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2702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广东湛江开出首张未规范使用标准地名罚单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3-15 阅读:284 次

来源:地名世界

广东湛江开出首张

未规范使用标准地名罚单


日前,湛江市民政局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下称《条例》)为契机,对湛江市坡头区某房地产有限公司未规范使用地名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这是自国务院新修订的《条例》施行以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范围内开出的首张未规范使用标准地名的罚单,也是湛江市地名执法系统首例案件。


湛江市民政局通过建立并灵活运用“四种机制”,不断加强地名管理标准化建设,有效解决了部分房地产公司在楼盘推广时擅自使用未经审批的不标准地名进行宣传,在商业广告中不使用标准地名等问题,助力湛江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


高站位统筹部署落实,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湛江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湛江市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民政、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的地名管理工作职责,明确了建立地名管理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各相关部门地名命名和更名的工作程序等保障协调机制运行的措施,为全市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促进地名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高要求覆盖监管目标,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洋气”“霸气”“怪异”等不规范命名的地名误导民众,影响城市形象的情况,湛江市民政局对每个地名实体、每条街道、每家房地产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调查摸底,了解、发现、掌握地名管理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抽查的35个实体命名中,发现4家企业存在没有规范使用地名做宣传的行为,该局向其送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及时限。


高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执法协调机制。为破解现行地名管理中制约地名工作开展的瓶颈,湛江市民政局积极与司法部门、住建部门建立执法协调机制,建立了地名管理司法协调机制,协调司法部门开展送法服务。湛江市民政局联合住建部门收集重点房地产企业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向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市司法局及本地历史专家学者请教学习难点、疑点,做好普法政策解读工作的准备——对问题相同的企业采取开座谈会形式,对个案问题采取送法上门服务;公布信息咨询渠道,已为有需要的24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800多次。部门间的联合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规范化、精细化,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高效能运用综合协调模式,推动“以案促改”机制。湛江市民政局创新地名管理模式,通过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过去保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现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规范了日常监督发现工作;通过主动联合部门协调服务破解了过去不敢执法、不会执法现状,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通过推动“以案促改”工作机制及时纠正了在公共场合使用不规范地名的行为,公开曝光一批房地产广告宣传中不规范使用地名的典型案例,以查办的案件和发现的问题为支撑,深入分析研判存在的管理漏洞和监督缺位,消除影响治理能力的消极因素。围绕地名管理“双随机”抽查工作中发现的4个个案问题和2类共性问题,湛江市民政局开展整治,排查化解风险隐患7个。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0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山东德州市临邑:“三个维度”

擦亮地名文化名片赋能乡村振兴


“咱们临邑县在西周、春秋时期属齐地,邑名犁,又因城区地图形似卧牛,故有‘卧牛城’‘犁城’的别称。”近日,临邑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来到临邑县邢侗街道凯旋社区为38名青少年儿童讲解家乡的地名故事,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临邑县被确定为山东省乡村地名管理工作试点单位以来,结合千年古县和中国书画之乡文化特色,全方位塑造县域文化软实力。以传承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全面推进“全省乡村地名试点”建设工作,将地名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塑形铸魂。

规范地名命名和标志设置,织密乡村地名紧密度。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乡村无名道路进行摸排、采集、命名,按程序公开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评估,全县73条乡村道路命名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批复。利用航拍影像图,绘制出村庄轮廓图,将门户编码具体到每家每户。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为主要切入点,全县40余个村庄结合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以点带面,设置道路、街巷和门户牌3658块。投资25万元,补充设置村碑229块,实现村碑覆盖率95%以上,达到省厅《关于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地名文化建设与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标准,全力构建起乡村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注重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增强地名文化与乡村特色资源信息融合度。进一步挖掘乡村地名资源,做好地名服务,抒写地名情怀,让快递进村更准,产品出城更顺,将地名文化与乡村旅游、乡村产业等紧密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紧扣“地名品牌兴农”,不断培育新生乡村地名文化内涵,搭建起德平细米窝头、田口牛羊肉、乔家猕猴桃、王常蜜桃,“宅家味道”等地名文化为外部了解本地农产品打开窗口,农产品品牌丰富地名文化,地名文化牵引本地农产品积聚品牌效应的互通互助平台;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平大鞅歌,红色地名文化“为民精神”及前杨乡村记忆馆、地名文化展厅、口袋公园等地名与特色资源信息相结合,着手打造一批乡村地名文化阵地、聚焦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传承文脉记忆,不断提升乡村特色资源知名度。

加强地名管理,激发乡村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参与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建设。以博爱社工为主体,结合365暖留活动为青少年儿童讲解家乡地名20余场,引导和鼓励青少年了解家乡地名、热爱家乡文化,积极参与到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德平镇打造孟郊故里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母爱文化,搭建海内外游子交流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乡村文化”工程,联合县政协文史委,县党史研究中心,启动编纂寄托乡愁记忆,体现优秀地名文化的《乡村记忆》;编制了《临邑县自然村名录》和《居民点编码图册》,同时将村庄的来历含义和历史沿革融入其中,使其实用性与地名文化传承作用并存;积极指导乡镇(街道)、村庄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临盘街道志》《德平镇志》《夏口村志》《前杨村志》等乡镇(街道)、村庄志书提供地名信息380条。引导群众自觉成为地名文化的宣传者和保护者,推进地名管理和保护,提升乡村地名规范化水平和文化内涵。

来源:大众报业;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2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