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40281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上党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2-02 阅读:1868 次

来源:长治民政


一、名称来历上党,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山西东南部的一个古地名,古潞泽辽沁四州一带,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东部依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为界、西部依太岳山和中条山与晋南(也称河东)接壤。上党,取“以天为党”之意。最早载明“上党”之名的,是《国语•越语上》,出自吴越争霸时吴国最重要的谋臣伍子胥之口。但关于当时上党的区划,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后来学者估计在“两山两河间”,即“太行与太岳之间、漳河与沁河流域”。《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也就是说,上党是指与天靠得最近的处所,亦谓最高的地方。战国思想家荀子称其为“上地”,宋代大文豪苏轼誉之为“天下脊”,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形容道:“太行山,河北诸州皆旋其趾,潞州上党在天脊最高处,过河便见太行在半天,如黑云然”。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上党,山光水色优美,文化传承悠久,英杰雄才辈出,文明郁积磅礴,此地向来金戈铁马,烽烟不断,为历代“建功立业”者所倚重,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这里既有亘古长存的历史足迹,留下了众多举世无双的上党古建筑,又有今日始开的时代芬芳;既蕴藉历史的雄浑博大,又焕发未来的神韵风采。


二、历史沿革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属韩国。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为其中之一。《史记正义》云:“秦上党郡,今泽、潞、仪(仪州,即辽州,大约相当于今之榆社、左权、和顺、昔阳一带)、沁等四州之地。”治长子(一说治壶关)。关于上党郡辖县,《汉书•地理志》上有“领县十四”的记载,即长子、屯留、余吾(屯留余吾)、铜鞮(沁县)、沾(昔阳)、涅县(武乡)、襄垣、壶关、泫氏(高平、陵川)、高都(晋城)、潞(潞城、黎城)、陭氏(长子、屯留西和安泽东)、阳阿(泽州大阳)、谷远(沁源)。除此十四县外,《水经注》还提及获泽(阳城)、端氏(沁水)。汉代以后,其范围逐步缩小,先后分出乐平郡(今晋中东南)、建兴郡(今晋城)、义宁郡三郡。唐武德年间,改上党郡为潞州。开元十七年(729年),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辖上党、壶关、长子、屯留、潞城、襄垣、黎城、涉县、铜鞮、武乡等十县。其中上党县是长治县(今上党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名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壶关县地分置上党县,属潞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上党县废入潞州。自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复存在,直至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调整长治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87号),改长治县为上党区,“上党”这个地名又重新走出历史。二千余年间,上党地区行政区划有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三、地域文化(一)人文文化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名士登太行观赏山川河流之秀丽,进上党领略历史文化之悠久,驻长治赞叹人文风情之俊美,或文或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骈文绝句、文章佳作。这些熠熠生辉、流远久远的精品佳作,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上党的古风古韵、美景名胜、人文地理、淳朴民风,记录了文人墨客对长治那份挥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恋。苏轼的友人梅庭老到上党任学官时,苏轼写下了《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这首词:“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苏轼所言“上党从来天下脊”,说明上党地势险要,因其地理位置而闻名天下,当然,除此之外,上党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也广为流传。上党堆锦俗称长治堆花,是山西省长治市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工艺美术行业中唯一保留的一个地域性民间手工艺品种。堆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动物活灵活现、花草逼真诱人。用丝绸、锦缎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给这一民间工艺增添了神秘色彩。上党堆锦也被称为立体国画。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李隆基在上党地区担任潞州别架时将宫廷里用丝绸制作的工艺品“堆绢”带到了上党古城,后流入民间,于是上党民间就有了一种叫“堆花”的手工艺品。经千余年的历史沧桑,这一手工技艺日臻完善。1915年,李模父子的一套《春夏秋冬》堆锦四条屏,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银质奖,蜚声海内外。民国年间,收藏堆锦曾一度成为当时达官贵人追逐的一种时尚。在古代的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丝织品,所以堆锦在用料和工艺上都极为考究。上党堆锦以丝绸织物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絮棉花、拨硬折、捏软褶、渲染描绘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其单体造型小巧精致,以人物为例,一般身高在15至25厘米之间。因制作中各部分棉花的厚薄不均,边缘粘贴的纸捻粗细各异,再加上拨折叠压时的顺序变化,使画面产生立体感。上党堆锦对人物的头、手、佩饰、道具的制作要求十分精细,手指必须内填棉花,外包绸缎,头饰、道具要用金银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些地方还要彩绘。上党堆锦艺术无论是对人物的塑造,还是对花鸟动物的刻画,都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尤其是堆制出的佛和菩萨的造像,不仅体现出了传统佛教艺术中的庄严、肃穆和神秘的色彩,而且成功地融入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温柔婉约之美和崇高庄严之美融合在一起。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层次、变幻莫测的纹理、优美而不失质朴的情趣,形成了堆锦独特的视觉效果。


上党戏曲作为地方戏彰显着独特的魅力,种类也丰富多样,有上党梆子、上党落子以及潞安鼓书等。上党梆子流行于今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2006年5月20日,上党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中国北方地方戏曲中,上党梆子的声腔特点十分明显,其曲目的丰富性、以及对民间文化生活的依赖相融性,尤其是五种声受苦的共存性,在全国实属罕见。代表人物有段二淼等人,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佘塘关》等剧目。保护传承上党梆子,对丰富晋东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也叫 “上党落子腔”,腔调优美动人,是山西上党地区的主要剧种之一。上党落子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河北省武安落子的基础上,经黎城县民间老艺人王四虎父女90多年的余韵翻新,然后又经晋东南有关部门专业戏剧工作者进一步充实加工,才形成具有上党地区乡土风味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上党地区主要剧种之一。它流行于上党地区的黎城、平顺、壶关、长子和长治一带,在上党戏剧中排行为老二。这个剧种不但擅长风趣的家庭生活小戏,而且更适合排演多种题材的历史传统大剧,深受当地人群喜爱。2008年6月7日,山西省潞城市、黎城县申报的“上党落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潞安鼓书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大鼓”等别称。潞安鼓书善于吸收兄弟艺术形式的长处,对丰富群众生活、繁荣地方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曲调丰富,旋律优美,富于乡土气息。潞安大鼓综合了戏曲演唱和击板说书两种形式的优点,是以各种民间乐器演奏为惯托,表达人物丰富思想内容和大型史实情节的一种独特乙术形式,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经历,在中华其它民间文化中实属军见。发掘、抢救和保护潞安大鼓,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文化史,乃至对世界音乐文化史,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潞安大鼓和民间社火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情社会主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006年5月20日,该潞安大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旋、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从长子县西南呈村元代就制造锣鼓乐器看来, 至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境内多数县的大村大镇,都有八音会,有的称为“公议会”、“ 同乐会”等。曲牌有粗犷激越的“火雷炮”、“十大反”等,有细腻悠扬的“节节高”、“戏牡丹”等,已经收集到的曲式有百余种。八音会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深受群众喜爱。


沁河,又称沁水,春秋名少水,西汉始名沁水,也称洎水。沁河是中国黄河下游的支流,位于山西、河南两省境内。发源于山西沁源县的霍山,郭道镇以上为上游,郭道镇以下经沁源、阳城等县进入河南境,在河南沁阳接纳丹河后转向正东,在武陟附近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流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沁”:“沁水,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从水心声”。《山海经·北山经》载沁水(沁河)发源于谒戾之山: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沁河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沁河流域。沁河历史文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建筑、民情、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显示出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散发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魅力。(二)军事地理位置上党“北拒幽燕,南瞰中原”,“据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潞安府志》记载“潞以水名,其称上党,谓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的记载。上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自古为战略要地,向为兵家所必争,是统治者夺取霸主和统治地位的重要依托,古语有“得上党者得天下”之说。战国后期,秦赵相争上党,于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今高平市西北)进行战略决战,即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派老将廉颇屯兵于上党南界,抵抗秦军。廉颇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固守,以逸待劳,疲惫秦军,静候其变,与秦军相持四月有余。秦军粮草不济,便使用反间计,让赵王撤回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到任后,拆除原有工事,立即出兵与秦军决战。上党史正等八人获悉赵括盲目进军,决议拦路劝谏,以献酒为名,拦住赵括马头,劝他不要轻妄冒进。赵括一意孤行,将八人全部杀死。赵军被秦军断了后路,赵括在乱军之中被射死,四十万赵军丢下兵器,卸下铠甲,全军投降,被秦将白起坑杀于现在高平市的王赧(杀谷,又名脊冤谷)、箭头、围城、谷口、金门山一带。残酷的大屠杀使山川红染,血流成河,长子县的丹河便由此而得名。八义士遇难后,百姓将史正等八人合葬,立起石碑,上刻“八义士谏赵处”,今碑尚存;将村名改为八义村(属长治县),附近山河命名为八谏山、八谏河。河湾尸骨成堆,引来群犬舔食,附近村改名狗湾。八义附近的断头山、颅平沟、东坪(营)、西坪(营)、后石堡等村名也都与长平之战有关。后人为纪念八个义士,曾在长治县城西南另建一门,取名八义门。通往高平的官道,沿途以“义”命名的村庄还有义堂、信义、大义等。长子的色头(原名血头)、大堡头等地也是赵卒被杀之处。长平一战,秦军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夺取了上党,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道路基本上畅通无阻了。


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上党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使命。在解放战争时期爆发了著名的上党战役。晋鲁豫解放区,是当时全国较大的解放区之一,同时也是华北战略的中央大门,正处在敌人北犯的要冲,是国民党争夺的战略重点之一。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我军对国民党军作战的第一大战役,是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进行自卫反击的第一个大规模歼灭战。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对上党战役作了高度评价,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的十三个师全部消灭”。“人家打来了,我们就打,打是为了争取和平。不给敢于进攻解放区的反动派很大的打击,和平是不会来的。”上党战役的胜利,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为解放战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物产上党是名产之乡。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毛主席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毛主席说的“有鱼有肉”,就是指上党地区物产富饶,上党在源远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无数瑰宝。上党党参因长治古称上党,故名党参。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以党参为主药,可配制多种中药。《潞州志》中有“紫团山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昔常有紫气见山顶,团团如盖,产人参,名紫团参”;《禹贡》中记载“唐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土贡……上党郡贡人参二百小两。”此时的上党人参已是名噪一时的地方特产,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质优良,自唐以来,就是朝廷钦点的贡品。《潞安府志》在“物产卷”部分列到“党参”时,特别注明“古有人参......今所出惟党参”,并说“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上党不但出产人参,而且以品质优良著称,清代学者陆烜在其所著的《人参谱》中曾说“上党居天下之脊,得日月雨露这气独全,故产人参为最良”。因上党独特的地理环境,产出的党参奇佳,古人推崇上党人参。《紫桃轩杂缀》中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者最良,辽东次之,高丽、百济又次之。”在上党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话:“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上党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沁州黄小米与山东金乡县的金米、章丘县的龙山米,河北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米”。 “沁州黄”又称“吴阁老”,这是因为清朝康熙年间在朝做官的大学士吴琠首先发现,而得此雅号。相传300年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连庙里的和尚,老百姓也无暇施供了。在沁州檀山上的古庙里,住有一个和尚和他的几个徒弟,都是受苦人出身,为了产粮度日,就把附近贫瘠的山坡地开垦出来,种上“糙谷”。不料,经过几年驯化,所种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得米色蜡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吃来软绵喷香。不同寻常的是,用这种米熬稀粥,锅边不挂米粒,焖饭、蒸饭不就菜也越嚼越香,遂取名“爬山糙”。在朝做官的吴琠,听说家乡出了“爬山糙”,就想亲口品尝,证实一下。他到檀香山庙里品尝之后;果见名不虚传。他把“爬山糙”的名称改为“沁州黄”,并带回皇宫进贡给康熙皇帝,深受康熙的喜爱,从此,“沁州黄”声名大振,几乎年年成为贡品,供给朝廷享用。


上党腊驴肉起源于唐宋,鼎盛明清,为宫廷贡品,风味独特、久负盛名,其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四溢、回味无穷,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就是对其之赞誉。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南京等南北名城。腊驴肉与当地的凉粉、酥火烧被称为长治三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有名气的上党腊驴肉制作者当属南街黄家和西街李家,黄家制作的腊驴肉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别具风味,还有健胃、补肾、活血之功能。1982年,上党腊驴肉被评为山西省名优产品,1994年获全国首届保健精品博览会金奖。(四)上党神话上党神话在中华史前神话传说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远古神话的渊薮。上党神话涵盖了中华文明久远而又博大的内涵,折射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一篇篇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神话传说,带着诞生它们的一座座大山,高高矗立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印证着上党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兴稼穑,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划时代的伟大转折。著名的史前文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亦滥觞于此,有着“神话之都”的美誉。由此而生成许多与此相关的地名:女娲炼石天台山(长治县郝家庄乡境内),羿射九日于三 山(亦称老爷山,在屯留),精卫于发鸠山(长子县石哲镇境内)衔石填东海;发鸠山之阳称岳阳(属长子县),五阳(属襄垣县)的得名则相传羿射九日,有五日坠落于此等等。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精神,从上述地名也能看出上党地区悠久的地域文化。据说,上党地区的百谷山就是神农尝百谷的地方。长子县羊头山则是神农得嘉谷处。人们把他描述为具有牛首人身奇特形象的神人,大约是赞颂他辛勤为人民的可贵精神。羊头山在长子县东南五十里,山顶有石,形如羊头。传说,人类初起阶段,只以禽兽之肉、草木之实为生。而后,一来人类繁衍渐多,禽兽、果实不够吃了,二来偶吃有毒、腐败的事物常生疾病。这时,又出现了一位神话般的人物:炎帝神农氏。其时,正好天上下了一场谷子雨,他就率领大家把谷子收起来,教给大家耕地播种。一天,天上飞来一只漂亮的红色鸟儿,嘴里衔着九个谷穗的禾苗,有些谷粒掉下地来。神农氏又用它种出了良种嘉谷,人们吃了它,不仅可以充饥,还可以长生不死。为了救治人们的疾病,神农氏还用一条神奇的红褐色鞭子遍打各种草木,让它们显示出它们不同的药性,有时还亲自尝药,有一次,他一天之内竟中了七十种毒。就这样,他终于掌握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中药学。比干访微子的故事来源已久。微子是商朝纣王的长兄,比干是微子的叔父。纣王荒淫无道,招致朝野上下强烈反对。朝中大臣纷纷议论要废纣王、立微子。纣王闻听此事,便贬微子到微子国(今潞城微子镇一带)做诸侯。微子来到微子国,同百姓一起放牧牛羊,垦荒造田,栽桑植木,勤耕善织,修建家园。数年后,便兴旺发达起来。微子振兴微子国的消息传到朝中,朝中大臣无不称快。一向忧国忧民的比干丞相,得知此事,更是喜出望外。他从国都朝歌来到微子国,找到微子。在微子国的所见所闻,使他兴奋不已。回朝之后,他向纣王进谏,劝他效法微子,救国救民。纣王哪里听得进去。这时,纣王身旁的妲己不怀好意的地说:“陛下,他不是说要为你敬献忠心吗?你应该把他的心拿出来,看看到底是红的,还是黑的?”纣王听信谗言,竟当场将比干剖腹掏心。比干被掏心之后,竟未死去。他忍痛徒步来找微子。走到微子国东一座土山上时,卧地而死。后来,人们便在这里修了比干庙(三仁祠),塑起比干像,把这座土山叫做比干岭。(五)建筑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国内现存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多数都在山西。而在山西省内,这些古建筑又大多聚集在一处,这便是令人惊叹的上党地区。长子县法兴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翠云山上,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历史悠久,建筑奇异,环境幽雅,景色迷人,堪称三晋之名刹。搬迁复建后的法兴寺,占地60亩,依山势布局,从石阶、山门、舍利塔、园觉殿至毗卢殿,层层升高,以石阶相连,古朴、典雅、雄浑、庄重,保留了古建筑特有的风韵。法兴寺是长治市区内级别最高、建筑建筑最大、研究与观赏价值最高的古寺庙建筑群。寺内所存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园觉像,堪称“法兴三绝”名闻遐尔。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奇异,工艺之精细,实属稀世罕见。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西北郊5公里处的梁家庄,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清代重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观音堂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东西长65.65米、南北宽29.4米,占地面积1930.1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有天王殿、献亭、正殿,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配殿。堂内存碑碣二方,树一株;正殿有明代塑像500余尊,其雕塑手法细腻,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天王殿内有新修塑像四尊。殿门正上悬一块雕花大匾,是明万历十-年冬,兵部侍郎郜钦所书“观音堂”三个馏金大字。在南北两侧塑有十八罗汉,东西各九尊。有的面目狰狞、青面獠牙,有的宁静端庄、温文尔雅,神态各异。有关十八罗汉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其中送子娘娘的故事最为传奇:据说她原先是个有身孕的牧羊女,由于受人欺骗流产,便发誓要吃光人间小儿。后来她转生为药叉女, 生了500个孩子,每天靠吃别人的孩子为生。如来佛得知此事,便藏了她一个孩子,她十分悲伤,要求佛祖还她孩子,佛祖说:你有500个孩子还心疼,可你吃掉人家的孩子就不心疼吗?药叉女如梦方醒,幡然悔悟,当即畈依了佛门。百姓因她是个多产母亲,便将她敬作送子娘娘。而对她的“失足”经历却宽容大度,避而不问。观音堂为研究当地明、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上党门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潞安府衙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长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古上党郡署(后为潞安府府衙)的大门。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馀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上党门座北向南,建筑布局依次有琉璃影壁、门庭,鼓钟二楼居大门左右,二门及二门影壁,中门及东便门、西便门,牌坊、大堂、二堂及东西配房厢房,飞龙宫、德风亭 、办公院 、西花园、瀛春台等建筑。亭堂搂宫组群结合,高低错落,规模宏阔。现仅存大门 、钟鼓二楼 、府二堂、办公院、西花园等建筑。大门与钟鼓二楼平行排列,台基高峙,主从有别,错落有致。大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明间辟门,两次间青砖砌筑扇面墙,单檐悬山顶。屋顶灰脊灰兽,简板布瓦装修。钟鼓二楼青砖砌筑城垛、券洞、踏道,上筑阁楼,广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右侧钟楼上一匾书,曰“风驰”,左侧鼓楼上一匾书,曰“云动”,以示高耸入云之意。外侧钟鼓楼相衬,斗拱密致,脊兽富丽,与门庭交相辉映,是一处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庭式的古建筑。



(六)红色文化上党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等多处革命纪念地见证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铸就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太行精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集旅游观光和博物馆价值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4A级别旅游景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有珍贵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馆区主要分为主展区和游览区两大部分。主展区包括八路军简史陈列厅、八路军将帅厅、日军侵华暴行厅;游览区包括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雄风碑林、徐向前元帅纪念亭等。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国家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黎城县黄崖洞镇上赤峪村村西水窑山。1939年八路军军工一所,在水窑山设兵工厂,称“水窑兵工厂”,当时有职工700余人,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兵工厂。1940年春正式制造出第一批枪械,同年朱德总司令55周岁,为表达敬意,故定名为五五式步枪,1949年9月改制为“八一”式步枪,还制造有地雷、手榴弹、马尾弹、五零炮等。军械库设在崖壁上的黄龙洞内,该址也是黄崖洞保卫战的战场遗址。1941年11月,日军三六师团5000余人 进犯黄崖洞,八路军总部特务团900余名指战员凭借险要地形与敌血战8昼夜,歼敌千余人,赢得了敌我伤亡六比一的辉煌战绩。该址主要包括黄崖洞兵工厂厂区旧址,黄崖洞保卫战战场遗址,黄崖洞保卫战烈士公墓三部分组成,黄崖洞兵工厂厂区建筑集中在东西约280米,南北约360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山沟间,防御工事分布面积约3平面公里。1985年按照原状修复了机工房、锅炉房、图书馆和装备车间。这里曾是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作战的地方。



(七)民间典故 自古以来,城隍庙都建在城里,可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却有一座城隍庙,而且号称“天下都城隍”。据说这天紫岭上原来只有一座小山神庙。相传,当年王莽篡位,追杀刘秀来到天紫岭上。这时,刘秀已口干舌燥,无力再逃。眼看追兵将至,刘秀一急,便向山神庙里跑去。这座山神庙已破旧不堪,当门被一个大蜘蛛网遮得严严实实,刘秀惊慌失措地闯过去,那蜘蛛网被戳了个大窟窿。他进了庙回头见蜘蛛网已破,不禁叹道:“王莽贼到来,见蛛见已破,定料我在庙内,岂能活命?”想到此,他“扑通”一声跪到神台前祷告:“山神爷显灵,你若能将蛛网弥合,救活性命,他日刘秀重登龙位,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言毕看时,那蜘蛛网早已弥合,而且将门遮得越发严实。不一会儿,杀气腾腾的王莽带领人马到来,四下不见刘秀踪影,便欲进庙内搜查。他一看蜘蛛网罩门,又无丝毫破迹,便急急忙忙向别处追去了。后来刘秀登基,果真封此处为“天下都城隍”,并重建庙宇,亲书匾额。天紫岭也就叫成了“城隍岭”。至今,那庙门横额的“天下都城隍”五个大字还隐约可见。 捉马村的历史悠久,关于其来历也十分有趣。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几次想吞并上党。当时的上党守冯亭,自知不敌秦国,便将上党17城献给了赵国,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冯亭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被秦兵斩杀,没有了脑袋的冯亭仍然驾着战马跑回了长治城,有人见之大呼:“快来看哪,这个人无头却还能骑马呢!”谁知话音刚落,冯亭便倒地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冯亭的忠勇,便立庙祭祀,名为将军庙。那匹战马一直跑到城外才 被人捉住,这就是捉马村的来历。  在上党地区的长治县,也就是今天的上党区,有个内王村,传说王莽追刘秀,一路追到上党这块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刘秀性命难保,这时候,看到一块田里有个老农正在犁地,刘秀别无选择,一滚身藏在了犁沟里,老农急忙取些浮土将其掩上,并使犁地的马站立其上,马用三条腿站在刘秀藏身的周边,另一条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着了脚下的刘秀。现在的马站立的时候经常前腿蜷起,就是这么来的。王莽追来,拿枪满地乱戳,却偏偏忽略了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地,于是刘秀躲过此劫,后来做了皇帝,这就是光武帝。为了纪念,人们便取“土内藏王”之意,将此村命名为“内王”。上党,集北方城市粗犷豪放与南国城市阴柔秀美于一体的“红色之都,绿色之城,神话之乡”,南北兼容,刚柔相济,可谓坐山水秀丽之胜,拥文化昌盛之富,必为仁智者向往,千年上党的熠熠风采向世界展示着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魅力。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