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333972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构建大数据应用场景 强化地名信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3-09 阅读:530 次

来源:地名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

构建大数据应用场景 

强化地名信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近年来,地名工作利用互联网创新技术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建议,加快建设“互联网+地名”服务信息系统,提高地名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地名信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已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并积极推动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地名数据资源的物理集中,完成了云端系统的地名数据录入。”马秀珍介绍道。
马秀珍在调研中发现,在推进地名数据共享与社会化场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地名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地名信息难以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一是地名信息公共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手段,数字地名信息服务内容还相对简单。二是地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投入大、消耗大、服务广、收益小,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将制约地名数据的更新维护。
为此,马秀珍建议从三方面加强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地名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一是推动“智慧空间云”建设。基于统一的时空参考框架,制定全国地名空间信息处理标准规范。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途径和服务范围,建立不同版本的地名子数据库,做到地名数据在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中的充分应用与共享,打造“多源融合、一库多用、资源共享”的“智慧空间云”平台,不断提高地名管理与服务水平。通过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支持二次开发功能的扩展,贴近用户的特定需求,保持系统的持续改进。
二是推动“智慧社区云”建设。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突破传统的信息整合模式,在门牌信息中嵌入民生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地名文化、社区文化展示等特色应用,打通健康、养老、教育、卫生、基层治理等多个应用场景,让门牌成为社区中各类信息交换和流通的核心要素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件,不断提升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三是推动“数智地名”建设。建设“数智地名”应用场景,开发社区(村)实景三维地图,完成门牌和地理实体匹配,衔接商业导航APP,实现门牌精准定位寻址。同时,利用标准地名数据库关联公共场合监控等配套设施,直观定位展示与地址关联的“人、地、物、事、网、组织”等信息,为公共安全、民生服务、警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报,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诗路地名”专栏创作研讨会举行


近日,由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诗路地名”专栏创作研讨会暨优秀作品颁奖活动在柯桥区会稽山黄酒博物馆举行。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建设诗路文化带的号召,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绍兴大学生“重走诗路 解码地名”活动。该活动自去年5月16日在柯桥区柯岩街道三佳居委会贺知章广场启动以来,大学生们实地走访“浙东唐诗之路”全线,以全新的视角挖掘、梳理、解码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名,活动成果陆续刊发在绍兴日报《新周刊》“诗路地名”专栏。近10个月来,专栏已推出54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受到业内专家纷纷点赞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诗路地名”专栏创作研讨会上,部分大学生交流了创作感想,相关教授作了点评。与会专家指出,本次活动旨在梳理总结前阶段成果,一起探讨如何将“诗路地名”专栏做得更加鲜活、生动,真正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媒体自信、增强合作自信的目的。接下来,“诗路地名”专栏将进一步用情、用心、用功地做好文章,力求完整、完备、完美。

来源:绍兴日报;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