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1175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掌故

豫西“红色”区域沿革纪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6-04 阅读:752 次

来源: 地名笔谈

商伟凡

豫西,泛指以“豫”代称河南省的西部。其地域西起豫、陕边界,北临黄河,而东、南向与豫东、豫南的界限不甚严格——解放战争时期的豫西解放区,东至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抵桐柏山北麓,方圆五百余里,当为近、现代所谓“豫西”的最大范围。其间,秦岭东延的“八百里伏牛山”横亘中部:以北是堪称“中原之巅”的豫西山地,“九朝故都”洛阳雄踞豫、陕首府开封、西安之间;以南有广阔、富庶的南阳盆地,古城南阳素为中原通往西南诸省要冲。及至近代,横贯北部的陇海铁路与纵穿东缘的平汉铁路,在豫西之东北隅的郑州交汇,形成全国交通大动脉的首要枢纽,战则必争、守则必固的形势显而易见。从1944年11月至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豫西革命根据地,在这4年多时间里,经历了抗日战争中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的豫鄂陕边、豫陕鄂边解放区和豫西解放区等三个阶段。

图片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11-1945.10


1937年11月,借“卢沟桥事变”占领华北的日本侵略军南下中原,豫北、豫东相继沦陷。1938年6月,河南省会开封失守。国民政府军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阻挡豫东日军西进,致使河水南泻、改道夺淮,形成新黄河及广阔的黄泛区。此后,中原的国民政府军退据豫西,凭借新、旧黄河与对岸日军相峙。几年间,八路军129师等在黄河以北开辟的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与豫西国民党统治区一河之隔的晋南、豫北。  1944年4月18日,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交通线发动河南战役,并向西渡过新黄河;在40万国民政府军溃败中,豫西37天失城38座。中共中央自22日起,接连发出“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的指令,其中25日《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各部任务及具体部署》称:“北方局已决定由太岳派2个团,渡河赴豫西”。8月1日,太岳军区成立南抵豫西陇海铁路的第5分区。随之,太行、太岳、晋绥3军区和陕甘宁边区分别派遣部队,在王树声、戴季英统一领导下挺进豫西:——9月,皮定钧、徐子荣率太行军区组建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称第1支队),从豫北林县挺进嵩山地区;11月以“豫西行政区”名义建立其下属的两个专区:第1(箕山)专区辖伊川、登封、洛阳、偃师、临汝5县,行政督察专员欧阳景荣;第2(嵩山)专区辖巩、荥阳、汜水、郑、密、广武6县,行政督察专员范惠。 ——11月,刘聚奎率太行军区组建的第2支队,自晋南抵达豫西的新安、渑池一带,与随之前来的刘子久、韩钧所部会合。次年1月,以渑池、新安、陕、宜阳、洛宁5县组建“豫西”专区,行政督察专员贺澍三;伊、洛两河之间设立的洛(宁)南、宜(阳)南、伊(川)西3县,由伊洛办事处领导。——12月,王树声、戴季英率直属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的河南区委、河南军区机关,并陈先瑞第3支队、张才千第4支队,由延安南下豫西。次年2月进至嵩山地区(刘昌毅、张力雄率第6支队4月到达),统一领导以豫西为主体的河南抗日根据地:戴季英为中共河南区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王树声为河南军区司令员,徐子荣为河南行政公署主任。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前,河南行政区散布于黄河以南、平汉铁路以西、伏牛山及信阳以北的广大沦陷区(以豫西为主体),计辖6个专区、26个县:第1(嵩山)专区由原第1、第2专区合并而成,辖伊川、洛阳、偃师、巩、汜水、荥阳、广武、登封8县,行政督察专员范惠;第2专区由原豫西专区改称,辖陕、渑池、新安、洛宁、孟津5县,行政督察专员贺崇升;第3专区为第3支队5月进军伏牛山建立,辖确山、遂平、西平、舞阳、叶、泌阳6县,行政督察专员欧阳景荣;第4专区为第4支队春季东进建立,辖密、禹、新郑3县,行政督察专员刘晋;第5(伊洛)专区系伊洛办事处4月扩编,辖嵩、宜阳2县,行政督察专员张剑石;第6专区辖临汝、郏2县,行政督察专员孔祥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鄂豫皖中央局于9月25日成立,书记徐向前因病未到任,副书记郑位三代理书记,统一领导新四军第5师活动区域及河南解放区的党政军工作。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中共军队主动退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8个解放区。24日,王树声、戴季英率领南下的河南解放区机关、部队1.5万人(第2专区各部就近北撤太岳区),在桐柏山区与新四军第5师李先念部、自湘粤赣边北返的八路军南下支队王震、王首道等部会师。 10月30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鄂豫皖中央局改名为中原中央局,仍由郑位三代理书记;组建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王树声、王震任副司令员,王首道任副政委。这时,原河南军区部队及冀鲁豫军区第8团合编为第1纵队,原新四军5师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合编为第2纵队,野战军和地方军达6万余人;中原解放区包括江汉、鄂东、河南3部分,刘子久为河南区委书记兼河南军区政委,韩东山任军区司令员。11月5日,毛泽东主席以中共发言人名义向新华社记者揭露“国民党进攻的真相”:我豫、鄂两省解放区军队,现被国民党第1、第5、第6等3个战区的军队共20个师的兵力四面包围,我豫西、豫中、鄂南、鄂东、鄂中等解放区都被国民党军队侵占。12月9日,郑位三电告中共中央:我区原来老地区将近1000万人口,现在真正有我政权的老地区只有100万人口,即剩下十分之一;有游击队活动的老地区还剩下十分之六。新、老两种地区合计,有我政权工作的约有200万人口。1946年1月,中原局、中原行政公署、中原军区机关移驻湖北的礼山县宣化店。3月上旬,为适应斗争形势而整编全区部队,河南军区的5个军分区相继撤销。6月8日,中央军委一局《各战略区敌我情况综合》称:“国民党以受降为名,大军向武汉及武汉以北平汉路进军,我复放弃大洪山以南(汉水南北),占江汉军区将近四分之三的地区及河南军区的极大部,和鄂东军区的几乎全部”;“经过多次情况的变化到今天为止,我控制的中心区,不及整个面积的百分之十(仅罗山、光山、商城、经扶、礼山间之一隅)”。

图片



豫鄂陕边、豫陕鄂边解放区1946.9-1948.5


1946年6月26日,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开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中原军区部队5万余人分路突围。其北路军(右翼)1.5万人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率领,向西突围后进入陕南,7月下旬开辟豫鄂陕边游击根据地。9月24日,以汪锋(中共陕西省工委书记)为书记的中共豫鄂陕边区党委,文建武(中原军区第2纵队司令员)为司令员、汪锋兼政委的豫鄂陕军区成立。至此,全区已建立4个地委和军分区(筹建第5军分区)、14个县(工)委、30多个乡公所,地方武装扩大到2000余人;郑位三、李先念先后调回延安,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返回陕甘宁边区。
10月19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豫鄂陕边区行政公署,汪锋兼主任。以陕南商雒地区为中心,全区先后建立4个专署及1办事处,21个县政府(办事处),55个区、100多个乡级政权,面积7600余平方千米,涉及河南省的淅川、西峡、卢氏、洛宁、栾川、灵宝、嵩县,湖北省的郧西、郧县,陕西省的山阳、商南、丹凤、商县、雒南、镇安、柞水、宁陕、蓝田、长安等县的中心地带或边缘地区。由黄林、闵学胜两部会合后开辟的豫西部分,设为第4专区,包括8—12月陆续成立的卢(氏)灵(宝)雒(南)、卢(氏)嵩(县)、卢(氏)洛(宁)、卢(氏)灵(宝)洛(宁)、栾川、卢(氏)灵(宝)等县,黄林、韩东山先后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张旺午为行政督察专员,闵学胜、黄林相继任军分区司令员。次年春敌情严重、坚持困难,经中央同意,汪锋、文建武率豫鄂陕边区机关和主力部队共7000人“撤至黄河以北休整,待机南返”(留地方武装坚持原地游击战争);第4专区机关在韩东山带领下一同北撤至太岳区,留下一部在黑山(今属卢氏县)成立中共卢灵洛工委(书记熊松柏)。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陕北、山东两翼牵制敌军的同时,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三军配合,分别在鄂豫皖边、豫皖苏边、豫陕鄂边实施战略展开。7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一个作战集团挺进豫西,陈赓为党的前委书记,谢富治为副书记(通称“陈谢兵团”或“太岳兵团”)。8月22日,陈谢兵团从晋南强渡黄河出击豫西,在陇海铁路的潼关至洛阳段机动作战。至月底,攻占新安、渑池、宜阳、洛宁等县城。9月初,以前年北撤太岳区的原河南行政区第2专区机关为基础,成立太岳行署区第5专区,辖陕、新安、渑池、洛北、宜北、孟津、洛阳7县(后增加偃师县),行政督察专员贺崇升,专署驻新安县。24日,新华社豫西前线电:豫西民主政权现已建立者,有新安、孟津、洛阳、渑池、洛宁、陕县、灵宝、卢氏、嵩县、洛南、宜南、伊阳等12个民主县政府和3个专员公署。10月,陈谢兵团南下伏牛山区,并分兵陕南、鄂西北运动歼敌,在豫西的熊耳山以北、伊洛河流域分别建立豫陕鄂边区第1、第3专区,石金河、巩培基分任行政督察专员。11月2日,豫西的鲁山县城首次解放。8日,在南召举行的陈谢兵团前委会议,决定成立豫陕鄂边区后方委员会、后方司令部,韩钧为书记、司令员,裴孟飞任副书记、政委;18日,高芸生(图片暂缺)为主任、杨少桥为副主任的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韩钧为司令员、裴孟飞为政委的豫陕鄂军区在鲁山县城成立。经陈谢兵团转战3个多月,歼敌近6万,攻克县城30多个;所建立的7个专区37个县,除第2专区在陕南、第4专区在鄂西北外,其余5个专区均在豫西:第1专区辖陕、灵宝、阌乡、卢氏4县,陕县系太岳第5专区划来;次年4月,第3专区的栾川县划来。第3专区辖栾川、嵩、伊阳、伊川4县;后增设洛(宁)南、宜(阳)南2县,次年2月增设伊(阳)鲁(山)嵩(县)县,4月将栾川县划属第1专区。第5专区辖临汝、鲁山、郏、禹、襄城、宝丰6县。第6专区辖南召、镇平、内乡、淅川4县;后增设南阳、白河、沙南3县,次年5月白河县划属第4专区、沙南县撤销、由内乡县析置西峡县。第7专区辖方城、叶、舞阳3县;后增设泌阳、西(平)遂(平)、鲁(山)南、南(阳)唐(河)4县,次年5月由豫皖苏边区第4专区划来西平、遂平2县并撤销西(平)遂(平)县。由于战争环境的根据地初创,豫西不少县域或部分解放,或处于敌我“拉锯”状态,故设县常采用两种方式:——化整为零,即一县境内的两块解放区,因山川阻隔而分别设县。如:以横贯县境的洛河为界,1947年9月划洛宁县为洛南、洛北2县,划宜阳县为宜南、宜北2县;次年4月,分洛阳县为洛阳、龙门2县。——集零为整,即处于几县结合部的一块解放区,组建一个新县。如:1947年10月由卢氏、嵩2县析置栾川县,11月划鲁山、方城2县各一部设鲁南县,次年2月在伊阳、鲁山、嵩3县边区组成伊鲁嵩县。1948年3月,华东陈(士榘)唐(亮)兵团联合陈谢兵团攻克豫西古都洛阳,新华社豫陕鄂前线17日电:“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任命杨少桥为洛阳市市长。13日,当解放军最后肃清城内残敌的战斗尚在进行时,杨市长即率领所属各机关人员入城,……市府各局亦均于当日开始工作”。18日,我军主动撤出洛阳,市民主政府移至城郊办公。4月5日,陈谢兵团再克洛阳,市民主政府入城,随即划设文峰、安国、柳营等5区。5月,在豫西增设第8专区,辖登封、巩、汜水、荥阳、密、新郑6县。至此,豫陕鄂边区共辖8个专区、1个市、49个县,人口1083万;其中豫西占6个专区、34个县,人口917万。5月21日,太岳区行署命令:第5专区“所辖之各县市划归豫陕鄂边区管辖。自即日起,凡属该区之一切有关政权工作,概归豫陕鄂行署领导。”

图片

图片

此图系作者当年手工制作



豫西解放区1948.6-1949.3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后,经过10个月艰苦作战,共解放县城100余座,拥有人口3000多万,在江河淮汉之间创建了新的中原解放区。1948年4月,刘邓率领导机关移驻豫西,中共中央原拟成立豫陕鄂分局以加强领导的决定则不必施行。鉴于豫陕鄂边区地跨三省,而豫西、陕南两地因群山阻隔已在实际上各自为政,有必要及时改划为豫西、陕南两个独立的行政区。
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决定》,其中决定重建中原局,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重建中原军区并将南征中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为军区、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李先念分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委),邓子恢、张际春为副政委。而中原区,则包括鄂豫、皖西、桐柏、江汉、豫皖苏、豫西、陕南7个行署区(军区)。6月1日,以张玺为第一书记、刘杰为第二书记的中共豫西区委,李一清为主任、高芸生为副主任的豫西行政主任公署(9月增加宋致和为第二副主任)在鲁山县城成立;7日成立豫西军区,司令员韩钧因病未到职,李成芳代理(后曾希圣接任),张玺、刘杰分兼第一、第二政委。原豫陕鄂边区所辖9个专区,除第1、2、4专区划归陕南区外,其余6个专区划归豫西区;豫西区人口近千万,以鲁山县城关设置的鲁山市为行政中心,全境划分为2市、6专区、45县:行署直辖单位:鲁山市市长董一欧,洛阳市市长杨少桥;第1专区系太岳第5专区改设,辖陕、新安、渑池、洛北、宜北、孟津、洛阳、偃师8县(陕县系豫陕鄂第1专区划来),行政督察专员贺崇升(12月由杨少桥兼任);第2专区系豫陕鄂第7专区改设,辖东南阳(原南阳县东北部)、方城、叶、鲁南、郾城、舞阳、西平7县(唐河、泌阳、遂平3县划归桐柏区,12月将东南阳县划属第6专区),行政督察专员王晓舟;第3专区系豫陕鄂第3专区改设,辖龙门、伊川、洛南、宜南、伊阳、嵩、伊鲁嵩7县,行政督察专员杜桢祥;第4专区系豫陕鄂第8专区改设,辖郑、新郑、长葛、密、登封、巩、汜水、荥阳、广武9县,行政督察专员徐林汉;第5专区系豫陕鄂第5专区改设,辖鲁山、临汝、郏、宝丰、襄城、禹、沙(河)北、许(昌)西8县(沙、许2县系豫皖苏第5专区划来,12月又划来临颍县),行政督察专员李庆伟;第6专区系豫陕鄂第6专区改设,辖北南阳(原南阳县西北部)、南召、内乡、西峡、淅川、镇平6县,行政督察专员郭思敬。豫西区北濒黄河与华北区相望,西邻陕南区,东依平汉铁路与豫皖苏边区为邻(铁路归豫皖苏边区及桐柏区),南抵桐柏区。豫西的西北部,原系豫陕鄂第1专区,除陕县划属豫西第1专区外,深山区的灵宝、阌乡、卢氏、栾川4县因敌情暂组成陕南第1专区,至9月划回豫西区并增设为第7专区(11月陕县划来),行政督察专员刘绍南。深秋,历经宛西、宛东、郑州等战役后,我军主力东赴淮海战场,豫西区除西北隅灵宝一带迟至次年6月解放外,主体已变成民主政权日益巩固的后方。其行政区划,也由战争年代的临时、实用、多变,向建设时期的长久、合理、稳定转化——8月,洛阳、龙门2县合并为洛阳县。10月,平汉铁路经过的郾城县漯河镇设置漯河市,市长梁仰云,属第2专区;28日,陇海、平汉铁路交会的郑县城区设置郑州市,由豫西行署直辖,宋致和兼市长。11月,南阳盆地政治、经济中心所在的南阳县城设置南阳市,市长许建业,属第6专区;旧有的广武、汜水2县,合并为成皋县;12月,许昌市自豫皖苏边区划来,市长郑旭,属第5专区;撤销行署直辖的鲁山市及第5专区的沙北、许西2县,其境划还原属各县。1949年1月,为统一领导城乡建设,除行署直辖的郑州市外,各市均与所在县合并称“某某市县”,市长兼县长,属所在专区:第1专区的洛阳市与洛阳县合并为洛阳市县;第2专区的(东)南阳县与第6专区的(北)南阳县、南阳市合并为南阳市县,属第6专区;第5专区的许昌市与许昌县合并为许昌市县;第2专区的漯河市与郾城县合并(11月,“为便利城乡并加强农村工作”,市、县政府重新分立)。同时,撤销鲁南、西峡2县,其境划还原属各县。2月,因“急需减少单位,集中力量,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城市与铁路附近地区工作”,取消第3专区建制,将宜阳、伊阳、嵩、伊川4县划属第1专区,洛宁县及第1专区渑池县划属第7专区,第7专区改称第3专区;同时,合并洛南、洛北2县恢复洛宁县,合并宜南、宜北2县恢复宜阳县,撤销伊鲁嵩县并将其境划还原属各县。至此,豫西区的战时所设县治,仅在地广人稀的伏牛山北侧保留栾川县。

图片

今日豫西的“红色”纪念地


尾    声


1948年11月20日,中共中原中央局发出《为召开中原临时代表大会,建立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向中原各界人民的建议书》,指出:“为了领导四千五百万人民统一而有组织地进行支援战争,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管理全区性的实业与交通,完成大规模的民主改革与社会改革的重大任务,迫切地需要健全一个能统一各地方政权,密切联系人民大众,并具有高度效能的全区性最高人民民主政府”。截至年底,中原解放区共辖7个行署区、37个专署区、10个市、209个县,人口达5000万。1949年1月1日,以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副政委邓子恢为主任的中原临时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成立。2月2日,豫西行署主任李一清调离,高芸生接任,第1专区专员兼洛阳市市长杨少桥升任副主任,遗职由张剑石继任专员、王均智继任市长。13—16日,中共豫西区首次代表会议在鲁山县城举行,张玺在《结论报告》中宣布:豫西区党委奉命撤销,成立河南省委;区党委机关干部为河南省委的基础,“原班不动,坚守岗位”,20日以后迁往开封。21日,豫西行署自鲁山县城东迁豫皖苏边区首府开封市办公,准备在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成立时撤销。3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军区成立,中原中央局组织部长李雪峰兼任省委书记、军区政委,陈再道为军区司令员。省委通知:“依中央决定,将原豫皖苏、豫西、桐柏区所属河南部分地区划为河南省,原各该区分局、区党委一级机构撤销,另建河南省委(名单另行公布)。现省委会已正式组成,即日起执行职务。……河南省军区亦同时建立,……省政府暂缓建立,而以中原人民政府兼施本省行政,直接领导各专署进行工作。”3月3-6日,“由于中原形势胜利的发展,为了领导全区人民统一而有组织的进行支援战争,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管理全区实业与交通,完成大规模的民主改革与社会改革”(中原临时人民政府3月7日通令),中原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在开封召开,选举刘伯承、李先念、邓子恢、李雪峰、刘子久、吴芝圃、李一清、王国华、陈再道、许子威等21人组成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支援前线、发展生产、整顿财政”为今后三大中心工作。3月7日,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次会议推举邓子恢为主席,吴芝圃(原豫皖苏行署主任)、李一清(原豫西行署主任)为副主席,“中原临时人民政府自即日起宣告成立”;决议“除皖、苏部分划归华东区外,重划中原区为鄂豫、江汉、陕南三个行署区,开封、郑州两个直辖市及陕州、洛阳、郑州、许昌、南阳、汝南、商邱、淮阳、陈留等九个直辖专署区”,“原豫皖苏、豫西、桐柏三行署宣告撤销”。3月9日,豫西行署正式撤销;原行政区域改为中原区的6个直辖专署区,其专用名由序数改为专员公署驻地的地名,通用名由行政督察区改为“行政区”,通称“专署区”“专员区”或简称的“专区”:豫西第1专区改为洛阳行政区,辖洛阳市和洛阳、偃师、孟津、新安、伊川、宜阳、嵩、伊阳8县,专员公署驻洛阳市。豫西第2、5专区合并为许昌行政区,辖许昌、漯河2市和许昌、长葛、禹、临汝、郏、宝丰、襄城、鲁山、临颍、叶、郾城、舞阳、鄢陵13县,专员公署驻许昌市;原第2专区方城县划属南阳行政区,西平县划属汝南行政区,原豫皖苏第5专区鄢陵县划来。豫西第3专区改为陕州行政区,辖陕、渑池、洛宁、灵宝、阌乡、卢氏、栾川7县,专员公署驻陕县。豫西第4专区改为郑州行政区,辖荥阳、郑、新郑、密、成皋、巩、登封7县,专员公署驻荥阳县。豫西第6专区改为南阳行政区,辖原有南阳市和南阳、南召、内乡、淅川、镇平5县,原第2专区划来方城县,桐柏区划来邓、新野、唐河、泌阳、桐柏5县共11县,专员公署驻南阳市;11月恢复西峡县。5月8日,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次会议称:“目前胜利形势急剧发展,本府直辖各专、市已不适宜。为了加强河南省的领导,决定成立河南省人民政府,下辖开封、郑州二市,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十个专区”,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开封,由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吴芝圃兼主席,牛佩琮为副主席。10日,以原豫西行署为基础组建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