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34864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整治不规范地名要“快准狠”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6-28 阅读:599 次

来源:和讯网

珠江瞭望

日前,广州市民政局按照上级部署牵头成立“广州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领导小组”,对首批上榜的23个使用不规范地名的小区和建筑逐一上门开展清查整治行动,目前,逾九成不规范地名已完成整改。广州市民政局方面表示,此次整治“大、洋、怪”等不规范地名,一般不会导致居民证件的更改。

逾九成不规范地名完成整改,是不错的工作效率。而实现这一效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被整治的地名确实明显违规,广州民政部门没有随意扩大整治范围。此前,一些地方列入整治名单的地名饱受争议,就是因为治理范围过大,将一些合法登记的地名也列为整治对象,例如,“××大桥”要去掉“大”字;“××酒店”因为比较洋气,将其列为整治对象,而没有考虑到该酒店是国际化或连锁性企业。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此类对政策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国家民政部前不久就提醒各地,要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防止随意扩大清理整治范围。

许多不规范地名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监管没能实现常态化方面的原因,因此,整治起来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这种情况下,对不规范地名的治理,就得循序渐进,并争取将改名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应该说,这正是广州地名治理的方向之一。

此番,各地方对不规范地名的整治,对未来的地名管理工作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总体来说,不规范地名的监管与治理,应当遵循“快准狠”三原则。

所谓“快”,是指对不规范地名的出现,要及早介入,尽快整改,以免积重难返。以商品房小区为例,有的开发商申报并获批的是一个地名,实际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叫得很“大”或很“洋”气的名称。监管部门在发现时,就要尽快纠正。否则,时间久了,就口口相传,成了交通、快递等方面的重要标识。虽然居民证件上标明的是规范名称,但规范名称反倒没多少人认识。比如,有多少人知道“万科欧泊”的真名是“新光城市花园”、“罗马家园”的真名是“盛景家园”?

所谓“准”,是指对不规范地名的认定,要精准识别,不宜一刀切。有较长年代的“大、洋、怪”名称,由于已经深入人心,甚至也载入了文献资料,因此可不必整治。对于登记注册不久的“大、洋、怪”企业名称,由于有其合法性,因此也不必强行整治,但可以提出整改建议。

所谓“狠”,是指公然违反地名管理法规,或拒不接受整改的企业单位,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令行禁止,提高违规成本,方能提高法规的威慑力。如果每个企业单位在改名方面明知故犯,被发现时只是一改了之,那么很多企业单位就感受不到违规的代价。

总之,地名管理,要日常化、法制化。做好这两点,不规范地名就不那么容易出现,整治工作也会变得更简单、轻松。

◎椿桦本报评论员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