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4106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桑植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2-09 阅读:909 次

来源:今日头条

彭雪开

摘 要:桑植置县后,其得名源于境内桑植坪。桑植坪得名,与古巴人生活此地善积“賨布”有关,亦与土家族种桑养蚕,密切相关。清初置安福县,以境内企求“安定幸福”为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土司长官纷纷“献土归流”,逐改安福县为桑植县,仍袭古地域地名。

关键词:桑植地名,桑植坪,安福,源流考释

桑植境域,远在3-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溇澧沿岸就有原始人活动。上古属三苗国地。夏、商、周属“群蛮”濮、越之地。春秋属楚国势力范围。战国属楚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慈姑县地。(1)西汉属武陵郡充县地。东汉沿袭之。后随朝代更替,历有所属。直至五代境域为土著部落酋长所辖。宋属慈利县地,列土始为土司辖地,亦为各朝寨、所、卫驻辖之地,直至清初置县。

清代《桑植司志》:“巴蜀盘龙洞主向嗅发长子向思胜,于宋景炎三年(1278)奉名来桑征苗,时桑植土酋苗酋来附者五十二处。胜率领土苗酋入朝服化,因功授湖广桑植等处军民宣慰使司职。”颁发印篆一枚,印信13颗,拥有上、下桑植地,并兼辖施州三里下军民。共和国《桑植县志》:“(宋)景炎三年(1278),置桑植宣慰司,辖上、下桑植地。”(1)8此后,桑植之名,记于国史、地志。

桑植,亦名桑植坪。作为自然地名,得名约在东汉。

桑,蚕桑。《诗·幽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徵行,爰求桑桑。”《诗·魏风·十亩之间》:“十里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说文》:“蚕所食叶木。”皆释为此义。古今文中本义指桑树,落叶乔木,叶可喂蚕,皮可造纸,果可食可酿酒,嫩枝、根皮、叶、果,皆可入药。(2)

植,《战国策·燕策》:“蓟丘之植,植于汶篁。”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李善引注薛踪曰:“植,犹种也。”《古诗为焦仲妻作》:“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广雅·释地》:“植,种也。”后多引申为树立,扶植之意。古今文中本义指栽种。

坪,《说文·土部》:“坪,地平也”。桂馥义证:“地平也者,《广雅》:‘坪,平也。’赵宦光曰:蜀峨山有雷洞坪。”《正字通·土部》:“坪,地平也。”唐温庭筠《观棋》:“闲对楸坪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庐。”古今文中本义指平地。今文多释为山区或丘陵局部平坦的场地,亦或指台地(3)。坪字释义,多在东汉末时期。唐、宋时,“坪”字已入诗文。

我国种桑养蚕,始于殷商时代。其时,就有丝织物的出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斛(饮酒器具)、铜铖(兵器一种)上,附着丝织物残痕,表明其时中国已有丝织物。《诗》《书》《易》《礼》诸籍中,言蚕桑之事甚多。《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史记·吴世家》记:楚平王十一年(前518),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因争采桑叶,而引发楚、吴两国发兵相攻。这表明楚、吴两国蚕桑业,已成了两国的重要经济支柱。我国古人以桑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春秋时期,植桑养蚕缫丝织布,已成为农家常事。战国时栽种蚕桑植物之事尚稀,至东汉则大行其道。故汉代才有“丝绸之路”的出现。

桑植坪,得名于何时,史无明载。然而,得名当与土家族于此种桑养蚕有关。其源头与古巴人生活此地有关。

《左传·昭公九年》(前533):“巴、濮、邓、楚,皆吾南土。”《史记·楚世家》:“楚伐随……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张守节《史记正义》说濮人在“楚西南”。楚武王大启群蛮后,占有今川、鄂、黔交界广大地区。“群蛮”主体当指武陵山区的百濮、巴、苗、越人部落。

巴人何时族居澧水上游流域?亦有迹可寻。

《华阳国志·巴志》:“《春秋》鲁桓公九年(前703),巴子使韩国服告楚,请与邓为好。”楚子成其事。后邓人夺巴子贡币,巴子伐邓,败之。“其后巴师、楚师伐中,楚子惊巴师。”“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巴伐楚,克之。”第二年,楚文王率军反击,败巴人于津(一说在今湖北枝江西,一说在今沙市)。公元前477年,《左传·哀公十八年》(前477):“巴人伐楚,围鄾 ……三月,楚公孙宇、吴由于、逑固,败巴师于鄾(今湖北襄樊市东北)。”“是后,楚立夏监,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于盟会希。”(4)

巴人“围鄾”的目的,是欲以巴国鱼、盐、铜、铁之利,打通北上通道,与中原诸侯国经商通利。围鄾败后,巴国军队一支,被楚军围堵,被迫退入鄂西百濮族居的清江流域,后其中一部分又退入湘西北澧水中上游,族居在今临澧、石门、慈利、张家界市区及桑植县一带,成为土家族之先祖。(5)

土家族,自称毕兹尔,亦称“溪里卡”,系古巴人廪君蛮、板楯蛮之后裔,为湘、鄂、川、黔土家族之先祖。(6)《后汉书·南蛮传》中有廪君蛮、板楯蛮的详载。廪君蛮主要活动于鄂西,后渐向渝东、湘西北发展;其首领死后,相传化为白虎,成为族人崇拜对象。土家族“廪”“利”相通,“利”即虎;有学者认为“廪君”即为“虎君”。今土家族奉白虎为神,即为此意。

廪君蛮后裔喜歌舞,善纺织,曾向汉朝廷贡“賨布”。 (7)何以谓賨?《说文》:“賨,南蛮赋也。”《太平御览·卷一二三》引《十六国春秋》云:“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其人,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遂名焉。”由此板楯蛮亦称“賨人”。

《华阳国志》谓板楯蛮(賨人):“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善舞。”因作战骁勇,惯使木板上蒙虎皮的楯,故名。曾助刘拜平定关中,号为“神兵”,又善巴渝舞。这些皆与今土家族信仰崇拜,善跳摆手舞有文化依源。廪君蛮、板賨蛮,皆为土家族主要族源之一。

桑植坪,得名于东汉。

其一,秦汉间,族居今澧水流域的巴人,种桑养蚕,纺织“賨布”以贡朝廷。事实上商周时,巴人就善纺织。1992年《大庸市览》:“1981年在《桑植》朱家台茱土发掘商周时期陶器、陶片为主绳纹、凹纹最常见,也有如土家人服饰压边的角尺纹陶片。”出土的早商时期坟墓器物及居址,有土著特征;墓中出土的许多图案,同现在土家族的织锦图案,基本吻合。(7)663这足证濮人、巴人在商周时代,就善纺织。

其二,东汉时织锦业发达。《论衡·程材篇》:“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今河南睢县)俗织锦,钝妇无不巧。”至三国时蜀锦已取代河南襄锦,成都蚕桑业发达,蜀锦蜚声中外。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说的就是蜀锦的秀丽。唐宋以来,官至府有专门织造机构,织锦品种繁多,花色斑斓。尤其是唐末五代时,马殷为楚王,在今湖南境内,倡导种桑养蚕,以蚕黄丝为税,湖南蚕桑业得到大力发展。这应是秦汉时蚕桑业发展的确证。

其三,战国《禹贡》载荆州厥贡:有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斡、栝、桕、砺、砥、砮、丹……菁茅,厥篚、玄纁、玑组等。“玄纁”即为黑紫色浅赤色丝织品。近几年湖北、湖南楚墓中出土的丝织品看,品种繁多,工艺精细,可知洞庭湖南北地区蚕桑业和丝织业,都很发达,工艺水平高超。(8)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140多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针法多样,绣工纯熟。(9)可见其时今湖南的丝织业水平极高。

其四,《宋史·真宗纪》:“大中祥符五年(1012),蛮酋田仁琼贡溪布。”溪布,史称峒布、峒溪布。宋代朱辅《溪鸾丛笑》:“苗锦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斓可观,俗用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賨布、溪布、峒布,秦汉时多以蚕丝、苎麻为之,至唐宋时当以丝、棉为主,苎麻次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朝廷发桑子20担于保靖乡民种植,大获其利。这应是唐宋以来湘西遍植蚕桑,缫丝织锦之余韵。明清时,称“溪布”为“土锦”或“斑布”。清光绪《龙山县志·风俗》:“土苗妇女善织锦裙、被,或丝线为之,或间纬以棉,纹陆离有古致……。又织土布、土绢,皆细致可观。这便是土家织锦。”

由上所述,桑植坪得名,约在东汉,具体时限仍可稽考。其时,一支巴人族居此地,与百濮后裔种桑养蚕,缫丝织“賨布”为业,始为村落自然地名,后这一带蚕桑业渐兴,名声日隆;“賨布”除进贡朝廷外,还可通过澧水干流下洞庭而至湖广。后来人口增多,村邑扩大,蚕丝业更兴,交通也可。约在北宋初,由自然地名演成远近闻名的地域地名。

其时,今桑植县芭茅溪乡,古称荒溪洲,因地处大山四合之中,溪流两岸,遍生芭茅,延绵数十里,故名。荒溪中有一村已名桑植坪。宋绍兴三十年(1160),朝廷钦旨“改荒溪为桑植司”,司址驻桑植坪,故以此为名。明隆庆《岳州府志》:“以地产桑名其地。”至元大德年间,因司址地偏,桑植宣慰司使向思胜,移司址于“官屋场”(今纱塔乡茶盘口村)。此地后倚高山,前临澧水,上下皆峭壁,唯前方一渡口可入,筑墙为城,方圆里许,修有跑马场、烽火亭,名为“老司城”。清康熙年间,土司司治又择其上游8公里处新街,历10余年修建成“新司城”。改土归流后,改为千总署衙,民国毁于匪患。今两处司城,仅见残垣及遗址。(1)526

桑植县,曾名安福县,因县治设安福所(今澧源镇)而得名。

宋《元丰九域志·澧州》:“慈利……四乡。索口、安福、西牛、武口、澧川五寨。有九度山、溇水。”(10)《宋会要方域》:“索口寨,在澧州慈利县(非今慈利),天禧二年置。”西牛寨(不详),武口寨(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庸所乡武溪村一带,澧州寨(今澧县城区)。宋乾德元年(963),宋将遣延钊占领澧州,慈利县遂为宋属,在今桑植县城,古称瓦窑岗的地方设安福寨,隶慈利县。宋开宝四年(971),置柿溪州宣抚司。次年建署衙于上峒(今桑植上峒街)。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安福寨寨址设安福守御千户(简称安福所),隶九溪卫,有千户10人,百户10人,领旗军隘于2240人。(11)明万历《慈利县志》:“安福守御千户所城,在县西北二百九十里,十四都,周围三里四十步,高一丈七尺。洪武庚午,九溪左所千户李樵始筑之。”

北宋之“寨”,亦称知寨,是一种结寨性质的准军事据点,一般设知常,归县属。有文知寨为正职,武知寨为副职的常设机构,亦称巡检司寨,为县派驻乡镇要津关卡的巡防机构,主管一域之内的社会治安,可一县一寨,一县数寨或数县一寨。编制一般数十人或一二百人不等,个别大都也达五六百人。宋代湘西设寨,一般一县一寨。宋之后,有的在知寨基础上,设卫所或置县。

安福,何以为名?

安,《说文》:“安,静也。”《尔雅·释话下》:“安,定也。”在甲骨文中,字义表示女人在宅中一副安然的样子。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安稳、静适之意。福,《释名·释言语》:“福,富也。”《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古今文中本义指幸福。实指富、贵、寿、考齐备为福。安福,即指安定幸福之意。用之于地名,是企愿境内安定幸福。

安福所之设,当与石门土家族首领夏德忠举事有关。

《新唐书》《宋史》等有关史籍记载:朝廷对湘西独立半独立的少数民族地区,自唐太宗始至开元年间,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建立了羁縻府州约850余个,分为都护、都督府、州、县四级。在湘西地区置黔中、溪、灵溪等羁縻州。至宋代,湘西共设38个羁縻府州,府州下设县和峒。州有刺史,县有县令,峒有峒官。何谓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云:“羁,马笼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权官仪》:“马之羁,牛之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绊也”。

唐宋时对边疆少数民族施行一种“以夷制夷”的笼络怀柔制度,谓之羁縻制。其特点一是以其部落置州县;二是各州刺史及属下峒主,均由原部落首领世袭任职;三是朝廷一般不直接向羁縻州的居民,征收固定赋税;四是羁縻州刺史可养本部兵马。湘西地区从宋代开宝四年(971)置柿溪州宣抚司始,至清雍正年间,共约750多年历史。史称土官,任其官世袭,岁贡朝廷溪布、麝香、水银、丹砂等,史称“土司制度”。元、明两代因袭完善。

这种制度对边疆经济开发、社会进步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其封闭性割据性之特点,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在土司制度下,湘西土苗各族人民,生活极其贫困。至元正十二年(1352),湘西农民瑶役赋税进一步加重,其时张家界茅岗都元帅府横征暴敛,迫使慈利县土官覃垕联合九溪十八峒蛮万余人,响应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号召,反抗元朝统治。《明史》:“洪武三年(1370),慈利安抚使覃垕连构诸蛮入寇,征南将军周德兴平之。”

明朝建立后,湘西一带租赋更重。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为剿灭四川义军,从湘西发兵入川,数万明军过境湘西,与民争粮,加之慈利县一带,连续两年大旱,饥民无食,以观音土、野菜等充饥,甚至以人为食。时任慈利安抚使覃垕,又被朝廷改任湖广理问,覃垕觉得兵权被削,于是率土家军举事,史称“覃垕作乱。”覃垕以茅岗寨子为中心,与明军对峙一年。明军攻陷茅岗寨后,覃垕被捕,解押南京以“谋反罪”凌迟处死。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二月,湖广安福所(今桑植县城)千户夏德忠,在覃垕老叔的鼓励下,联合九溪峒蛮造反,败后被擒问斩。《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五》: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湖广安福千户所千户夏德忠诱九溪洞蛮作乱……命置九溪、永定二卫,改大庸卫为千户所。”实际情况是明洪武二十二年,安福守御夏德忠,联合慈利土民举事,破袭石门、慈利二县。朱元璋急调靖宁侯叶升,东川侯胡海和征南将军周德兴,领兵10万,在今九溪、李家峪、大庸、桑植一带,征讨土酋夏德忠,平乱后,于第二年(1390)设置九溪卫,领前、后、左、中、右5所,并辖添平、麻寨,安福3个千户所,成为镇控少数民族的军事防御机构,属九溪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安福所千户李樵于瓦窑岗酉水一侧,垒土筑安福所城。清《读史方舆纪要》,“城周五里有奇”。明永乐四年(1406),于此设桑植安抚司,领容美十八峒,隶九溪卫。宋开宝四年(971),设柿溪宣抚司,辖今桑植县部分乡镇。

清雍正四年(1726),桑植安抚司“改土归流”。清雍正七年(1729),清朝将桑植安抚司向国栋,安置于河南开封府,割慈利十四都地域及安福千户所旧域50里与桑植安抚司地,置安福县。亦云清朝裁九溪卫、永定卫并以澧州部分地,置安福县,以安福旧所为名。(12)治今澧源镇,属永顺府。以朝廷任命的知县主事。

清同治《桑植县志》:县令“平瑶役,听狱讼,兴教化,历风俗。”清雍正十三年(1735),上峒长官司向玉衡,中峒长官司向朝明,下峒长官司向梁佐,献土归流,朝廷改安福县为桑植县,沿袭桑植安抚司旧名,县治仍驻原址。至乾隆二年(1737),桑植县令奉令与慈利、永定县令,会勘县界,自此后县域初定。

民国、共和国时期,县域略变,县治未迁。(1)39民国3年(1914)属辰源道,民国11年(1922)直属省。1949年属永顺军区。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后县域略调,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更改,1988年属大庸市(1994年改称张家界市)。(13)

安福所,实由酉水所迁改而来。明洪武四年(1371)千户刘武忠,建酉水所于酉水北岸周家坪(今桑植县澧源镇五里桥村。)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酉水所为安福所,以求:“安定幸福”之意为名,所治迁酉水南岸之瓦窑岗(今桑植县治)。桑植境内,据出土文物考证,商代已有砖瓦生产。瓦窑岗,因古时乡民于此用柴火烧制瓦砖而得名。从《湖南桑植县朱家台战国瓦窑和水井发掘报告》看,战国时这儿就有瓦窑、水井、瓦当、筒瓦、储水池等物。(14)得名很早,具体时限可进一步考证。

境内地处湘西中低山地,峰峦遍布,地貌殊异。沿澧水两岸有河谷平原。气候湿润偏凉,雨水较多。交通偏远,水上交通较方便。农产有稻、玉米、甘薯等。富有林产,盛产木竹、油桐、油茶、板栗、猕猴桃、棕片、生漆、药材等。有电石、卷烟、氮肥等企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境内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一部分。纪念地有贺龙故居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13)2576

参考文献

(1)桑植县志[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39.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76.

(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005.

(4)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

(5)彭雪开.石门地名源流考[J].中国地名,2013:(10)

(6)石门县志(1978-2002)[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3:30.

(7)湘西州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663.

(8)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5.

(9)长沙风物大观[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06.

(10)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71.

(11)中国张家界历史文化博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

(12)临澧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55.

(1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576.

(14)张家界市情大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3.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