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4023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移动的地名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11-30 阅读:551 次

来源:新安历史文化研究

地名是会扩大化和缩小化的。

什么叫扩大化与缩小化?

例如“深圳”原指“深圳墟”,即今罗湖区东门街道一带。后来扩大,指深圳镇,即民国中期以深圳墟为中心建立的宝安县深圳镇该镇1953年起作为宝安县县城,即今深圳市的老城区。1979年,“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后,“深圳”一名所指再一次扩大,指的是整个深圳市区域。这就是地名扩大化。地名又会缩小化。例如“宝安”原指“宝安县”,东晋时期,疆域曾经包括整个珠江口两岸区域,含今东莞、深圳、香港、中山、珠海、澳门地域。经过历代区划变迁,后来,指今整个深圳市地域(即1979年以前的宝安县域),1980年在深圳市划出南部部分区域做了经济特区(关内)后,“宝安”所指则是“关外”的重建的宝安县(因原宝安县已升格为深圳市)。而今,宝安则只指“宝安区”,只包括松岗、沙井、西乡等10个街道的地域,范围在不断缩小。这两个地名,一个变大了,一个变小了。旧时,深圳属于宝安,是“宝安县深圳镇”;现今,宝安属于深圳,是“深圳市宝安区”了。地名除了会扩大化和缩小化,还会移动。土地是不会移动的,但地名却是会移动的。比如,一个地名,原指甲地,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却变成了是指乙地,这地名就由甲地移到了乙地。这就是地名的移动。地名的移动,主要因地名扩大化、地名缩小化、人员或机构迁徙等原因而来的,而且往往多种原因同时兼有。现列举两个地名移动的例子。先说大鹏。大鹏在深圳很出名。现时,若说要去“大鹏”,一般是指前往大鹏新区或大鹏街道的范围内。若具体指某地,一般指大鹏新区或大鹏街道的政府驻地一带,即大鹏街道的城区(城镇中心)。大鹏新区、大鹏街道,乃至上世纪的大鹏镇、大鹏公社、大鹏乡等(以下统称大鹏镇),之所以以“大鹏”命名,皆因其辖区内有著名的大鹏所城而得名。以大鹏命名了镇之后,大鹏一名就泛指大鹏镇的整个地域了。此乃地名扩大化的结果。即是大鹏由原指大鹏所城的“一个点”变为指示大鹏镇“一个面”、一个大区域了。而现时若细指“大鹏”时,则会是指今大鹏街道的城区中心,亦即是指大鹏街道的政府驻地一带,而该地其实是——王母墟。王母墟在清代是著名的墟市,十分繁华,故此民国及解放后设立大鹏镇时,均以此(王母墟)为政府机关驻地。所以,当细指“大鹏”时,往往指其政府驻地,于是就指向了王母墟。这样,“大鹏”便由原来指示大鹏所城扩大为指示全镇范围,继而又由大范围指向其机关驻地(城区王母墟)。“大鹏”一名就这样便由大鹏城移到了王母墟。这就是地名的移动。大鹏一名的移动,其实是移动了好几次的。大鹏一名之原点其实并不在大鹏所城。大鹏所城之所以名叫“大鹏”,也是地名移动的结果。那么,大鹏一地名的原点在哪里?大鹏一名之原点是在大鹏山,即今大鹏新区南澳街道的七娘山。据《嘉庆新安县志·山水畧》载“大鹏山,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一名七娘山,大鹏所镇山也。昔传有仙女七人游此。以其如鹏踞海,故名。……”就是说,该山名七娘山,因“昔传有仙女七人游此”而来,而其名大鹏山,则因“以其如鹏踞海,故名”,即是因该山形如大鹏蹲坐于海旁而得名。这就是大鹏一名的原点,最初只指大鹏山。后来,大鹏山周边,即今南澳街道西涌社区一带又因地处大鹏山附近而被称作“大鹏”,后来称作的“老大鹏”。明代洪武年间,因军事防务需要,在位于今西涌村的大鹏山麓建立了所城,以地处大鹏山麓而命名大鹏所。后来,大鹏所迁址重建,在排牙山西南的乌涌村侧(即现今大鹏所城位置)重新建立大鹏城,并升格为守御所,沿用“大鹏”旧名,名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又称“大鹏守御所”、“大鹏所”等,隶属“南海卫”。这样,“大鹏”一名便由大鹏山继而到了西涌东边大鹏所,然后又跟随着军事机构的迁移,移到了排牙山西南的乌涌村侧,成为新的大鹏所,也就是现今所见的大鹏所城。而人们为了区别新建的大鹏所城与原来西涌大鹏山下的那个大鹏,便将原来大鹏山下的那个大鹏称为“老大鹏”或“旧大鹏”。在大鹏所迁去乌涌村之后,老大鹏的军事单位原址则改成了烟墩或汛。明《粤大记》载,明代在老大鹏一地设有“旧大鹏烽堠”,《康熙新安县志》则记作“旧大鹏墩”,隶属于新建的那个大鹏守御千户所。清后期,老大鹏则设有“老大鹏讯”, 隶属大鹏所防守营(即后期的大鹏协)。“老大鹏汛”在清后期的各式《新安县图》中均有标示。这说明,西涌一带是“大鹏”的“老地址”,同时也说明,明代时,大鹏城已迁至乌涌村侧现址,而原址已成了“旧大鹏”。

 

“大鹏城”原地址、“旧大鹏烽堠”、“旧大鹏墩”、“老大鹏讯”为同一地,就位于今南澳街道西涌社区的鹤薮村东边500米的“南门头”一带。而“南门头”一名即得名于原在该地的“老大鹏城”的之南城门。以上,说明了地名是移动的。从大鹏山开始,地名“大鹏”先是扩大到西涌一带(老大鹏)。后来又因大鹏所的迁移,又移到了排牙山西南乌涌村侧今大鹏所城位置。再后来,设立乡镇时,因辖区内有大鹏所城,便以大鹏为名,命名为大鹏,地名便扩大化,泛指整个大鹏镇。最后,因大鹏镇政府驻地在王母墟,大鹏一名便又移到了王母墟。例如,现时大鹏街道的“大鹏社区”并不在大鹏所城,而在王母墟。而大鹏所城所在的社区则是“鹏城社区”。“大鹏”一名就这样从原点大鹏山一步一步移动到到王母墟,足足走了二十公里路程。

 

这种例子不是孤例。仔细研究新安县地图,会发现新安县是东西对称的。东有大鹏所,西有东莞所(南头城);东有大鹏半岛,西有南头半岛。与大鹏的地名移动相同的,是与其对称的——“南头”。说起南头,其在深圳更出名。南头曾经做过东官郡郡治,亦做过老宝安县(含东莞、香港、中山、珠海、澳门)的县治。后来1573年从东莞县析出新安县后至1953年共380年里一直是新安县(民国又改称宝安县)的县城。南头一地名,现时保留在南头古城与南头街道里。南头街道乃至上世纪的南头乡、南头镇、南头公社、南头区,之所以以“南头”命名,亦是因其辖区内有著名的南头城而得名。也是由原指南头城的“一个点”变为“一个面”。而现时若细指“南头”时,则会是指今南头街道一带,亦即是原墟镇一带,即是——大新街。这也是因为设立南头镇时,以此(大新街)为政府机关驻地,于是南头一名就指向了大新街。改革开放后,分设街道时,“南头”一名又从大新街移到了现时南头街道范围。

南头乡、南头镇、南头区等,得名于南头城。而南头城最初并不叫南头城,其原称“东莞守御千户所”、“东莞守御所”、“东莞所”等,是明代初期设置的一个所城,亦隶属南海卫。明初,新安县尚未析出,其地域仍属东莞县管辖。为防务需要,朝廷在原东官郡治所在地(今南头一带)设立卫所,名“东莞守御千户所”。明万历元年(1573年)新安县从东莞县析出,该所城遂又成为了县城、衙署驻地。后来,新安县地域已不再属于东莞,该所城便不再称为“东莞所”,而是称作“新安县(县城)”或标作“新安营”了。之后,人们因该城地处“南头”而习惯称其“南头城”。那么,南头城的“南头”又得名于何处?得名于其南边的一个村——南园村。南园村在康熙时期原称南头村。在《康熙新安县志·都里》中,南园村被记作“南头村”,在一都(约今南山区)管辖范围内。

南园村吴氏在南头一带,是大族,取得功名与官职者甚多。因此,在在《康熙新安县志·都里》中,南园村排在一都首位。在《康熙新安县志》与《嘉庆新安县志》中,南园村的吴氏取得功名及官职者,均被写作“城外南头人”或“南头人”。例如,《嘉庆新安县志·选举表》载:“正德十四年己卯科,吴预,城外南头人,以《诗经》中式……”“万历七年己卯科,吴国光,城外南头人,以《诗经》中解元……”“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吴允诜,城外南头人……”、“吴冠英,城外南头人……”、“吴昌宗,城外南头人”、“吴懋修,城外南头人”、“吴世璋,城外南头人”、“吴应昌,城外南头人”、“吴锡龄,南头人”……从“城外南头人”可知,该“南头”是位于城(县城)外的,而供奉“城外南头村”的万历年间的解元吴国光的解元祠,即现时位于南园村东街155号的“解元祠”,故可推断出,吴氏的“城外南头”亦即今吴氏的南园村。

印证这一点的,还有南园村北面的“北头村”。“北头”村在北,“南头”(南园)村在南,再合理不过。而现时的南头街道在北,北头村却在南头街道之南,位置相反,显然是“南头”一名移动了的结果。那么,南头一名之源最早就在南头村(南园村)了吗?还不一定,可能,南头村之所以名南头村,亦是地名移动的结果。即是说可能还有更早的地点,才是“南头”一名的原点、源头。一种可能,就是来源于南头山。即是说南头一名之源是在南头山,即今南山区的大南山。南头山,其因地处县南而得名。称“南头山”,有1909年地图、1922年地图、1928年地图为证,大南山在图中均被标作“NAM TAU SHAN”,即粤语“南头山”的威氏英文拼写。还有1948《香港九龙新界全图》,也将大南山标作“南头山”。当然,可能这个“南头山”并不一定是南头一名的“因”,其也可能是“果”,即可能是因该山地处“南头”而干脆称为南头山。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源于大屿山。即是说南头一名之源是在香港的大屿山。大屿山曾名大庾山、大嵛山、大夷山、大鱼山、大奚山等等,还曾名南大澳岛、大濠岛等,而最著名的名称则是——“南头岛”或“南头山”。又因新安县当地粤语方言不分声母“N--”与“L--”,以及韵尾不分“--m”和“--n”,以致明清时期西方人到来时将南头山(大屿山)按新安县当地方言拼写作“Lan tau shan”。而“Lan tau shan”一名再经音译转为汉字,一番“出口转内销”后,汉字却译成了“烂头山”了,这波操作,一如蒋公之名被译成了“常凯申”。大屿山在早期亦有按标准粤音拼写作“nam tao ”的,即“南头”的标准粤语拼写。例如1850年代的地图及1866年《新安县全图》,就将大屿山标注为“Nam tao”(即“南头”的粤语拼写),但南头山更多的是按方言拼写作“LAN THAU”或“LAN TAU”的,最后,约定俗成为“LAN TAU”。这就成了大屿山的英文名称“LAN TAU ISLAND”——“烂头岛”的由来。其实直至七十年代前,国内许多地理书籍、地图,依旧常将大屿山标作“南头岛”。

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网(qinghistory.cn)所载的、学者施存龙所著的《葡人入居澳门前侵占我国“南头”考实》,也考证了明初佛郎机(葡萄牙)人侵占的南头(亦即“屯门海澳”),所指实即大屿山。文中一段更指出,被葡人占领的南头并不是现今的南头:首先,南头城即南头寨本部,是广东中部海防司令部前沿驻地,不可能让葡人作殖民据点,葡人也不会在该地作据点(当时双方力量对比,中方仍处优势)。1521年,中葡在珠江口发生“屯门之役”,指挥此役的最高司令员汪鋐(时任海道副使)在临战前赋诗一首,题为《驻节南头喜乡耆吴瑗、郑志锐画攻屯门夷之策赋此》(注:转引自《南头风情》)。诗题和内容明白说明与葡人开战之前,汪鋐驻扎在南头寨城,而且得到南头当地居民士绅的协助,即吴瑗等策划作战方案。如葡人已据南头城或南头半岛和港湾,还谈得上汪鋐驻节在那里吗? ”所言甚是。被葡人占领的南头并不是现今的南头。因为,一,被葡人占领的南头是现今的南头,那么汪鋐却又在“南头”坐镇指挥战斗,那汪鋐是深入敌占区里坐镇指挥么?二,被葡人占领的南头是现今的南头,那么明廷派出陆兵就可以与葡人交战了,何用派出水师来交战?又何来发生在屯门?故此,从各类史志看,大屿山也是称作南头的。从上文所引述的亦得出,明初,大屿山与南头半岛都是称作南头的。若说此“南头岛”(大屿山)为“南头”之原点,那“南头”一名又如何从大屿山移到南头半岛和“南头村”(南园村)的呢?究竟是像大鹏一样因军事机构的迁移而将南头一名带到南头半岛,还是此大屿山的“南头”与南头村的“南头”只是巧合同名而已?这又是一个待解的谜了。也就是说,“南头”一名之源,明确的只能追溯到南园村,从南园村到南头城再到大新街,一步一步地移动到南头街道。当然,若果能追溯到大南山甚至是大屿山,那移动的距离就更远了。本文载于《香港商报》2022年11月29日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