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4150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掌故

北京大兴的一连串山西地名 揭开一段明代移民传奇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3-20 阅读:310 次

来源:文旅北京微信公众号



解州营、大同营、山西营

……

上图中这一连串与山西有关的地名

竟都来自北京大兴


北京市大兴区距离山西省

约500公里

在依靠人力畜力运输的古代

这些山西地名是如何“翻山越岭”

出现在北京大兴的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今天,文旅君带您翻阅志史资料

一起寻找其中的答案


01


元末战争不断,杀戮、饥疫流行,我国北方的经济、社会遭到空前破坏。明代初年的太行山以东(今北京、河南、山东地区)人口稀少,城池荒废,大片土地杳无人烟。明太祖朱元璋表示,开垦土地、增加人口,是中原地区的紧急要务。
那时的山西南部地区,曾经是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的根据地,其东有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隔,西南两面被黄河的天然屏障环绕,遭受的兵火战乱比其它地方轻得多。因此,同太行山东侧相比,山西的人口就要稠密许多。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总人口189.1万人,北直隶省(今河北)总人口189.3万人,而山西则多达403.4万人,比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百姓定居一处耕田种地才能让地区经济得到发展。随着明朝统治逐步稳固,统治者开始着力让劳动力在全国均匀分配。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的部分建议,将山西一些没有田地的民众迁入冀、鲁、豫等地,分田安家。次年十月,又将部分山西民众迁往太行山以东地区,自此揭开了明朝前期从山西南部向华北平原迁移人口的序幕。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京师(今北京),作为一国的都城,此时的京师仍显得十分凋敝。迁都时,除了贵族、官员、家属之外,明成祖还将大量的民众、工匠迁至太行山以东,尤其是京师及周边地区。

02


明朝大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四种:遣返、军屯、商屯、民屯。

遣返

元明更替之际,由于山西战乱较少,故有大批中原难民涌入,明代首先将这些避难的外省人遣回原籍。

军屯

派发给每位兵士一定数量的土地,命令卫、所的士兵就地屯田,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减轻百姓的负担和粮饷运送的困难。同时,还能够开垦荒地,使原本贫瘠荒芜的土地得到一定照料。

商屯

招募商人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开垦荒地,向官府缴纳粮食税,之后其可以回到原籍,领盐引,也就是食盐销售许可证,进行食盐买卖。


民屯

将人多地少、缺少田地的农户迁入人少地广的地区。其中有些是自愿的,但很多时候,受到“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百姓们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这时更多采用的就是招诱、征派的强迫方法。

03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明成祖已即位),皇帝下令将山西太原、平阳(今临汾)两地,完全没有田地的百姓迁移到北京。之后又在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三年(1405年)迁入了一万户,从而再次充实京师人口。

为实现移民计划,明代官府为民众提供了部分粮食,支付一定的路费,还派舟车运送,提供了一些税收优惠,从而刺激贫穷百姓的迁移意愿,尽可能给京师带去更多的人口。

明成祖朱棣继承其父的做法,给安顿下来的民众发放补贴,鼓励他们购买耕地工具、所需种子,同时免三到五年税赋。这些措施缓解了民众被迫远离故乡的痛苦。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不愿迁徙。传说当时为了防止人们半途逃跑回家,会将移民用长绳捆绑双手、押解上路,连小便都要报告,由军人解开手才能进行,所以后来又把上厕所称为“解手”。这种说法虽不甚可靠,但却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些被迫远离故土的民众内心的不甘。

就像被荷兰人建造起来的纽约,最早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后来城市被英国人占领,就被改名为“新约克”一样,这些山西移民来到京师,也用故乡的地名命名自己的新居住地,大同营、山西营、潞城营等等,都是山西移民留下的历史印记。


04


移民来到这片全新的土地上,垦荒屯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促成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外来移民与当地土著杂居,出现了文化习俗的碰撞,促成了交流和融合,在彼此的来往之中,激发了百姓的聪明才智,展现出了地区发展的勃勃生机,就像“大槐树祭祖习俗”的由来,充分展示了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相传山西洪洞县广济寺有一棵大槐树,那时从山西移民出来的百姓都要在这里领取官府发放的补助,因此,这棵槐树就成了移民的集散地。离开故土之时,百姓的视野中只剩下了这棵大槐树。移民至京师后,在建设新家园的同时,为了不忘“大槐树”故乡,山西移民就在新的居所种下从故土带来的槐树种子,以望槐思乡,代代相传。后来又发展出“大槐树祭祖”的习俗。
六百多年来,人们世代相传,都说自己从大槐树下迁来,于是出现了“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


如今,大槐树祭祖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段独特的历史,将被铭记千古。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