——前525年)。


东阿,战国时由柯邑转名,何以得名?

东,方位字。字出甲骨文,字形像囊中盛物两端束紧之状,当为古橐子。卜辞借为方位词。《诗经•召南•小星》:“嚖彼小星,三五在东。”《书•禹贡》:“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师在东。”皆释为此义。

阿,字出金文阿武戈。本义为山阜弯曲处。《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邁。”毛传:“曲陵,曰阿。”《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闚阿门。”《说文•阜部》:“阿,曲阜也。”段王裁注:“引申之,凡曲处皆得称阿。”以上皆释为此义。东阿,因古代境内西北有黄河,南有济水蜿蜒东流,河曲形成陵阜,故曰阿;又因阿邑位于西阿(在赵国境内)之东,故曰东阿。

春秋末,齐国东阿已置县。

其一,我在《菏泽地名源流考》中,初步考证宋景公灭曹国置陶丘县,治于陶丘;并引《春秋左传•襄公元年》(前572年)、《襄公十五年》(前558年)、《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墨子•七患》等史料证之。在《泰安地名源流考》中,我首引《晏子春秋•外篇七》中有置县的记载;次引《叔夷钟》铭文:齐灵公灭莱,赐叔夷“县三百”;再引《管子•权修第三》《巨乘马篇》《国语•齐语》等文献,并结合出土文物资料及遗存的古城遗址,确证春秋中期之后,齐国已普遍实行都(县)制。春秋末战国初,又改都制为“县”制。在《济南地名源流考》中考证:春秋中期,历下(今济南老城区)已置都(县)。[6]

其二,《晏子•春秋•卷七》载:“晏子治阿”之事,也足证春秋后期齐景公时已置县。公元前528年,齐景公任命晏子去治理东阿,为县令(今山东东阿县)。上任后,他调查民情,俢筑道路,惩治恶人,开辟田地,奖励农耕,秉公执政,结果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齐景公召回晏子责备。晏子对齐景公说:我知道错了,请允许我再治理三年,让主公听到对我的赞扬声,不然臣愿受死。齐景公答应下来。

晏子再次治理东阿县三年,晏子的名声传遍国中。景公召回晏子要奖励他。晏子谢绝奖励,对齐景公说:前一次你要我去治理东阿,我不许托请,不允许行贿,池塘的鱼全归贫苦百姓,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可是国君反怪罪于我。我再次治理东阿,允许走后门,结帮行贿,加倍征收赋税,少交国库,便宜了官吏,池塘的鱼也归权势者所有,现在老百姓食不裹腹,国君你反倒要奖励我。臣愚昧,不能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于是晏子向齐景公拜别。此时,齐景公才愰然大悟,忙向晏子赔礼说:你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你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7]后来晏子拜为国相。在他的精心辅佐下,三年后齐国大治,史称“景公中兴”。

这个历史故事,展现了晏子前后二次治理东阿县的经历与治绩,充分证明了当时齐国已置东阿县,其县令的治理范围,涉及城乡百姓的利益及地方政权理政之状。

其三,阿城故城遗扯,亦确证春秋时期齐国已置东阿县。今山东阳谷县阿城故城(含古阿井)遗址,位于阳谷县阿城镇王庄村,始建年代不详。春秋时己属齐国西边重镇,直到两汉三国时期,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末“晏子治阿”故事就发生于此地。

现遗址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仰韶、龙山文化及汉代文化层厚约2.5米,多次有陶、铜、铁及其他文物出土。总面积4平方公里。[1]55东南角城墙保存长250米,地表上高度达14米,地表下2米多,宽近30米。主体城墙为板筑棍夯,夯层厚6-10厘米不等。此段城墙利用了大汶口及龙山文化堆积,[8]主体城墙叠压在龙山时期夯土上。现遗存北城墙。阿城故城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末齐国设置东阿县,战国、秦皆继之,此故城遗址均为县冶。北魏时,东阿县治东迁,此城渐为黄河淤废。


战国时期,东阿仍属齐。秦置东阿县,治原址(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王庄村),属东郡。西汉于境内又置临邑县,治今东阿县铜城镇,属东郡。三国魏晋同属济北国。东魏属济北郡。北齐废临邑县,属齐州。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政权频更,社会动荡不安。东阿、谷城两县,时分时合。刘宋孝武元年(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县,后魏又复置东阿县,北齐,谷城并入东阿县,属济州。[9]至此谷城县废之不存,县城亦废弃。东阿县境始大,遂与肥城,东平两县相连。

隋唐之际,东阿县名不改,政区频调,归属随更,属兖州济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济州河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属济阳郡(同年复古城县),十三年(754年)属郓州东平郡。唐大历元年(766年),属淄清道。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属郓州天平郡。五代十国时期,东阿县属郓州天平节度使。宋、元、明、清、民国,亦皆有所属,其境域随政区调整而略有盈缩。[1]51-53难以考述。

东阿县治变迁,皆有深因。

柯邑称名后,历春秋至春秋末置为东阿县邑,秦汉沿袭之,直至南北朝后魏,县城均在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西北3公里处,后因黄河冲淤而废弃。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县治东迁20里。《山东考古录》有载。《续山东考古录》:“自是及唐,东阿未徙治”近500年”。宋开宝二年(969)因黄河水患,县治迁南谷镇(今山东省平阴旧县),原县治城址深淤地下,无从考证。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县治再迁利仁镇(今平阴县大棘城)。金天会十一年(1133),县冶迁大清河北岸新桥镇(今平阴县单庄乡旧城)。明洪武八年(1375),县治迁谷城(春秋时名谷邑,秦名谷城,东汉为谷城县治),县治始称东阿镇。民国36年(1947年)10月,因东阿县抗日战争时期,累遭日军破坏,东阿县治迁驻铜城镇(即今治)。[1]55

东阿县治7迁,其中4次因黄河水患而迁,2次因山水坏城而迁,l次因侵华日军破坏古城而迁。县治多因自然灾害为主及人祸而迁。这给今后一县之域的县治的选择、规划、带来深刻的警示,不可不察。


铜城镇,以铜墙铁壁之意得名。

铜,字出金文酓盂鼎。《战国策•赵策一》:“君曰:‘足矣,吾铜少若何?’”[10]《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说文•金部》:“銅,赤金也。”以上皆释为此义。

从考古资料看,夏代我国已掌握红铜的冶炼与铸造。商代中期就进入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配制锡青铜的六条规则——六齐,即青铜中锡与铜的不同比例的铸造技术。春秋时期已有生铁(白口铁)的冶炼技术,其称名源自《孟子•滕文公上》,而铜之称名,最早见载于《战国策•赵策一》。可见铁、铜称名始于战国时期。

城,字出金文班簋。古文中多指都邑。古代王朝的国都,诸侯的封地,卿大夫采邑,都存在大小不同的都邑。都邑皆称为城。[11]《诗经•邺风•静女》:“静女其妹,俟我于城偶。”《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说文•土部》:“城以盛民也。”皆释为此义。铜城,因城内居民习武成风,古代有“拳不打铜城”之说,因取“铜墙铁壁”之意为名。[12]汉为临邑县治。宋始置铜城镇。元、明称铜城驿。清称铜城。新中国成立后,县城扩容整治,今城市建设大变,旧貌不可复记。[1]56

境内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半湿润气候。河湖纵错。富有农产,主产小麦,玉米,大豆,亦产水稻。产棉花、花生、芝麻、西瓜等。工业有基础,多轻纺印刷工业。交通便捷。古迹有原始村落遗址——青冢子等,有三国曹植墓地、香山遗址、邓庙汉画像石墓等。


参考文献

[1]东阿县志编纂委员会.东阿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8:4.

[2]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80

[3]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26-27.

[4](周)太师著.诗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88.

[5](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28

[6]彭雪开.济南地名源流考[EB/OL].[2023-2-24].http://www.zgdmw. info/detai/23022409164317.

[7]刘向著,欧阳华钦翻译.晏子治东阿[J].读写天地,2001:(4).

 [8]无名氏.千年古城治沧桑——东阿历代县城城址位置变迁探源[EB/OL].[2016-06-07].http://www.taodocs. com/p-49701622/html.

[9]东阿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EB/OL].[2021-06-15].http://www.saae. gov.cn/zjae/lsyg/201809/tz0180910-2010699.html.

[10]左丘明/刘向.国语•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88:149.

[1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84.

[1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696.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校对:罗洋、粟娟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