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80237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城市地名

大麦市街:西安“回坊”的缩影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3-10 阅读:2260 次


权  伦


在西安市的西大街西段北侧,有一条看起来很普通的街道,叫大麦市街,此街南起西大街,北口与洒金桥相连,北口向东与庙后街西口相接,北口向西与新寺巷东口交汇,街的中部向东,与小学习巷的西巷相通。此街并不算长,只有391米,不过,正如古城许多历史悠久的老街一样,也有许多故事和传说。

街名多次变更

大麦市街历史悠久,街名也曾一变再变。历史上,大麦市街曾先后被称为铁炉街、北桥梓口、大麦口、大麦市、前卫路。

隋唐时期,大麦市街属于皇城内含光门大街的北段,位于唐代皇城第三横街与第四横街之间。街东边紧邻唐代官署——中央事务机构九寺之一的“司农寺”,街西邻尚书局。唐末之后,这里逐渐变成了居民坊巷。

据说,到了宋代,曾在隋唐建城时迁出的百姓回城祭祀祖先,在大麦市街北口的古槐树下设立大铁香炉,因此,这里一度被称为铁炉街。清嘉庆《咸宁县志·金京兆府·城图》标注此街位于“铁炉坊”。

元初置提刑按察司,以纠察地方吏治、政治得失,这一机构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称肃政廉访司,隶属于御吏台。[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奉元城图》中标注现今的大麦市街位置“旧廉访司”,可见此处在元代是官府“肃政廉访司”的驻地。

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为解决西安西城区供水问题,陕西巡抚与西安知府决定开凿通济渠,渠水由西门口南边流入城内,通过西大街,其中的一分支从西大街西段向北流入了大麦市。有了水渠,就要修桥,当时的西大街和大麦市的交会处就修有过桥,所以,这里逐渐被称为桥梓口。最初时,桥梓口仅指西大街以北的地区,后来,以西大街为界,分为南、北桥梓口,大麦市街位于西大街以北,当时称为北桥梓口。

在清代,大麦市街名为大麦口。不过,在一段时间里,北桥梓口与大麦口的称谓同时存在,以街东小学习西巷出口为界,南段称北桥梓口,北段称大麦口,这两个名称,在清代《西安府图》上都有明确标注。清代末期,大麦口改名为大麦市。

民国时期,南至西大街,北至庙后街西口的这一段南北方向街道,统一都被称为大麦市街。

1966年“文革”开始,大麦市街被改名为前卫路,到1972年才恢复大麦市街旧称。

现街名的来历

大麦市街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从清代前期开始,由于此街临近粮仓永丰仓(俗称西仓),大麦市街就成为运粮进出永丰仓的重要路径,大麦市街道两旁逐渐开设起许多私人经营的粮铺,于是此街便以“大麦”命名。但当时北方所产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大麦较少,这一街名来历传说似乎牵强。

还有一种说法。在此街的中部向东,有一小巷,称为小学习巷的西巷,此巷内有一清真寺,叫“营里清真寺”,顾名思义就是“兵营中的清真寺”。在唐代,唐代宗年间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侨居长安的一些阿拉伯官兵,就被安置在大、小学习巷,而且他们的兵营就驻扎在巷内。清乾隆年间,为了方便回族绿旗营士兵的宗教活动,建立了一座专供官兵做礼拜使用的清真寺,由于该寺在军营区域内,因此取名“营里清真寺”,简称“营里寺”。

相传营里寺最初修得很气派,寺门也很大,所以民间便把营里寺俗称“大门寺”,但回族人方言中常把“门”读作“埋”音,天长日久,“门”字便逐渐被读成了“麦”,此地方言中“市”与“寺”同音,“大门寺”就读成了“大麦市”。可见此街名是由“转音”而来。


 

▲清真营里寺是回坊七大清真寺之一

慈禧与“天锡楼”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西安专营牛羊肉泡馍的“天赐永”在北桥梓口开业,由回族马氏兄弟创建,回族名厨马建行掌勺,食客盈门,生意兴隆,誉满古城。后来,除了牛羊肉泡馍,还经营各种炒菜,是清代直到民国时西安市内数一数二的高档餐馆。在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至西安。据传说,有一天,慈禧慕名到大麦市街天锡永品尝过清真菜肴,甚为满意,“天赐永”的泡馍让慈禧太后赞不绝口,倍加赞扬。于是便亲题匾额,将“天锡永”改名为“天锡楼”。民国时期,这里曾接待过曾任陕西都督的张凤翙、曾任陕西省主席的杨虎城、曾任宁夏主席的马鸿逵等政要。

后来,在大麦市街,围绕着“天锡楼”餐馆,陆续开设了一些经营面食、牛羊肉泡馍等小吃的店铺。大麦市街上曾开设有很多老店,如西京食品店、辇止坡牛羊肉、铁志明肉铺、大麻子馄饨、伊阑手抓饭、新华甜食店、老安家炒货等,逐渐形成了大麦市街独特的饮食风格。

改革开放后,大麦市街出现了许多经营小吃的个体户。后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大麦市街建起了“大麦市回民饮食街”,大麦市街的特色小吃迎来了黄金时期。在北院门、北广济街的回族小吃店还没有火起来的时候,大麦市街就已经是西安地区著名的回族小吃一条街了。一些老西安和大部分慕名而来的游客,对大麦市街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小吃。

走进现今的大麦市街,街两边各种各样的小吃摊点、店铺鳞次栉比,小吃种类特别多,例如汤鲜肉烂的水盆羊肉、甜而不腻的八宝甜饭、外焦里嫩的牙签肉、风味独特的小笼灌汤包子,还有牛羊肉泡馍、肉夹馍、麻酱凉皮、枣泥甑糕、糊辣汤、羊肉疙瘩、热炒凉粉、腊牛羊肉、酸菜炒米、卤汁凉粉、花生酥、绿豆糕、油茶、锅贴、肉饼、黄桂柿子饼、江米豆沙凉糕、蜂蜜凉粽等等,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拓宽后的大麦市街南口

往昔住户和商铺

大麦市街的住户以回族为多。在清朝末年,大麦市街上的大户主要有“丁、兰、谷、赵”四大家。丁家世代是书香门第,在西安各地开有商铺;兰家专开私塾教学机构;谷家作旅馆和商铺生意;赵家的皮坊生意很闻名。

后来,从此街北边不远处的香米园迁来了杨家,专门从事货运,被人们称为“脚子帮”。“脚子帮”是清末民国初年民间对搬运工的俗称。杨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渐地拥有了自己的车马队,承运西安到兰州的货物,车队的足迹遍布陕甘地区。大麦市街的车马铺,还不止杨家一家。直到解放初,大麦市街还有许多客栈、货栈和车马店,如“协和货栈”、“秦陇栈”等,专供外来的货运队休息、住宿。除了客货栈、车马店外,这里还曾有几家国营工厂。有趣的是,唐代的官署——中央事务机构九寺之一的“司农寺”就位于此街,千年后,西安市农垦局,也位于大麦市街65号。

解放前,大麦市街两边道行树是古槐树,街面由碎石子铺成,而人行道的道牙则是由青石砌成,站在街上,南眺可以望见城南黛青色的终南山。现在,大麦市街仍保留着青石道牙,古槐荫蔽,但由于西大街高楼林立,站在街上连西南城墙也看不到了。

针对路面破损、路灯设置不足等问题,2007年7月,西安市政府对大麦市街进行改造,路面以沥青铺设,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2012年,市政府扩建此街,以小学习巷的西巷口为界,南部已得到拓宽,北部依旧还是15米宽,保持着旧日的风貌。

古院落38号院

与街上喧闹的氛围相比,大麦市街38号院内却是十分静谧。这处老民居,位于大麦市街西边,门口正对街东边的小学习巷西巷出口,为民国中期的建筑,属于西安市传统民居保护院落,如今保存完好。临街有两扇朱砂大门和旁边的青砖墙。院子共有前后两进,整座院子坐西朝东,地面由青砖铺就,房子的门窗与阁楼木雕,都是枣红色。后院四周全是整齐的二层楼房,整个院落有房51间,本是“丁家大院”的一部分。

清乾隆年间,丁家的丁殿甲带着全家从河南桑坡迁徙到西安,定居在了大麦市街的回族聚居区。丁殿甲后来曾做过清代西安城西门的城楼管带。

据说丁家搬来的时候,原本只有几间老房子,随着家族的扩大,丁家人陆续建起了一所大宅院,最终形成了北、正、南“连三院”的大宅,其气派程度在回坊非常少见。房屋整体为砖制墙体结构,硬山式屋顶饰脊兽,后院为二层楼阁,楼上形成回廊,大红的柱子支撑着整个房屋结构。青砖和灰瓦,朱红的窗棂,洁白的墙壁,充分体现了北方传统民居古朴典雅的地域特色。

丁家大院南边的院子叫做“官厅”,是丁家“连三院”中专门用来接待客人的偏院,即现在大麦市街38号院。

在清代,现庙后街的北边的永丰仓,是当时省内最大的公粮仓,储存着从省内各地征收来的粮食。当时政府在丰年时收粮,遇到灾年,便低价将粮食卖出,以此来稳定粮价。大麦市街因位于永丰仓与西安城西门之间,所以就成为运送粮食进出城门的必经之路,于是,大麦市街道两旁逐渐开设起许多私人经营的粮铺,商业比较兴旺。

丁家大院在民国时期原为贸易商行。解放初,丁家将南院卖给了某贸易公司,后来贸易公司又将此处转给了西安市公安局作招待所,市局八处曾在此办公。到现在还是西安市公安系统基层单位的办公用房。38号院的北临,如今是丁家的新式楼房。

2007年7月,经西安市文物局民居保护修缮,此院保持了原貌、修旧如旧,没有改变原有的格局。


 

▲大麦市街38号院前院

在西安,“坊”这种区域划分源于隋唐,人们把回民街区称“回坊”,把回族人称为“坊上人”。如果你走在如今的大麦市街,听到清真寺中高音喇叭传出的召唤穆斯林作礼拜的悠扬“邦克”乐声,你会感到此地有异域风情,每当灯火阑珊,回坊街上香气弥漫,食客云集,望着烧旺的炉火与街边的小吃摊点、店铺,你会感到“回坊”厚重的历史积淀。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