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9876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山西129县级以上政区地名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3-16 阅读:327 次

来源:

本文按区划代码顺序(民政部区划平台2021年底资料),介绍山西省所有县级以上政区地名由来。因地名来源说法不一,笔者取舍未必合理,且内容繁杂,并未进行逐一考证。如有不同见解,请留言说明,以作下一版改进。

山西省:1369年,明朝始置山西行省,以位于太行山以西得名。


图片

山西省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太原市:大与太通用,太原就是大平原的意思。《诗经》记有“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尚书》记有“既修大原,至于岳阳”,《左传·昭公元年》载“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前247年,秦于晋阳置太原郡。1947年4月,设立太原市。

小店区:明嘉靖年《太原县志》:"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后称小店镇。1997年,设立太原市小店区,以驻地小店镇得名。

迎泽区:明朝太原城南门称迎泽门,1997年,设立太原市迎泽区,以迎泽门得名。

杏花岭区:明晋王府城内东南隅有园林名杏花岭,1997年,设立太原市杏花岭区,以杏花岭园林得名。

尖草坪区:此地野草丛生,以菅草最多,俗做尖草坪。1997年,设立太原市尖草坪区,以尖草坪得名。

万柏林区:民国时山西省主席阎锡山在此种植柏树。1997年,设立太原市万柏林区,以此典故得名。

晋源区:春秋时,晋国执政卿大夫赵简子在晋水北筑晋阳城,是三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947年4月,设立太原市,同时为避免市县重名,改太原县为晋源县。

清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县,以县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并入徐沟县。1952年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称清徐县,取二县首字命名。

阳曲县:汉置阳曲县。据《汉书·地理志》载:“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此城在牧马河北边,故名。此说有误。清道光《阳曲县志》曰:“阳曲乃汾曲之阳。”

娄烦县:娄烦古称楼烦,本部族名。据《项羽本记》:“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汉始置楼烦县,故治在今山西宁武县境,与今娄烦无关。今娄烦县本唐楼烦监地,龙纪元年(889年)置楼烦县。后废为镇。1971年复设娄烦县。据《元和郡县志》,娄烦县,取义古为北狄娄烦王所居。

古交市:隋开皇二年置交城县,唐移治今交城县城,历代为交城、阳曲二县地。1958年设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88年设立古交市。因原为隋代交城县故治,因名故交,后讹为古交。

图片

太原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大同市:隋开皇年间(581-600)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唐乾符五年(878)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今大同地面,意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辽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1949年,析置大同市。

新荣区:1970年,成立北郊区。1972年,北郊区更名新荣区,以境内新荣公社(镇)得名。

平城区:战国时,公元前300年赵国置雁门郡,建大同城,大同开始建城设治。公元前221年,秦始置平城县。2018年2月,撤销大同市城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

云冈区:以境内云冈石窟得名,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5千米的武周山南麓,因武周山最高处称作云冈,故名。2018年2月,设立大同市云岗区。

云州区:云州地名源自云中。战国,赵置云中郡,秦云中郡治今托克托县,北魏迁治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唐代迁治云州(今大同市)。2018年2月,设立大同市云州区。

阳高县:古称白登县,清雍正三年改称阳高县。清初并阳和,高山二卫置阳高卫,后改县。各取首字命名。

天镇县:秦置延陵县,西汉置阳原县,隋置玉泉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卫兼镇虏卫,取二卫首字,因名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天镇县,因卫得名。

广灵县:在山西省东北边缘,与河北省接壤。汉置平舒县,五代后唐设广陵县,金代易广陵为广灵。

灵丘县:西汉置灵邱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解放后,邱简写为丘。

浑源县:唐代设浑源县。据《浑源州志》载,以当地浑源川之源得名。

左云县:明并大同左卫,云川右卫,置左云川卫。清置左云县。县因卫得名。“左云”为左云川卫的省称,由大同左卫与云川卫合并取名。

图片

大同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阳泉市:以泉得名。村南有漾泉河盘绕怀抱,且村内漾泉水丰旺,故古村得名“阳泉村”,阳泉市得名于大阳泉村。1947年5月,析平定县,设阳泉市。

城区:1952年,阳泉市设立第一区、第二区。1956年,第一区更名为站上区,第二区更名为荫营区。1957年,站上区与荫营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撤销郊区,设立站上公社,1963年复改站上区,1969年1月更名为城区。

矿区:1970年1月11日,批准设立阳泉市矿区。1980年正式设立阳泉市矿区。

郊区:1952年,阳泉市设立第一区、第二区。1956年,第一区更名为站上区,第二区更名为荫营区。1957年,荫营区与站上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撤销郊区,设立荫营公社。1963年复置荫营区,1969年改郊区。

平定县:西汉置上艾县,北魏置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广阳县。宋太子兴国四年(979年)以太祖征河东时首克此县,遂改名平定县,兼为平定军治。

盂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县,因有原仇山故名。大业二年(606年)改名盂县,因县城附近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盂,故名。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盂丙为盂大夫。”“盂丙”,《汉书·地理志》作“盂丙”。汉盂县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孟镇。以春秋时为晋大夫盂丙之邑,故以为名。

图片

阳泉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长治市:古称上党。战国时期,韩国建上党郡。隋置上党县。隋开皇时改为潞州。唐时改为河东道潞州上党县。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称潞安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1950年,长治城关区改设长治工矿区。1951年,长治工矿区改设长治市。

潞州区: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于上党郡置潞州,因潞子之国得名。1975年12月30日,设立长治市城区、郊区。2018年6月19日,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

上党区:《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2018年6月19日,撤销长治县,设立长治市上党区。

屯留区:春秋时赤狄邑,谓之留吁。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为晋所灭,称为纯留。战国时称屯留。屯或为纯之讹。西汉置屯留县。2018年6月19日,撤县设区。

潞城区:汉置潞县,因古潞(一作潞子)国为名。据《水经注》:“(潞)县故赤翟潞子国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潞城县,因故治在今潞城东北四十里古城村,故名。1994年设市。2018年6月19日,撤市设区。

襄垣县:古代属赵国,赵襄子筑城于此,故名襄垣。西汉置襄垣县。

平顺县 :明置平顺县。据嘉庆《一统志》,明镇压潞城、壶关间青羊山农民暴动后就地置县,取太平顺化。

黎城县:商时为黎国,隋开皇十八年(698年)置黎城县。故治在今县治北十里古县村。因古黎国故城,故名黎城县。

壶关县:汉置壶关县。晋末废县。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于羊肠坂羊头山之扼置壶关县。因地形而得名。据《水经注》:“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国也,有黎亭。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矣。”

长子县:尧封长子丹朱于此,故名“长子”。西汉置长子县。

武乡县:据《水经注》,武乡县,以城濒武乡水得名。晋置武乡县。

沁县:西汉置铜鞮县,属上党郡,隋代改属沁州,后改,五代又属沁州。金、元为沁州治。明洪武初铜鞮县废入沁州。清称沁州。1911年改为沁县。县因州名。

沁源县:汉置古远县,后魏改称沁源县,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

图片

长治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晋城市:春秋时,晋置高都邑。《太平寰宇记》中曰:赵魏韩三家分晋,迁晋静公到此,故曰晋城。唐贞观元年始称晋城县,建泽州于晋城。明代荩城县并入泽州,清改名风台县,1914年,凤台县改为晋城县,1948年10月,析晋城城关区,置晋城市。

城区:1985年,设立晋城市城区。

沁水县:西汉置端氏县,北魏置东永安县,隋改为沁水县,因境内沁水得名。

阳城县:汉置濩泽县,因濩泽得名。唐置阳城县。县治原为濩泽县阳陵驿,因以名县。

陵川县:汉代为泫氏县地,北魏为高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陵川县,以县有陵阳水故名陵川。又据《读史方舆纪要》: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

泽州县:泽州,以获泽河为名。西燕国置建兴郡,北魏永安年间改建兴郡为建州,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隋开皇初年废高平郡,改建州为泽州。后泽州迁治今晋城市。1985年,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1996年8月8日,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高平市:古称长平,泫氏县。北魏改称高平县。因四面皆山,中有平地,故名。1993年设市。

图片

晋城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朔州市:朔,即朔方,即北方之义。西汉置马邑县,北齐天保六年(555)置朔州。民国初设朔县。1988年3月24日,设立地级朔州市,朔县改为朔城区。

朔城区:见朔州市。

平鲁区:《明史·地理志二》:平虏卫: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置,与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清初改为平鲁。雍正三年(1725)升卫为县。1988年3月24日,设立地级朔州市,平鲁县改设朔州市平鲁区。

山阴县:辽置河阴县,以在桑干河之阴,水南曰阴,故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因与郑州属县同名,改为山阴县。以县在复宿山之北故名。

应县:古称应州,据《应州续志》载:以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城当其间故名。1912年建县。

右玉县:唐天宝年间置静边军于右玉城。辽、金皆为云中县地,元为大同县地。明永乐七年(1409年)治大同右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治玉林卫,称右玉林卫。清初称右玉卫,雍正三年置右玉县。县名为右玉林卫的省称,由大同右卫和玉林卫而得名。

怀仁市:辽置怀仁县。据《怀仁县志》载,辽时“因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面会东城,取怀想仁人之义,故名”。2018年2月,撤销怀仁县,设立县级市。

图片

朔州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得名。1949年设立榆次专区,1958年改称晋中专区,1970年改为晋中地区,1999年改为地级晋中市。

榆次区:《汲家周书》:昔烈山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称“榆次”,秦置榆次县。1954年设榆次市。1963年,撤销榆次市;1971年,恢复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撤销晋中地区和县级榆次市,设立地级晋中市,设立榆次区。

太谷区:建县于商。秦汉称阳邑,隋朝改太谷县,以县西南有太谷,故名(太谷即今之团柏谷,现属祁县)。2019年12月9日,撤销太谷县,设立晋中市太谷区。

榆社县:汉为涅氏县地,晋置武乡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社县。据《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榆次县吴卓信补注说:“《汲冢周书》: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杜。”因县北榆社故城为名。

左权县:古称辽州,辛亥革命后改称辽县。1942年日寇“五月扫荡”时,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6月2日在掩护辽县人民转移时。不幸牺牲。为了纪念左权将军,将辽县正式改名为左权县。

和顺县:北齐置粱榆县。隋改和顺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和顺县,因县东北有石勒所筑和顺城为名。

昔阳县:据《元和郡县志》载,昔阳城一名“夕阳城”。按《尔雅》:“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这样看来,昔阳原是因为它在太行山之西,所以叫做“夕阳”。东汉置乐平县,清嘉庆元年(1796年)并入平定州。1912年复置乐平县。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平县重名,改名昔阳县。以昔阳故城为名。

寿阳县:据《寿阳县志·序》,寿阳县,以城南临寿水得名。因水北曰阳、晋置寿阳县。

祁县:春秋时为晋大夫祁奚邑,因而以祁为名,后贾辛为祁大夫。又因附近有古代著名的泽薮昭余祁,故祁县别名昭余。西汉置祁县。县以邑名。

平遥县:古称“平陶”。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焘(焘与陶同音)名讳改平陶为平遥县。

灵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置灵石县,因文帝巡幸,挖河开道获一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并有“大道永吉”四字,故名灵石县。

介休市: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绵山。春秋时,介子推隐居此山,后人嘉美他的行谊,称绵山为介山。秦因置介休县。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对介子推的景仰。1992年设市。

图片

晋中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运城市:运城得名于“运盐押运司”。古称河东。秦汉时,为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夏县)。唐为河东道,辖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区,治所河中府(今永济)。宋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南路。元明清属平阳府(治今临汾)。1983年,设运城市。

盐湖区:盐湖,古为盐贩之泽,曾称盐氏、盐邑。2000年6月14日,同意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运城市设立盐湖区。

临猗县:《路史》云:“夏有猗国”,西汉置猗氏县。春秋时期,秦国在黄河西岸筑城堡“以临晋国”,名临晋;或说临近晋阳,名临晋。北魏时于今临晋镇附近置温泉县,太和十一年(487),猗氏县改北猗氏县。西魏恭帝二年(555)北猗氏县改桑泉县。北周废温泉县,明帝时桑泉县改猗氏县。隋开皇三年(583)改属蒲州,十六年复置桑泉县。唐天宝十二年(753)桑泉县改临晋县。1954年,2县合并,取原县名首字定名临猗。

万荣县:万荣县系万泉、荣河两县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万泉以城临山涧,地多涌泉得名。唐武德三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五县地置万泉县、荣河西周为耿地,开元十年修后土祠得古鼎,改称宝鼎县。宋大中祥符四年,荣河溢河,人称祥瑞,改称荣河县。1954年万泉、荣河两县合并。

闻喜县:据《汉书·地理志》,汉武帝行至此闻南粤大捷喜,因置闻喜县。

稷山县:商周称稷。春秋属晋,称清源。战国属魏,后属赵。秦属河东郡。西汉以汾河为界,汾南为左邑县,汾北为长修县。北魏初属龙门郡,太和十一年,置高凉郡,设高凉县。隋开皇二年,绛州移正平,于汾北筑县城,因境内有稷王山而得名稷山县,沿用至今。

新绛县:新绛县北魏登国元年称太平县,隋开皇三年设正平县,大业二年改称绛州,领正平,翼城,曲沃,稷山,龙门,垣曲、太平、绛县等八县。1912年废州改称新绛县,取咸与维新之意,又与绛县相区别,称新绛县,此为新绛县名之始。

绛县:因境内有绛山而得名。春秋建车厢城。周惠王八年,晋献公派大夫建都城聚,将群公子全部杀光,将车厢城首次命名为绛,从此即定都于绛。韩赵魏三国分晋,绛属魏。秦属河东郡。西汉时,绛地扩大,合曲沃、翼城为绛县。北魏太和十八年,以绛山为界,置南绛县,西魏大统五年,南绛县改称绛县。

垣曲县:战国时为魏国王垣邑,汉置垣县。宋改为垣曲县。据《垣曲县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按,垣指黄土高原地形,意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县当黄河九曲之一,因称垣曲。

夏县:古安邑地,因夏禹古都而得名。大禹在此建都,大禹因治水有功取得帝位,封国号为夏。夏属翼州,为候国地。周属晋国地。北魏太和十八年置夏县。

平陆县:夏称虞,周初武王封仲雍之后于此,国号仍为虞。春秋属晋,为太阳邑。汉始置大阳县,又名太阳县。北周天和二年,改称河北县,唐天宝元年,陕郡太守李齐物三门漕道得古刃,刃有篆文曰平陆,以为祥瑞,以平陆命县名。

芮城县:西周初,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晋献公灭魏,封大夫芮毕万于此,因名芮城,亦名魏城。汉置河北县,西魏于今县东境置安戎县。北周明帝二年始建芮城县,唐武德二年设芮州,辖芮城,永乐县。明、清仍为芮城县。

永济市:古称蒲坂,后又称智邑,北周明帝改为蒲州,取蒲坂为名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为蒲州府,于附郭增置永济县,永济县名至此始。永济县名源于境内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济渠。据记载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正月,州民曾在蒲州城东开凿河渠,导河水以广灌溉,并命名为永济渠,寓意为永久之利。1994年1月设市。

河津市:秦置皮氏县。北魏为龙门县。宋置河津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河津县,地当黄河、汾水汇流处,城当滨河要口,因名河津。1994年设市。

图片

运城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忻州市: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于九原县置新兴郡。西晋元康中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隋开皇元年(581年)复置新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兴郡为忻州。1983年,设立忻州市。

忻府区:2000年,设立地级忻州市,设立的忻州市忻府区,以忻州市府驻地得名。

定襄县:西汉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县,在今呼和浩特东南。据《史记正义》,按古代谥法,“辟地为襄”,“辟地有德,襄”。定襄,以示地区安定。东汉末侨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治置定襄县。

五台县:汉设虑县,北魏改驴夷县,隋改五台县。据《元和郡县志》,五台县,以境东北五台山得名。

代县:西汉置广武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避太子讳改广武县为雁门县。唐置代州。代,本古国名。明洪武三年(1373年)改代州为代县。县因州名。

繁峙县:北魏侨置繁峙县于石城县境,繁峙县故治在原平县南板寺村。据《崞县志》称,故治在县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讹。据《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

宁武县:唐末置宁武军,取北魏广宁、神武二郡尾字为名。清置宁武府,后改宁武县。

静乐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岢岚县,后改汾源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为静乐县。以边境静乐为名。

神池县:汉为楼烦县,北周置神武县,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神池县。据明《文昌祠记》:“宁武北距黄花岭,皆祟岭叠嶂,乌道虬盘。踰岭而下,自巅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于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鱼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实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五寨县: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辖东、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于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县。

岢岚县:隋大业年间置岢岚镇。据《太平寰宇记》,岢岚县,因境东北岢岚山得名。

河曲县:金置河曲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城西濒黄河,恰当河之弯曲处,因名河曲。

保德县:唐为岚州地,金置保德州。据《保德州志》,保德,城濒黄河,扼山陕往还要冲,取义“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偏关县:古称林湖,五代置偏头砦,元改偏头关,清改称偏关县。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据《偏关县志》,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

原平市:西汉置原平县,北魏置石城县,隋称平寇县,又改名崞县。1960年县治迁于原平镇,改为原平县。县因地形为原得名。1993年设市。

图片

忻州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临汾市:因濒临汾河,故名。尧都平阳,即今临汾。三国魏正始八年(247)置平阳郡。北齐置临汾郡(今汾西县境)。此后临汾、平阳两个地名皆有使用。1971年,由临汾县析置临汾市。

尧都区:以传说中尧帝都城为名。2000年6月23日,撤销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设立临汾市尧都区。

曲沃县:汉为绛县地,后魏始置曲沃县。据《读修曲沃县志》,因古曲沃城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萦回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翼城县:东汉为绛邑县之翼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翼城县。据《翼城县志》,城当翔翱山下,山形如鸟舒翼,以山形为名。

襄汾县: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并置县。襄陵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县首字为名。

洪洞县:汉置扬县,东魏初置洪洞镇。隋置洪洞县。一说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旧唐书·地理志》,取义县北之洪洞岭。又据《山西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古县:1971年由安泽、浮山两县析置古县。古县,因原古县镇为县治故名。北魏建义元年(528)于今县城东北18千米古阳镇置安泽县,以“界安吉、泽泉间”得名。大业二年(606)改岳阳县。

安泽县:北魏建义元年(528)置安泽县(今古县古阳镇),据民国《重修岳阳县志》,以地当安吉岭和泽泉间得名。大业二年(606)改岳阳县,后多次废立,1914年改岳阳县为安泽县。

浮山县:汉为襄陵县地,北魏置葛城县,北齐并入禽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于今古县村置浮山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浮山为名。

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吉昌县,五代唐避李国昌讳,改名吉乡县。明为吉州。宋置吉乡军,元称吉州。据嘉庆《一统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为吉县。

乡宁县: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唐改乡宁县。据嘉庆《一统志》,后唐避李国昌讳改昌宁为乡宁。又据《郡县释名》:“乡宁县,盖合吕乡、昌宁之名为名也。”

大宁县: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

隰县:汉置蒲子县。隋改隰川县。唐称隰州。据《太平寰宇记》载:以县南有龙泉,地湿,因名隰。1912年改为隰县。

永和县:隋置永和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北永和关为名。

蒲县: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

汾西县:西汉置彘县,东汉为永安县。北齐置临汾县,兼置汾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据《元和郡县志》,汾西县,取义城当汾水西岸。

侯马市:西汉置绛县,东汉为绛邑县。清设巡司。1958年设侯马市,以原侯马镇为名。

霍州市:周初为霍国,据嘉庚《一统志》,以县东霍山为名。金称霍州。1912年改为霍县。1989年设市。

图片

临汾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吕梁市:吕梁市以吕梁山得名。西周时,有吕邑,后封吕国。梁为长条形黄土高地。吕梁山就是吕国境内的长条形黄土高地。1971年5月1日,设立吕梁地区,地区驻离石县,2003年10月23日,撤销吕梁地区和县级离石市,设立地级吕梁市。

离石区:战国为赵之离石邑。秦置离石县。据《山西通志》:“离石山,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即赤坚岭也。山前有离石水。古设离石郡、离石县,胥以山名。”2003年10月23日,设立吕梁市离石区。

文水县:西汉为大陵县,王莽改名大宁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文水县,因县境有文谷水故名。

交城县:汉代为晋阳县西境,北魏属受阳县,北齐置牧官于此,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交城县,以县城位于汾、孔二水相交处,故名。

兴县:唐称合河县,金置兴县,似取兴金朝所置之义。又据《名胜志》:“兴县以近新兴郡而名也。”

临县:北周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981年)改为太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以县北之临泉水故名。又据光绪《山西通志》,临县,以县城东临湫水(又名临川河)为名。

柳林县:1971年以离石和中阳二县西部地区设柳林县,县治驻柳林镇,因名。

石楼县:汉置土军县。北魏改名吐京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石楼县。据《元和郡县志》,县因县东南有石楼山得名。

岚县:北魏置岢岚县,兼置岚州。隋开皇中年并入静乐县,大业八年(612年)置岚城县。明洪武初年改为岚县。据《元和郡县志》,岚城县,因岢岚山得名。

方山县:汉为离石县地,北齐文宣帝时置良泉县,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业三年(607年)移治方山镇,遂改名方山县。据《元和郡县志》方山县。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中阳县:战国时为赵国中阳邑,汉置中阳县。金改为宁乡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宁乡县重名,复改中阳县。据《孝义县志》,中阳县,以“汾水之阳,是邑中处”得名。

交口县:1971年由中阳、灵石两县析置交口县。县以原交口公社为县治得名。

孝义市:三国魏置中阳县。北魏置永安县。唐改孝义县,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县名以县境有孝水和义水得名。一说以邑人郑兴孝行闻名,敕赐县名曰孝义。1992年设市。

汾阳市:西汉置兹氏县,王莽改名兹同。晋置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置汾阳县。据《明史·地理志》,汾阳县,奉宋金元汾阳军,汾阳军取义则因地当汾河之阳。1996年设市。

图片吕梁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