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33154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山东泰安泰山区有序推进“全国乡村地名试点”建设工作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11-28 阅读:783 次

来源:地名世界


山东泰安泰山区有序推进

“全国乡村地名试点”建设工作


泰山区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区以来,泰山区民政局结合全区地名文化资源特色,以传承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全面推进全国乡村地名试点建设工作。


建立由驻地高校泰山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史志专家组成的地名文化专家库,组建了116人的地名文化爱好志愿者队伍,为推进全区地名文化建设提供智囊支撑。对全区农村主干道、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村主要道路等信息进行摸排、采集、命名,在百度、高德地图准确规范标注上图道路70余条,同时上传农家乐、采摘园等地点兴趣点,便利乡村地区物流导航,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紧扣“品牌强农”建设,培育新生乡村地名文化内涵,提升乡村特色资源知名度和美誉度。采集现代科技园、泰山茶乡、泰山猕猴桃、王林坡大樱桃、静封古镇、清泉保等30余条地名与特色资源信息,利用“百度百科”宣传推广。邀请地名专家库专家学者,深入镇、村实地考察调研,挖掘再现乡村地名文化内涵,着手打造埠阳庄张公渡地名文化公园,北王庄伍子胥文化阵地,北上高乡村地名文化馆等一批乡村地名文化阵地,聚焦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传承文脉记忆。


下一步,泰山区民政局将继续按照全国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乡村地名标志城乡一体化,实现乡村有路、有名、有牌,便捷地名导航和物流服务。锚点惠农兴农兴趣点,传播农业特色产品,方便快递进村、山货进城。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培育新生乡村地名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振兴。


来源:泰山融媒,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5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浙江舟山市建立健全

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近日,舟山市出台《关于调整舟山市地名委员会成员的通知》《关于印发〈舟山市地名委员会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建立了以舟山市地名委员会作为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构,“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的地名管理体制,指导、督促、监督全市地名管理工作。一是深入《条例》学习。全民政系统把学贯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4月在全市民政工作季度会议上作了专题学习,又安排在“政策周周读”、“民政大讲堂”中普及学习,又安排专场培训10余场。二是广泛《条例》宣传。制作了宣传展板及宣传册,通过微信、电子屏等多种媒体在市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等地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各县(区)也在不同领域开展学习宣传,岱山县设置《条例》广告路牌80块,定海区举办《条例》图片展,普陀区利用室外宣传栏等渠道开展宣传,全市至少已发放《条例》宣传资料1300余册。三是做好《条例》中涉及职能转变的职责交接工作。第一时间向市领导汇报,与住建等部门沟通协商,在新闻媒体、网站上发布调整事项公告,告知广大市民具体办理流程和办理地点,确保稳妥有序渡过职责交接过渡期。四是建立地名管理工作协调体制。逐条分析《条例》内容,认真研究分工,成立了由分管民政的副市长为主任,分管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民政局局长为副主任,其他部门、单位共30家主要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舟山市地名委员会,多次组织召开舟山市地名委员会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地名管理长效机制。

来源:浙江省民政厅;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1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