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509635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宝应跑团 397 文章 95万 总阅读 查看TA的文章> 0 分享到 宝应县乡镇地名历史探源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8-22 阅读:729 次

来源:搜狐网

宝应县:宝应古为大海,属江淮冲积平原地貌,多泻湖。沤改旱以前为一片水乡泽国,多数集镇村庄,是明初大移民“洪武赶散”时苏州阊门人迁来我县,择高地墩垛定居形成的。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为:秦代始设东阳县(东阳城遗址在今盱眙县马坝镇境内),汉魏六朝时分属东阳、平安、射阳三县,隋初境内统一为安宜县,唐肃宗上元三年(762)因真如献宝改名为宝应县。1960年宝应湖西部分划出单独建立金湖县。

安宜镇:县政府所在地,系袭用宝应旧县名。汉为白田村,唐初武德四年升为安宜县城,762年改名宝应城。“安宜”一名来源于汉平安县城的安宜溪。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建置混乱,齐永明年间我县分属太清、永阳、安宜、丰国四县,初见“安宜”一名。隋朝我县统一为安宜县,隋末安宜县城平安被杜伏威屠毁,唐初县治迁白田。宋《太平寰宇记》载:“安宜溪在县界,古安宜邑以此溪为名。”清刘宝楠《宝应图经》载:“平安故城在今县治西南六十里,今沦于湖。”建国后境内曾设城镇、中港、城郊三乡镇,2000年4月合并为安宜镇。

范水镇:历史上有老镇、新镇之分,唐宋时有范水集(在今镇西南数里),元代称范氏寨,元末明初沉于洪水。今天的范水镇产生于明朝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载:“明洪武年间称宝应南三十六里有新镇,万历年间开宏济河,建范水闸,镇以闸名。”“范”通“泛”,洪水泛滥之意,也道出了老镇消失的原因。史称“金范水,银宝应”,并有“范水八景”之说:曰纪庄燕柳荡春风,魁楼鸦墨造化功,东园荷月照瑶台,瓦甸归樵惜老翁,东溪渔艇载游客,静居梵音暮鼓钟,范光夕照水天色,渡口雪舟运河中。建国以后境内曾设范水、石桥、韦镇、范光湖四乡镇,2000年4月并为范水镇。

夏集镇:本属高邮。《高邮州志》载:“五岳行宫(即原东岳庙)在夏家集,元至正年间建。”可见早在元代以前这里就已形成夏姓聚居的村庄。《江苏省地名词典》载:“该地有庙,立夏前后尤多香客,集市兴旺,故名夏集。”这里每年农历3月28日东岳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建国后境内曾设夏集、郭桥、子婴河三乡,2000年4月合并为夏集镇。

柳堡镇:地名起源见《柳堡镇源于留宝垛》。建国后境内曾设柳堡、小尹庄、芦村三乡,2000年4月合并为柳堡镇。

鲁垛镇:明朝初年因有鲁姓迁居此土垛定居而得名。该镇多数村庄都是以姓氏加林、垛、墩、家组合而成。如陶林就是明初陶姓迁此定居、植树成林而得名。明代朱应辰《东湖曲》诗云:“提壶荡两浆,酒伴相经过。指顾陶家林,来从鲁家垛。”过去陶林大于鲁垛,有“陶林十景”之说:曰庙枕九龙、楼映双桥、桑林唤渡、榆垛春游、雪映窑港、月寄池塘、长川帆影、两寺钟声、柳堤蝉韵、荻岸飞鸿。

广洋湖镇:以湖名镇。“广洋”一片汪洋之意,又名汪洋湖、桥头湖。此湖可能形成于元末明初洪泽湖决堤大洪水之后(时有“倒了高家堰,淮扬两府不见面”之说),湖名初见于明《嘉靖宝应县志略》:“广洋湖在县东南五十里,东通沈垛港,人博支湖。”镇政府驻地杨家舍,又名一里村。

小官庄镇:过去大官庄大于小官庄,皆产生于明朝初年,小官庄因大官庄而得名。

沿河乡:1958年公社化时因该乡地处京杭大运河沿岸而定名。乡政府驻地南窑,清代中期本地建窑,因位于宝应城南故名“南窑”,时有“南窑砖头北窑瓦”之说。

望直港镇:2000年4月獐狮荡乡并入该镇。

射阳湖镇:初湖以镇名,今镇又以湖名。此湖是典型的海陆变迁古泻湖,春秋时为邗沟故道,古称“射陂”,《汉书》载:“广陵王(刘胥)有过,其相胜之奏,夺其射陂草田,以赋贫民。”秦汉时在湖之西北形成集镇,《吴地志》载:“地在射水之阳,故曰射阳(古人以山南水北称为阳)。”镇既称“射阳”,“射陂”也就随之称为“射阳湖”。明《嘉靖宝应县志略》载:“射阳湖在县东60里,周迥可三百里,南北浅狭,自固晋至喻口北入海。”境内“九里一千墩”为大规模的汉墓群。《括地志》又载:“楚州山阳(淮安县)本汉射阳县。”所以该镇实为淮安县(今楚州区)的第一个县城。古有“射阳八胜”之说:曰龙竿寺看灯、走马灯试马、凝瑞桥赏荷、跃龙桥听涛、花子沟垂钓、三王河泛舟、臧陈祠读书、运东堤踏雪。2000年4月天平镇并入,2003年10月水泗乡又并入该镇。

西安丰镇:西安丰本名安丰。曹镳《信今录》载:“汉初吴楚七国反汉,吴王刘濞曾于此地屯兵,安丰、太仓为屯粮之所。”后仓名成了镇名。建国后因东边兴化县又有一个安丰,所以1981年12月改名西安丰。

曹甸镇:古属淮安县。《广曹甸志》载:“三国时曹公(曹操)与孙吴(孙权)构兵,航海而南,屯兵于此,后人名曰曹甸。”过去塔儿头大于曹甸,清明庙会盛极一时。境内下舍村因明初有夏姓迁来定居,名为夏舍甸,后谐音为下舍,2000年4月下舍乡并入曹甸镇。

泾河镇:以河名镇,原属淮安。《淮安府志》载:“泾河在运河东岸,由闸进水,经塔儿头、金吾庄入射阳湖,河长8250丈。明正统五年(1440)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景泰初建闸置仓,交兑盐城诸县漕粮。黄浦闸石洞一座,洞下为南溪河,入宝应界。”境内黄浦因汉吴王刘濞在此筑黄浦堰而得名,宋代曾名上游镇,2000年4月黄浦乡并入泾河镇。

黄塍镇:地名来源《塔儿头南对黄塍沟》。

山阳镇:沿用淮安古县名,地名本叫“山阳沟”。《宝应县地名录》载:“公社化时以驻地山阳沟而定名为山阳公社。山阳沟古属淮安府山阳县,相传明代此地有三口井,井旁有三条沟,故称三眼沟,后讹为山阳沟。”2000年4月长沟乡并入。

关于山阳县名的由来:淮安县始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初建射阳县,东晋义熙七年改名山阳县,南宋韩世忠抗金以后改名淮安县,2001年改称楚州区。古以山南水北称为阳,原来在今天的白马湖的正北古代有一座小山叫钵池山(今山已不存,尚余地名),其南有一大湖便称为“山阳池”(又叫“山阳浦”),向北经末口(亦称山阳口)入淮河,向南经中渎入白马湖,所以山阳县实因山阳池而得名。据清刘宝楠《宝应图经》载,山阳池于东晋时已干涸为土地,出现一城镇即“山阳令所在地”。南朝宋谢灵运《西征赋》云:“发津潭(界首湖)而回迈,逗白马(白马湖)以憩龄,贯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甬城。”这“甬城”可能就是古山阳城。也有人认为山阳县治和楚州府治同在淮城。北魏郦道元的权威著作《水经注》中有一句话:“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经山阳城西即射阳县之故城也。”后人一直不解,清代刘宝楠认为他把东西搞错了。我怀疑郦道元所说的“山阳城”可能指今天的淮城,而“射阳县之故城”可能就是古山阳城,很可能就是今天我县的山阳镇。古山阳县城究竟在哪里?尚要进一步考证。(来源:网络)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