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34302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强组织 聚力量 见成效湖北省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2-10 阅读:307 次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

杨 虎 屈嘉昕


今年8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的通知》,湖北省各地踊跃报名,展现出极高的积极性,通过沟通争取,最终竹山县、秭归县、保康县、钟祥市、监利市、通城县、恩施市等7个县(市)被民政部确定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市)。

加强组织部署,有序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名单确定以后,湖北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高度重视,省民政厅第一时间将相关通知精神传达给试点地区,试点县(市)民政局积极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

10月13日,省民政厅组织7个试点县(市)召开试点工作交流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切实把试点工作的举措落实落细,进一步加强了试点地区的交流沟通,分享了各试点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相互取经,取长补短,开阔思路。

通城、监利、保康、钟祥、恩施、竹山、秭归等地先后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民政局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筹推进试点相关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县(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股)工作人员为主要人员,有的聘请当地文史、地名等方面的专家,有的依靠第三方技术单位,组建试点工作专班,一起出谋划策,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研究试点工作,有效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落实。

凝聚多方力量,夯实试点工作基础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安排专人对接各试点县(市),通过网络形式对各试点地区在地名采集、上图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培训。各试点县(市)组织动员各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村干部积极参与相关培训,认真学习民政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及“乡村地名服务群”的各类培训资料,熟悉地名采集上图流程。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湖北各试点地区结合既有资源,借势发力,确保了试点任务高效推进,试点内容有效落实。

监利市民政局与百度湖北分公司取得联系,邀请百度专业工作人员到监利对相关人员开展地名采集工具和百度百科使用方法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各试点地区的工作能力。

竹山县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乡村平台体系,高位推动此次试点工作,借助数字乡村平台建设的有利时机、技术力量和人员优势,县民政局主动与省地质局驻竹山县乡村振兴工作队联系,共同实施“地质+地名服务”建设项目,目前已搭建形成包括乡村地名、智慧平台、村域“一张图”等微信小程序和管理后台在内的数字乡村平台体系。

保康县将此次试点工作与湖北省目前正在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寻找和发现推动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最终选择了后坪镇车峰坪村开展一体推进试点相关工作。

发挥资源优势,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根据安排,湖北省各试点县(市)开展了“有地无名”“有名无标”和不规范地名自查梳理工作,通过对本辖区内“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的情况进行摸底,形成了一批地名清单。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与高德、百度地图软件进行信息比对,确定了拟新增、报错地名的需求清单。截至目前,湖北省试点县(市)在前期调研摸底中,已收集乡村“有名无标”地名7000余个,需要更新更换标志的900余个,互联网地图中缺失或错误的地名约150个。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情况得到进一步规范,不规范地名存量逐步减少,乡村地名标志设置及管护责任得到进一步加强。

同时,各试点县(市)充分结合当地地名文化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利用百度百科等网络平台对当地的地名文化进行推介,并将当地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名优产品等进行梳理,形成百度词条。秭归县经过前期的摸排调研工作,形成了一批以屈原文化为主、多种文化共存的特色地名文化重点推荐清单,其中新增词条69个,补充完善词条12个,“屈原八景”等地名文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钟祥市通过梳理形成了重点宣传推介的地名与特色资源信息表,涵盖历史、地理、姓氏、传说、风景名胜等词条40个。通城县深入开展红色地名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着力查找和挖掘承载党的光辉历史、奋斗历程、红色精神等元素,以通城县苏维埃旧址、罗荣桓纪念馆等为脉络,开展红色地名故事征集及宣传活动,利用编著出版的《通城地名故事》《通城红色地名故事大全》等红色文化丛书,拍摄地名故事短视频,举行摄影比赛等,助力美丽乡村地名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