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499928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发现“中国”,理解“大美”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胡阿祥 发布时间:2017-10-13 阅读:955 次

    人有姓名,国有国号。我们国家的神圣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简称是“中国”。如此,若从地名的角度立论,“中国”,可谓我们国家涵盖全域的、最大也最重要的一条地名。下面,我们就说说发现“中国”的故事,聊聊理解”中国”的途径……

    一、“中国”的发现

    先说“中国”的发现,那可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惊世大发现,也是因为这个惊世大发现,我们知道了“中国”出现的时间,距今已经超过3000年了。

    先是,19638月,一个雨后的上午,在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因为饥荒从宁夏固原回到老家宝鸡的村民陈堆,在租住的东隔壁陈乖善家的后院,看见院子后面雨后坍塌的土崖上闪着亮光,好奇之中,就拿了块木板当梯子,和妻子张桂芳一起爬到亮光处,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就刨出了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返回张桂芳的老家固原,临走时将铜器交给哥哥陈湖保管。1965年,因为生活困难,陈湖背着铜器到宝鸡市,把铜器卖给了废品收购站,用换得的30元钱买了一斗高梁。

    也是在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的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了这件铜器,感觉应该比较珍贵,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前往查看,王永光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件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过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高约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约14.6千克。

    到了1975年,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览,这件失而复得的铜器,因为造型凝重雄奇、纹饰精美、严谨而被选中,送到了北京。当时负责展览筹备工作的上海博物馆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在清除这件铜尊的蚀锈时,在其内胆的底部,发现了一篇计12行、122字的铭文,内容涉及周初的两件大事,即武王灭商与武王、成王相继背造雒邑。因为作器的贵族名何,马承源先生就把这件铜器命名为“何尊”,并赞誉何尊为“镇国之宝”。

    为什么说何尊为“镇国之宝”呢?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这件制作于周成王五年(1038)的何尊的铭文中,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相关的一段铭文是这样的:

    帷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  民。”

    这段铭文的意思是:成王开始在成周营造都城。先是武王在消灭“大邑商”也就是灭了商朝以后,告祭于天说:“我将居住在这个“中国”,就以中国这个地方为中心,治理天下四方的人民”。于是我们知道了,周武王灭商以后,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1043年武王在位期间,已经出现了“中国”,换言之,“中国”这个地名已经存在了将近3000年了。

    当我们面对外国人的时候,“中国人”就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最响亮的姓名,而因为何尊,找们才知道了“中国”确见于3000多年前的周朝初年。说我这里,我们真的非常感谢19638月的那场雨,使得何尊重现于世;真的非常感恩村民陈堆的初次发现、文博干部佟太放的再次发现、青铜大家马承源先生的第三次发现,使得何尊终成“镇国之宝”;也真的非常庆幸这件现在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之重器,当初没有被当作废铜烂铁,熔化消失。当然,我们也非常理解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何尊列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因为这实在是一件伤不起也丢不得的超级宝贝!

    二、“中国”地名的最早含义

    何尊这件超级宝贝的惊世大发现,也为我们解说“中国”地名的最早含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线索。

    从文字上说,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了“中国”的最早写法,即,“中”像一面旗帜,“国”写作“或”。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说“中”。按照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的考证,在殷商甲骨文以及商、周金文中,“中”,字的首尾都加有若干条波浪形的飘带,向右或向左飘,本象有旒之旗,也就是“中”字在造字之初,本是带有飘带的旗帜的象形;首领有事了,就在高处竖起一面大旗,人们看到大旗,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围绕在旗子的周围,接受首领发布命令。于是,作为旗帜的“中”字,又引申出地理概念的中间的“中”、文化概念的合适的“中”等的意思,这也就是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宇注》中所说的:“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

    再说“或”。现在这种写法的“国”字,是古代40多种国字写法中的一种。1956年大陆确定第二批简化字时,郭沫若先生选定了“国”字,“国”字从“玉”,“玉”为美好的象征,这表达了“国”为“玉”也就是宝贝的意思。当然,在中国古代,国字的主要写法还是今天所说的繁体字的“國”,至于最早的国字,又是写成“或”的。那么最早写法的“或”是什么意思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或,“从口从戈以守一。”这里的“口”指城池,“戈”指武器,“一指土地”,“或”就是一个人扛着武器,保卫城池,守护土地,雅一点说,就是《礼记·檀弓》里说的 “执干戈以卫社稷”。

    解释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清楚了:何尊铭文“宅兹中或”的“中或”,就是“中国”,而“中国”最初的意思,是指位居中间或者中央的城池与土地。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位居中间或者中央的城池与土地,是指哪里呢?何尊铭文告诉我们,最早的“中国”是指洛阳,因为铭文中初迁“宅于成周”和“宅兹中或”是一个意思,成周=中国,而寓意“成就周朝功业”的“成周”,故址就在今天的洛阳。今天的大中国,原来是发轫于洛阳这个小中国的,蛮有意思的吧!

    其实直到今天,以洛阳以及洛阳所在的河南省为“中国之中”的观念,仍然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中国的十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安阳、杭州、郑州、太原、成都)中,历史上的洛阳具有最为强烈、最为显著的正统意义;河南省的雅称有“中州”“中原”;河南人以“中”这个单词表达可以、行、同意等的意思;而在中华“五岳”中,嵩山为“中岳”。这样的观念,甚至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一个特别的证据,就是201081日,在巴西首部巴西利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河南省登封嵩山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其实地球是圆的,哪来的“天地之中”呢?“中国”“天地之中”等,都是一定范围内的地理概念与一定背景中的文化概念。

    三、文化的“中国”:大美的地方

    纸短话长,我们单说文化概念的“中国”。理解文化的“中国”,关键在个“中”字。在以农业为底色的中国传统社会,居中的“中”总是好的,所谓“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清钱大昕《中庸说》),我们做人做事,也要讲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所以,文化上的“中”为正,为顺,为和平,为忠信,为合宜。既然“中”字具有这么多的美义,那么文化的“中国”当然就是“大美”的地方。

    进一步说,理解文化的“中国”,也很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人的典型行为。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行为原则之一是“中庸”。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轨范。”什么样的“生活的轨范”呢?1922年,文化名人夏丐尊先生在《误用的并存与折中》中说:

    从小读过《中庸》的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与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他并存起来,或折中起来。已经用白话文了,有的学校,同时还教着古文。已经改了阳历了,阴历还在那里被人沿用。讨价一千,还价五百。再不成的时候,就再用七百五十的中数来折中。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好精彩的一句“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这样的“中国”,似乎可以称为“行为中国”吧,它使得中国人的典型行为,整体而言,是“中”,是中庸,是并存,是和平而不激烈、调和而不偏颇,是不过激、不不及。这样的“中国人”,真与意蕴丰富、内涵深刻的“中国”地名,协调合一。

    然则“中国”这条地名,其地理意义的“居中而大”、文化意义的“中庸且美”,又与“大美中国”地名故事征文活动的主题协调合一,这是巧合呢?还是有意为之?我不知道……

——  友情链接  ——