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1758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武汉地名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利用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8-26 阅读:612 次

来源: 江西地名研究

摘要:地名,承栽着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地理变迁、历史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武汉历史悠久,地名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从旅游景点定位、旅游景区形象塑造和线路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发掘地名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以进一步提升武汉的旅游资源内涵,突出武汉的特色旅游形象。

关键词:武汉;地名文化;旅游价值;发掘利用


地名是一定地域的语言、文字标志,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是人们共同约定给予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的名称。地名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自然环境的变化,涵有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记录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武汉市的地名无不烙上历史沧桑、地理变迁、文明发展的印痕,在武汉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传承并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需要,最终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文化积淀,形成武汉市独特的地名文化。

旅游者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往往开始于特有的地名,地名也因而成为某种形象的重要标识,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是现今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武汉地名文化应该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来发掘和利用。本文试图就如何作好武汉地名文化的文章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1.武汉地名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


城市自有铭刻记忆的一套方法。兴建博物馆,在玻璃橱窗里陈列千年光阴;树立街头雕塑,在厚朴岩石上刻画风云岁月;修史著书,在纸页上轻轻书写悠长故事等,但都不如给一条街道命名来得更深刻、更直接——我们徜徉其间,感知到的是一条街道、一个街区乃至一座城市的文化。

大体来说,武汉地名的命名符合一般地名的命名规律,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武汉市区在地理上大体划分为两江四岸,街道命名亦有自己的规律。如与江水平行的路多以“大道”命名,诸如友谊大道、和平大道、建设大道、解放大道、沿江大道等。与江水或与大道垂直的路就以“路”命名,诸如江汉路、徐东路等。武汉是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然的变迁、各种文化的汇合以及革命斗争经历等,使之载运着自己的独特内涵,其地名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


1.1地名载运自然的特性和自然的变迁


龟山、蛇山是武汉地区最早的“主人”,也是这里沧桑巨变的见证人。龟山因其形“若巨鳌浮水上”而得名、蛇山因其形“缭绕如伏蛇”而得名。汉阳、汉口的名称记录了汉水入江口的变迁。依据我国古代地名的命名规律“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可知古汉阳应与现汉口联成一片,而且汉阳应位于汉水的北面才是正确地。然而现在的汉阳却位于汉水的南面,这是不是古人起错了地名呢?据《尚书·禹贡》载:“汉水南至大别入江。”杜预注《左传》释地日:“二别,近汉之名。”郦道元《水经注》载:“案《地说》言:汉水东行,触大别之坡,南与江合,则与《尚书》、杜预相符。”以上说明古汉水是从龟山南面人江的。后来汉水改变了流向,由从龟山南入江改为由龟山北入江,以此导致了汉口的形成。汉口的得名则得益于汉水在此入江。


1.2地名铭刻历史的记忆


1.2.1 三国历史


武汉有许多地名与三国历史有关。如洗马长街是因关羽驻军汉阳时常在江边洗刷他心爱的战马——赤兔马而得名;卓刀泉则因为传说关羽在行军途中,以刀戳地得泉,遍饮三军,故称卓刀泉。武胜路以前有座纪念关羽的“武圣祠”,后因谐音变化为今天的名称。此类地名还有白马洲、黄军浦、郊天台、大小军山等。


1.2.2 革命斗争的历史


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国家政治运动重要的参与地之一。与此类地名相关的历史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及近代革命战争。如九女墩的得名就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又如洋务运动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汉兴办汉阳兵工厂及汉阳铁厂,编练新军,兴修水利等活动,使之形成了相应的地名是汉阳铁厂、阅马场、张公堤等。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将一条路名命名为张之洞路(今紫阳路)。武汉是辛亥革命策源地和首义地,从而形成了一批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以及为了纪念某些重要人物相关的地名。诸如起义门、首义路、三民路、民主路、民生路、民权路、彭刘杨路、黎黄陂路、黄兴路等均是。

近代革命战争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以及对外的抗日战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都在武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如“二七”大罢工、“八七”会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中学等都与他们有关。与此相关的地名有:二七路、八七会议旧址、农讲所旧址、武汉中学等。为了纪念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而命名的有张自忠路、陈怀民路、刘家琪路、郝梦龄路等。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收复失地而命名的有山海关路、芦沟桥路等。


1.2.3 古代文人的千古绝唱


武汉又称“江城”,其得名源自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梅花亦因此成为武汉市的市花。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名扬四海。诗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使晴川阁、汉阳树与鹦鹉洲为人所记。东汉名士祢衡用以自况的《鹦鹉赋》,亦使江中的鹦鹉洲借赋而名扬天下。


1.2.4 宗教文化


在武汉的历史上,曾经有四大佛教丛林和四大道教丛林,它们分别是归元禅寺、宝通禅寺、古德禅寺和莲溪禅寺等佛教丛林和长春观、元妙观、大道观和武当宫等道教丛林。“归元”取自《楞严经》中的“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禅寺位于翠微峰上,因此便有了归元禅寺旁的“翠微横路”。长春观因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子而得名。“六渡桥”,又名“六度桥”。“六度”语出《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又称“六波罗密”。“波罗密”即度到彼岸的意思。彼岸就是“般若”(大智慧),是佛教徒修行所追求的高境界。佛教认为,度到彼岸共需度过六个阶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一个从有生死之路向无生死之路,从尘凡到圣人和佛的境界的过程。又如四官殿,据刘继庄《广阳杂记》记述,该殿供奉的四官是天、地、水、火。因“五行皆生人之资,独火烈”,故又称火神庙。


1.2.5 文化寓意


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的命名。一元路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二曜路取自“日月光耀”;三阳路取自“三阳开泰”;四维路取自“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五福路取自“寿、福、康、德、命”,六合路取自“六合同春”,路名寓吉祥劝勉之意。又如琴台路、知音东村、知音西村等路名,都与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相联系,也为我们传承知音文化作了文化铺垫。

#1

2.武汉地名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的发掘利


从以上可以看出,武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之相伴而生的地名文化的相当丰富。那么如何把这些地名文化资源用在旅游业上?我们认为武汉地名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掘和利用。


2.1 武汉地名的旅游形象标识功能的开发利用


2.1.1旅游景点的定位标识


地名具有独特的定位性质,人们可以“按名寻地”,这是地名所具有的共性。旅游是一种社会性的位移活动,从旅游设想的产生,到实际旅游的全过程的完成,以及对旅游活动的回味,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都离不开旅游地名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对旅游者而言,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地名指针是否准确,关系到旅游者的旅游心情和本地的旅游形象,我们要重视旅游地名的定位作用。通过地名帮助旅游者准确定位,如东湖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个景区,但旅游车上却只写了一个“东湖”两字,结果可能使旅游者茫然不知,走错方向和地方,大大破坏了旅游者的心情。又如汉口沿江大道上有个四官殿(龙王庙附近),而湖北省博物馆前的站名叫“三官殿”,我们可以在三官殿后注明“省博物馆”;大东门与小东门位置相距较近,但易混淆,如把大东门(长春观)连在一起,或许有助于旅游者辨认与抵达,同时也对长春观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2.1.2旅游地形象标识


地名是约定俗成的。在历史的发展中,地名的变化相对较慢,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地名在传播中具有很强的扩展、渗透功效。人们可根据地名想象旅游地的特点、旅游商品的特色,旅游服务的个性。地名因而成为旅游地、旅游商品与服务的形象标识。如古琴台、琴断口、钟家村、知音西村、知音东村等,无不使人对那千年流传的高山流水故事产生联想。

汉正街货通八方,名满天下,是武汉汉派商贸文化的标识;江汉路步行街作为社区文化长廊,集购物游乐于一体、民俗活动和街头演艺于一身,成为武汉汉派民俗文化和休闲文化的标牌;而吉庆街作为餐饮文化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展示市民夜生活的江城文化特区,成为武汉市民新兴生活方式的窗口;户部巷集中展示的武汉特色小吃,体现出江城市井情趣和武汉方言韵味。汉正街、吉庆街、户部巷、江汉路等地名以及他们代表的特色旅游地形象,使人们对武汉市有着更直观的感知和认同,并成为武汉特色旅游的形象标志,同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地名已构成武汉市旅游地形象的重要元素,成为武汉市汉派文化的重要的旅游标识,在旅游地的形象塑造和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3旅游商品与服务的形象标识


东湖啤酒、黄鹤楼香烟、黄鹤楼酒、户部巷小吃,都是利用了有影响的地名作为品牌或商标来宣传商品,“黄鹤楼”成为武汉的驰名商标、品牌。“汉阳造”可能成为打造汉阳现代工业旅游线最好的品牌名。

东湖宾馆、梨园大酒店这些以地名命名的酒店,传递给旅游者的信息不仅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是其特有的服务。以地名来命名酒店可以使酒店和地名交相辉映,有利于彼此的形象推广。这些酒店的餐厅包房的命名还可尽量采用体现东湖风光的山水地名。与地名层次结构相一致的命名体系寓意深刻,文化品位高,引人人胜,具有宣传当地的地名文化、导游、服务、品位等多项功能,有利用标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宣传武汉市特有的文化。


2.2武汉地名的文化旅游功能的开发利用


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是本世纪旅游发展的两大主题。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因而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地名作为地域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名对于理解文化现象,了解文化特征,体会文化活动,感悟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标引作用,透过地名可以领悟文化的综合意义。地名往往作为表征和印记真实的将文化的扩散与合流记录下来。如武汉关的租界表明西方文化的侵入。

要使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充分发挥,还必须将“按名寻地”上升为“寻名求源”,旅游读物和导游讲解等应将地名中隐含的知识信息充分发掘和表达出来,使游客不只是“看热闹”,而且能看出“门道”。


2.2.1使地名成为武汉历史文化变迁的时间隧道的站牌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仅仅是旅游者空间上的位移,旅游者还追求自己知识和内涵的提高。

专题文化旅游可以在线路的设计上,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或空间序列,通过那些独特的地名串联起来,使旅游者通过这些地名的联系更清楚地了解历史的文脉,通过地名的来历更好的加深记忆。例如武汉进行红色旅游,可以从辛亥革命的起点——武昌起义的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开始,……通过芦沟桥路,途经张自忠路、或陈怀民路、郝梦龄路走向胜利街。旅游者行走其上,游览其间,感知革命历史行进的脉搏,回想战争的浓烈硝烟,缅怀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通过回首历史的壮阔,回味难得的和平。这种旅游活动就更生动,更有意境。

武汉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武汉自商、春秋、战国以来即为重要的古城镇,宋、元、明、清以来就是全国重要名镇之一。武汉还是楚国故地。武汉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可以也通过地名串联起来,开展楚文化旅游线路、三国旅游线路的设计。


2.2.2使地名成为历史故事的标题


城市的地名文化涵盖了相当大部分的文化传承,是这个城市历史的生动写照。例如在介绍武汉这个地名的由来时,我们可以讲到武昌与三国文化有关,汉阳则来自古代的命名规则。由此引出汉水改道,则有今日之汉口。又如在讲到黄鹤楼时,可由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名传千古,而在该诗中有晴川阁、汉阳树、鹦鹉溯而引申开来,使旅游者又有兴趣继续为寻找相关地名而旅游下去,形成一个文化旅游链。毛主席的一首《菩萨蛮·黄鹤楼》又使我们联想到近代,联想到1927年以后中国的革命运动,以至现在的武汉,使旅游者感受到中国的沧桑巨变,感受到武汉的历史沧桑。在这方面地名文化也可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2.2.3使地名成为武汉特有文化内涵的符号


城市的个性通过特有的地域和地域文化反映出来,地名往往又见证了地域的特色和文化,江城、汉口、长江大桥、东湖、月湖、龟山、蛇山等反映着武汉地域的风貌。武汉地名凸现了三镇特色,武昌的府衙地名系列:四衙巷、司门口彰显了它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汉口地名则体现了它的商业、码头文化。曾为军粮仓的广埠屯、军事操练场的阅马场等是一幅见证武汉在历史上“强兵重镇”地位的地图;武汉众多因湖泊、桥梁等名称而形成的地名是一幅见证山水园林旧貌的地图。这些地名都能成为武汉特有文化内涵的符号。

在对古琴台、月湖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知音文化的吸引力。我们可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分解为觅知音、遇知音、会知音和谢知音4个部分。与之相关的地名就有梅子山、琴断口、钟家村、钟子期墓、碎琴山等。在规划时我们可结合故事的进展,进行探古行踪知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其中梅子山与琴台又引出了古月湖八景,即古洞仙踪、板桥花影、僧楼钟韵、宵市灯光、柳映长堤、荷风曲溆、琴台残月、梵寺朝晖。

武汉红色旅游开发,要充分利用地名所包涵的文化资源。二七路,记载着中国工人“二七”大罢工时的壮举;二七纪念馆,铭刻中国工人的风采;农民运动讲习所,记录了中国革命的艰难过程;八七会议旧址标明了“八七”会议的重要意义。如今映现在老汉口沧桑手心里的张自忠路、陈怀民路、刘家琪路、郝梦龄路的一条条细细长长,沟壑深沉的掌纹默默记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中华民族抗战史。

1989年的抗洪,武汉成为全国人民的焦点,南岸嘴、龙王庙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南岸嘴、龙王庙也因此成为江城水为主题旅游的重要元素,大大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提升了江城的水旅游的知名度。既然称武汉为“江城”,江城旅游就应充分做足水文章,进一步促进南岸嘴以及沿江的旅游开发,使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成为武汉新的城市亮点。

综上所述,武汉市地名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旅游价值。需要地名工作者继续努力发掘,旅游工作者加以应用与发挥,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才能最充分地展现武汉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也才能发挥其旅游的功能。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作者:郭清霞  陈文

选稿:何铂羽

编辑:邬卓晶

校对:徐省之

责任编辑:郝志坚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