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5357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聚落地名记录的地理环境特征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3-01 阅读:446 次

来源: 地名笔谈

吴必虎


地名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对地理实体的命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后者如:生产场所、城市和农村聚落、运输线站和港埠、名胜古迹等的名称。其中聚落地名(这里主要指农村聚落)是区域地名系统中最能有效地反映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历史的一个子系统。

聚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人文空间和建筑群落,是人类定居后形成的人文地理实体。聚落的命名不仅可以反映聚落所在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而且,由于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更多地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聚落形成初期的特点和区域经济特征。对于农村聚落来说,它兼有生活和生产的两重性。聚落地名不仅反映其本身的地域特征,还显示出它所在的农业生产场所的面上特征。

乡村聚落地名的产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社会性。它们一旦产生之后,很长时间具有历史的稳定性。由于乡村聚落规模小,远离行政中心,受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较少,命名时较多体现了地方景观的特征,因此其使用寿命较长。由于聚落地名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地名命名时所反映的区域特征得到较好的保留,在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历代人口的迁移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的特点等提供了辅助手段。本文以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区为例,选取有区域特色的聚落地名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变迁。

聚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直接空间,处于地表和人类生活的界面上,对地理环境的反映是直接和敏感的。尤其在生产力水平尚不很高,人对环境适应、改造能力较低的历史时期,这一点尤其突出。因而在聚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聚落地名,对当时的区域环境的反映是不容忽视的。在苏北平原历史地理研究中,通过对聚落地名的分析表明,它们对本区历史时期的环境特征的反映是明显的。苏北平原地势低洼,东濒黄海。南宋时期黄河夺淮后水患频仍,洪涝潮灾连年不断。为了使居住点避除水灾的淹没,明代起在沿海常遭潮灾的各盐场创设避潮墩,以后多次增筑,并推广到里下河各地区。潮墩的大量修筑,在苏北平原留下大量以“墩”命名的聚落。近代苏北盐垦事业开展后,原来独户居住的墩台变成几十户乃至数百户的较大聚落,有的还发展为一定规模的农村集镇。调查表明,这种以“墩”命名的聚落在苏北平原的分布是广泛的。

苏北平原东部沿范公堤一带原是重要盐场和从事煮海煎盐的灶民聚落的分布地区。但是黄河夺淮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沿海地区陆地增长很快,岸线迅速外推,滩地日益扩大,原来的盐灶逐渐报废。终于在本世纪初,应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和人口压力的紧迫,弃灶开垦植棉,原来的盐灶滩地,一变而为大片的植棉地区。解放以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又有许多土地转变为粮食种植区。原来的盐民聚落变成了农村聚落。今苏北平原东部沿海地区许多村落以“灶”“䥕”“锅”等具有盐业生产特征的名称命名,反映了这一区域环境变迁和土地利用、区域开发的变化。


明清时期,黄淮泛滥,时常危及苏北平原。在此之前“平野可居”,而此时只能“积土以居”了。清乾隆以后,苏北平原普遍推行“圩田之制”,大筑圩堰,容农田、村落于一圩之内,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圩田聚落系统。与庞大的河防工程相比较,一般的圩堤工程由家族或以家族为核心的村落即可完成,因而圩田聚落的命名多以姓氏或村落名之。这些以“圩”命名的聚落在里下河地区和重视江防工程的沿江一带有广泛分布(见附图)。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当年的水利工程早已湮废,而聚落地名还保留了历史时期的环境特点。这一点,在以“垛”命名的聚落地名的分布中得到更明显的反映。

垛是苏北平原中部里下河洼地出现的一类地名。“凡有基址隆然而起者即以“垛名,多数是人工从附近湖荡中取泥填积而高出水面,以利耕居。大大小小的垛,宛如无数小岛,镶嵌于河湖水面中。因为垛上地势较高,“其上遂成聚落,垛之大者居民千家,小亦不下二三十家”,大量以“垛”为通名,以姓氏为专名的聚落地名的分布,说明宗族体系在垛田聚落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通过大规模水利建设,里下河地区水位降低,同时为利于机耕,进行垛田平整合并联圩工作,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垛”这一地理实体多已消失,但是以垛为名的聚落却仍保留至今,说明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从附图可知,“圩”和“垛”的聚落地名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圩”多集中分布于北部旧黄河和南部沿江一带,而垛则集中于平原中部低洼的湖荡地区,表明自然地理特征,给聚落地名的形成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


- THE END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