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9702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研究和建议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2-22 阅读:799 次


朱必亮

(江苏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一、地名普查概

地名是人类对地理环境中具有特定位置、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方所共同约定的语言代号,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是现代社会进行各种联系、交流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和纽带。地名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公众信息,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明建设、国防外交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使用地名频率越来越高,对快速获取和传递地名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地名标准化、地名标准业务规范、地名公共服务、地名文化宣传等数字地名、智慧地名的需要越来越广泛和迫切。

1979年至1986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获得了丰富的地名资料。200910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至2012年,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领导小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沿边沿海县(市、区)的地名普查任务。

2014年1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定于20147-20186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立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下达了普查任务,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二、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规划和背景

2015年410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通知中着重强调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应从开展普查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入手,围绕事关地名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需求,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地名基础研究、地名图书编纂、地名文化保护,地名信息化建设和地名公共服务,并对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针对这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通知对给出了规划实施的四个方面,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人才优势、保障经费投入和强化监督管理。

在准确把握《规划》总体要求和丰富内涵,在全面掌握《规划》基本内容基础上,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规划》要求上来。

(一)围绕《规划》目标,找准成果转化方向,在规范地名管理、拓展地名服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上下工夫;

(二)明确“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出好成果”这一主线,抓住成果转化的核心;

(三)深化成果转化认识,处理好成果转化与普查过程、民政主导和社会参与、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数据保密与公开应用之间的关系;

(四)从关键环节入手,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地名基础研究、地名图书编纂、地名文化保护和地名公共服务五项重点工作。

三、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框架介绍和分析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框架是依据《规划》中的五项具体任务进行组织和搭建,具体如下: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成果信息是成果转化的基础,基于普查的成果数据进行应用,普查的成果数据不仅是对地名位置和属性信息的采集和定位,更主要侧重在对地名的挖掘,而成果转化的几个方面对应着对挖掘的地名的进行理论总结、文化保护、宣传和应用。以下从成果转化的五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介绍:

        地名基础研究

地名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利用地名普查的成果推动地名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完善地名管理相关法规,制定地名相关工作的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地名专业著作。组织和引导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围绕地名标准化、地名信息化、地名管理、地名规划、地名文化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能够带动地名学创新发展的专业论著。诸如地名学概论、地名调查学概论、地名管理学等;

    2.完善地名法规。根据国家、地方相关地名管理规定,结合当地的地名管理、地名申报、地名命名、地名标准化等各项工作,对当地的地名法规进行制定和完善,补充部分地区的地名法规的空缺或遗漏,修正法规并与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

    3.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推动完善地名标准体系,充分利用地名用字读音审定、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命名更名审定工作成果,以审音定字、信息服务、地名标志、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制定地名专用字、地名异读音、地名信息服务、新型地名标志、地名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等一批国家、行业标准,鼓励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居民小区、建筑物、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命名地方标准。形成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地名标准体系。

        地名图书编纂

地名图书编纂是指常规意义认为的“图录典志”,即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过程和成果资料按照分类、分级、分批的原则,编纂出版一批标准地名图(集)、标准地名录、标准地名词典和标准地名志等权威地名工具图书,充分满足社会对地名信息的需求。

“图录典志”主要指行政区划图及图集、标准地名图、地名专题图、特色地名文化图、各类地名图集、地名影像地图、地名录、地名志、地名词典、地名典故、地名大全等等。其中地名相关图与图集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使用两种,公开发行是需要得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审图编号才能发行。

        地名文化保护

地名文化保护是采用多种手段,挖掘地名普查成果,促进地名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通地名文化专题网站,用于地名文化的宣传;

    2.编制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用于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

    3.利用碑、牌、展示厅、博物馆等多种方式宣传地名文化;

    4.拍摄专题地名影视作品、编制地名文化系列丛书,包括地名文化故事、地名文化图集、地名文化丛书;结合动漫、游戏等手段进行地名文化宣传;

    5.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策划举办地名文化主题展览、地名文化微电影、地名知识竞赛、地名摄影比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地名文化影响力。

       ●地名信息化建设

地名信息化建设是以地名普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形成区划地名数据支撑体系,推动地名地址库、建立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平台、建立区划地名数据的更新长效机制和地名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分别从数据集成、数据更新、数据共享、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五个方面进行地名信息化的建设。

地名地址库建设,是数据集成,是以地名普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并集成公安、房产、住建、国土等单位的地名地址数据,形成一个庞大的地名地址数据仓库,并建立数据共享更新以及信息服务的桥梁。

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平台,是信息管理,实现地名命名、更名等申报审批政务的全流程网络化管理。

区划地名数据的更新和共享机制,是数据更新和数据共享,是地名普查工作由阶段性工作转变成常规性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管理工作将地名数据维护更新纳入常规工作,再通过数据共享发布,实现地名与其他民政业务、其他政府部门、军队的数据共享互通。

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平台,是信息服务,应用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仿真等技术手段,拓展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方式,向社会提供权威、及时、准确的地名信息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基于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开发面向行业的应用服务产品。

        地名公共服务

地名公共服务是以区划地名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进行深化。应用电子信息新技术开发具有电子定位和物联网功能的新型地名标志,探索新的地名标志运营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地名导向和信息服务。指导各地结合普查成果和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城市和建制镇地名规划,尤其是新区地名规划,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编制乡村地名规划。鼓励地名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地名法规编制机场、港口、车站、海域等行业地名规划。

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开展部分工作建议和策略

针对上述对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任务分析,成果转化的任务工作量巨大,并且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和考虑,可将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能够与实际的工作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制定本地区成果转化规划,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1.开展地名成果数据脱密工作,因地名成果数据含有较多的涉密属性部分,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涉密部分进行脱密处理,脱密后的数据才能够被使用于成果转化的工作中,所以普查成果转化的首先工作是对成果数据的脱密。

    2.结合当地的地名专家,利用当地或周边相应的高校资源,部分地区充分发挥地名协会的影响力,从而进行地名著作、地名书籍的编纂工作和审核工作;这些均是在当地地名、地名理论方面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优势,是地名挖掘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将地名研究进行深入的关键。

    3.采用经验丰富的技术服务单位,进行地名地址库的建设,同时利用建库的机会,建立与公安、国土、房产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在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当地的地名标准规范和地址标准规范,实现将地名标准化和地址标准化。

    4.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地名文化遗产进行大力宣传,可以建设区划地名文化网站、地名文化宣传和地名查询的公共触摸屏、建设地名微信系统、地名APP系统、地名二维码系统等,让地名文化深入至每个民众的终端,让周围无时不刻存在的地名随时随地都能够被了解和查询。

    5.采用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进行地名信息化建设,从本地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从地名信息服务上建设地名查询系统、地名公共服务平台、三维地图仿真地名系统,将地名信息实时应用于公众服务;从地名信息管理上建设区划地名管理系统、地名信息政务审批系统、道路门牌管理系统、地名档案管理系统等,将地名整体业务进行串联;并将相关系统与地名地址库进行平台集成或数据源集成,逐步打造地名领域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使得普查建库系统、地名业务平台、地名服务平台在数据层、服务层、平台层实现同步和共享。

    6.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北斗导航定位技术、新型工业材料技术,探索和制作新型地名标志和运营模式,结合二维码手段,让地名标志能够自己说话,而不仅仅是一个指示作用; 让每一个地名标志能够阐述该地名的意义、文化、故事等,并作为城市的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此之外的成果转化其他工作,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和资金预算,进行合理、逐步按部就班开展,这里不再赘述。

五、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产品部分实例介绍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工作和产品细分有很多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作任务

任务细分

产品举例

地名基础研究

地名研究和理论书籍

地名学概论、实用地名学、地名管理学概论

地名管理法规

××市地名管理条例

地名相关国家标准

GB17733-2008地名标志

地名相关行业标准

ML/T 033-2012 地名文化遗产鉴定

地名图书编纂

××区行政区划图

××县地名录

××县地名词典

××县地名志

地名文化保护

地名文化专题网站

××县区划地名文化网站

地名文化保护书籍

××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多种手段宣传

地名文化宣传片——千年古县、千年古镇

地名保护石刻、地名碑

新媒体地名文化宣传

地名触摸屏系统

地名微信系统

地名app系统

地名微电影、地名文化展览、地名知识竞赛

地名信息化建设

地名地址库建设

××县地名地址库系统

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平台

地名档案管理系统

区划地名管理系统

地名审批管理系统

……

地名信息管理更新与共享

地名成果脱密系统

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地名标志管理系统

界线界桩管理系统

道路门牌管理系统

……

地名信息社会服务

地名公共查询系统

地名公共服务平台

地名二维码信息系统

……

地名公共服务

地名公共服务深化

地名二维码信息发布

智能地名标志管理系统

城市和建制镇地名规划

该表部分领域存在着交叉部分,如地名信息化建设与地名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的信息化应用于地名公共服务方面,而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和地名信息管理更新与共享在地名信息管理和发布可采用统一系统进行建设。

针对上述的一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产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实例:

        行政区划图/城区图

行政区划图按首都、直辖市、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各级行政机构为划分的地图,为最常见的地图品种。

        地名志、地名录、《县地名大全》

地名志和地名录是一个地方(一般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地名普查资料为基础征集出版的地名资料书。县级以上出版发行的地名志和地名录,具有法定的性质,是加强地方地名管理和标准使用地名的重要依据。

地名志和地名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地方综述、政区地名、政区沿革、地名[()、村]的由来、隶属关系变迁、名胜古迹、人工建筑、地理实体、地名艺文、附录、附图、地名索引等篇章。

        老地名保护石刻

城市中一些现存老地名,就像一枚枚活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为老地名立碑,加强地名文化资源保护,树立地名精品理念,体现厚重的城市文化内涵。


       石碑

石碑,又名地名碑,对历史悠久的古镇地名进行立碑宣传。


       区划地名文化网站系统

区划地名文化网站系统是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成果数据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区划地名领域中的业务工作、地名文化、地名故事、地名杂谈、普查工作等,以门户性网站为基础做网络多元化展现,成为中国地名文化及区划地名资源最有影响的网站。

       地名普查成果查询系统

地名普查成果查询系统是将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地名信息成果通过平台进行有选择性的发布,运用多种多样的载体形式,承载地名信息并呈现给民众,他们可以进行地名查询、定位、查阅。

        地名地址库建设

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是以民政、公安、住建、房产、国土等各个信息源进行数据集成、数据融合,建立统一的地名地址管理系统。建立地名地址信息服务平台,并可以提供给电力、水利、燃气、自来水、广电、物流等各行各业提供地名地址信息服务;并可以进行其他行业的信息再融合;建立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和规范。


        地名APP

地名APP系统是以地名信息和地名成果为信息基础,建立一套主要为地名查询服务的App应用,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服务、地名信息查看、附近的地名、地名历史追溯、地方地名志信息查看、地名文化故事、地方地名图解等。

 

    地名标志智能管理系统

地名标志智能管理系统,专门从地名标志的层面并结合二维码对地名标志和其相应的地名的信息进行维护管理、地理分布、查询统计,专注于地名标志的基本信息、物理材料属性、设立公司信息等等。

  

 

六、总结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工作任务重,业务要求高,所以要实现和完成此项目标,需要详细解读《规划》中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坚持指导思想,遵守基本原则,明确总体目标,严格按照《规划》中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从领导、人才、经费和监督四个方面,因地制宜详细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果转化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才能很好地做好成果转化的各项工作,构建好各地独特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体系,也为区划地名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