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9564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城市地名中的文化链条 不应在我们手里断裂》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10-08 阅读:270 次

来源:地名世界


李  跃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莲花山公园,应该是深圳人气最旺的一座公园,每天游人如织。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以前不叫莲花山,曾有过四个不同的名字:花果山、大和岭、莲花梁、九江垅。岗厦村人叫它花果山,上梅林人叫它莲花梁,下梅林人叫它九江垅,深圳镇到沙头一带的人叫它大和岭。1952年,解放军工程兵在莲花山上修筑了军事设施。并在它的几个不同名称中,选取了既通俗又好听的一个略加改动,在地图上正式标上了“莲花山”这个名称。从那以后,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现在。蔡屋围本来并没有蔡姓居民。300多年前,原居民都姓陈,清康熙年间,陈氏从松岗沙埔围村雇了一名姓蔡的青年长工,专门养鸭。蔡姓青年后来成家立室,买田起屋,子孙后代日益增多,而沙埔围村的蔡氏人家也陆续迁居到这里。结果,外来的蔡氏反成了该村的主人,定名为“蔡屋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仅有几户陈氏及其他姓氏人家。皇岗村以前叫做“黄岗”。乾隆四年,番禺状元庄有恭来到这里,因为同姓拜了庄氏祠堂,这才更名为“皇岗”,因为状元是皇帝钦点的。深圳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地名。比如,某一天你在街头向美女问路,问她“三围在哪里”。如果这事发生在外地,人家可能会把你当成流氓。如果发生在深圳尤其是宝安区,人家可能会一本正经地为你指路——深圳确实有一个叫“三围”的地方,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社区,那里还有一个三围码头。网络世界里曾经爆红了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其实,在现实世界里,在深圳的坪山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寓意“喊你回家吃饭”的地名,它的名字叫对面喊村。话说清康熙年间,叶姓人家在坪山的开基祖叫叶培初,由归善县迁入坪山田心村。有一次,叶培初嫁女要写请帖,特意从外地请来一位先生代书。但不知什么原因,那天代书先生迟迟不来,叶培初站在自家屋前苦苦等候。正在此时,从福建流落到坪山的小货郎许庭聪路过,自告奋勇,愿为代劳。叶培初十分高兴,邀请许庭聪在坪山落脚,从此之后二人交往甚密。再后来,叶培初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许庭聪与叶家女儿成亲之后建起了自己的新房,与岳丈的房屋隔田相望。每至逢年过节,女婿家都要备上好酒好菜,站在门前大声喊岳丈家人前来过节。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许氏住的地方叫作“对面喊”。这样的地名故事,让历史的记忆更加茂盛。地名中的地方韵味倘若,一个地方连地名也消失了,则意味着通往它的最后历史通道也被迫关闭。乡愁就融在地名中。失去了熟悉的地名,我们的乡愁将无处安放。人民日报数年前曾刊文称,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建议安徽黄山市恢复为古地名徽州,引发关注与讨论。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报道,比较深圳市1981年与当时的同样比例地形图,福田与罗湖两区地域范围内图上所标的地名从90个减少到不足30个,25年来超过65%的老地名已经消失。此外,部分老地名的词语被擅自更改,难以追溯老地名的由来和含义。这涉及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命名问题。不少城市不少地名要么珠光宝气,要么重复雷同,未能体现出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与地域特征。记得也曾有报道,深圳某个区域的道路名称中“富”字过于集中,不但让路人犯晕,也缺少了必要的韵味。其实,深圳很多老地名保留有浓郁的方言痕迹和地方生活习俗,如古越语中的“埗”“埔”“甫”“洞”“峒”“垌”“基”“围”“大”“麻”“乌”“云”“雷”“巴”等。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改造,有必要加强对老地名的派生利用,将老地名作为道路、公共建筑等的名称,使地名里所隐藏的历史文化链条不至于在我们手里断裂——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可以让更多深圳地名来历与故事进入学校的乡土教材或校本教材,使大地上的那些地名得以更好地在记忆中流传。

来源:晶报

作者:李跃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