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501799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湘潭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2-18 阅读:766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简介: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历史文化。

湘潭地域,距今5000年左右,境内发现大溪文化遗址,先民由狩猎、釆集活动,进入畜牧稻作,形成定居。[1]上古属三苗国地。商周之交,属祝融部落后裔、苗蛮后裔及古越人属地。周代初中期,为杨越人方国之地。春秋中期之前,属杨越人族居之地。春秋中期之后,为杨越人、楚人族居之地。其时,名义上属周朝“荆州”之域,但杨越人仍占主要地位。这早为江汉考古文物所证实。[2]

战国中晚期,约在楚国吴起变法(公元前386—公元前381)时,楚于今湖南境内置苍梧郡、洞庭郡;约在楚威王(公元前339—公元前329)怀王(公元前328—公元前300)时,又置黔中郡、巫郡。[3]湘潭县地,当属楚洞庭郡。

秦灭楚,于今湖南境内,置秦苍梧郡、洞庭郡。后遭楚人反抗,便改秦洞庭郡为长沙郡,时限当在秦始皇二十六年。[4]又置附廓湘县,县治今长沙市城南;亦云己置湘南县,湘潭县地属之。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102)改湘县为临湘县,以县治临湘水得名;又分临湘县南境置湘南县。《汉书·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5]有13县,其中有湘南县。明崇祯《长沙府志》《大清一统志》均载:湘南县,秦置,属长沙郡。清光绪《湘潭县志》谓:以地名临湘县之南而得名,县治今湘潭县古城乡古城村(今石潭镇古城村)属长沙国。今湘潭县域,湘河口(原涟口)以南属湘南县,以北属临湘县。[1]8后属长沙郡。由此,汉置湘南县,亦可视为今湘潭市建置之始。

不过,共和国《长沙县志》载:秦置湘县,属长沙郡。是否当此,仍可探讨。本文认同秦置湘县、湘南县。因湘县之设与湘水密切相关,亦与秦始皇南巡前,知晓湘水之神湘山及虞舜二妃寻夫跳入洞庭湖而亡的传说故事相关。

湘南,何以为名?“湘”,实指湘水。作为河流专称,源于《山海经·中次十二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6]为楚文字书写,源于《鄂君舟节》铭。从楚铭文中得知,“湘”字,从水,从相。从水,其字形为河流流向状貌;从相,当为用人之双目察看树木。湘,从水从相,以水为形符,以相为声符,当指河流专称。其得名约在春秋时,即楚武王(公元前740—公元前690)时期。

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楚武王灭罗子国于今湖北枝江,迫楚罗子国后裔,迁于今平江县罗水流域,楚允许罗子复国,筑城族居为罗城(邑)。约在楚康王十二年(前548),今湖南湘阴、平江县及长沙、望城等县部分地域,属罗子国。楚王令尹(相当于后世宰相)子木上任之初,即命司马蒍掩,整治军赋,实地查考九种不同地形地貌之状况,大量登记田土、山林、草地,湖沼、河流,计算出等级,编入簿籍,以征收军赋。其时,罗子从之。其时罗子国军政长官,与族居活动于湘水下游之楚人,依古越人读音,将《诗经·采萍》中之“湘”字,假借为“湘”水名。“湘”作为河流专称,由此得名。[7]

南,古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为方位字。《诗·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8]《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9]《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10]古人以面对日出向为东,右手向为南,与北相对,示意方向(位)。楚人则以南向为尊,故以南定方位。

湘南县作为区划地名,始于秦始皇二十六年。昔学界多有疑义。今考战国中晚期,楚国在今湖南湘资、沅上游,设置了辰阳、溆浦、鄦阳、 壘(耒)阳、酃昜、郴、宠、临武、兆阝阳等县邑或封邑。[11]我在拙文《秦置攸县及时间考》中认为:秦在公元前221年,已置攸县,茶陵县。另据2015年1月21日红网报道:今湖南湘乡市市区三眼井发现战国楚简700枚,经专家认定,三眼井遗址为楚国晚期(前250)湘乡城邑。《包山楚简》有“酃昜”地名,学者多释为楚战国未之县邑。以上均未建文献记载。

秦初袭楚制,由此推测,楚、秦于今湖南境内置县,应多于两汉史载数量,尤以秦多为;明、清国史、地志皆言秦置湘南县。秦置湘县、湘南县,是可以成立的。湘县为长沙郡附廓县,其辖地应包括今长沙市市区、长沙县、望城县及周边地区。湘南县,包括今湘潭县、湘潭市区、湘乡县、株洲县、株洲市区,以及攸县、衡山、衡东、耒阳部分地域。

东汉,从湘南乡析置湘乡县,以临湘水西岸乡地域而得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湘南县治,为衡阳郡治,并从湘南县析置湘西、建宁、衡阳(非今衡阳,故域及县治在今衡山县)县。三国吴,湘南县治,迁今湘潭县石潭镇石潭村。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省湘南县入湘西县。[12]今县域分属湘西、湘乡、新康等县。

梁天监(502年—519年)中,分阴山县地之北偏东,置湘潭县,辖今衡东县及攸县西乡地域,属湘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茶陵、攸水、阴山、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其时,湘潭县域大扩;衡山县因有湘西、湘乡县并入,县域亦扩大。今湘潭县治,仍在今衡东县石湾附近,隶长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从湘潭县域复置茶陵、阴山、攸水、建宁县地。唐天宝八年(749年),湘潭县大部划属衡山县,又从衡山县北部及攸水县西部小部分地域,划属湘潭县,县治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镇城塘)属潭州。

湘潭,何以为名?

湘,当与湘水有渊源关系。今湖南地名中凡“湘”之名,皆与湘水(湘江)相关。今湘阴县之“湘”,即为春秋楚附庸国罗子国命名的一条河流。不过,有学者称“湘”源于“相”。“相”有看管、帮助之义。商代武丁有子封于相。《尚书·咸有一德》:“河亶甲居相。”北魏时有相州,即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周时战乱,相人一部分南迁今河南、湖南等地,故在今河南上蔡、湖南都出现了湘水。《后汉书·南蛮传》载:廩君蛮五姓中有相姓氏。湘水与相氏南迁有关。[13]这可能是楚人在今河南书写成“湘”的原因。

然而,今湖南之“湘”,当是楚人与罗人借《诗经》之“湘”命名的河流。因罗子国依附楚国,为楚人入湘之先遣,势力强大。湘水被楚人、罗人、越人视为养育他们的母亲河,岂容势力弱小南迁的相人命名。

潭,古文中有几种释义,其本义指深渊。今多释为深水池或深水坑。《楚辞·九章·抽思》:“长瀨端流,泝江潭兮。”王逸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14]《论衡·率性》:“百兽率舞,潭魚出听。”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李善注曰:“楚人名渊曰潭府。”[15]古文中潭通覃。覃,深广之意。

湘潭,意为湘水中深渊。其得名历有三说。一说明嘉靖《湘潭县志》载:“地濒湘水,境内有昭潭……,唐改为湘潭,因以潭名也。”

二说清光绪《湘潭县志校勘》:“凡湘域有潭之处皆可以命名……,梁时湘潭地域,洣水经其腹,阴山江纬其北,永乐江纬其南,洣水亦有所谓白牛潭、洋潭,永乐江亦有所谓青石潭、潭湖港。今湘潭地域,潭之名尤著,昭潭、石潭、龙潭均已名地,安见其不受潭名也。”

我们认为,以上二说颇有说服力。因南梁时分阴山县西北部置湘潭县,县治今衡东县石湾镇,县治临靠湘江,县域大部分被湘江、洣水、永乐江环绕,这是湘潭为“湘”的依据。又因县域内诸水域多潭,这是湘潭为“潭”的依据。完全是依县域内水系状貌之特征,而得名“湘潭”。

三说“非以潭命名。”清光绪《湘潭县志》:“时更阴山县西立县,反又近湘,故曰湘潭。潭,覃也,非以澄渊名潭也。”[1]36在这里作者把“潭”,释为地域深广之意。这是《集韵·覃韵》之释义。尹知章注《管子·侈靡》亦有此意。《汉书·杨雄传下》:“而大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师古曰:“潭,深也。”[5]2654作者引“覃”为深,但“覃”有多义,本义为深,其实也是指河流深广之意,而非地域深广之意。故湘潭“非以潭命名”是缺乏实证依据的附会之说。

今多附于湘潭县内有“昭潭”,故名湘潭,更属无凭之据。

一是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分阴山县西北部地域,置湘潭县,县域大致包括今衡东县域全境,攸县以洣水流域以北、浊江流域以西,北至今湘潭县荣恩寺、株洲市渌口区淦田,南达今安仁县北部等广大地域。其时,今昭潭(今湘潭县昭山下湘江有潭,故名),并不在其时湘潭县之内。再说,其时湘潭县治,与今湘潭县治,亦不能同语。何以“湘江”与“昭潭”联缀成“湘潭”?

二是隋开皇九年(589年)茶陵、攸水、阴山、建宁诸县,划属湘潭县;湘乡、湘西县,划入衡山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从湘潭县域,又复置以上诸县,湘乡亦复置。唐天宝八年(749年),将南梁湘潭县北部少量地域,与衡山县北部(今衡东县)重组为湘潭县,县治从石湾迁驻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城塘镇)。其时湘潭县域,约为东汉时湘南县地。其时,“昭潭”地名,才属湘潭县。唐天宝初置湘潭县,实属南梁湘潭县之移借地名。当然,亦不排除辖境内有“昭潭”,但与原湘潭县得名无缘。

南宋(1127年—1279年)年间,湘潭县治从洛口迁驻宋家桥西(今湘潭市观湘门直街)。由此得之,今湘潭县名,当为南梁时县名之延续,但地域大异,不能同语。

湘潭县作为政区两次更立,皆与时局相关。

梁置湘潭县,当与梁武帝治政密切相关。《梁书·本纪第二·武帝中》:“(梁天监)十三年……秋七月乙变,立皇子纶为邵陵郡王,绎为湘东郡王,纪为武陵郡王。”[16]共和国《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湘潭县》:“南朝梁天监年间,析阴山县置湘潭县(非今湘潭县,在今攸县境)。是为今省境置湘潭县政区之始。”共和国《湘潭县志》亦有同载。以上所载皆与《梁书》合。故梁天监二年(503年)立湘潭县,十三年(514年)始立湘东郡,湘潭县属之。

《梁书》载梁武帝萧衍(464—549):生而有奇,两胯骈骨,顶上隆起……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史书载:梁武帝萧衍,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残酷剥削农民,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大建寺院,利用佛教统治人们,并三次舍身同泰寺。后接受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渡江,叛后攻破城池,梁武帝在动乱中饥病而死。

然而在重用士族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尽量平衡分配利益,并予以各种优惠,尽量让皇族及士族满足各种需要。其时,置湘东郡并以皇子萧绎为湘东郡王,立湘潭县是为其提供租税,供其享用挥霍。

唐天宝八年(749年)湘潭县更立,也有深因。

这一次调整县、州政区,当与唐玄宗李隆基,整顿政区地名有关。《旧唐书·本纪第八·玄宗上》载:唐玄宗为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17]他从小就在李唐宗室与武氏集团争权夺利中度日。后揪准时机联合大臣,发动宫廷夺权,登上帝位。平定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后,亲掌政权。在位期间,注重起用良相,选拔人才;纳谏从善;精减沉员,改革机构;重视农耕,兴修水利;大兴文化,编撰大典《唐元典》。安抚边境而致安宁。史称“开元盛世”。但开元中末之交后,好虚名而兴武功,终于引发“安史之乱”。

不过,史载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之初,仍有不少作为。其中,在政区地名更改方面,力度超前。《旧唐书·本纪第九·玄宗下》载:天宝元年九月,“更改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十一处。”[17]144据华林甫教授引周振鹤《唐代地名“标准化”概念》一文称:开元十三年,正式提出地名整理原则的诏书。隋唐时期,开皇三年废郡,大业二年废州,贞观年间省并州县,开元十二年更改若干州名,至天宝元年(742年)更改100多个重名县名。在政区地名整理方面,取得了可观成就。但因憎恶安禄山而更改地名,自此导致众多避讳地名出现,给后世政区地名的命名,带来负面影响。

唐天宝八年(742年),划衡山县北部等地域,置湘潭县。当是唐王朝政区地名整理之余韵,显然与李隆基治政有关。这对县级政区稳定,有重要作用。

湘潭自南梁置县后,县名不易,县域大变,县治三迁,终治今址。县治迁入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城塘镇),属潭州后,县域初定。1949年10月共和国成立后,县域11次析出划入,共减少2 000余平方公里地域,终定现域。置县后归属,随历朝郡、州、路、府、道、区、市等,更改而属之。1983年7月,终属湘潭市。[18]

湘潭县域,人文蔚起,古迹众多。今县、市区境内,择其要有韶山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齐白石故居;古迹有陶侃衣冠冢、关圣殿、大唐兴寺遗址、唐兴桥、文庙、鲁班殿、江西会馆、汉城桥。另有名胜昭山、昭潭、昭山禅寺。今人乐而游之,不绝于途,尤以毛泽东故居,最受游人崇敬!

参考文献:

[1]湘潭县志编纂委员会.湘潭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776-767.

[2]俞传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江汉考古,1982:(2):1-6

[3](汉)刘 向校辑.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88:121.

[4]彭雪开.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18.

[5](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09.

[6]任孚先,于友发译注.山海经[M]济南:山东教育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18.

[7]彭雪开.长沙地名源流考[J]长沙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6):7.

[8] 程俊英 译注.诗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14.

[9] 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

[10] (春秋)左丘明·著 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上[M]长沙:岳麓书社,2006:470.

[11]钟 炜.秦洞庭·苍梧两郡源流及地望新探[j]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2005-12-18.

[12]湖南古今地名辞典编纂委员会.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湘潭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113.

[13]百度·百科.湖湘[EB/OL].[2018-07-08]

.https://baike.baidu.com/item/

[14] 黄凤显注释.《楚辞》[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82.

[15]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宿印本)[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730.

[16](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36-39.

[17]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本纪第八·玄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9:111.

[18]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938.

(彭雪开)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