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341262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凸显地域特色 整治不规范地名乱象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4-02 阅读:783 次

来源:株洲传媒网

株洲传媒网03月27日讯 (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谭韬 宋超)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熟悉的太子路,已经更名为枫溪大道了。“枫溪”两个字的缘由,大家清楚吗?而且,依据《株洲市地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我市部分不符合规范的路名、楼盘名等也将进行整治清理。

“太子路”原名1815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通车,道路起于芦淞区解放街与建设南路的交汇处,止于1815线湘大路口,长8.8千米,该道路是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也是株洲城区“南大门”的一条重要进出口通道。随着《株洲市地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要求市区的道路、桥梁等地名一般不以企事业单位名称作专名,同时,不得使用“御”“皇”“帝”“朕”“玺”等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而太子路就在禁用词语之列。

依据地名命名相关规定,经过实地踏勘,在征询道路沿线部分单位和住户意见,以及专家论证后,“太子路”正式更名为“枫溪大道”。

从杜甫的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小河因为两岸枫树很多,所以被人们称为枫溪,而这里又是一处天然港湾,很多人也叫枫溪港。另外枫溪谐音凤栖,也有龙凤呈祥之意,寓意株洲未来更加美好。目前,芦淞区枫溪生态新城、枫溪峡谷风光带、枫溪公园等公共设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将“太子路”更名为“枫溪大道”更能体现出芦淞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也将有利于提升该片区的整体对外形象,加快推进芦淞区枫溪片区的开发建设。

针对“大、洋、怪、重”的地名乱象,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将进行进一步的整治清理,并注重地名文化传承和保护,慎重稳妥地开展地名命名和更名工作。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