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3992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石门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2-16 阅读:590 次

来源:今日头条

彭 雪 开

摘要:晋太康元年(280),分零阳县为零阳、渫阳、澧阳三县;太康四年(283),渫阳县合入澧阳县,为石门建县之始。隋开皇九年(589),罢天门郡,置石门县,隶石门郡,属澧州。石门得名,与古巴人族居此地密切相关。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前,朝政驰控,后又实控其境。政局稍稳后,经济社会又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共和国成立后,境域巨变。

关键词:澧阳;石门;地名源流

石门境域,上古属三苗国地。夏、商、周各依朝代区划而得名。春秋早中期属楚之南境。秦属黔中郡慈姑县。汉属武陵郡零阳县地。三国吴改属天门郡。晋属天门郡澧阳县地(西北部曾置渠阳县)。南北朝后梁罢天门郡,更置石门郡。

《晋书·地理志下》:“孙休分武陵立天门郡”。《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吴孙休永安六年(263),分武陵(郡)立。”又云:“澧阳令,晋武帝太康四年(283)立。”[1]这为石门县建县之始,县治驻今治,隶天门郡。辖境约与今石门县同;郡、县同治一城。“隋开皇九年(589),罢石门郡建石门县,隶澧州(旋改澧阳郡)。”[2]自此,石门县,名列国史。

澧阳,何以为名?

澧,古通豊,水名,从水。在甲骨文中,其字形象众水流动之形,字形繁省不一,其本义释为水流,引伸为凡水之称,故有洪水、祭水、水名之别。我在《澧县地名源流考》认为:澧,从水从豊,以水为形符,以豊为声符,自然专指河流名称。从豊,实从曲从豆。从“曲”即为育蚕的器具,从“豆”即为盛物的礼器。二者合而为“豊”,即指奉祭山川河流、天地祖宗鬼神的礼器。《六书正讹》:“豊即古礼字,后人以其疑于丰字。礼重于祭,故加示以别之。凡澧、醴字从此。”因此,豊即是古人用玉帛,祭神祭祖的高级仪式。这表明澧水得名,与族居于此的古濮、越人常在河边祭祀有关,得名约在春秋之前。

阳,阳光明亮。后泛指“向日为阳”“山南水北为阳”。字出甲骨文,字形构意不明,示意为太阳。《周礼·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诗经·大雅·大明》:“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孔颖达疏:“水北曰阳。”贾公彦疏引《尔雅》:“山南曰阳。”《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古今文中本义均指阳光明亮。因县治驻澧水北岸,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澧阳。

石门,作为自然地名,何以为名?

石,在甲骨文中,象一块石块在厂形之下。《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左传·襄公十年》:“荀偃、土匄帅卒攻偪阳,亲受矢石。”《荀子·议兵》:“譬之若以卵投石。”《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厂似崖岩,故有此义。《说文解字》认为,凡石之属皆从石。古今文中本义指岩石,构成地壳的矿物质。早在旧石器时代,古人就对石块,有所认识,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器,成为原始社会先民渔猎的生产工具。至殷商时,石头就被甲骨文字刻记。至春秋战国,石头的效用,已被许多人认识。

门,在甲骨文中,门象树干做成的框状物,两边有开合的门扉。《周礼·天官·掌舍》:“设车宫辕门。”《管子·心术上》:“开其门”。尹知章注:“门谓口也。”《韩非子·内储说上》:“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玉篇·门部》:“门,人所以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古今文中本义指房屋或区域可以开关的出入口。门的发明,当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聚居有关。据考古发掘,距今7500年至6900年左右,北方裴李岗文化有村落遗迹。[3]南方距今7600至5400年新石器中早期太溪文化亦有村落遗址,其房屋建有专门的檐廊,已采用了多种有利于防潮、避雨、避热的技术措施。[3]85这表明上古人对门的功用,早有认识。

生活于石门的一支巴人,世居其地,农耕渔猎,见山地纵横,大山耸列,由于上古的地貌更改,山石崩塌,崖岩撕裂,造成复杂多样的喀斯地貌。而在今石门境内,类似“石门”的景观,不断涌现。族居在今石门县城一带的巴人,发现离今县城东向约2里许,两崖壁立如门,故谓之“石门”。巴人有语言无文字,约在战国中后期,便由楚文字书写成“石门”,成为著名的地域地名。置石门县后,便以此“石门”名之。清同治《石门县志·景物》《澧州志·山川》皆载为“石门八景”之一,曰“石门峭壁”。今景观无余,仅“石门峭壁”残迹可见。

石门作为地域地名,其得名应与春秋末战国初,楚国与巴国争战有关;亦与古巴人一支军队族居此地,后形成土家族先祖密切相关。

《华阳国志·巴志》:“《春秋》鲁桓公九年(前703),巴子使韩服告楚,请与邓为好。”楚子成其事。后“邓南鄙,攻而夺其币,巴子怒,伐邓,败之。其后巴师、楚师伐申,楚子惊巴师。”“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巴伐楚,克之。”[4]这一仗使那处之尹阎敖败而逃之,为楚文王所杀,其族因而叛乱,巴人乘机攻楚。公元前675年,楚文王率军反击,败于津(一说今湖北枝江西,一说今沙市)。《左传·哀公十八年》(前477年):“巴人伐楚,围鄾……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鄾(今湖北襄樊市东北)。”因此战公孙宁立有殊功,封子国公于析(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开楚国封君之先例。“是后,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盟会希。”[4]11

从以上情况看,春秋战国初,楚、巴关系时好时差,好时和合,差时争战,其时巴师强于楚师,但终以巴师败北。巴与楚争战的目的,是坐拥鱼、盐、铜、铁之利后,试图打通北上通道,与中原西域诸侯国往来贸易。巴国败后,国都由江州(今重庆市江北区)迁至垫江(今重庆市渝北区),后至阆中(今四咱阆中市)[5]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巴师伐楚于鄾,动员的兵力较多,故曰“围鄾”。巴师历来英勇善战,《华阳国志·巴志》:“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楚王以楚令尹公孙宁、寝尹吴由于、工尹薳固(亦作蒍固、屈固),三位国内军政最高长官亲自率军迎击巴师,终败巴师于鄾,可见巴师善战,战争空前惨烈。公元前477年,楚师“败巴师于鄾”后,巴师劲旅回国之路,被楚师截断。于是迂廻在今湖北清江流域、湖南澧水流域一带,其中一支最终在澧水流域中上游,与当地百濮、南蛮、越人,杂居一起,成为当地旺族,后逐步融合,成为土家族。这有充依据。

楚巴争战后,今石门境内应是巴军败退之后的隐居地。

其一,《湖南通志·卷末三十四》引宋代洪迈《容斋续笔》:“淳熙十四年(1187),澧州慈利县周赧王墓傍五里山摧,盖古冢也,其中藏器物甚多。予甥余玠宰是邑,得一錞,高一尺三寸,上徑長九寸五分,闊八寸,下口長徑五寸八分……。虎钮高一寸一分,阔寸二分,尾长五寸五分,重十三斤。”并传聂氏、楚氏、王氏者,也各藏一錞。1976年4月,石门县磨市公社出土一件战国虎钮錞。1982年石门县新关镇熊家岗出土窑藏虎钮錞于共15件,为全国之最。全县出土战国錞于28件、西汉、东汉錞于各一件;方顶山出土战国巴人剑。[2]547

錞于,古代军乐器,青铜铸造,其钮为悬挂之物。虎钮錞于,是古代巴国军队的指挥乐器,常跟鼓配合,在战争中击錞指挥进攻。这些虎钮錞于的出土,表明公元477年,巴伐楚之鄾,被楚打败后,其中有支劲旅,退守在今湖南境内澧水流域。

其二,湖北清江流域与湖南澧水流域毗邻,源头相接。两个流域毗邻地区,共见巴人战场器物,也佐证巴人劲旅一支,败退在湖北清江流域。民国10年(1921)12月,桑植县汩湖乡黄河村,发掘一对铜质虎钮錞于。器状圆筒,通高约70厘米,上略大下略小,顶铸虎钮,紫光发亮,为古巴人军乐器。1979年桑植县蒋家坪公社出土一件战国青铜錞1件,通高52厘米,重8.5公斤。1981年10月11日,张家界(时为大庸市)永定区教字垭公社,出土一件青铜虎钮錞于,高54厘米,重32.5公斤,虎钮遍布纹饰。[6]这些巴人军事器物,可能是巴人劲旅被楚军封堵清江流域后,被迫败逃至澧水流域或丢弃或埋藏隐居的产物。

其三,土家族,自称毕兹尔,亦称“溪里卡”。石门土家族系古巴人廪君蛮、板凳蛮后裔,为湘、鄂、川、黔土家族之一部分。以覃、唐、郑、陈、曾、丁、文、伍、盛、柳、王、田、向、邓、夏、邢诸姓为主。[2]115历代正史中多称其为巴、蛮、夷。先后有武陵蛮、五溪蛮、澧中蛮、天门蛮、石门蛮、溪峒蛮之称谓。汉代刘向《世本》对廪君蛮,记载甚详。《后汉书·南蛮传》中关于廪君蛮和板植蛮有祥载。[7]

相传有巴、樊、瞫、相、郑五姓,皆出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巴氏出于山上的赤穴,而其余四姓出于山上黑穴。后巴氏子务相智取得胜为君,统治五姓为廪君。廪君死后化为白虎,成为后世崇拜对象。土家语廪、利相通,利即为虎,有学者认为廪君即为“虎君”。廪君蛮生活活动区域为鄂西,后渐向渝东、湘西北发展,巴氏势力大张,故以“巴子”“巴方”见诸于史籍。《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后称巴子。

其四,廪君蛮与今土家族有族源关系。其后裔喜歌舞,善纺织,曾向秦贡“賨布”。板楯蛮,亦称“賨人”,属先秦时巴国境内一土著部落,主要活动于今渝东一带。因作战跷勇,惯使木板上蒙虎皮的楯,故名。板楯蛮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首领称“渠师”。相传秦襄王时,白虎害人,族人曾为秦除虎患有功,得秦嘉许优待。汉代助刘邦定关中。板楯蛮,长于猎狩,勇武善战,号为“神兵”;又善跳巴渝舞。《华阳国志·巴志》谓板楯蛮:“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4]14今土家族摆手舞,有巴渝舞遗意。故板楯蛮亦为土家族主要族源。

其五,春秋战国之交时期,巴人以廪君蛮、板楯蛮组成的两支劲旅,是图以鱼盐铜铁之利,打通北向中原的通道,于是伐楚之鄾,被楚人打败后,沿汉水而下江,再沿江而上,直至江州。不料,楚人在长江三峡一带,布下重兵防堵,迫使巴军改道而行,一支军队进入巴人先民祖居地清江流域,一支军队进入澧水流域。两支军队经过与当地土著百濮、南蛮、越人,反复争夺,最终立稳脚根,族居清江、澧水流域,后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成土家族。而三苗后裔南蛮之苗裔,则迫于争战及生存压力,继续向西北退守云贵高原大山丛中;向南退守今湘西、黔东南,成为今苗族的主体民族;退守澧水流域的一支巴军,多族居于今石门、慈利、桑植及张家界市区、武陵源区境内。

石门。作为地域、政区地名,较著名者,据不完统计,大陆境内不下数十处。其中地域地名11处,行政地名26处。行政地名中县级地名有四,分别是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北魏置的石门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唐武德置的石门县;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清康熙置的石门县;今湖南石门县南朝梁末改澧阳县为石门县。[4]688

石门县得名,历有四说。一说《辞源》:“隋废(郡)为石门县,以县东有横岭,凿而为门,又西江岸有石桥,北有石嶂崖,南有石臼门,望之如门,故名。”二说明隆庆《岳阳府志》谓石门县“以天门山名”,又云“石门之山,有石门二:一县西十五里官道中,两岸壁立如门,高二丈;一江滨水道中。或曰县名取此,其实以天门郡改也。”三说《读史方舆纪要》谓“石门山,县西二十五里,岩石壁立如门,县以此名。”四说县城东二里,两崖壁立如门。明清谓之石门八景之一,曰“石门峭壁”。四说之中,今仍有争议。共和国《湖南地名志》则取多元之说。[8]今国内地志多认同《读史方舆纪要》之说。我认为以上四说中,第“四说”即“石门峭壁”说,较为可信。

石门,自古以来是认同度较高的地名。作为自然地名或地域地名,在今石门县内有数处。作为石门县名,当取“石门峭壁”之说。一是按《水经注》载:澧水“东经渫阳县南,晋太康中置。”以县治驻渫水北岸得名,治所约当今石门县维新场,属天门郡,寻废。渫阳县废后,置澧阳县,于今县城处立县治,属天门郡。因县治驻澧水北岸(今石门县城北岸街区),故名。其时,石门,作为地域地名,早已得名。澧阳县改称石门县时,应以近地有石门山,山麓有“石门峭壁”得名。二是石门县得名后,以“县西二十五里,岩石壁立如门,县以此名。”乏据。因石门作为自然地名,得名当在巴人族居此地,演变成土家族后,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置县之前,“石门峭壁”早已得名。石门县实际上,是以“石门峭壁”地域地名为名。三是“石门峭壁”为当地旧时八景之一,世为名胜,在县人中认同度极高。命为“八景之一”,表明“石门”作为地域地名,源远流长,这符合古人在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多以“近物取名”的现状。

石门县,何时设置?

今有二说。一说清光绪《湖南通志》:“石门县,梁敬帝绍秦元年(555)西魏置。澧阳县改为郡治。”又云:“天门郡,吴永安六年置。按天门郡以天门山而名改。今天门山在永定县。”共和国《辞海》(缩印本):“晋置澧阳县,南朝陈改石门县。”共和国《湖南古今地名辞典·石门》:“南北朝梁末,西魏受梁王萧詧降,改澧阳县为石门县,为石门郡治。”

二说民国《辞源》谓湖南省石门县:“三国吴析置天门郡,晋置澧阳县为郡治。隋废为石门县。”查考有关国史地志,多从此说。《梁书·卷五十六》梁天监太清元年(547):“荆州刺史湘东王绎遣世子芳等,兼司马吴晔、天门太守樊文蛟下赴京师,营于湘子岸前。”《宋书·卷三十七》:“天门太守,吴孙休永安六年(263),分武陵(郡)立。充县有松梁山、山有石、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门’,因此名郡。”《陈书·卷三》陈天嘉元年(560):“甲子,分荆州之天门、义阳、南平,郢州之武陵四郡,置武州。”又云天嘉二年(561)秋七月,“周将贺若敦自拔遁归,人畜死者十七八。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郡悉平。”

这表明公元561年,天门郡并未改成石门郡。《晋书·地理志下》:“天门郡,吴置。统县五,户三千一百。零阳、溇中、临澧、澧阳(今石门县境)。”《隋书·地理志下》:“石门,旧吴天门郡,平陈,郡废。”《旧唐书·地理志四》:澧州“石门,吴分零阳于此置天门郡。隋平陈,废天门郡,以废州为石门县。”唐《元和郡县图志》:澧州“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分武陵郡西界立天门郡。”“石门县,按今县即吴之天门郡。”《水经注·澧水》:“澧水又东经澧阳县南,南临澧水,晋太康四年(283)立,天门郡治也。”

从上引文献看,澧阳县辖即今石门县境,属天门郡。天门郡治首驻今张家界市永定区。[6]3澧阳县(283)置县后,天门郡迁驻澧阳县治,郡、县同治(今石门县楚江镇)。共和国《石门县志》(1978-2002):“南北朝为澧阳县隶天门郡。561年改天门郡为石门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罢石门郡建石门县,隶澧州。”今大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湖南》《中国地名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皆从此说。

天门郡,改称石门郡,国史无载,地志多录。石门县设置,今地志多从《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之说。这是对的。不过,石门郡、石门县设置问题,仍可探讨。

中央王朝于此置石门县后,实际上县域内多为土家族首领统辖。从秦至隋,各王朝在湘、鄂、川、黔边疆地带,设置郡县,委派官吏,但控制松施,时断时续,加之战争频繁,长期动荡不安,各土酋内部之部族势力彼此消长,活动范围时大时少。

北周武成至天和(559-566)年间,信州蛮首领冉令贤屯据水逻城,“蛮”帅向五子屯守石墨城,向宝胜据守双城,以峡江为中心,实行割据,势力范围达2000余里,彼此联络声援,共同抵御北周军。[9]唐代在湘、鄂、川、黔边疆地带,置羁縻州县,对归顺的土家族首领,委以官职,治理其地,并准其世袭。境内稍定后,又动荡兵争,割据称雄。自“溪州蛮”首领彭士愁(一作仕然),与楚王马希范缔结盟约,铸铜柱立于溪州会溪(今永顺县芙蓉镇王村),从此彭氏获得合法地位及领地,统治湘西800余年,使该地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宋承唐制,汉族与土家族交流日多,生产有所发展。封建领主压榨盘剥土民,亦常驱“土兵”至汉族区掳掠人口、财富。后朝庭在土汉杂居区,设制土丁弓弩手,计口授田,且耕且守,使部分土民摆脱封建领主人身依附。元至清康熙间,立土司制度。境内略安,经济文化略有发展。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设府、州、厅、县,直任官吏,派兵驻防。封建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土民终得一份土地,成为农民。[9]8~10

清康熙三十五年(1706),石门县始设乡里。民国扩乡建镇。民国32年(1943),改中心乡为楚江镇(今县城),全县共有20乡,1镇。共和国成立后,设区扩乡。后区划几经调整,县域略变,县治仍驻原址。至2002年12月全县有11镇,8乡,6个农、林、场及管理处,辖809个村(居)民委员会。

石门县境地处湘西山地东北部,沿澧水及支流有少量冲积平原。地势殊异,资源丰富。气候湿润。河溪众多。富农产多竹木。油桐产量居湖南省前列。畜牧业发达,为省内山羊主要产地。[5]2158土产有壶瓶山银针、桐油、生漆,尤以“柑橘之乡”,闻名于世。矿产有磷、铁、煤等30多种。其中雄黄储量为全国首位。水陆交通方便。工业有一定基础,多轻工业。古迹有十家坪商代文化遗址、始建于唐的夹山寺。名胜有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纪念地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王尔琢故里。

参考文献

[1]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38.

[2]石门县志(1978-2002)[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3:30.

[3]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208.

[4]任乃强较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

[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514.

[6]张家界市情大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30-331.

[7]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18-1920.

[8]湖南地名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1139.

[9]湘西文化大辞典[M].长沙:岳麓书社,2000:8.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