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33155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重庆市民政局召开地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培训视频会议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8-22 阅读:809 次

来源:地名世界

重庆市民政局召开地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培训视频会议


近日,重庆市民政局召开地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培训视频会议。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区划地名处解读《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就地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演示。
会议指出,《条例》的修订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确保各项规定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地名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把握地名“四个有利于”基本原则,推动地名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要健全地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地名管理职责。要严格命名更名管理,切实提高地名管理能力。要规范重点领域地名使用,规范地名拼写,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加强地名标志管理,大力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要深化地名文化保护,着力提升地名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会议提出,修订后的《条例》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各区县民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要建立地名管理协调机制,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宣传贯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条例》精神落地生根。

来源:中国社会报,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5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安徽一地名的“戴”“代”之争

落定:“戴”字不宜简化使用


安徽阜阳界首市“代桥镇”的标准地名为“戴桥镇”,近日,戴桥镇启动规范使用标准地名工作,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界首市地名委员会《关于规范使用“戴桥镇”标准地名的通知》文件指出,根据省民政厅《关于界首市戴桥镇不宜更名为代桥镇的函》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从文化传承和地名历史延续考虑,“戴桥镇”不宜更名为“代桥镇”,“戴”和“代”是不可替代的字,不宜简化使用。文件要求,从严规范地名使用管理,纠正使用非标准地名、破坏地名文化遗产的现象。恢复使用“戴桥镇”标准地名,戴桥镇应率先在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公章和牌匾中使用标准地名“戴桥镇”,逐步做好废止“代桥镇”的相关事宜,稳妥推进。据界首市政府网站资料,代桥镇位于安徽省界首市东南,镇域面积3449.98公顷,辖王竹园、代西、代东、扎扒集、张老庄、尹庄、刘寨、茶棚8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代桥镇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曾是南宋名将刘琦抗击金兀术的主战场,明朝田御史故居地,刘邓大军挥军南下、纵横中原的安营地,众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的汉字简化使用过程中,将“代”误认为是“戴”的简化字。这也导致戴姓氏长期错写为“代”姓氏。另外在2020年,陕西宝鸡有市民询问:我市有一处地名在文献中是戴家湾,可很多地方显示为代家湾。宝鸡市金台区政府办介绍,自始至终都是戴家湾,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在使用的时候用了“代”字,地方志中记载一直沿用“戴”字,公章上用的“代”字,是历史原因形成,一直沿用至今,非错字别字。

来源:安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4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