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地名学》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0-09 阅读:1044 次
来源:地名笔谈
甲 噢,您今天又在这儿表演哪?
乙 可不是嘛!
甲 我认识您,您是一位著名相声演员。
乙 您这是捧我。
甲 您姓赵,叫“赵州桥”?
乙 嗐,我姓刘。
甲 噢,“浏阳河”。
乙 嘿,前后我闹俩地名。看来您对这地名还真够熟悉的呀!
甲 跟您说吧,我这里(指自己胸部)没别的,全都是地名。
乙 噢,全国的地名都在您这里边哪?
甲 啊,要不怎么叫胸怀祖国哪!
乙 是那么解释吗?您装那么多地名干嘛呀?
甲 因为我现在正研究一门学科。
乙 什么学科呀?
甲 地名学。
乙 嗐,这地名有什么可研究的呀?它不就是起个代号作用吗!
甲 看来您对地名学就不理解。这地名不光是起个代号的作用,它跟政治、军事、经济、邮电、交通运输……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连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都离不开它。
乙 这话我听着都玄啦!
甲 一点都不夸张。没有地名,人们就无法生活。
乙 没那事。我就知道人离开一样活不了。
甲 哪样儿呀?乙 吃呀!甲 吃?
乙 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甲 告诉你吧,吃也离不开地名。
乙 没听说过。比如我问您,您今儿吃的什么呀?
甲 我吃的馒头。
乙 什么菜呀?
甲 鸡蛋炒西红柿。
乙 那你可不如我。
甲 你吃的什么呀?
乙 我吃的“包头”。
甲 包头?什么菜呀?
乙 “邯郸”炒“西安市”。
甲 吃完你就饱啦!
乙 我就死啦!
甲 谁让你直接吃来啦?
乙 绕着弯儿我也吃不了。
甲 您没听懂我的意思。比如说您渴了,喝点崂山矿泉水,吃点烟台苹果,莱阳梨、哈密瓜;饿了吃点金华火腿、四川榨菜、桂林腐乳、山东馒首,小站米饭,再来盘北京特产……
乙 什么呀?
甲 臭豆腐。
乙 臭豆腐呀?我想喝点酒有地名吗?
甲 有哇。给您来瓶贵州茅台、景芝特酿、洋河大曲,您要不够再来两瓶敌敌畏。
乙 啊?有喝敌敌畏的吗?
甲 我是说,您要再喝就得醉。
乙 好嘛,我听成敌敌畏啦。
甲 您看,这些东西不但闻名于世界,而且都没有离开地名吧!
乙 对,还都跟地名有关系。
甲 地名不但跟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里还包藏着一座知识宝库。涉及历史、地理、物产、语言、民族、风俗等等许多知识。
乙 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甲 对。通过我对地名的仔细研究,有一个重大发现。
乙 什么发现呀?
甲 这地名都是人起的。
乙 多新鲜哪!
甲 不是。我是说,这地名都不是随便起的,取名一定要美。甲 我看不见得,有个名就行啦。乙 那可不成,不美您听了会有意见。甲 没那事,又不是给我起名字。甲 比如给您家住的地方起个名。乙 您随便起。甲 说您家住在懒汉区、光棍路、寡妇巷、绝户门儿。乙 你们家才住那儿哪!甲 您看有意见了不是。乙 这也太难听啦!甲 它不但难听,而且还有侮辱劳动人民不健康的含义。所以给一个地方命名,一定要含义健康,听起来要美。乙 看来还真不能随便叫。甲 不但如此,这地方的命名跟人名的起法非常相似。乙 跟人名起法一样?甲 唉,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嘛!乙 那人名分男女。甲 这地名讲阴阳。乙 女的淑芬,男的叫志强。甲 一地叫湘阴,一地叫汉阳。乙 人名讲排着叫。甲 地名有挨着号。乙 他这赶辙哪!甲 就这么相似。乙 比如说,我们家哥们儿八个,叫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甲 哟!你妈也太不注意计划生育啦!乙 你这叫怎么说话哪?甲 一生八个八个的呀?乙 这你甭管,我问你有一到八挨着叫的地名没有。甲 有哇。北京东四就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八条。乙 你这数黄瓜哪?甲 有没有这地名呀?乙 有也不行。我让你从一到八挨着数的地名,有没有?甲 那也有。乙 一?甲 “一渡河”。有没有?乙 有。那二?甲 “二连浩特”。乙 三?甲 “三门峡”。乙 四?甲 “四川”。乙 五?甲 “五台山”。乙 六?甲 “六台山”。乙 七?甲 七台山。合 八?八台山。九?九台山……乙 哪来那么多台山呀?甲 五台山有没有?乙 有六台山吗?甲 我说的是“六盘山”。乙 七?甲 “七星岩”。乙 八?甲 “八宝山”。乙 到火化场啦!甲 您要去言语一声。乙 我不去。甲 您看有一到八的地名没有?乙 那人还有小名。.甲 地方有别名。乙 别名?甲 就跟小名一样。许人家叫,可都不写在户口本上。乙 我看写上也没关系。甲 警察到你们家查户口去,打开户口本一看全填的是小名。户主:二秃子,户主之妻:黑丫头,长子:歪毛,次子:淘气儿。乙 行啦!您听我们家人叫这小名。甲 地方的别名也是这样,一提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地图上没有标明。乙 有这地方吗?甲 有哇。比如说,云南省的昆明市,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人们根据它的气候特点,给它起了个别名,叫“春城”。乙 噢,就是说明这地方温暖如春。甲 对。又比如,东北的哈尔滨。冬季漫长而严寒,冰雪覆盖大地。那里的人们,不但喜爱冰上运动,而且还有一年一度搞冰灯大会的习惯。根据它的气候特征和风俗习惯,人们又管哈尔滨叫“冰城”。乙 看来地名还能反映当地的特色。甲 对,这就是地名的得名规律。说明每个地方的命名,都有它一定的来源。乙 都有什么来源呢?甲 有的地方是以形状命名的。乙 样子像什么就叫什么?甲 对。乙 都有哪儿呀?甲 有形如五指的“五指山”,像马鞍子样的“马鞍山”,山峰好像棒槌的“棒槌山”,样子像面鼓的“鼓山”,山形蜿蜒曲折好似长蛇的“蛇山”,还有像你……乙 像我?甲 体形浑园,脊背特别突出的……乙 什么山?甲 “龟山”。乙 去你的吧!
甲 还有的地方是根据它的地理位置得名的,这要看依山傍水。乙 要看在山和水的哪边?甲 唉。位于山南坡或者是河的北岸的地方,全叫阳。乙 都有哪儿?甲 有“辽阳”“贵阳”“洛阳”“益阳”和“凤阳”以及阳阳阳。乙 什么阳阳阳?甲 叫阳的地方太多啦,全是这么来的。乙 那要是位于山北坡或者是河南岸的地方哪?甲 起名全叫阴。乙 都有什么地方?甲 有“湘阴”“平阴”“江阴”“汤阴”“淮阴”,还有阴阴阴。乙 对,叫阴的地方也不少。甲 除此以外,还有以物产得名的。有出产白银的山西交城的“炼银山”,出产黄铜的安徽“铜陵市”,还盛产苹果的“苹果园”,出梨的“梨树沟”,产海棠的“海棠峪”。还有满地跑长虫的“蛇岛”。乙 嘿,看来还都有根据。甲 所以说,一个地方的命名,它不是从山就是从水,或者是从景物从事迹。有的地名来源就是一段有趣的故事。乙 是呀!那我跟您打听打听,我们家那地方有故事吗?甲 您住什么地方呀?乙 我住北京西城区爱民大巷。甲 您住在北海后门。乙 对。甲 有故事,过去这个地方叫“妞妞”。乙 得,我住妞妞房里啦。甲 你不上妞妞房,你还要上五台山呀?乙 我又改和尚啦。甲 还是的。乙 您先说说为什么叫妞妞房吧。甲 过去在这胡同住着一家老俩口儿,到四十多岁才得一个姑娘,起名叫花妞。乙 要说这老太太还真够晚育的。甲 那时候有这词儿吗?这花妞非常的聪明,七岁就能吟诗作赋,十岁就通晓音律,琴棋书画样样全行。十五岁就跟旁边一个卖水郎谈恋爱啦。乙 你跟她好好谈谈。甲 我跟她谈什么呀?乙 让她注意晚婚晚恋呀!甲 对啦,我上哪儿跟她谈去呀!由于花姐长得好看又聪明,当时一些达官贵人纷纷托人前来捉亲。老太太不知道花妞爱上卖水郎了,就把花妞许配给一个富商的儿子。乙 是呀!甲 卖水郎得知,以为花妞变心了,当时就跳井自杀啦。乙 您瞧瞧。甲 花妞听到了这消息以后,知道卖水郎是为她而死,当晚也上吊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花姐,就把她上吊的房子叫妞妞房,这条胡同,也就是从此得的名。乙 还是段爱情的悲剧。甲 您看有故事没有?乙 哎,那我问你,我们老家有故事吗?甲 您老家什么地方?乙 我老家是湖北孝感县。甲 哪儿?乙 湖北孝感县。甲 您这老家太好了。是《天仙配》发生的地方。乙 噢,董永就是我们老家人。甲 对。董永是个憨厚勤劳的农村青年,他对父母非常的孝敬。乙 你怎么知道的?甲 他路遇下凡的七仙女,两人互表身世说得就非常清楚。乙 他是怎么说的呀?甲 (学唱黄梅戏)啊,大街(姐)。乙 啊,马路。甲 马路?乙 你大街,我还不马路哇!甲 嗐,人家这是上口啦,叫大姐哪!乙 噢,上韵啦。甲 大姐!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父母双亡我孤单一人,只因爹死无棺木,卖身为奴葬父亲……乙 别唱啦,错啦。甲 哪儿错啦?乙 人家董永住丹阳,我住孝感。甲 这您就不知道啦。因为董永特别地孝敬父母,为了埋葬父亲,自卖自身。所以更加感动了七仙女跟他结婚。后人为了表达让儿女都像董永那样地孝敬父母,这祥一种美好愿望。就把董永住的地方,改名为孝感了,这叫以美好愿望命名。乙 噢,孝感是这么来的。甲 这就是说,谁要是像董永那样地孝敬父母,谁就能感动像七仙女那样的好姑娘,跟你搞对象。乙 真的!甲 不过你不行!乙 我怎么不行呀?甲 就你对你爹妈那态度,七仙女就不嫁你啦!乙 那谁嫁我呀?甲 母夜叉!乙 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