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03529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地名“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4-25 阅读:471 次

来源: 巴蜀文史 微信公众号

四川域内以“营”为通名的地名数量多,分布面广,一些地方分布较为密集。需要说明的是,四川之外其他不少地方也存在着这样的地名,即这类地名具有普遍性。本文试着对这类地名进行一番考求。为叙述方便,下面将以“营”为通名的地名称作“营地名”。

四川各地之营地名,以冠以姓氏的为多。以川西的大邑为例,当地的营地名就有袁营、何营、王营、韩营、吴营、冉营、高营、魏营、戴营、廖营、万家营、李家营、牟家营、大罗营等。川北的广元,这样的营地名也很多,例如吴家营、曾家营、梁家营、李家营,王家营,费家营、胡家营、肖家营、帅家营、罗家营、张家营、焦家营、郑家营、步家营、蔡家营、钟家营、何家营、陈家营、毕家营、孙家营、马家营等。川东北的宣汉,这样的营地名也不少,例如邱家营、胡家营、王家营、杨家营、罗家营、田家营、于家营、黄家营、刘家营、艾家营、何家营、谭家营、崔家营、钟家营、冯家营、汪家营、毛家营、伍家营、欧家营、陈家营、周家营、张家营、李扎营、帅扎营等。毫无疑问,这些营地名也是人居聚落名,即某姓或以某姓为多的聚居地之名。

四川各地以“营”为名的农乡聚落大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旧志、族谱,以及上世纪80年代先后编制的各县市地名录等文献中对此有一些记载。清道光《德阳县志·人物》:“明经刘君观光,德阳人也,先世湖南籍,祖奇禄始迁蜀,卜居德邑之刘家营。” 达川《周氏族谱》中记载了其先祖于清顺治年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洗脚河”迁入“四川绥定府垂虹乡周家营”的情况。《四川省射洪县地名录(1986)》:“魏家营,明洪武二年,魏姓在此地扎营耕作,故名。” 《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张四营,清初,张姓四兄弟在此建有一座四合院瓦房,故名。” 《四川省眉山县地名录(1987)》:“马胡营,湖广填四川时,马、胡二姓曾在此定居,故名。”

“营”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军营或兵营,即军队驻扎之处。确实有不少的营地名与古时的军营或兵营有关,即源自早期的军队屯集。一些旧志对此有所记载。例如,屏山有地名石角营(今新市镇),清光绪《屏山县续志》:“石角为古屯兵之所,故以营名。” 三台有地名刘家营(今刘营镇),民国《三台县志》:“刘家营,相传先生据涪与刘璋相拒,屯兵于此。” 地名形成大多年代久远,诸如这样的记载,未必皆真实确切。清嘉庆《什邡县志·屯田》:“明制什邡驻防屯兵二百七十一名,属成都左护卫统辖,其何年兴屯、何年荒废及拨亩征粮之数,均无可考。今各乡传有甘家营、徐家营、赵家营、王家营、刘家营等地名,星罗棋布,或以为拒土贼之团寨,或即系屯兵之所,皆未可知也。”

图片

▲ 清光绪《屏山县续志》内页

图片

▲ 清嘉庆《什邡县志》内页

古时的军事驻扎,为营地名形成的一种情况。邛崃的建昌营与马湖营两个地名,即因其地早期驻军设防而有。民国《邛崃县志》:“马湖营濒河,西路往来要道,场市不知设于何年,地名由来久远。唐时西川节度使驻邛州阅兵,凡西南防边皆调集于邛州,故建昌、马湖皆有营地。南宋以后,邛州半没于夷獠,其营地名称犹沿唐旧。” 四川不少地方有这样的因古代军事驻扎或集结而形成的营地名,古时的边地尤多。例如屏山龙华场的平安营。清光绪《屏山县续志》:“龙华寺,距城九十里,其地负老君山,形势壮阔。先年夷匪猖獗,竟踞斯山为老巢,暮出晓返,乡民深受其害。夷靖后建设平安营。” 再如旧时冕宁的泸宁营、嘉顺营、怀远营、冕山营、靖远营等。一些短暂时间里集结兵力或发生战斗的地方,也形成了营地名。清道光《龙安府志》:“李家营,在县东一百二十里,顺治年间,李廷明率众据献贼于此。” 清咸丰《简州志》:“雷家营山,在州东七十里儒林镇,明末献贼之乱,布政使雷失名招集义兵连营鼓楼山、金鼓山、哨楼山、插旗山等处御贼,山以此得名。” 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斗阵坡,在州西一百三十里,明季州人朱泗林败寇于此,今名朱家营。” 不过,类似这样的一些记载很可能只是一种传说。

图片

▲ 清乾隆《四川全图·冕宁县》

一些营地名,与古时的军户屯田有关。现存于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申家营村的清代《申氏东分谱引》碑中有这样的记载:“明成祖靖难北还,散军屯居,姓申名月者卜居于此,是为申氏鼻祖。编户群牧里,别为晋府军籍,即以所居名为申家营。” 类似因由,各地大同小异。

元《文献通考》:“屯田,因兵屯得名,则固以兵耕。” 屯田,为古时的一种带有军事性质的耕作制度,起源很早。清同治《合江县志》:“西蜀屯田之制自汉赵充国分屯松州、诸葛武侯屯田渭水始。” 清·陈祥裔《蜀都碎事》:“汉建兴初屯江阳,即今之泸州地,蜀之有屯自此始。……迨明洪武初命诸将分军龙江等处屯田,自是立法渐密。” 战时能招之即来,平时能自食其力,元明清几朝有大量的被列为军户或营户的人员及其家属屯居一方从事耕作。《明史》:“军屯则领之卫所。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 清《钦定大清会典》:“屯田荒芜,召军民垦复,无力者官给牛。” 屯田之处,渐成聚落。例如,黔江的孙家营,其名来源于明代黔江指挥千户孙旺。清光绪《黔江县志》:“旧职指挥孙旺,河州人,洪武初以功授重庆卫千户。旺于洪武二十三年袭黔江指挥千户,屯田南沟、桃子坝、茶园,建衙城内。” 大邑的甘家营,其名则来源于明末川北总兵甘文臣。清同治《大邑县志》:“国朝进士甘曰懋墓在县南甘家营。……祖文臣,明川北总兵,顺治间屯田大邑,遂为邑人。” 另外,旧时大邑县的资阳营、内江营、洪雅营;旧时新繁县的福建营、德阳营等地名,则因早期同籍军士驻扎于一地而有。

图片

▲ 清乾隆《大邑县志》内页

各地的营地名大多是年深岁久的老地名,其来龙去脉鲜见于文字记载。因此,后人对这些老地名的解读往往依赖于传说,然而,其中的一些传说无法考证也难以让人置信。例如,双流与简阳交界处山中有地名“张飞营”,当地山上还有高逾4米的石刻人头像,传说蜀汉大将张飞曾率部在此扎营,山上的石刻人头像即为张飞的头像,地名“张飞营”因此而来。然而,关于张飞是否经由此地并扎营,以及此头像是否为张飞头像等,均不见有古代文献记载。大邑有地名“王泗营”,相传明末王泗赞将军统兵扎营于此,死亦葬此,“王泗营”之地名因此而有。然而实查之,明末并无名叫王泗赞的将军。各类有关营地名的民间传说,大都指向古代帝王将相,而这往往是后人津津乐道的。

图片

▲ 清同治《大邑县境全图》

四川各地不少有关营地名来源的传说,还牵扯上了明末义军领袖“八大王”张献忠。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例如,新都的“方家营”、资阳的“张扎营”、什邡的“口袋营”、阆中的“官扎营”、南部的“鼓楼营”等地名,民间传说即因张献忠率部来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其他一些旧时的地方势力,如红灯教义军、白莲教义军、蓝大顺义军等,也常常出现在营地名来源的传说中。例如,金堂的“杨家营”,传说与红灯教杨姓首领在此扎营有关。开县的“大安营”,传说与白莲教义军在此扎营有关。平昌的“王法营”,传说与白莲教义军在此设法庭有关。这些说法,恐大多是后人附会,经不起推敲。另有一些营地名来源的传说,明显有“望文生义”之嫌,例如宣汉的“帅扎营”,传说是旧时有一元帅曾在此扎过营。

其实,大多数营地名与军队扎营或屯田并无关系。营,本义为围居、聚居。《孟子·滕文公下》:“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营,帀[zā]居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帀居,谓围绕而居,如市营。” 与村、寨、庄、屯、堡、集,以及川西地区多见的“林盘”等名称一样,“营”字用于地名中,古来表示人居聚落。

前面谈到,四川各地冠以姓氏的营地名众多。这样的营地名大多为明清时期某姓族人迁此垦耕聚居而产生。如著名的新都明清乡贤费氏几代,其原居地就在费家营。除前面提及的大邑、广元、宣汉几地外,不少县地也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如邛崃留存下来的冠以姓氏的营地名就有近50个,涉及的姓氏超过30个,如袁、汤、彭、刘、肖、陈、徐、曹、何、诸、张、王、周、孟、赵、方、郭、商、廖、李、孙、戴、封、熊、杨、樊、严、辜、毛、寇、简、山等。旧志中也能见到很多这样的营地名。如清嘉庆《金堂县志》中记载的营地名就有20多个,涉及的姓氏有杨、敖、古、沈、赵、卢、姚、李、戢、刘、米、巫、谢、何、姜、徐、黄、耿、胡、白、苏、申等。清同治《新繁县志》中也记载有30多个这样的营地名,涉及的姓氏有郑、蓝、蔡、廖、骆、刘、高、杨、龙、林、匡、汪、严、韦、庞、张、潘、郭、董、费、方、万、傅、谯等。民国《巴中县志》:金斗山“……近地以营名者甚多,且冠以姓氏,如谷家营、岳家营、甄家营,此类名称甚多。……环山而居者,其先皆来自有明,相传湖广填川插占为业……”

图片

▲ 清同治《新繁县志》内页

关于带姓氏的营地名的由来,一些地方的地名录中有所解释。例如,《四川省邛崃县地名录(1985)》:“山家营,山姓人家聚居此地得名。大简营,简姓聚居此大坝,故名。” 《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贾家营,古为贾姓聚居地,故称。李厢营,李姓宗族筹资修建的一家祠。” 《四川省芦山县地名录(1985)》:“程家营,以程姓聚居于此而得名。” 《四川省平昌县地名录(1987)》:“寇家营,寇姓住宅大院。” 《四川省大竹县地名录(1988)》:“田家上营、田家中营、田家下营。田家修有三个大院,分上、中、下三个营得名。”

山地与丘陵区域,同族人垦占聚居的特点更加明显,营地名相对较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广元、宣汉、邛崃、金堂等地外。其他一些地方,如通江、南江、平昌、渠县、眉山、黔江、云阳、奉节等山地或丘陵地区,也是营地名相对较多的地方。当然,这些地方的营地名也是以带姓氏的为多。例如,通江的营地名中关联的姓氏有龚、董、李、向、鲜、邓、袁、程、王、马、唐、伏、陈、马、张、郑、刘、胡、岳、景、杨、蹇、何、罗、徐、曾、官、吴、蔡、赵、苟等;南江的营地名中关联的姓氏有贾、蔡、黄、龙、郑、安、金、苏、何、梁、吴、李、高、赵、冯、廖、方、万、周、王、杨等;平昌营地名中关联的姓氏有寇、宋、蒲、曾、陈、何、胡、刘、李、张、王、安、邬、万、涂等。古时聚族而居的特点,显而易见。

姓氏冠名以外,以地理方位、地理形态、聚落大小与形式、当地物产,以及主人特点等命名的营地名也不少。例如,上小营与下小营(宣汉)、中间营(宣汉)、石板营(宣汉)、砚台营(平昌)、老木营(城口)、老屋营(城口)、楼房营(平昌)、瓦屋营(云阳)、三座营(会理)、三房营(渠县)、五房营(南江)、迁新营(新都)、代路营(会理)、转山营(奉节)、大湾营(会理)、水碓营(大邑)、土坝营(平昌)、明山营(平昌)、万山营(南江)、凤山营(会理)、庄子营(宣汉)、庙子营(射洪)、七甲营(平昌)、麻溪营(通江)、板桥营(新都)、樟木营(南江)、黄柳营(平昌)、小柳营(新都)、杨火营(云阳)、火烧营(酉阳)、老鸦营(马边)、骡马营(城口)、猫猫营(会理)、石膏营(云阳)、机匠营(奉节)、铧匠营(南江)、画匠营(南江),等等。《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五房营,岳姓五兄弟聚居地。” 《四川省平昌县地名录(1987)》:“砚台营,地形似砚台。”

逾年历岁,很多营地名渐渐消失了。例如,金堂、新都等地旧时营地名众多,如今却所剩无几。岁月变迁中,一些营地名则发生了变化。例如,三台旧时有地名“刘扎营”,后改名为“刘家营”,民国时期设乡又改名为“刘营”,该地名沿用至今。叙永旧时有地名“葫芦营”,后来讹称为“合乐营”。宣汉旧时有地名“钟家营”,后被改名为“中家营”。营地名变化常见的情况是通名“营”字被去掉,或将“营”字该换为其他的字。例如,大邑旧时有地名“王泗营”,后来设场,清乾隆《大邑县志》:“王泗营场,在县西南二十里。” 民国时期设镇时“王泗营”改名为“王泗”。王泗之名,沿用至今。谐音改名,为营地名变化最多的情形。例如,梓潼旧时有地名“刘家营”,后来讹称为“刘家银”;达县旧时有地名“李家营”与“四方营”,后来谐音变化为“李家垠”与“四方垠”。武隆旧时有地名“下营”,后来变成了“下银”。《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1985)》:下银“此地熊姓较多,分上下两寨,当地称寨为营,此地居下,故得名下营。营与银谐音,以后得名下银。” 再如,黔江旧时有地名“官营”与“雷家营”,后来谐音变化为“关云”与“雷家园”。彭州旧时有地名“曹家营”,后来变成了“曹家碾”。

从上面这些营地名的变化情况中可以看到,改变后的地名中有保留“营”字的,也有不保留“营”字的,一些地名中的“营”字被替换成了别的字。显然,营地名的变化,多少会丢失一些聚落形成的原始信息。

四川地区营地名众多,一定还有很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藏在这些地名里,进一步梳理和考求,应该还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与认识。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